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85|回复: 13

关于律诗的定义和分类

[复制链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6-14 21:5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6-15 10:09 编辑

    关于律诗的定义和分类
    不同意将律诗分为“广义律诗”和“狭义律诗”。律诗就是律诗,而且只有一种:唐代沈宋定型的以“沈宋体”为代表的近体诗中的一类,分五言八句(五律)和七言八句(七律)两种,这无所谓“狭义”。
    所谓广义律诗实际意指望文生义的意思,将律诗解读为“遵守某些规律的诗”,实际上不是律诗。比如国外的十四行诗,国内的永明体。
    律诗可以包括古风式律诗,变格律诗,拗律,半古半律。如崔颢黄鹤楼实际是“半古半律”诗,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是折腰体律诗,可以叫变格。含有大拗句未救的叫拗律。如此可分:
律诗:唐代产生的讲究格律的诗。分正格和变格两类。
一,正格律诗:特点:符合平仄粘对原则,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又允许特拗和大拗下句救,无孤平和三平尾,遵从平水韵押平韵,中二联对仗。
二,变格律诗
1,  古风式律诗,如老杜的吴体,
2,  半古半律,如黄鹤楼。
3,  拗律,含古风句或大拗句未救的。
4,  变格律诗,含折腰体律诗,对仗联位置变化的或押韵格式变化者。
     广义律诗不是一种诗体,是望文生义,或讲究某些规律的诗,但不含律诗。例如:
1,  柏梁诗,永明体和齐梁体;唐初的上官体等,
2,  讲究声律的词和曲。
3,  国外的十四行诗等讲究声律、或另有规律的诗歌。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14 22: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网上有
http://club.history.sina.com.cn/thread-6174864-1-1.html
头像huabin3000  高级会员   发表于:2014-11-06 15:56   只看该作者
发帖 5053    精华:0   注册时间:2014-5-25    发短消息        
大 中 小
1楼
该帖被浏览  1,224 次,回复 2 次
D.QU著:广义格律诗与狭义格律诗之定义及其界定问题(原创)
---附李白所著秋浦歌十七首(全唐诗第167卷第1首)之近体诗平仄格律初探
三.关于广义格律诗与狭义格律诗之定义及其界定
1.狭义格律诗,我们定义它:
A.遵从平仄粘对+对仗+压韵,即近体诗(唐绝律);
B.忌孤平与忌尾三连等;
2.广义格律诗(本文首次提出),我们定义它:
A.遵从平仄粘对+对仗+压韵;包括近体诗在内.
B.每一联内平仄完全对称;
C,或每首绝律平仄字数完全相等;
D.不忌孤平与不忌尾三连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6-14 22: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律诗的定义和分类
    不同意将律诗分为“广义律诗”和“狭义律诗”。律诗就是律诗,而且只有一种:唐代沈宋定型的以“沈宋体”为代表的近体诗中的一类,分五言八句(五律)和七言八句(七律)两种,这无所谓“狭义”。
    所谓广义律诗实际意指望文生义的意思,将律诗解读为“遵守某些规律的诗”,实际上不是律诗。比如国外的十四行诗,国内的永明体。
    律诗可以包括古风式律诗,变格律诗,拗律,半古半律。如崔颢黄鹤楼实际是“半古半律”诗,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是折腰体律诗,可以叫变格。含有大拗句未救的叫拗律。如此可分:
律诗:唐代产生的讲究格律的诗。分正格和变格两类。
一,正格律诗:特点:符合平仄粘对原则,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又允许特拗和大拗下句救,无孤平和三平尾,遵从平水韵押平韵,中二联对仗。
二,变格律诗:
1,  古风式律诗,如老杜的吴体,
2,  半古半律,如黄鹤楼。
3,  拗律,含古风句或大拗句未救的。
4,  变格律诗,含折腰体律诗,对仗联位置变化的或押韵格式变化者。
     广义律诗不是一种诗体,是望文生义,或讲究某些规律的诗,但不含律诗。例如:
1,  柏梁诗,永明体和齐梁体;唐初的上官体等,
2,  讲究声律的词和曲。
3,  国外的十四行诗等讲究声律、或另有规律的诗歌。
===============================
红字部分,不是非马非驴的骡子理论,也是婊子牌坊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5
贡献
21830
金钱
285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6-14 22:3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7-6-14 22:38 编辑

基本上同意针版观点:正格与变格。
三羊说话太刻薄啦,哈哈。但红字确实非马非驴,自相矛盾,切中要害。把“又允许特拗和大拗下句救”拿掉就不会自掌嘴巴了。

点评

但红字确实非马非驴,自相矛盾,切中要害。 ----说话刻薄倒没关系,只要有道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反映了一般律句的平仄交替规律。其理论渊源在于沈约的前有浮声后有切响,和元兢的单换头理论。但又有特殊情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5 16: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6-14 23:16: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如此。没有必要分广义狭义。正格,变格,这种说法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14 23:3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7-6-15 08:21 编辑

正格律诗:特点:符合平仄粘对原则,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又允许特拗和大拗下句救,无孤平和三平尾,遵从平水韵押平韵,中二联对仗。
----------------------------------------
不分类就会产生相互矛盾的现象,所以如观才作一分类,具体参考我的帖子。


一条长街虽然叫的是同一名称,但却是分属四个邮局管辖。早就举过这个例子了。


如观新编的新韵和诗体分类是如观最新的研究成果,希望能对诗坛发展有所帮助。相信总有一天会被大家采纳的。





点评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又允许特拗和大拗下句救,无孤平和三平尾, ----这是律诗声律最简要的解释。二四六分明说明了两两交替的平仄律。但允许 平平仄平仄 句型的存在和使用拗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5 00: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15 00: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7-6-14 23:36
正格律诗:特点:符合平仄粘对原则,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又允许特拗和大拗下句救,无孤平和三平尾,遵从 ...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又允许特拗和大拗下句救,无孤平和三平尾,

----这是律诗声律最简要的解释。二四六分明说明了两两交替的平仄律。但允许 平平仄平仄 句型的存在和使用拗救。

点评

【律诗声律最简要的解释】,却不是唐朝认识的解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5 17: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15 16:4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7-6-14 22:36
基本上同意针版观点:正格与变格。
三羊说话太刻薄啦,哈哈。但红字确实非马非驴,自相矛盾,切中要害。把 ...

但红字确实非马非驴,自相矛盾,切中要害。

----说话刻薄倒没关系,只要有道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反映了一般律句的平仄交替规律。其理论渊源在于沈约的前有浮声后有切响,和元兢的单换头理论。但又有特殊情况:要避孤平和三平尾,所以有时一三五要论,二四六有时会不分明也是合理的。三羊喜欢绝对化,将什么都看成“大法”,是思想僵化的表现。

点评

但红字确实非马非驴,自相矛盾,切中要害。 ----说话刻薄倒没关系,只要有道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反映了一般律句的平仄交替规律。其理论渊源在于沈约的前有浮声后有切响,和元兢的单换头理论。但又有特殊情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5 17: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6-15 17:3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6-15 00:11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又允许特拗和大拗下句救,无孤平和三平尾,

----这是律诗声律最简要的解释。二 ...

【律诗声律最简要的解释】,却不是唐朝认识的解释!

点评

只要解释的正确,和时间无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5 17: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6-15 17:3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6-15 17:32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6-15 16:46
但红字确实非马非驴,自相矛盾,切中要害。
----说话刻薄倒没关系,只要有道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反映了一般律句的平仄交替规律。其理论渊源在于沈约的前有浮声后有切响,和元兢的单换头理论。但又有特殊情况:要避孤平和三平尾,所以有时一三五要论,二四六有时会不分明也是合理的。三羊喜欢绝对化,将什么都看成“大法”,是思想僵化的表现。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反映了一般律句的平仄交替规律。其理论渊源在于沈约的前有浮声后有切响,和元兢的单换头理论。但又有特殊情况:要避孤平和三平尾,所以有时一三五要论,二四六有时会不分明也是合理的】这是唐朝的理论吗?你可以找出证据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15 17:3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6-15 17:30
【律诗声律最简要的解释】,却不是唐朝认识的解释!

只要解释的正确,和时间无关。

点评

【解释的正确,和时间无关】! 你能解释唐朝科举近体诗的以下四类声调格式吗? 平平仄平仄、〇仄〇仄仄、〇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5 17: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6-15 17:3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6-15 17:32
只要解释的正确,和时间无关。

【解释的正确,和时间无关】!
你能解释唐朝科举近体诗的以下四类声调格式吗?
平平仄平仄、〇仄〇仄仄、〇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

点评

教给你多少次了也不长点记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5 17: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15 17:4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6-15 17:35
【解释的正确,和时间无关】!
你能解释唐朝科举近体诗的以下四类声调格式吗?
平平仄平仄、〇仄〇仄仄、 ...

教给你多少次了也不长点记性?

点评

三羊不是小看你,你是解释不了的! 解读唐朝近体诗,唯有使用【25四声律】,不能使用【24平仄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5 17: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6-15 17:4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6-15 17:40
教给你多少次了也不长点记性?

三羊不是小看你,你是解释不了的!
解读唐朝近体诗,唯有使用【25四声律】,不能使用【24平仄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7 06: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