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48|回复: 16

诗的好坏,需让他人来评评

[复制链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30 22:4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8-1-21 19:05 编辑

诗的好坏,需让他人来评评
大中华诗词论坛管理江村野老,开了个近体诗诗道评段的帖子。我将几首诗词让他评了下,看看自己到底能排在什么水准段。
晓风:五律(三桥溪行)
(1988年于华埠)
三桥久未行,
袅袅柳风迎。
眼失群芳艳,
心从一水清。
平波时泼剌,
渔唱任纵横。
南岸炊烟起,
依依向晚晴。

七律(大水)
(1990年于华埠,依今韵)
急雨滂沱痛数朝,
顷然无处见田郊。
千狮狂跃耸身近,
万鹤惊飞拍翼遥。
滑浪沉沉民舍垮,(滑浪:浪声)
芹江猎猎冷风号。
倩谁一拭农夫泪?
酒令公门震九霄。

七律(喻教育)
(2006年)
执鞭指点历年年,
教育应如种稻棉。
药下犹疑虫不死,
肥施又恐草争先。
勤耕播出心灵美,
细灌洇开智慧泉。
但愿贫儿无失学,
咽干眠少也欢然。
有劳管管。遥握。


江村野老:五律首联平起,第二联“心从一水清”出彩,是水清,也是心清,自得美景于心眼内。诗情颇佳,只后两联未精工。
两首七律与五律相同,情怀可咏,字句不精。其实写诗也如书法,要下有临帖之力,诗中临帖便是多读古人佳作。先生之诗用语,颇见年代感,是长者火候。私评为四段。
晓风:谢谢。我写诗很少,总共诗词不到30首。特别是91年后,几近绝笔。
附近期一诗,帮看看。
回文诗(春日)
(2017.5.6)
天阳艳染绿川长,袅袅春丝柳嫰黄。
圆露缀花初日暖,正心从物景风凉。
年时寄望还勤谨,月旦悬评敢放狂。
蝉鬓着兰芳郁郁,烟轻淡竹翠前堂。
回文:
堂前翠竹淡轻烟,郁郁芳兰着鬓蝉。
狂放敢评悬旦月,谨勤还望寄时年。
凉风景物从心正,暖日初花缀露圆。
黄嫰柳丝春袅袅,长川绿染艳阳天。
注:依半山楼主人韵。看他人都是和写秋日的。我不想雷同,那就写春日吧。
附原玉:
秋日
天排雁字一行长,遣兴将诗赋菊黄。
圆日落波凌照晚,淡山晴爽送风凉。
年年到眼迷云乱,郁郁吟怀酒客狂。
蝉唱数声秋色暮,烟尘锁处望高堂。
回文
堂高望处锁尘烟,暮色秋声数唱蝉。
狂客酒怀吟郁郁,乱云迷眼到年年。
凉风送爽晴山淡,晚照凌波落日圆。
黄菊赋诗将兴遣,长行一字雁排天。
遥握。


江村野老:深感回文不易,拜读先生大作!
先前我也曾试作过回文七律一首,请先生赐教。
试作回文落花诗
鸿寄诗心无日成,落花惜酒对啼莺。
蒙蒙碧水流春暮,寂寂青山空月明。
风起因分千竹翠,雨来欲度几舟轻。
中天一色离情别,红染愁云连外城。
回文:
城外连云愁染红,别情离色一天中。
轻舟几度欲来雨,翠竹千分因起风。
明月空山青寂寂,暮春流水碧蒙蒙。
莺啼对酒惜花落,成日无心诗寄鸿。
晓风:赏读管管佳作。我之回文,是看他人之诗,一时手痒,试着和写一首的。但也颇为费力。因是和韵,特别是不想与他人雷同,看和写秋的几乎是改诗而已,故写春日,但也是多为凑字而已。遥握。谢谢。
江村野老:先生所言极是,看到此等诗作,常是心痒痒,也想写来。当然我也是见了几首回文,勉强写出,实为凑数。见笑了。


晓风:五律(冬莲语)
(1990年于华埠,依词韵)
不恨霜冰冻,
常思昔日容。
淡妆春雨后,
清馥暑风中。
裙曳凌波绿,
颦开映日红。
今虽形色改,
依旧洁心同。
先谢。这首帮看下。遥握。
江村野老:此诗立意新奇,莲是夏天之景,作者却写成冬莲语。首联“不恨”“常思”是写物品,却能看出人品,以“昔日容”引出下两联。二三联写莲花之胜美多姿,尾联依势作结,布局紧凑,颇得章法。“依旧洁心同”,大赞!
晓风:谢谢。这首诗是因为当时有老板对我说的一席话:你不腐败就没钱巴结,不巴结就不会有前途。哎,没前途就没前途吧,不变坏总行的吧。于是写了这首诗以自警。
江村野老:再赞。


晓风:减字木兰花(三桥溪行)
(1988年于华埠)
春波涣涣,
漫步三桥溪柳岸。
靡靡汀葭,(靡靡:绵延不绝意)
绿映轻舟向碧霞。
两三蝶舞,
款款引人留恋处。
一二花红,
摇曳春风夕照中。

满江红(记六四)
(1989年于华埠)
促促琴声,谁堪听?悄然愁结。
遥望处,寒郊犬斗,腥风淅冽。
泪看青稞忧鼠啮,心悬赤县除饕餮。
忽吵吵,鸡豕笑吾痴,何悲咽?
感“五四”,谁慰悦?
叹“六四”,空情切!
只狂潮嚣荡,迷羔猖獗。
风静波平真可羡,旗开血染何须说!
但思今,鼠餮尽除无?弦音绝。

有说我填词胜过写诗的,不知这两首词,江管管怎看。(我第一次写的五律,被江管评为四段,我深感幸甚!)遥握。
江村野老:先生两阙词,我也以为比诗要好。特别是满江红,读之情绪顿起,反复咏来有味。
我感先生信任及一片真情,心中颇暖。感念!!


晓风:七律藏头(桃源村)
(2015.7.26于开化,依词韵)
诗工赞诵只微尘,
画里桃源一睹真。
乡老纯纯山水指,
村居翠翠竹风闻。
七音迷醉酲烦客,
彩笔挥来自在身。
长系台回岚岫处,
虹桥晴雨各牵人。
注:台回山是桃源村一主要景点,半山腰有一自然村,被层层梯田包围着,被称江南布达拉宫。
我用藏头,是想增加点难度,然遣词确是受限,特别是第二联,自己也觉得别扭。敬请江管提点宝贵意见。
江村野老:如兄所言,藏头诗,特别要作藏头律诗,限制极大。因中间需对仗,而藏字未必有能对,故而造成不顺不工。


晓风:七绝(赠谢安国)
(2000年于湖州三天门)
浩浩长风扫郁愁,
云开雾退见常州。
殷勤致语横空鹤:
毋忘天门告喜忧。
律诗,江管指点过。绝句还请江管指正下。先谢,遥握。
又附五绝一首,这是我第一次写的诗,敬请点拨。
五绝(无题)
(1985年于马金,依词韵)
秋风拂面轻,
闲步白沙汀。
柳立莺声失,
波平晚照明。
江村野老:七绝得力,反复吟哦,越觉有味。谋篇之中,情致深厚,尤喜转句,是难得的佳作。
五言淡雅,不失清丽。
晓风:谢谢江管肯定。特别是第一次写的诗,能得到你的肯定,让我更有信心了。遥握。


附江村野老诗道分段论:
1、业余初级:爱好诗词者,尚未入门。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常见一些有才之人,能写来一些顺口押韵之打油诗,偶发朋友圈也能赢得一片喝彩。本身也爱好诗歌,只是没有去了解怎么写诗,甚至押韵也不会。但凭一腔热情随意写出。
2、业余一段-二段:略知格律,有一定古诗文字功底,爱好诗词写作。
能熟记一些诗词古文,在接触诗词格律之前也写了好些诗。而格律诗只能算诗体裁中一种,有天分的人(可能更多的是心气傲,自视过高)其实完全可以避开格律,也能达到汉魏之高古,于诗道上也能殊途同归。
3、业余三段:初通格律、有章法意识,或者写作天赋颇佳(格律入门最低标准)。
通过学习,基本格律已经过关,也知道有关格律诗起承转合等类似的写作手法。只是表达上还很受平仄韵律的限制。
这是第一个分水岭。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很有一些人因为自己性格的原因或者缺乏交流,仅凭自身爱好,数十年乃至一辈子都在写类似于打油诗的作品。当然,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能自得其乐也是好的,大俗即大雅,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这其中经常遇见的,可能更多的是因自己写的太久太多,自以为得诗之法,而坐井观天。
4、业余四段-五段:格律娴熟,能轻松驾驭一些诗的写作手法,偶有一二出彩句(丰富阅历,多读古诗,诗学有日)。
5、业余六段-七段:韵律诗法已无约束,下字造句老练,时得妙语(不独诗法历练,亦需天分才情)。
四-七段,是综合学力、诗法、阅历、天分来看的。(略去说明)
我感觉,一首诗达到五段,就可比古代一般留名诗人的诗作。诗能到六段,作者在诗法技巧上就应该没什么问题了。可以这么说,任何一个人,只要学力足够,又对诗保有常年的爱好,不断学习,都能达到六段的水平。诗说难也不难,能到此,其实也不逊色与大多数诗史留名的古人。
但是,包括古人,绝大部分人也都受限于此。常混迹网络诗词的人,很多时间肯定是见过,很有一些诗词功力深厚,而自视甚高的人。为何功力深厚而自视甚高乃至于傲慢。因为到了这个水平,他们也能意会到自己的水平与古人也可相较,很多时候能仰视多数古诗集中的平庸之作,道出一句“不过如此”。
到六段,其实已经穷尽诗法,而绝大多数人,也只能到达这里了。
我常常拿登山作喻。假如有一座高而宽广的山,登上山峰从四面八方有许许多多的路径。人在登山的路途中,会经历很多绝妙的风景,因攀登的高度而不断有收获。人若自得于其中,再有人说另一条路上的美景,可能会不屑一顾。而只有当人真正攀登到了山顶,达到“一览众山小”的高度,才能俯瞰各个方向山间的美景。而当你还在山腰上的时候,是不知道自己所处的高度的,因为一叶遮目。当然,我这个比喻也未必恰当。
这是为第二个阶段。
6.业余八段-九段:字句已无痕迹,从心所欲(天赋诗情俱佳,更兼妙悟之理,得此者但凭机缘)。——晓风补充:这是为第三阶段,是诗道之珠峰,谁能到此境界?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30 23:3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8-1-21 19:06 编辑
林金建 发表于 2017-6-30 23:07
四段是啥水平,中还是上?

以三段为入门,四段只比三段高一点点。我本就写诗很少,对段不段的,本就无所谓,总比那些写顺口溜的强吧。又在江管评诗中,最高的只能到六段了。所以,对我四段的评价,已经算是高的了。
又,对诗的评价,我自有看法,段不段的主要是与遣字练句相关,而诗的好坏,倒是要看诗意如何?林版也不妨就评评下面的两首诗,到底哪首好点?(第一首是我写的,第二首是大眼怪写的)
七律(喻教育)
(2006年)
执鞭指点历年年,
教育应如种稻棉。
药下犹疑虫不死,
肥施又恐草争先。
勤耕播出心灵美,
细灌洇开智慧泉。
但愿贫儿无失学,
咽干眠少也欢然。

九月十日赋
微凉又是一轮秋,检点耕耘何所收。
汗水津津果沾露,粉灰簌簌雪盈头。
诲人板上白覆黑,解惑言中殷见柔。
三尺台虽小天地,蹊开桃李自风流。

个见:若按格律、对仗、以及遣字练句的功底言,无疑是第二首强吧,但从内涵耐品上讲,显然又是第一首好吧。我评诗是更重诗意,给60分(按每联15分计,上佳者给15分,意佳者给10分,平平者给5分)。对格律、对仗、承转各给10分。另:意义给10分(能触动社会现实的佳作给10分,社会反映较大的给5分。一般的诗是得不到这个分的)。一首诗,若无佳句,又岂能会是好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7-7-1 09:25:37 | 显示全部楼层
似有洋洋自得意。雨梦诗词数千首,被收入360.。。。。。等,上网一查近半万条评论选载,实无足自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7-1 11:3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7-7-1 09:59
这是个文化贬值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是注定诞生不了大诗人,也就自娱自乐吧。 ...

不要空喊口号,要从现在踏踏实实地从自我做起。

眼失群芳艳,心从一水清。”

之所以这样写是因为佛理没有参透造成的。很多诗句在儒门眼中不是病句,但是在沙门眼中这些都是病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7-1 12: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7-7-1 10:23
在民族整体堕落,民族文化面临严峻挑战的紧要关头,作为文化精英中之精英的诗人却选择回避,这样的诗能值几 ...

从改革开放以来,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一直是处于一个松动的状态。

你喊了那么多口号,但是你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是什么?判断是非执行的是什么标准?我很难看出来。你喊了半天挽救中华传统文化,但是这个概念在你心中我看也是迷茫的。

那么如观执行的是什么标准呢?在佛门是三法印、四圣谛、戒律。在世俗社会是周礼,在诗门是诗礼。

诗礼包括什么?诗韵、格律等,这些是最基本的。按照次第、效力、从属关系等,你就能很快地分析出孰轻孰重、谁真谁伪。

有了这些标准你就能够判断一些诗友所发表的形形色色的谬论并予以揭批。版主具有一定的导向与示范作用。

你自己的概念都是处于一个混沌状态,还怎能很好地为复兴中华传统文化去出力呢?

因此,如观殷切期望林先生对此问题能够重视,潜心钻研儒释道三学,增强认识高度与明辨是非的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7-1 13:3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7-7-1 12:52
道理就这么简单,除了发几句牢骚外,还能做什么呢?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谁也不能完全垄断话语权,这里不就是你很好的讲台吗?

当然,掌握的资源是非对称的,这是现实,但是不能因此而放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7-1 22:3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7-1 09:25
似有洋洋自得意。雨梦诗词数千首,被收入360.。。。。。等,上网一查近半万条评论选载,实无足自吹。 ...

潭版清楚,我的诗只不过四段呢。你的诗让江管来评,六段总该有的。我有这个自知之明,但也自信比只会顺口溜的要强些。
何况我诗写的极少,评好评坏的,对我本就没有多大的影响。发到论坛就当我拿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7-7-2 03:2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不说我的诗好,因为立意太难,诗界大多也是陈词烂调,无病呻吟,装腔作势。所以我这里发的唯一一首自评诗将我哟诗在立意上定为中等,说得自惭一点的话,即末入一流,二流诗也,但自信在修辞上无明显缺陷,无一非修辞性重字,即使在慢词上也这么严格要求。在格律上是字字必究,无懈可击。这表现在无一字不合诗词格律,无一大拗(平收孤平及仄收弧平,失替句)末救,小拗(孤仄)也绝大部分采取自救和他救。在这方面自信是无人可挑出毛病。称得上是合格的作品。我不反对任何别体,如顺风调,折腰体,但不写失对的江左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7-2 05:5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8-1-21 19:03 编辑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7-2 03:29
我从不说我的诗好,因为立意太难,诗界大多也是陈词烂调,无病呻吟,装腔作势。所以我这里发的唯一一首自评 ...

潭版对自己严要求,让我们后辈敬佩。诗以意胜,我的对诗打分帖,诗意就占了60分的。

七律(喻教育)
(2006年)
执鞭指点历年年,
教育应如种稻棉。
药下犹疑虫不死,
肥施又恐草争先。
勤耕播出心灵美,
细灌洇开智慧泉。
但愿贫儿无失学,
咽干眠少也欢然。

九月十日赋
微凉又是一轮秋,检点耕耘何所收。
汗水津津果沾露,粉灰簌簌雪盈头。
诲人板上白覆黑,解惑言中殷见柔。
三尺台虽小天地,蹊开桃李自风流。

上面两首诗,按潭版的观点,该哪首好些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7 07: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