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7-6-10 16:47 编辑
《拟赵阳台回文诗》札记之二
. 《拟赵阳台回文诗》与《织锦图》比较
世皆说《织锦图》者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超前绝后者也。今读《拟赵阳台回文诗》令人大骇,《织锦图》与之较,直如小巫见大巫,萤光星光欲拟明月耳。方知世多奇书怪图,奇人异士多多,我辈孤陋寡闻,井中之蛙蚁冢之国耳。
因为还没有细读,下面且做些粗略的比较,以后再不断补充。
《织锦图》841字,《拟赵阳台回文诗》1521字。今人《野马跳涧玄机图》字数最多,也只1225字。因此《拟赵阳台回文诗》是历史上最大的图形诗。
读出的诗相差太远,《织锦图》当时只能读出800首,《拟赵阳台回文诗》作者说可读出五万七千首(图中一处说57000首,一处说17000首,通过计算应57000首)。
知识面不在一个层次上,《织锦图》是单一的文字组诗,《拟赵阳台回文诗》图中含有太极、星宿、山河、棋枰等,知识丰富多彩。
金礼嬴说《织锦图》“无图体”,《织锦图》就是正方形的端正字排成的一幅图,死板枯燥。《拟赵阳台回文诗》虽然也是正方形,但图中的字有正有倒有斜,借此分图为四十有九,交龙翔凤,万转千环。中含三垣斗柄、二十八宿及一切图象,其方罫则列国舆图、风云天地、八阵游兵,共图一幅。
绣织的精美程度不同。《织锦图》只是用彩色丝线绣字。《拟赵阳台回文诗》不但用彩色丝线绣字,还绣上许多图案,如八龙、四凤、八阵、山川城池列国地图、河洛图等。
读成的诗体种类大不同。《织锦图》读出的只是言句不同的诗,《拟赵阳台回文诗》则还可读出短长古律、铭、歌、谣、赞、颂等。诗中风格又包罗了国风体、小雅体、柏梁体、汉魏体、六朝体、三唐体。读出的杂体更多,如四时诗,地名诗,星名诗,围棋名诗,独木桥体诗,复字体诗,顶针体诗等。
《织锦图》最多能分区读,《拟赵阳台回文诗》则一图化出49图。虽然一图化多图不是金氏独创,但她的图最精彩。明朝嘉靖丙戌(公元525年嘉靖四年),天台縣起復知縣潘淵,進嘉靖《龍飛頌》。內外六十四圍,五百叚(节段),一萬二千章。但此图没有流传下来。清朝康熙年间的吴绛雪《栀子同心图》开始一图化多图,但没有金氏的图形多,也没有金氏图形形式的丰富多彩。清末童叶庚虽也有一图化多图,但也比不上金氏。
《拟赵阳台回文诗》读法的多样性,几乎是古代回文诗读法的集大成者。其读例说:“图中读法,皆璇玑世本所无,如方圆两体,有滚轮读、左旋右旋读、攒三聚五读、折带读、回肠读、罗文经纬读、交手读、分手读、衔环读、脱甲读、踊跃对待读、进退读、蛇行读、勾股读、绦连断续读、十字交花读、锁文读、律吕相生读、移阡换陌读、抽心读、穿心读,读法具于此矣。” 《黼黻图诸体回文读法总目》中有“衔尾读、绦文读、折带格、卸甲格、翻车格、回肠格、穿心格、蒂梅格、纺车格、律吕相生格、踊跃格、续断格、弈棋格、连头带尾格、四通八达格、勾弦格”。这里的具体方法有的还需要大家研究破解,但几乎把出现过的回文法包罗在内,像旋转读法,拆字读法,借字读法,跳字读法,交叉读法,十字读法,回环读法,顶针读法,反复体读法,独木桥体读法等。
《织锦图》读出的诗中,有的不可回文,《拟赵阳台回文诗》则所有的诗都可回文读。
《织锦图》借字很简单,《拟赵阳台回文诗》则可借字借句,“或一字十借、数十借、数百借”,有的是复字体诗,有的是顶针诗。
《织锦图》没有反复体,《拟赵阳台回文诗》则可“一诗有五字而读成绝律十数首者。”
(此书今已被我们大部分破解了,但尚有部分要水平更高的人去破解。此札记已写完,成一本厚厚的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