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50|回复: 42

“平仄平平仄”句式是律句吗?

[复制链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15 00:2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7-6-15 00:46 编辑

在诗律中,我们必需注意的是,哪些是律句,哪些是视为律句。除此之外,都是拗律句。我在律诗平仄小议中提到,合律句有以下十句式:四个标律句,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句式;三个等律句,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句式;另视同律句者三个,即特拗句平平仄平仄,以及两个拗救句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对此,潭州雨梦版主有不同的看法。在他的观点中,平仄平平仄不能作为律句,其理由是没有双换头。然在唐时,双换头真的是如此重要吗?我们知道,诗律在杜甫之时,已经成熟并定格了,杜甫是自称诗律细的。下面,我就以搜韵网搜杜诗五律的前十首来说吧。其“仄仄平平仄”句式只有8句,而“平仄平平仄”的却有12句。从中,我们不难判断,只要第二字换了,第一字换不换并不重要!故“平仄平平仄”句式就是律句!
附搜韵网搜杜诗五律前十首情况:
尚觉王孙贵,豪家意颇浓。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屏开金孔雀,褥隐绣芙蓉。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且食双鱼美,谁看异味重。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门阑多喜色,女婿近乘龙。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华亭入翠微,秋日乱清晖。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崩石欹山树,清涟曳水衣。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紫鳞冲岸跃,苍隼护巢归。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向晚寻征路,残云傍马飞。
仄仄平平仄,平平中仄平。


之子时相见,邀人晚兴留。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霁潭鳣发发,春草鹿呦呦。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杜酒偏劳劝,张梨不外求。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前村山路险,归醉每无愁。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一匮功盈尺,三峰意出群。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望中疑在野,幽处欲生云。
中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慈竹春阴覆,香炉晓势分。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惟南将献寿,佳气日氛氲。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龙门横野断,驿树出城来。
平平中仄仄,仄仄仄平平。
气色皇居近,金银佛寺开。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往还时屡改,川水日悠哉。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相阅征途上,生涯尽几回。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中。


秋水通沟洫,城隅进小船。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晚凉看洗马,森木乱鸣蝉。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菱熟经时雨,蒲荒八月天。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晨朝降白露,遥忆旧青毡。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浮云连海岳,平野入青徐。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平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秋水清无底,萧然静客心。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掾曹乘逸兴,鞍马去相寻。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能吏逢联璧,华筵直一金。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晚来横吹好,泓下亦龙吟。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野亭逼湖水,歇马高林间。(本联下句三平尾)
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鼍吼风奔浪,鱼跳日映山。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暂游阻词伯,却望怀青关。(本联下句三平尾)
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霭霭生云雾,唯应促驾还。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东岳云峰起,溶溶满太虚。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震雷翻幕燕,骤雨落河鱼。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座对贤人酒,门听长者车。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相邀愧泥泞,骑马到阶除。
平平仄平仄,中仄仄平平。
又:潭州雨梦版主的说法,平仄平平仄是孤仄,应该第三字平改仄救,成平仄仄平仄句式。呵呵,真是闹笑话了。在拗救论中,我们知道,对于夹平拗“中仄仄平仄”是要用对句“中平平仄平”来救的。难道一个不需救的句式,偏要弄出拗救来才算是高明吗?!潭版有此观点,并非他不懂,而是因为他对格律的理解太机械了,才闹出这么一个笑话来吧。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6-15 00:55: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属于一三五不论处的小拗,同标准律句。

点评

对于五言律句,没有一三五不论的说法。我在律诗平仄小议中,对此第一字的不论,不视为小拗。小拗是对于第三字言的。除孤平句必须规避外,其它三个句式的第一字改变,我是称之等律句的,即在用法上等同于标律句。遥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5 01: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15 01: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6-15 00:55
这属于一三五不论处的小拗,同标准律句。

对于五言律句,没有一三五不论的说法。我在律诗平仄小议中,对此第一字的不论,不视为小拗。小拗是对于第三字言的。除孤平句必须规避外,其它三个句式的第一字改变,我是称之等律句的,即在用法上等同于标律句。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7-6-15 05: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律句一词已自认为是拗句等同律句。

点评

律句并不只有标律四句,故与标律句等同用的,称之等律句。律句者,四个标律句和三个等律句,共七个律句。另三个拗式律句,即特拗句及两个拗救句,是视为律句的,与七个律句有些不同。遥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5 07: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7-6-15 05: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孤仄属小拗,一般可从宽。救是严要求。

点评

研究句式,不应离开杜诗。何为宽严,自当以用得更多或更少来说话。在杜诗中,平仄平平仄远比平仄仄平仄用得多。你说哪个句式宽?哪个句式严?遥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5 07: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7-6-15 05:21: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论证只选十例,未免草率。我论七言孤仄,是将杜甫及李商隐全部统计,不计他救,光自救的数量是略多于未救。以此证明七言第一字可论可不论。论是音韵最完美的体现。

点评

归纳仅仅是研究的第一步,不能用归纳来代替规律。如果牛顿被苹果砸中时不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具体走向抽象,他的万有引力公式就出不来,概念也不会是力,而是苹果。这样的货色,现实中太多了,尤其是中国的文人,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5 06: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7-6-15 05:31: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仄平平仄平自救句也。平仄仄平仄亦自救句也。仄仄仄平仄王力视为半拗或小拗,提出可救可不救之论,误也,王士稹说法才正确。

点评

呵呵。潭版可是比对过杜诗的。你不妨将杜诗中“平仄平平仄”与“平仄仄平仄”比较一番,看看到底是哪个句式用的更加普遍。遥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5 07:20
唐朝的声律,还要【清人说】、【王力说】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5 05: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6-15 05:5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6-15 05:31
仄平平仄平自救句也。平仄仄平仄亦自救句也。仄仄仄平仄王力视为半拗或小拗,提出可救可不救之论,误也,王 ...

唐朝的声律,还要【清人说】、【王力说】吗?

点评

你只会羊咩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5 08: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80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662
贡献
4637
金钱
5300
发表于 2017-6-15 06:50: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6-15 05:21
论证只选十例,未免草率。我论七言孤仄,是将杜甫及李商隐全部统计,不计他救,光自救的数量是略多于未救。 ...

归纳仅仅是研究的第一步,不能用归纳来代替规律。如果牛顿被苹果砸中时不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具体走向抽象,他的万有引力公式就出不来,概念也不会是力,而是苹果。这样的货色,现实中太多了,尤其是中国的文人,缺乏逻辑思维,开口闭口前人如何如何,但永远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
以咩咩为首的一伙人就是这种吃谷拉糠的蠢货。

点评

杜诗并非传说中那么严谨,吴体就是他弄出来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5 08:27
谢谢。诗律在中唐已经定格这点,想来你也不会反对。如杜诗对诗律的严谨,在唐诗中是算有名的吧。所有才会有讲诗律的,多用杜诗来说。因为潭版说“平仄平平仄”句是孤仄,应第三字平改仄来救,我故有此说。谈诗律,离   发表于 2017-6-15 07: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15 07: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6-15 05:13
同律句一词已自认为是拗句等同律句。

律句并不只有标律四句,故与标律句等同用的,称之等律句。律句者,四个标律句和三个等律句,共七个律句。另三个拗式律句,即特拗句及两个拗救句,是视为律句的,与七个律句有些不同。遥握。

点评

律句只有标律四句,可去看王力诗论. 等律句实际已承认该等句式属拗句,只是等同而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5 08: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15 07: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7-6-15 12:41 编辑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6-15 05:31
仄平平仄平自救句也。平仄仄平仄亦自救句也。仄仄仄平仄王力视为半拗或小拗,提出可救可不救之论,误也,王 ...


呵呵。潭版可是比对过杜诗的。你不妨将杜诗中“平仄平平仄”与“仄仄平平仄”比较一番,看看到底是哪个句式用的更加普遍。遥握。

点评

主要统计下列句式 1.王力定义的孤平句;仄平仄平仄 2.王力定义的大拗句:仄仄中仄仄 3.大拗句的他救句:平平平仄平 4.大拗句的双救句:仄平平仄平 5.孤仄句(不执行3,4及小拗他救所列)平平平仄平 6.王力定义的孤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5 08: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15 07:2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7-6-15 07:27 编辑
大眼怪 发表于 2017-6-15 06:50
归纳仅仅是研究的第一步,不能用归纳来代替规律。如果牛顿被苹果砸中时不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具体走向抽 ...


谢谢。诗律在中唐已经定格这点,想来你也不会反对。如杜诗对诗律的严谨,在唐诗中是算有名的吧。所有才会有讲诗律的,多用杜诗来说。因为潭版说“平仄平平仄”句是孤仄,应第三字平改仄来救,我故有此说。谈诗律,离开杜诗是不够严谨的。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15 07:3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7-6-15 12:40 编辑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6-15 05:15
孤仄属小拗,一般可从宽。救是严要求。


研究句式,不应离开杜诗。何为宽严,自当以用得更多或更少来说话。在杜诗中,平仄平平仄远比仄仄平平仄用得多。你说哪个句式宽?哪个句式严?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7-6-15 08: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7-6-15 08:55 编辑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15 07:20
呵呵。潭版可是比对过杜诗的。你不妨将杜诗中“平仄平平仄”与“平仄仄平仄”比较一番,看看到底是哪个句 ...

主要统计下列句式
1.王力定义的孤平句;仄平仄平仄
2.王力定义的大拗句:仄仄中仄仄
3.大拗句的他救句:平平平仄平
4.大拗句的双救句:仄平平仄平
5.孤仄句(不执行3,4及小拗他救所列)平平平仄平
6.王力定义的孤平拗救句(不执行4所列);仄平平仄平
7.三仄尾
8.三平尾
9..王力定义的持拗句;平平仄平仄
10.孤平三仄尾句:仄平仄仄仄
11.孤平持拗句(夹平句):仄平仄平仄
12.非律句
13.王力定义的小拗句:仄仄仄平仄
14.小拗句的他救句:平平平仄平
15.小拗句的双救句:仄平平仄平
16.通押诗
17.失对诗(江左体)
18.失粘诗(顺风调及其特例折腰体)
19.仄韵诗
未统计仄收孤仄句--平仄平平仄,及其自救--仄平/平仄/仄(此非仄平/平/仄仄句式)和他救平仄仄平平句。
已说过此属小拗,可救可不救,个见以救为好。所以统计无大意义。



点评

当杜诗中平仄平平仄比仄仄平平仄还用的多时,还有理由说平仄平平仄不是律句吗?!如果写诗一定要用标律,则称律诗的,又有几首能合律的?故将与标律句同等用的,一概称为律句。遥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5 12: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7-6-15 08:2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15 07:18
律句并不只有标律四句,故与标律句等同用的,称之等律句。律句者,四个标律句和三个等律句,共七个律句。 ...

律句只有标律四句,可去看王力诗论.
等律句实际已承认该等句式属拗句,只是等同而已

点评

律句就只有标律句吗?既称为等律句(也称同律句),不就说明,这三个句式与标准律句是同等的吗?!与标律句同等用的,不是律句会是什么?遥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5 12: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7-6-15 08:2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 发表于 2017-6-15 06:50
归纳仅仅是研究的第一步,不能用归纳来代替规律。如果牛顿被苹果砸中时不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具体走向抽 ...

杜诗并非传说中那么严谨,吴体就是他弄出来的

点评

偶有尝试未尝不可。在唐人中,杜甫对诗律相对严谨,也是不可否论的。从你对孤平的统计看,杜诗五律中,只有一句孤平,占比只有万分之二点五吧。遥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5 12: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7-6-15 08:2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6-15 05:50
唐朝的声律,还要【清人说】、【王力说】吗?

你只会羊咩

点评

唐朝声律,也不用你来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5 08: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7-6-15 08:3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雨梦已不再在此版发文,此留言后也一概不再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6-15 08:4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唐朝声律,也不用你来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轮值首版

青青子衿诗苑沈阳诗苑执行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224
贡献
13137
金钱
15570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15 08:4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孤平,只存在于仄平脚的句子里,仄收句,只有律句拗句,没有孤平句。

点评

《律诗定体》 清 王士祯 粉署依丹禁,城虚爽气多。(如单句依字拗用仄,则双句爽字必拗用平。) 破例复植杖叟, 清 王士祯首倡平不令单说,(后人依此创孤平之说)上列例,言“依”若用仄声,其对句(双句)必拗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5 09: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7-6-15 09: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植杖叟 发表于 2017-6-15 08:47
孤平,只存在于仄平脚的句子里,仄收句,只有律句拗句,没有孤平句。

《律诗定体》 清 王士祯
粉署依丹禁,城虚爽气多。(如单句依字拗用仄,则双句爽字必拗用平。)

破例复植杖叟,
清 王士祯首倡平不令单说,(后人依此创孤平之说)上列例,言“依”若用仄声,其对句(双句)必拗用平(拗用平者,爽改仄为单仄拗音节)此倡单平必救。王力于此诗论不合典藉。
王力将此单(孤)平列为小拗甚至半拗甚不合理。小拗者,孤仄也,大拗者,孤平及失替之拗句(非律句不算)计有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失替者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此例因唐人使用频率高,王力称之拗句的特殊形式)。

点评

【《律诗定体》 清 王士祯】,纯属托名造假之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5 10:42
针版又要说是反王力的了  发表于 2017-6-15 10: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6-15 10:4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6-15 09:20
《律诗定体》 清 王士祯
粉署依丹禁,城虚爽气多。(如单句依字拗用仄,则双句爽字必拗用平。)

【《律诗定体》 清 王士祯】,纯属托名造假之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15 12:3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6-15 08:21
主要统计下列句式
1.王力定义的孤平句;仄平仄平仄
2.王力定义的大拗句:仄仄中仄仄

当杜诗中平仄平平仄比仄仄平平仄还用的多时,还有理由说平仄平平仄不是律句吗?!如果写诗一定要用标律,则称律诗的,又有几首能合律的?故将与标律句同等用的,一概称为律句。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15 12:3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6-15 08:24
律句只有标律四句,可去看王力诗论.
等律句实际已承认该等句式属拗句,只是等同而已 ...

律句就只有标律句吗?既称为等律句(也称同律句),不就说明,这三个句式与标准律句是同等的吗?!与标律句同等用的,不是律句会是什么?遥握。

点评

律诗诗句分为标,准律句和拗句。凡不合标淮的均是拗句。拗句为律诗接受哟称拗句,反之为非律句。律句和可接受哟拗句均可称律诗诗句。等律句是不打自召承认是拗句了,故不能称为律句。律句只有四句,其它都是拗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30 11: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15 12:4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6-15 08:27
杜诗并非传说中那么严谨,吴体就是他弄出来的

偶有尝试未尝不可。在唐人中,杜甫对诗律相对严谨,也是不可否论的。从你对孤平的统计看,杜诗五律中,只有一句孤平,占比只有万分之二点五吧。遥握。

点评

你的计算有误。杜五律除去仄韵共有623首,每首最多或曰大多含有可能产生孤平句的平平仄仄平有两句。那么其比例应为1/623*2=1/1246,即千分之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30 11: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7-6-30 11:3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7-6-30 13:23 编辑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15 12:44
偶有尝试未尝不可。在唐人中,杜甫对诗律相对严谨,也是不可否论的。从你对孤平的统计看,杜诗五律中,只 ...

你的计算有误。杜五律除去仄韵共有623首,每首最多或曰大多含有可能产生孤平句的平平仄仄平有两句。那么其比例应为1/623*2=1/1246,即万分之八。

点评

太多,我也没那个时间和心情去一首一首的比对。只将搜韵网的杜诗五律前132首(剔除拗律3首)统计,时间已经花费够多的了。就是全部比对,估计与这个比例,出入也不会太大。你原来比对过的,完全是可以拿出数据来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30 12: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7-6-30 11:4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15 12:39
律句就只有标律句吗?既称为等律句(也称同律句),不就说明,这三个句式与标准律句是同等的吗?!与标律 ...

律诗诗句分为标,准律句和拗句。凡不合标淮的均是拗句。拗句为律诗接受哟称拗句,反之为非律句。律句和可接受哟拗句均可称律诗诗句。等律句是不打自召承认是拗句了,故不能称为律句。律句只有四句,其它都是拗句。

点评

将与标律句等同用的,称之为等律句,即等同于标律句之意。这个应该没错吧。不然,你如何区分他们与标律的差别?而准律句,只是用于特拗句。因为人们已经有将特拗称为准律句的。律句难道只限于标律句为律句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30 12: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30 12: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6-30 11:44
律诗诗句分为标,准律句和拗句。凡不合标淮的均是拗句。拗句为律诗接受哟称拗句,反之为非律句。律句和可 ...

将与标律句等同用的,称之为等律句,即等同于标律句之意。这个应该没错吧。不然,你如何区分他们与标律的差别?而准律句,只是用于特拗句。因为人们已经有将特拗称为准律句的。律句难道只限于标律句为律句吗?!

点评

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30 13: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30 12:3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7-6-30 12:33 编辑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6-30 11:37
你的计算有误。杜五律除去仄韵共有623首,每首最多或曰大多含有可能产生孤平句的平平仄仄平有两句。那么 ...


太多,我也没那个时间和心情去一首一首的比对。只将搜韵网的杜诗五律前132首(剔除拗律3首)统计,时间已经花费够多的了。就是全部比对,估计与这个比例,出入也不会太大。你原来比对过的,完全是可以拿出数据来的。
对于孤平,我这里中129首中,才有这么一句的,比例已经是够低的了。我是用占总句数比,而不是用同句型比。——这个计算方法相对简单点,若将所有的句式,都要按你的句型比,那会麻烦很多的。我用占总句数比,可以更简单和直观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7-6-30 13: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30 12:22
将与标律句等同用的,称之为等律句,即等同于标律句之意。这个应该没错吧。不然,你如何区分他们与标律的 ...

对。

点评

在理论上,我是赞同潭版你的严谨的。遥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30 13: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7 05: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