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律诗正格谱 观点应该统一[size=0.75em]2011-07-09 23:57阅读:251
[size=1.06em]格律诗“正格谱”不同观点对比分析 平声韵格律诗有16种平仄格谱。关于绝句、律诗的正格谱、偏格谱(或叫别格谱),竟有多种不同说法。1.讲“起”;2.讲“起”又讲“收”;3.讲“首句入韵”。
1.李玄深编著《古典诗歌常识》叙述的观点是。不管绝句还是律诗,五言的,仄起式为正格谱;七言的,平起式为正格谱。
2.一位权威诗人说,不管绝句还是律诗,五言的,“仄起仄收”为正格谱;七言的,“平起平收”为正格谱。
3.于海洲编著《诗词曲律与写作技巧》上的观点是,不管绝句还是律诗,五言的,首句不入韵为正格谱;七言的,首句入韵为正格谱。
4.网上还有一种观点,说五绝、七绝、七律,首句入韵是正格谱;五律首句不入韵,是正格谱。
这些观点都称是根据唐诗格谱形式多少而确定的。既然是这样,我们手头虽然没有唐朝两千多知名诗人以及他们被收进《全唐诗》的近三万首诗。但是,我们采取抽样调查的简易办法,看一看,究竟那类格谱的诗最多,那它就应该叫“正格谱”。
●《唐诗三百首》抽样219首诗(去掉古风、乐府诗),看看各类都有多少篇
①五律81篇,首句不入韵70,入韵11;仄起式45;平起式16;仄起仄收33.比例最多的是首句不入韵。
②五绝29篇,首句不入韵25,入韵4;仄起式14,平起式15(基本持平);仄起仄收7.比例最多的是首句不入韵。
③七律58篇,首句不入韵16,入韵42;仄起式30,平起式28(基本持平);平起平收21,仄起平收25(差别不明显).比例最多的是首句入韵。
④七绝51篇,首句不入韵7,入韵44;仄起式19,平起式32(平起式偏多);平起平收27.比例最多的是首句入韵。
●《唐人绝句精华》抽样著名诗人的300首诗
①五绝76篇,首句不入韵67,入韵9;仄起式44,平起式32(优势不大);仄起仄收23.比例最多的是首句不入韵。
②七绝224篇,首句不入韵40,入韵184;仄起式110,平起式114(基本持平);平起平收92,仄起平收96(基本持平).比例最多的是首句入韵。
●《宋元明诗三百首》 (作参考)抽样232首(去掉古风)
①五律62首。首句不入韵54,入韵8;仄起式45;平起式17;仄起仄收32.比例最多的是首句不入韵。
②七律85篇,首句不入韵3,入韵82;仄起式48,平起式37(差别不明显);平起平收35,仄起平收47(后者偏多).比例最多的是首句入韵。
③五绝28篇,首句不入韵27,入韵1;仄起式14,平起式14(持平);仄起仄收7,仄起平收7,平起仄收8,平起平收6(基本差不多).比例最多的是首句不入韵。
④七绝57篇,首句不入韵5,入韵52;仄起式25,平起式32(差别不明显);平起平收28,仄起平收24(差不多).比例最多的是首句入韵。
综上调查,不难得出结论,我们应该支持于海洲所著《诗词曲律与写作技巧》上的观点,“不管绝句还是律诗,五言的,首句不入韵为正格谱;七言的,首句入韵为正格谱。”这一观点,既好记,又好掌握。
其实,正格谱、偏格谱与诗的品第,没有关系。李白的五言绝句《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脍炙人口,平起、首句押韵,属偏格,也是好诗。而崔颢的七言律诗《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首句不押韵,属偏格,却被历代诗界崇为“唐人七律诗当属第一”的好诗。李白评价该诗,首先看意境和上口,绝不会掰扯什么格谱的起收。
诗是吟诵的文学作品。触景生情,诗兴大发,即刻就吟出第一句。哪会考虑平仄起落?!有的诗,甚至是在马背上诌出来的。因此,正格谱、偏格谱,不计较也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