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8-1-21 19:05 编辑
诗的好坏,需让他人来评评 大中华诗词论坛管理江村野老,开了个近体诗诗道评段的帖子。我将几首诗词让他评了下,看看自己到底能排在什么水准段。 晓风:五律(三桥溪行)
(1988年于华埠)
三桥久未行,
袅袅柳风迎。
眼失群芳艳,
心从一水清。
平波时泼剌,
渔唱任纵横。
南岸炊烟起,
依依向晚晴。
七律(大水) (1990年于华埠,依今韵) 急雨滂沱痛数朝, 顷然无处见田郊。 千狮狂跃耸身近, 万鹤惊飞拍翼遥。 滑浪沉沉民舍垮,(滑浪:浪声) 芹江猎猎冷风号。 倩谁一拭农夫泪? 酒令公门震九霄。
七律(喻教育) (2006年) 执鞭指点历年年, 教育应如种稻棉。 药下犹疑虫不死, 肥施又恐草争先。 勤耕播出心灵美, 细灌洇开智慧泉。 但愿贫儿无失学, 咽干眠少也欢然。 有劳管管。遥握。
江村野老:五律首联平起,第二联“心从一水清”出彩,是水清,也是心清,自得美景于心眼内。诗情颇佳,只后两联未精工。 两首七律与五律相同,情怀可咏,字句不精。其实写诗也如书法,要下有临帖之力,诗中临帖便是多读古人佳作。先生之诗用语,颇见年代感,是长者火候。私评为四段。 晓风:谢谢。我写诗很少,总共诗词不到30首。特别是91年后,几近绝笔。 附近期一诗,帮看看。 回文诗(春日) (2017.5.6) 天阳艳染绿川长,袅袅春丝柳嫰黄。 圆露缀花初日暖,正心从物景风凉。 年时寄望还勤谨,月旦悬评敢放狂。 蝉鬓着兰芳郁郁,烟轻淡竹翠前堂。 回文: 堂前翠竹淡轻烟,郁郁芳兰着鬓蝉。 狂放敢评悬旦月,谨勤还望寄时年。 凉风景物从心正,暖日初花缀露圆。 黄嫰柳丝春袅袅,长川绿染艳阳天。 注:依半山楼主人韵。看他人都是和写秋日的。我不想雷同,那就写春日吧。 附原玉: 秋日 天排雁字一行长,遣兴将诗赋菊黄。 圆日落波凌照晚,淡山晴爽送风凉。 年年到眼迷云乱,郁郁吟怀酒客狂。 蝉唱数声秋色暮,烟尘锁处望高堂。 回文 堂高望处锁尘烟,暮色秋声数唱蝉。 狂客酒怀吟郁郁,乱云迷眼到年年。 凉风送爽晴山淡,晚照凌波落日圆。 黄菊赋诗将兴遣,长行一字雁排天。 遥握。
江村野老:深感回文不易,拜读先生大作! 先前我也曾试作过回文七律一首,请先生赐教。 试作回文落花诗 鸿寄诗心无日成,落花惜酒对啼莺。 蒙蒙碧水流春暮,寂寂青山空月明。 风起因分千竹翠,雨来欲度几舟轻。 中天一色离情别,红染愁云连外城。 回文: 城外连云愁染红,别情离色一天中。 轻舟几度欲来雨,翠竹千分因起风。 明月空山青寂寂,暮春流水碧蒙蒙。 莺啼对酒惜花落,成日无心诗寄鸿。 晓风:赏读管管佳作。我之回文,是看他人之诗,一时手痒,试着和写一首的。但也颇为费力。因是和韵,特别是不想与他人雷同,看和写秋的几乎是改诗而已,故写春日,但也是多为凑字而已。遥握。谢谢。 江村野老:先生所言极是,看到此等诗作,常是心痒痒,也想写来。当然我也是见了几首回文,勉强写出,实为凑数。见笑了。
晓风:五律(冬莲语) (1990年于华埠,依词韵) 不恨霜冰冻, 常思昔日容。 淡妆春雨后, 清馥暑风中。 裙曳凌波绿, 颦开映日红。 今虽形色改, 依旧洁心同。 先谢。这首帮看下。遥握。 江村野老:此诗立意新奇,莲是夏天之景,作者却写成冬莲语。首联“不恨”“常思”是写物品,却能看出人品,以“昔日容”引出下两联。二三联写莲花之胜美多姿,尾联依势作结,布局紧凑,颇得章法。“依旧洁心同”,大赞! 晓风:谢谢。这首诗是因为当时有老板对我说的一席话:你不腐败就没钱巴结,不巴结就不会有前途。哎,没前途就没前途吧,不变坏总行的吧。于是写了这首诗以自警。 江村野老:再赞。
晓风:减字木兰花(三桥溪行) (1988年于华埠) 春波涣涣, 漫步三桥溪柳岸。 靡靡汀葭,(靡靡:绵延不绝意) 绿映轻舟向碧霞。 两三蝶舞, 款款引人留恋处。 一二花红, 摇曳春风夕照中。
满江红(记六四) (1989年于华埠) 促促琴声,谁堪听?悄然愁结。 遥望处,寒郊犬斗,腥风淅冽。 泪看青稞忧鼠啮,心悬赤县除饕餮。 忽吵吵,鸡豕笑吾痴,何悲咽? 感“五四”,谁慰悦? 叹“六四”,空情切! 只狂潮嚣荡,迷羔猖獗。 风静波平真可羡,旗开血染何须说! 但思今,鼠餮尽除无?弦音绝。
有说我填词胜过写诗的,不知这两首词,江管管怎看。(我第一次写的五律,被江管评为四段,我深感幸甚!)遥握。 江村野老:先生两阙词,我也以为比诗要好。特别是满江红,读之情绪顿起,反复咏来有味。 我感先生信任及一片真情,心中颇暖。感念!!
晓风:七律藏头(桃源村) (2015.7.26于开化,依词韵) 诗工赞诵只微尘, 画里桃源一睹真。 乡老纯纯山水指, 村居翠翠竹风闻。 七音迷醉酲烦客, 彩笔挥来自在身。 长系台回岚岫处, 虹桥晴雨各牵人。 注:台回山是桃源村一主要景点,半山腰有一自然村,被层层梯田包围着,被称江南布达拉宫。 我用藏头,是想增加点难度,然遣词确是受限,特别是第二联,自己也觉得别扭。敬请江管提点宝贵意见。 江村野老:如兄所言,藏头诗,特别要作藏头律诗,限制极大。因中间需对仗,而藏字未必有能对,故而造成不顺不工。
晓风:七绝(赠谢安国) (2000年于湖州三天门) 浩浩长风扫郁愁, 云开雾退见常州。 殷勤致语横空鹤: 毋忘天门告喜忧。 律诗,江管指点过。绝句还请江管指正下。先谢,遥握。 又附五绝一首,这是我第一次写的诗,敬请点拨。 五绝(无题) (1985年于马金,依词韵) 秋风拂面轻, 闲步白沙汀。 柳立莺声失, 波平晚照明。 江村野老:七绝得力,反复吟哦,越觉有味。谋篇之中,情致深厚,尤喜转句,是难得的佳作。 五言淡雅,不失清丽。 晓风:谢谢江管肯定。特别是第一次写的诗,能得到你的肯定,让我更有信心了。遥握。
附江村野老诗道分段论: 1、业余初级:爱好诗词者,尚未入门。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常见一些有才之人,能写来一些顺口押韵之打油诗,偶发朋友圈也能赢得一片喝彩。本身也爱好诗歌,只是没有去了解怎么写诗,甚至押韵也不会。但凭一腔热情随意写出。 2、业余一段-二段:略知格律,有一定古诗文字功底,爱好诗词写作。 能熟记一些诗词古文,在接触诗词格律之前也写了好些诗。而格律诗只能算诗体裁中一种,有天分的人(可能更多的是心气傲,自视过高)其实完全可以避开格律,也能达到汉魏之高古,于诗道上也能殊途同归。 3、业余三段:初通格律、有章法意识,或者写作天赋颇佳(格律入门最低标准)。 通过学习,基本格律已经过关,也知道有关格律诗起承转合等类似的写作手法。只是表达上还很受平仄韵律的限制。 这是第一个分水岭。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很有一些人因为自己性格的原因或者缺乏交流,仅凭自身爱好,数十年乃至一辈子都在写类似于打油诗的作品。当然,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能自得其乐也是好的,大俗即大雅,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这其中经常遇见的,可能更多的是因自己写的太久太多,自以为得诗之法,而坐井观天。 4、业余四段-五段:格律娴熟,能轻松驾驭一些诗的写作手法,偶有一二出彩句(丰富阅历,多读古诗,诗学有日)。 5、业余六段-七段:韵律诗法已无约束,下字造句老练,时得妙语(不独诗法历练,亦需天分才情)。 四-七段,是综合学力、诗法、阅历、天分来看的。(略去说明) 我感觉,一首诗达到五段,就可比古代一般留名诗人的诗作。诗能到六段,作者在诗法技巧上就应该没什么问题了。可以这么说,任何一个人,只要学力足够,又对诗保有常年的爱好,不断学习,都能达到六段的水平。诗说难也不难,能到此,其实也不逊色与大多数诗史留名的古人。 但是,包括古人,绝大部分人也都受限于此。常混迹网络诗词的人,很多时间肯定是见过,很有一些诗词功力深厚,而自视甚高的人。为何功力深厚而自视甚高乃至于傲慢。因为到了这个水平,他们也能意会到自己的水平与古人也可相较,很多时候能仰视多数古诗集中的平庸之作,道出一句“不过如此”。 到六段,其实已经穷尽诗法,而绝大多数人,也只能到达这里了。 我常常拿登山作喻。假如有一座高而宽广的山,登上山峰从四面八方有许许多多的路径。人在登山的路途中,会经历很多绝妙的风景,因攀登的高度而不断有收获。人若自得于其中,再有人说另一条路上的美景,可能会不屑一顾。而只有当人真正攀登到了山顶,达到“一览众山小”的高度,才能俯瞰各个方向山间的美景。而当你还在山腰上的时候,是不知道自己所处的高度的,因为一叶遮目。当然,我这个比喻也未必恰当。 这是为第二个阶段。 6.业余八段-九段:字句已无痕迹,从心所欲(天赋诗情俱佳,更兼妙悟之理,得此者但凭机缘)。——晓风补充:这是为第三阶段,是诗道之珠峰,谁能到此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