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57|回复: 23

唐王昌龄《出塞》

[复制链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17-7-1 18:3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唐尧 于 2024-3-14 08:14 编辑

诗友们很喜欢评诗,我为此再发两篇,大家畅所欲言,但不要恶意攻击:


唐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长城怀古》
秦始长城明末关,征人代代去难还。
琵琶泣诉昭君怨,汉武雄兵过阴山。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7-1 19: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说第一句。句义不明:
秦始长城明末关,

------歧义太多。
1,秦始皇的长城,明末的关?明长城建在明初,故此解误。
2,秦开始建,明末关停?也不符合史实。长城自战国就开始建了。故也不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7-1 19: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句:
征人代代未回还。
----绝对化了。有牺牲的不错,但轮流值守的大部分军人还是回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7-1 19: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琵琶泣诉昭君怨,汉武雄兵过阴山。
-----时间不合拍。汉武帝出兵打击匈奴是汉初,昭君故事发生在西汉之末的元帝时,二者无关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7-7-1 20: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7-1 19:23
琵琶泣诉昭君怨,汉武雄兵过阴山。
-----时间不合拍。汉武帝出兵打击匈奴是汉初,昭君故事发生在西汉之末的 ...

我认为,要在诗词理论上有所为,首先一定要把诗词先写好,我看到你们这几个人的帖子,写诗都不行,可以讲都是未入流。因此会发出这种帖子来。
“秦始长城明末关” 统一的万里长城是秦始皇开建的。明末的关是指明末的山海关,在近两千年的历史中,长城是我国冷兵器时代的防御工程。1644年清兵入关以后,长城就失去了它的作用。满清入主中原,长城还要防谁呢?“代代征人未回还”是一个概论,难道还要去统计谁牺牲了,谁回来了吗?华夏民族的长城史,就是一部被侵略史。因此说每一代都是败仗。“琵琶泣诉昭君怨”。是说对外和亲的屈辱政策,从汉高祖时代就开始了。汉高祖白登被围后就开始了。因为无力同匈奴打。昭君出塞是和亲的典型例子。汉朝和亲的女子,岂止昭君一个?可以说是很多。怎么从时间上来分析呢?汉武帝反击匈奴,取得了胜利,也是我国抵抗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唯一的胜利。除此以外皆是败仗。注意,这是一个概论。
此诗写了四个人,秦始皇、征人、王昭君、汉武帝,此诗概括了我国从秦始皇开始到明末清兵入关为止的北部边疆史。可谓短小精悍、宏制巨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7-7-1 20:38:26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形方能见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7-7-1 21: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7-7-1 20:41
早上读到此首,随笔写了四句:”莺雏依旧叫关关,别有夷光自往还。轻小休夸无两样,后来公子对空山。“不 ...

东拼西凑,不知所云。我看你自己也不能自圆其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7-1 21:32: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愚笨不可怕。最可怕既愚又无自知之明。这里有几个这种人物,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7-7-1 21:3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7-1 21:32
人愚笨不可怕。最可怕既愚又无自知之明。这里有几个这种人物,唉!

此言极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7-7-1 21:3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7-7-1 21:27
我圆什么说呢?点示一下:”夷光“西施也,这下你该读懂了吧。

你逐句解读。使这首东西有机地组合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7-7-1 21: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7-1 21:32
人愚笨不可怕。最可怕既愚又无自知之明。这里有几个这种人物,唉!

你是否把王昌龄那首《出塞》也解读一遍给我们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7-7-1 21:45:1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诗友们不要离题。就诗论诗,不说废话、不说空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7-1 22: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7-2 02:59 编辑

《长城怀古》:
秦始长城明末关,征人代代未回还。
琵琶泣诉昭君怨,汉武雄兵过阴山。

--------改写:

降旗一片立榆关,自此清兵不再还。
龙虎变成观赏犬,爱财胜过爱江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7-2 07:29:41 | 显示全部楼层
赞赏
赞赏唐尧议古诗,历朝大事尽吟之。
名家有作从无惧,自信能追唐宋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7-7-2 10: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7-2 07:29
赞赏
赞赏唐尧议古诗,历朝大事尽吟之。
名家有作从无惧,自信能追唐宋时。 ...

唐王昌龄《出塞》诗气势浑厚,气韵流畅,千百年来受到诗人们、诗词爱好者的推崇。明人李攀龙曾誉之为唐代七绝压卷之作。你是否逐句解读一下?谢谢。

点评

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意境雄浑苍茫、感情丰厚深广,强烈的现实感和深远的历史感,被称为唐人七绝之压卷之作。 王昌龄的边塞诗基本上选用乐府旧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 11: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7-2 11: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7-2 16:04 编辑
唐尧 发表于 2017-7-2 10:16
唐王昌龄《出塞》诗气势浑厚,气韵流畅,千百年来受到诗人们、诗词爱好者的推崇。明人李攀龙曾誉之为唐代 ...
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意境雄浑苍茫、感情丰厚深广,强烈的现实感和深远的历史感,被(明李攀龙)称为唐人七绝之压卷之作。 王昌龄的边塞诗基本上选用乐府旧题来抒写战士爱国立功和思念家乡的心情。他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想象力。意境深远,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
      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秦时明月汉时关”七个字,即展现出一幅壮阔的图画:一轮明月,照耀着边疆关塞。诗人只用大笔勾勒,不作细致描绘,却恰好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渲染出孤寂、苍凉的气氛。尤为奇妙的是,诗人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三字加以修饰,使这幅月临关塞图,变成了时间中的图画,给万里边关赋予了悠久的历史感。这是诗人对长期的边塞战争作了深刻思考而产生的“神来之笔”!
      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万里长征人未还”。这一句既叙事又抒情。在深沉的感叹中暗示当时边防多事,表现了诗人对于久戍士卒的深厚同情。而这一句,又从空间的角度点明边塞的遥远。这样,诗人便创造了时空交织的意象,把读者带到万里以外的边塞,引进漫长的历史河流中去回忆、体验、思考。这两句包含了多少言外之意呵!秦汉时的边关,至今在月下依然如故,面战争一直持续不断。已有多少士卒血洒沙场,至死未归;又有多少战士仍然戍守着边关,不能归来。诗人借助阔大、悠久的时空意象,表现战争给秦、汉以来历代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立意既高,又看得深远,真可谓“发兴高远”。   既然战争造成了人民共同的悲剧。那么,怎样来制止、结束这个悲剧呢?
      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诗人在三四句作出了正确的回答。他为久戍的士卒发出呼吁,希望有象飞将军李广那样的名将来率领广大战士打败敌人,夺取胜利,使敌人从此不敢再来侵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两句,融抒情与议论为一体,直接杆发戍边战士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洋溢着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写得气势豪迈,铿锵有力,掷地作金石声!同时,这两句又语带讽刺,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腐败无能的不满。有弦外之音,使人寻味无穷。
------(摘录自【百度文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7-7-2 21: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7-2 11:06
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百度文摘不错,全面地评析了王昌龄《出塞》诗。同世界上任何事物一样,不可能有完美无缺、十全十美。我想听听针版对《出塞》诗个人的评析。

点评

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我同意百度文库的看法,挑不出什么毛病,只有学习的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 22: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7-2 22: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17-7-2 21:15
百度文摘不错,全面地评析了王昌龄《出塞》诗。同世界上任何事物一样,不可能有完美无缺、十全十美。我想 ...

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我同意百度文库的看法,挑不出什么毛病,只有学习的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7-7-3 08:0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7-2 22:10
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奈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7 07: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