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23|回复: 21

平水韵只是参考资料,不是唐近体用韵的工具书

[复制链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6-30 18:2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平水韵只是唐近体邻韵通押的参考资料,而不是唐近体用韵的工具书

    隋陆法言著《切韵》,盛行於世。这部书一共分为206韵。206韵分得太细,也不完全符合当时的语音,不便於押韵,所以唐代规定相近的韵可以“同用”。南宋时代,平水刘渊索性把同用的韵合并起来,成为107韵,后人又减为106韵,这106韵被称为平水韵,一般就叫作“诗韵”。唐代诗人虽然不是依照平水韵用韵的,但是他们既然依照“同用”“独用”的规则,那么平水韵正可以用来说明唐人的用韵。

    近体诗用韵的要求很严格。无论律诗、长律或绝句,都必须一韵到底,而且不许邻韵通押(注:早期近体诗格律未严,有的作家偶尔也用邻韵通押,如王维《辋川间居赠裴秀才迪》的韵脚是“湲,蝉,烟,前”,就是元先通押,“湲”属元韵,“蝉”“烟”“前”属先韵。)字数多的宽韵,如东韵、支韵、先韵、阳韵、庚韵、尤韵等,固然不能与邻韵通押;就是字数少的窄韵,如微韵、文韵、删韵、蒸韵、侵韵等,也不能与邻韵通押。
——————以上两段文字,摘抄王力主编、叶圣陶审阅的《古代汉语》

    依据以上说法可知:平水韵只是唐近体邻韵通押(针对切韵或唐韵而言)的参考资料,而不是唐近体用韵的工具书。虽然,唐近体的邻韵通押(针对切韵或唐韵而言),大多数或绝大多数符合平水韵,但是,与唐近体的用韵,并不完全吻合!大凡符合平水韵的,必定符合唐近体的用韵。少数或极少数不合平水韵的,确是符合符合唐近体用韵的实际状况的!
    针对平水韵来论,所谓【必须一韵到底,不能邻韵通押】的说法,则是有悖于合唐近体用韵的实际状况的!例如唐朝科举近体诗:


《金谷园花发怀古》侯  冽

版本一:
金谷千年后,春花发满园。【十三元】
红芳徒笑日,秾艳尚迎轩。【十三元】
雨湿轻光软,风摇碎影翻。【十三元】
犹疑施锦帐,堪叹罢朱纨。 ========【寒韵】
愁态莺吟涩,啼容露缀繁。【十三元】
慇勤问前事,桃李竟无言。【十三元】

版本二:
金谷千年后,春花发满园。【十三元】
红芳徒笑日,秾艳尚迎轩。【十三元】
雨湿轻光软,风摇碎影翻。【十三元】
犹疑施锦帐,堪叹罢朱弦。 ========【先韵】
愁态莺吟涩,啼容露缀繁。【十三元】
慇勤问前事,桃李竟无言。【十三元】

=======================================
《秋月悬清辉》蒋 防
秋月沿霄汉。亭亭委素辉。【微韵】
山明桂花发。池满夜珠归。【微韵】
入牖人偏揽。临枝鹊正飞。【微韵】
影连平野净。轮度晓云微。【微韵】
晶晃浮轻露。徘徊映薄帷。=========【支韵】
此时千里道。延望独依依。【微韵】


《白云起封中》李正辞
千年泰山顶。云起汉皇封。【东韵】
不作竒峯状。宁分触石容。【东韵】
为霖虽易得。表圣自难逢。【东韵】
冉冉排空上。依依叠影重。【东韵】
素光非曵练。灵贶是从龙。【东韵】
岂学无心出。东西任所从。=========【冬韵】


《中和节诏赐公卿尺》裴 度
淑景风光媚,皇明宠赐重。=========【冬韵】
具寮颁玉尺,成噐幸良工。【东韵】
岂止寻常用,将传度量同。【东韵】
人何不取则,物亦頼其功。【东韵】
紫翰宣殊造,丹诚励匪躬。【东韵】
奉之无失坠,恩泽自天中。【东韵】

160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5
贡献
21830
金钱
285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6-30 19: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平水韵只是唐近体邻韵通押的参考资料,而不是唐近体用韵的工具书----改一下:平水韵只是研究唐近体邻韵通押的参考资料,而不是唐近体用韵的工具书。
此文不错

点评

广韵收字不全,故有了集韵。也可以这么说,集韵是广韵的补充。但收字过滥(异体字收得太多),也是被人垢病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30 19:55
刚刚版主,改的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30 19: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30 19:05:04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力《汉语诗律学》摘抄:

  4.7盛唐(约在公元七一三至七七九)以前,除上面所说欣韵的情形之外,近体诗绝对不出韵[注五];中唐(约在公元七八零至八四零)以后,偶然不免有出韵的情形。例如:
  茂陵李商隐
  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
  内苑只知含凤嘴,属车无复插鸡翘。
  玉桃偷得怜方朔,金屋修成贮阿娇。
  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
  (梢、郊属肴,翘、娇、萧属萧。)
【三羊加注:吻合  词林正韵  第八部 平声 二萧三肴四豪 通】

  贞元中侍郎舅氏刘禹锡
  曾作关中客,频经伏毒岩。
  晴烟沙苑树,晚日渭川帆。
  昔是青春貌,今悲白雪髯。
  郡楼空一望,含意卷高帘。
  (前半首用咸韵;后半首用盐韵。)
【三羊加注:符合 词林正韵 第一十四部 平声 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通用】

  4.8其他如杜牧《题木兰庙》以“儿、眉、妃”为韵(支微),李商隐《无题》以“重、蓬、通、红、风”为韵(冬东),李远《游故王驸马池亭》以“珑、通、风、红、浓”为韵(东冬),曹唐《小游仙诗》以“飞、稀、诗”为韵(微支),崔钰《水精枕》以“冰、胜、簪、凝、襟”为韵(蒸侵),司空图《杨柳枝寿宫词》以“帘、函、衫”(盐覃)为韵,刘兼《蜀都春晚感怀》以“披、追、泥、堤、啼”为韵(支齐)。宋人也偶然有出韵的例子:

  怀嵩楼新开南轩欧阳修
  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
  霜林落後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
  解带西风飘画角,倚栏斜日照青松。
  会须乖醉携嘉客,踏雪来看群玉峰。
  (重、浓、松、峰属冬韵,而嵩却属东韵。)
【三羊加注:符合 词林正韵 第一部平声 一东二冬 通用】

  傅尧俞济源草堂苏轼
  微官共有田园兴,老罢方寻隐退庐。
  栽种成阴十年事,仓黄求买万金无。
  先生卜筑临清济,乔木如今似画图。
  邻里亦知偏爱竹,春来相与护龙雏。
  (无、图、雏属虞韵,而庐却属鱼韵。)
【三羊加注:符合 词林正韵 第四部 平声 六鱼七虞 通用】


点评

中唐(约在公元七八零至八四零)以后,偶然不免有出韵的情形。----这大约就是格律定型的时间,请查查其他书  发表于 2017-6-30 20: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30 19: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7-6-30 19:04
平水韵只是唐近体邻韵通押的参考资料,而不是唐近体用韵的工具书----改一下:平水韵只是研究唐近体邻韵通押 ...

刚刚版主,改的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30 19:30:05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力的[注五],还有杜甫两首:
杜甫《雨晴》
天水秋云薄,从西万里风。【东韵】
今朝好晴景,久雨不妨农。======【冬韵】
塞柳行疏翠,山梨结小红。【东韵】
胡笳楼上发,一雁入高空。【东韵】

杜甫《北风》
北风破南极,朱凤日威垂。【支韵】
洞庭秋欲雪,鸿雁将安归。======【微韵】
十年杀气盛,六合人烟稀。======【微韵】
吾慕汉初老,时清犹茹芝。【支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30 19: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7-6-30 19:04
平水韵只是唐近体邻韵通押的参考资料,而不是唐近体用韵的工具书----改一下:平水韵只是研究唐近体邻韵通押 ...

广韵收字不全,故有了集韵。也可以这么说,集韵是广韵的补充。但收字过滥(异体字收得太多),也是被人垢病的。

点评

平水韵,根本无须6千多字。 只要千把字就完全可以了! 也即,广韵或唐韵的每个韵部3—5字就ok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30 20:02
你对于《集韵》看法,这是老黄历了! 现在的看法,要好多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30 19: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30 19:5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30 19:55
广韵收字不全,故有了集韵。也可以这么说,集韵是广韵的补充。但收字过滥(异体字收得太多),也是被人垢 ...

你对于《集韵》看法,这是老黄历了!
现在的看法,要好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30 20: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30 19:55
广韵收字不全,故有了集韵。也可以这么说,集韵是广韵的补充。但收字过滥(异体字收得太多),也是被人垢 ...

平水韵,根本无须6千多字。
只要千把字就完全可以了!
也即,广韵或唐韵的每个韵部3—5字就ok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7-1 10: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叫作“参考资料”?《平水韵》是用韵原则,是诗礼的组成部分,从唐代许敬宗的那次奏议后,它就由官方正式确立了诗韵的正统地位。

到了宋代也一直是在《广韵》中用“同用”字样注明。并且可考证的《礼部韵略》在此期间也出过很多种版本。它们都是《平水韵》的前身。

元代颁布《中原音韵》主要是针对元曲制定的,蒙元统治者均源自草原大漠,无此文化熏陶。对待诗词均是持放任态度,任其自生自灭。所以民间作诗仍主要以《平水韵》为据。

明代虽颁布《洪武正韵》,但因有违诗礼传承等多种原因,民间仍我行我素,仍主要以《平水韵》为据。

清代颁布《佩文诗韵》后,更是确立其官韵地位。此后民国虽颁布《中华新韵》,但其状如《洪武正韵》一样,基本上无人理睬。

综上所述,《平水韵》一直是自唐以来的正统诗韵。此为律诗用韵原则。在此基础上的所谓“邻韵通押”均视为有违诗礼的行为而不予承认。

希望三羊等诗友多多生起一些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敬畏心,严格遵守诗礼,做一名合格的诗人。






点评

什么叫作“参考资料”?《平水韵》是用韵原则,是诗礼的组成部分,从唐代许敬宗的那次奏议后,它就由官方正式确立了诗韵的正统地位。 到了宋代也一直是在《广韵》中用“同用”字样注明。并且可考证的《礼部韵略》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 19:56
你的说法,十分吓人。但是与实际相去甚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1 17: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7-1 17: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7-7-1 10:32
什么叫作“参考资料”?《平水韵》是用韵原则,是诗礼的组成部分,从唐代许敬宗的那次奏议后,它就由官方正 ...

你的说法,十分吓人。但是与实际相去甚远!

点评

羊不写诗,所以从来不需要工具书。他只需要青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1 17:55
你如此执迷不悟也只好随你去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1 17: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7-1 17: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7-7-1 17:03
你的说法,十分吓人。但是与实际相去甚远!

你如此执迷不悟也只好随你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7-1 17: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7-7-1 17:03
你的说法,十分吓人。但是与实际相去甚远!

羊不写诗,所以从来不需要工具书。他只需要青草~

点评

狗屁不通的人人,还会写诗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1 18: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7-1 18: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7-1 17:55
羊不写诗,所以从来不需要工具书。他只需要青草~

狗屁不通的人人,还会写诗吗??

点评

原来你不写诗的原因在此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1 18: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7-1 18: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7-7-1 18:17
狗屁不通的人人,还会写诗吗??

原来你不写诗的原因在此啊~

点评

王力放屁也是香的! 这个你的不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1 18:31
王力放屁也是香的! 这个你的不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1 18: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7-1 18:3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7-1 18:20
原来你不写诗的原因在此啊~

王力放屁也是香的!
这个你的不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7-1 18:3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7-1 18:20
原来你不写诗的原因在此啊~

王力放屁也是香的!
这个你的不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7-2 19:5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7-7-2 20:05 编辑
如观 发表于 2017-7-1 10:32什么叫作“参考资料”?《平水韵》是用韵原则,是诗礼的组成部分,从唐代许敬宗的那次奏议后,它就由官方正式确立了诗韵的正统地位。
到了宋代也一直是在《广韵》中用“同用”字样注明。并且可考证的《礼部韵略》在此期间也出过很多种版本。它们都是《平水韵》的前身。
元代颁布《中原音韵》主要是针对元曲制定的,蒙元统治者均源自草原大漠,无此文化熏陶。对待诗词均是持放任态度,任其自生自灭。所以民间作诗仍主要以《平水韵》为据。
明代虽颁布《洪武正韵》,但因有违诗礼传承等多种原因,民间仍我行我素,仍主要以《平水韵》为据。
清代颁布《佩文诗韵》后,更是确立其官韵地位。此后民国虽颁布《中华新韵》,但其状如《洪武正韵》一样,基本上无人理睬。
综上所述,《平水韵》一直是自唐以来的正统诗韵。此为律诗用韵原则。在此基础上的所谓“邻韵通押”均视为有违诗礼的行为而不予承认。
希望三羊等诗友多多生起一些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敬畏心,严格遵守诗礼,做一名合格的诗人。

你不承认有何用?唐朝科举承认就行了!
唐朝科举近体诗,对于那些平水韵不同的通押,你如何解释呢?

你的所谓【敬畏心,严格遵守诗礼】等歪理,又体现在何处呢?

《金谷园花发怀古》侯  冽

版本一:
金谷千年后,春花发满园。【十三元】
红芳徒笑日,秾艳尚迎轩。【十三元】
雨湿轻光软,风摇碎影翻。【十三元】
犹疑施锦帐,堪叹罢朱纨。 ========【寒韵】
愁态莺吟涩,啼容露缀繁。【十三元】
慇勤问前事,桃李竟无言。【十三元】

版本二:
金谷千年后,春花发满园。【十三元】
红芳徒笑日,秾艳尚迎轩。【十三元】
雨湿轻光软,风摇碎影翻。【十三元】
犹疑施锦帐,堪叹罢朱弦。 ========【先韵】
愁态莺吟涩,啼容露缀繁。【十三元】
慇勤问前事,桃李竟无言。【十三元】

=======================================
《秋月悬清辉》蒋 防
秋月沿霄汉。亭亭委素辉。【微韵】
山明桂花发。池满夜珠归。【微韵】
入牖人偏揽。临枝鹊正飞。【微韵】
影连平野净。轮度晓云微。【微韵】
晶晃浮轻露。徘徊映薄帷。=========【支韵】
此时千里道。延望独依依。【微韵】


《白云起封中》李正辞
千年泰山顶。云起汉皇封。【东韵】
不作竒峯状。宁分触石容。【东韵】
为霖虽易得。表圣自难逢。【东韵】
冉冉排空上。依依叠影重。【东韵】
素光非曵练。灵贶是从龙。【东韵】
岂学无心出。东西任所从。=========【冬韵】


《中和节诏赐公卿尺》裴 度
淑景风光媚,皇明宠赐重。=========【冬韵】
具寮颁玉尺,成噐幸良工。【东韵】
岂止寻常用,将传度量同。【东韵】
人何不取则,物亦頼其功。【东韵】
紫翰宣殊造,丹诚励匪躬。【东韵】
奉之无失坠,恩泽自天中。【东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7 07: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