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316|回复: 103

唐尧先生解“夜半钟声到客船”

[复制链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7-6-18 07:16: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唐尧先生常有新见,不亚于三羊和罗烈烈。前年到风雅颂发创见,不料同行是冤家,被版主三羊摁住头淹了个夠呛,从此但有三羊处,不见唐尧影,今去诗品诗论,见唐尧先生又解剖《夜泊枫桥》,不乏创见,其中解“夜半钟声到客船”新见为:
   张继的《枫桥夜泊》诗结句“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到”,如果作者听到的钟声是从寒山寺传来的,那么不应该写“到”。钟声是无影无踪的,也不是静止的。钟声是经过客船,钟声没有在客船上停止(到),只有人的耳朵感觉到钟声。应该写“入”,“夜半钟声入客船”,“到”字不很精准。如“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钟声是从烧香客船上发出来的,这艘是客船,是到寒山寺烧香的客船。船到寒山寺码头以后船上会敲钟,叫烧香客下船,就如同轮船到码头鸣笛一样。
    此句解读为半夜船上的钟声响了,客船“到”寒山寺码头了,客人们可以下船了。烧香客船上发出的钟声,使结句有了合理的解读。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18 07:20: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到客船”的解释,我以前也发过一篇见解类似的文章,转来供大家探讨:
    唐张继有一首七绝《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对于此诗,千百年来人们争论的焦点在夜半有没有钟声,而对于夜半钟声到客船,现在的各种诗选里都解释为夜半钟声传到了张继的客船。清代有名的《唐诗解》也是这种解释,他说:“目未交睫也,何钟声之遽至乎?”
  我初读此句时,理解为夜半钟声响起时候,有客船开到寒山寺。后来看到书上的这种解释,很不以为然。后来在清代《古唐诗合解》里看到对此句的解释为:“钟声崔晓,客船即到,天将晓矣。即张继夜泊之船,亦且解缆开去。”与我的理解一致,今天看到原野丁先生抱怨道:“寒山寺和停泊的客船,相离不到12米,妈的,夜半钟声到客船,放个屁也传到客船啊。张继什么态度,还千年传颂呢”,我认为如果寒山寺和张继的泊船如果真的只相隔十几米,完全没有必要用钟声到客船来描写。
     我们再结合上句来理解,上句说姑苏城外寒山寺,寒山寺怎么样呢?如果下句说寒山寺有客船开到,自然上下句结合的很好。如果下句意思是钟声传播到了客船,那么上下句连成一句了,翻译为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传播到了客船,这显然不合诗法。
  再说钟声一响,四野尽闻,何必再用“到”?唐人写诗没有如此笨伯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18 09:4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7-6-18 10:21 编辑

唐张继有一首七绝《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
夜半钟声入客船也不妥,船舱是四面漏风的,声音进入后还会出来。

但是入耳则不同,进入到耳朵里的那点声音被人的中枢神经传到大脑,不会再“出来”,所以用“入”字比较合理。

如果张继活在当世,拿出这首诗向如观“挑战”,让如观步和一首,那么如观该怎么办?如观只需把这个“到”字改为“透”字就可以了。就成了“ 夜半钟声透客船”。

所以这种诗只能是在儒门、在世俗被称道,主要是突出所谓的“文学性”,在沙门的眼中不值一提。以禅境的角度来衡量并不高。

类似这样的诗题如观出题让大家答过,结果没有一个人能回应。格那丁等人答不出,就反而指责我是在装神弄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18 09:4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7-6-18 11:22 编辑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和风心止尽,不奉敬湍流。遍揽十方目,如观此处楼。"(如观)

这是如观针对王之涣的一首步和。世俗的一些所谓”千古绝篇“只是突出在”文学性“上,难入沙门的法眼。

如观的许多步和的诗中都藏有一些“暗记”,只有真佛子能看破,伪佛子很难参透。

这些“秘密”如观最后都会公开的,这没有什么好保留的。保留的目的是为不让一些“伪佛子”知道后拿去招摇与卖弄,借机去谤佛惑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18 11:16: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7-6-18 09:07
诗的解读,是从意象开始的。诗对情感体验的抒发主要诉之于概括性的意象,而意象既不等同于客观物象,也不是 ...


此处唐尧举“入”字替代到字,是为说明到的是客船,并不是入字就更合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6-18 11: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欹枕聽寒更,寒更發還住。一夜千萬聲,幾聲到君處。
臥病匡牀香屢添,夜深猶有一絲煙。懷君無計能成夢,更恨砧聲到枕邊。
----说明唐代包括张继在内都懂得声学,用“到”十分合理。声音以波动形式传播,传到哪里就是到达某处。唐荛没学过声学,所以不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6-18 12:5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的观点很奇特。写的怀古诗更有特色。也是奇人一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6-18 14:00: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先生的观点通常确实比较特殊。这个不要紧,甚至值得鼓励。…但在推理和寻找依据支持方面还要加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6-18 14: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7-6-18 14:00
唐先生的观点通常确实比较特殊。这个不要紧,甚至值得鼓励。…但在推理和寻找依据支持方面还要加强。 ...

我最赞赏他仍在待处理栏目发帖。很痴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6-18 15: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登鹳雀楼》是写景诗还是哲理诗? 唐尧
唐朝诗人王之涣某日日落时分登鹳雀楼,有感而发,写下了千古名篇: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在我所知道的文字里,人们都把它当成是写景诗,其实这是一篇哲理诗。
某日,诗人王之涣在日落时分登鹳雀楼,当他登第一楼时,太阳已经下山了,看不见了,但当王之涣登上第二层楼的时候,又看到太阳了,但过了一下太阳又依山尽了,当王之涣登上第三层楼又看到太阳了。如此这般登楼见日,直到诗人登上顶楼,此时诗人似乎看到了远方的黄河,它的水是一直往东方流去,直到大海。想到这里,诗人已经有了此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由于有了前面的登楼见日的具体感受。诗人灵光一闪,后面转结两句就自然出来了。太阳已经下山,但是我们可以登上一层楼看到太阳。如果我们能够登得更高,那么黄河之水流向大海和黄河的出海口都可以看到(比如现在在飞机上或卫星上就可以看到黄河出海口)。诗人悟出了一个哲理,只要登得高,就能看得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6-18 15:2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登得高,就能看得远。

-----这应该算生活常识,不算哲理。很多写景诗都是富含哲理的,但不能算哲理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18 15:25: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6-18 15:15
《登鹳雀楼》是写景诗还是哲理诗? 唐尧
唐朝诗人王之涣某日日落时分登鹳雀楼,有感而发,写下了千古名篇: ...


而事实是鹳雀楼西边无山,根本看不到白日依山景象,唐尧说连登三层,三次见白日依山,将王之涣说成逐日的狂父,是想象之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18 15:3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7-6-18 15:44 编辑
瑞丰堂 发表于 2017-6-18 14:00
唐先生的观点通常确实比较特殊。这个不要紧,甚至值得鼓励。…但在推理和寻找依据支持方面还要加强。 ...

对古人的理论和作品可以质疑,但是不能乱质疑。不要过度低估古人的智慧。

比如象《切韵》与《平水韵》怎样能更好地传世,古人都想过。只会比今人考虑的多,想的更周全,绝不会比今人考虑的少。

古代科技不发达,人的生活节奏慢,哲学思维的时间比现代人要长。很多人都试图去挑古人的错,结果往往是自取其辱。

比如把孔子的“思无邪”解为“思无耶”,都是属于贻笑方家。

还有什么把“朱门酒肉臭”解为“朱门酒肉溴”的,把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的床解为井栏的。那都是胡闹。

还有创什么”二五律四声法“的,被我一分析他自己就清醒了很多。

我们作为版主的责任,就是要善于识别这些形形色色的谬论,帮助一些诗友走上一个正确的轨道。当然,要多些耐心。尽量不一封了之,一踢了之。

在佛门,障碍一个人的佛缘是”犯罪“。在诗门,障碍一个人的诗缘也是在”犯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6-18 17:3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6-18 15:15
《登鹳雀楼》是写景诗还是哲理诗? 唐尧
唐朝诗人王之涣某日日落时分登鹳雀楼,有感而发,写下了千古名篇: ...

当他登第一楼时,太阳已经下山了,看不见了,但当王之涣登上第二层楼的时候,又看到太阳了,但过了一下太阳又依山尽了,当王之涣登上第三层楼又看到太阳了。如此这般登楼见日,直到诗人登上顶楼,此时诗人似乎看到了远方的黄河,它的水是一直往东方流去,直到大海。

------唐尧应该试验一下,当你看到太阳落山后应该以多快的速度向高处爬多高才能重新看到落山的太阳?得坐喷气式飞机爬升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6-18 22: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两篇七律,一篇是唐诗,一篇是今人作品,请楼主看下并进行具体的点评:
西塞山怀古 唐代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金陵怀古 现代
晋师水陆下江东, 裂土称王气运终。
先祖英雄成霸业, 子孙败类变爬虫。
火烧锁链征帆过, 兵至金陵美梦空。
一面降旗归命去, 三国不见九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5
贡献
21830
金钱
285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6-18 22:5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7-6-18 22:54 编辑

不能把对古人诗文的研究看着是挑错。那此楼用入用透的岂不都是自取其辱?厚今薄古不对,厚古薄今的更不对。今人多数方面都比古人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6-19 01:19: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6-18 15:24
只要登得高,就能看得远。

-----这应该算生活常识,不算哲理。很多写景诗都是富含哲理的,但不能算哲理诗 ...

这首诗我也做过分析,一个比较另类的解读。就是…因为想要看到千里之外,所以更上一层楼。…然而后面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就是并没有什么卵用…当然这个不一定是作者特意要表达的思想主题,但是绝对是在客观描述下可以看出的事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6-19 01:28: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7-6-18 09:40
唐张继有一首七绝《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透字正如其字,过于透了。这也是如观先生写诗的习惯,可能太关注科学性,诗意缺乏了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80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662
贡献
4637
金钱
5300
发表于 2017-6-19 05:34: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唐桑是有名的废物之一,文学素养之低,近乎白痴,却常常自鼓自擂,脸皮之厚,空前绝后。声音竟然不能用到,真是太奇葩了。而鹳雀楼,不了解历史,登一万次也没有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19 08:31:15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7-6-19 01:28
透字正如其字,过于透了。这也是如观先生写诗的习惯,可能太关注科学性,诗意缺乏了一些。 ...

越是接近真相的,其禅境越高。这一点你们慢慢就会体会到。
对古人的诗作,无论好坏,我个人也是不主张随意步和,改动。但是为了能说明问题,也可偶尔为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6-19 11:2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6-18 17:36
当他登第一楼时,太阳已经下山了,看不见了,但当王之涣登上第二层楼的时候,又看到太阳了,但过了一下太 ...

太阳下山,无论在山地还是平原,都是因为地球的自转。所以要想总看到太阳,就必须拟地球自转方向跑(即向着太阳跑:追日),而且线速度为465米/秒(赤道,在偏离赤道方向会小于这数。如果在北极,不用跑,太阳永不落)。而每秒400米的速度比声速(340米/秒)还快。所以人是不可能追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轮值首版

青青子衿诗苑沈阳诗苑执行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224
贡献
13137
金钱
15570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19 11:4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客船到底有多大,还用鸣钟通知乘客?这钟到底有多小,可以悬挂在客船上而不至于中重太高有翻船之虞?唐尧说是用手摇钟,那是铃铛,旧称铎,非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轮值首版

青青子衿诗苑沈阳诗苑执行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224
贡献
13137
金钱
15570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19 11:5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夜半钟声,是紧承上句寒山寺,钟声由山寺传到客船,极其自然。如果船到寒山寺,都挂着钟,都要敲起来,山寺也不堪其扰,诗意也荡然无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19 11:5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7-6-19 22:14 编辑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7-6-18 07:20
对“到客船”的解释,我以前也发过一篇见解类似的文章,转来供大家探讨:
    唐张继有一首七绝《枫桥夜泊 ...

钟声就是指寺院的钟声。

半夜寺院可以撞无常钟。或是寺院的法事一般在四、五点开始,深秋或是初冬的四、五点天还没亮,称为夜半也很合理。

古代的渔民大都以船为家。半夜停泊客船,可以是路过的船。或是虽然半夜到了可以不必马上登岸,在船上住宿等天明再走。这在现在的客运船也有这种现象。

姑苏城外寒山寺。此句只有定语与主语,不可能突兀地放在这里。

大半夜的根本看不见寒山寺,所以只有敲了钟才能联想到寒山寺。

什么钟声是来自船上的钟,来自岸边其它地方的钟,那都是嗐扯。
一些人过度解读,那真是误人误己。

说讨论诗韵与格律是伪学,那么他们所标榜所谓真学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5
贡献
21830
金钱
285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6-19 12:4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7-6-19 11:56
钟声就是指寺院的钟声。

半夜寺院可以撞无常钟。或是寺院的法事一般在四、五点开始,冬天的四、五点天还 ...

前面的议论就事论事,很不错。可后面两句画蛇添脚。实际上就是说别人是伪学,自己是真学,有些蜗牛爬天平--------自称自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19 15: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7-6-19 21:18 编辑

乌啼,乌鸦的啼叫。

江枫,江边的枫树,或江上的枫桥。

渔火,渔船里的灯火。
――――――――――――――

这种省略性的表达很牵强。特别是江枫,无论是江边的枫树,还是江上的枫桥。树或是桥用一个江字作定语令人莫名其妙。

如观一向反对诗的婉约与朦胧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这是在凑句。

乌啼就写成鸦啼。江枫就写成岸枫。渔火就写成船火。

作者本人那样写很不老实,诗人当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6-19 15:3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梅雨富春江 律绝 普通话声韵 唐尧
浊流滚滚下钱塘, 五月黄梅雨势狂。
两岸地成鱼世界, 春江广阔水茫茫!
-----我认为唐尧这诗的前三句还是不错的。可惜后劲不足,第四句犯题,重复,缺乏想象力,有如画蛇添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19 15:48: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6-19 15:38
梅雨富春江 律绝 普通话声韵 唐尧
浊流滚滚下钱塘, 五月黄梅雨势狂。
两岸地成鱼世界, 春江广阔水茫茫!

但凡奇见叠出的,都有诗才,可惜陈永贵进国务院,屈了才了。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6-19 15:5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7-6-19 15:22
乌啼,乌鸦的啼叫。

江枫,江边的枫树,或江上的枫桥。

单看江枫是有凑句之嫌。但放在句中却读来顺畅。皆因读者相信有“江枫渔火”此四物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6-19 16:23: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瑞丰堂 于 2017-6-19 16:27 编辑
如观 发表于 2017-6-19 15:22
乌啼,乌鸦的啼叫。

江枫,江边的枫树,或江上的枫桥。


江枫不止这两层意思,在我看来,还可以体会出江面的枫树倒映,以及落叶。用其他说法,是表达不出来的。渔火跟船火,也是有一定区别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7 07: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