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四声递用论”无须顾及
沈约四声八病声律理论前四病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其中上尾指一联内两句句尾不能同声(首句连韵除外),蜂腰指五言诗句二五两字不能同上去入(平声非病),鹤膝指五言诗单数句句尾不能连上连去连入。该四病虽然理论上论述不绝,但从被提出那一天起至今都没人遵守,包括沈约等永明体诗人,大量的永明体诗八病比比皆是。
到初唐沈宋定型近体诗后,四声论被平仄二元化所代替。八病之说除了“平头”化为近体诗格律中的“平仄粘对律”,其余诸病一律失去了实用价值。
但到了清代有学者董文焕在《声调谱》中说:
“唐律高处在句中四声递用。朱彝尊氏谓老杜律诗单句,句脚必上、去、入皆全,今考盛唐初诸家皆然,不独少陵且不独句脚为然。即本句亦无三声复用者。故能气象雄阔,俯视一世,高下咸宜,令人读之音节铿锵,有抑扬顿挫之妙,间有末句三声偶不具者,而上去、去入、入上句必相间,乃为入式。否则犯上尾矣。盖四声之说创自东阳,初唐诸公,递相祖述,至沈宋而研炼尽致。故其诗皆高古浑朴,绝无卑靡之音。盛唐相去未远,恪守宗法,并非绝无师承可比。中晚而后,渐失此法,宋元人更无知者。间有偶合,亦不自解其故。否则三声偏用读之聱牙,故音韵委靡不振。”
-----该说法经仇兆鳌、王力、林正三等学者一再绍介,似成律诗定则,实则谬矣!
一、无论在诗中仄脚句,还是在一句之中,有二个仄声(上去入)连用或同声者的几率,只有三分之一。这就是说,只要语言顺其自然,有三分之二的可能性不会产生同声相连。所以只要不是刻意同声,大部分情况下不会同上同去同入,这是一般情况。
二、不仅永明体,即使沈佺期宋之问和杜甫,并没有注意“四声递用”。诗例:
1,沈佺期:
沈佺期鹤膝句:
一,五言律诗:
卷96_2 【晦日浐水应制】沈佺期
素浐接宸居,青门盛祓除。摘兰喧凤野【上】,浮藻溢龙渠。
苑蝶飞殊懒【上】,宫莺啭不疏。星移天上入,歌舞向储胥。
杂诗三首】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入】,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入】,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卷96_34 【和中书侍郎杨再思春夜宿直】沈佺期
西禁青春满,南端皓月微。千庐宵驾合【入】,五夜晓钟稀。
星斗横纶阁【入】,天河度琐闱。烟光章奏里,纷向夕郎飞。
卷96_35 【和常州崔使君寒食夜】沈佺期
闻道清明近【去】,春闱向夕阑。行游昼不厌【去】,风物夜宜看。
斗柄更初转【去】,梅香暗里残。无劳秉华烛,晴月在南端。
卷96_25 【折杨柳(一作宋之问诗)】沈佺期
玉窗朝日映,罗帐春风吹。拭泪攀杨柳,长条踠地垂。
白花飞历乱【去】,黄鸟思参差。妾自肝肠断【去】,傍人那得知。
卷96_47 【夜宿七盘岭】沈佺期
独游千里外【去】,高卧七盘西。晓月临窗近【去】,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二、七律(沈七律共16首 )
卷96_62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沈佺期
东郊暂转迎春仗【去】,上苑初飞行庆杯。风射蛟冰千片断【去】, 气冲鱼钥九关开。
林中觅草才生蕙【去】,殿里争花并是梅。 歌吹衔恩归路晚,栖乌半下凤城来。
卷96_63 【人日重宴大明宫赐彩缕人胜应制】沈佺期
拂旦鸡鸣仙卫陈,凭高龙首帝城春。千官黼帐杯前寿【去】, 百福香奁胜里人。
山鸟初来犹怯啭【去】,林花未发已偷新。 天文正应韶光转【去】,设报悬知用此辰。
卷96_66 【侍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沈佺期
皇家贵主好神仙,别业初开云汉边。山出尽如鸣凤岭, 池成不让饮龙川。
妆楼翠幌教春住【去】,舞阁金铺借日悬。 敬从乘舆来此地【去】,称觞献寿乐钧天。
卷96_71 【再入道场纪事应制(一作僧广宣诗)】沈佺期
南方归去再生天,内殿今年异昔年。见辟乾坤新定位【去】, 看题日月更高悬。
行随香辇登仙路【去】,坐近炉烟讲法筵。 自喜恩深陪侍从【去】,两朝长在圣人前。
2,杜甫:
131卷232_22 「奉送蜀州柏二别驾将中丞命赴江陵起居…行军司马佐」杜甫
中丞问俗画熊频,爱弟传书彩鹢新。迁转五州防御使【上】,起居八座太夫人。
楚宫腊送荆门水【上】,白帝云偷碧海春。报与惠连诗不惜,知吾斑鬓总如银。
142卷233_47 「小寒食舟中作」杜甫
佳辰强饭食犹寒,隐几萧条带鹖冠。春水船如天上坐【去】,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去】,片片轻鸥下急湍。云白山青万馀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3卷227_63 「送王十五判官扶侍还黔中(得开字)」杜甫
大家东征逐子回,风生洲渚锦帆开。青青竹笋迎船出【入】,日日江鱼入馔来。
离别不堪无限意【入】,艰危深仗济时才。黔阳信使应稀少,莫怪频频劝酒杯。
48卷227_39 「秋尽」杜甫
秋尽东行且未回,茅斋寄在少城隈。篱边老却陶潜菊【入】,江上徒逢袁绍杯。
雪岭独看西日落【入】,剑门犹阻北人来。不辞万里长为客【入】,怀抱何时得好开。
38卷226_70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去】,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去】,白马江寒树影稀。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36卷226_63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杜甫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老去诗篇浑漫兴【去】,春来花鸟莫深愁。
新添水槛供垂钓【去】,故著浮槎替入舟。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23卷226_2 「卜居」杜甫
浣花流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已知出郭少尘事【去】,更有澄江销客愁。
无数蜻蜓齐上下【去】,一双鸂鶒对沉浮。东行万里堪乘兴【去】,须向山阴上小舟。
24卷226_6 「有客(一作宾至)」杜甫
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岂有文章惊海内【去】,漫劳车马驻江干。
竟日淹留佳客坐【去】,百年粗粝腐儒 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17卷225_41 「题郑县亭子(郑县游春亭在西溪上一名西溪亭)」杜甫
郑县亭子涧之滨,户牖凭高发兴新。云断岳莲临大路【去】,天晴宫柳暗长春。
巢边野雀群欺燕【去】,花底山蜂远趁人。更欲题诗满青竹,晚来幽独恐伤神。
11卷225_19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杜甫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旌旗日暖龙蛇动【去】,宫殿风微燕雀高。
朝罢香烟携满袖【去】,诗成珠玉在挥毫。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另关于“即本句亦无三声复用者。”(董文焕)也不符合实际。例:
4卷224_36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杜甫
献纳司存雨露边,地【去】分清切【去】任【去】才贤。舍人退食收封事,宫女开函近御筵。
晓漏追飞青琐闼,晴窗点检白云篇。扬雄更有河东赋,唯待吹嘘送【去】上【去】天。
----可见所谓“四声递用法”古来无人注意,现在也无须顾及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