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87|回复: 13

格律诗中的杂体

[复制链接]

160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5
贡献
21830
金钱
285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6-6 16: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代徐师曾《文体明辩》云:按诗有杂体:一曰拗体,二曰蜂腰体,三曰断弦体,四曰隔句体,五曰偷春体,六曰首尾吟体,七曰盘中体,八曰回文体,九曰仄句体,十曰叠字体,十一曰句用字体,十二曰藁砧体,十三曰两头纤纤体,十四曰三妇艳体,十五曰五杂俎体,十六曰五仄体,十七曰四声体,十八曰双声叠韵体,十九曰问答体,皆诗之变体也。
前六种牵涉到格律诗。下面偷懒,转载别人的,略作改动。
(一)拗体
     律诗、绝句每句平仄都有规定,误用者谓之失粘”“失对”,不依常格而加以变换者为拗体。具体地说,在一个诗句中,如果在该用平声字的地方用了仄声字,该用仄声字的地方用了平声字,则该字就叫拗字。有拗字的句子就叫拗句。全诗用拗句、或大部分用拗句,就叫做拗体。拗体是排合关系不合律的律体诗篇。
诗人中有故意为之者。如清王轩《声调谱序》云:韩(愈)、孟(郊)崛起,力仿李(白)、杜(甫)拗体,以矫当代圆熟之弊。杜甫倡以拗句写诗,形成独特风格,至宋黄庭坚专写拗体,崇尚艰涩拗曲,后在其影响下形成了所谓的江西诗派。凡必须用,即拗救,以求合律。平拗仄救,仄拗平救;既可出句自救,也可对句相救。如上句该平的用仄,下句就得把该仄的用平。
拗体诗打破了固定的格律,作为格律诗的一种变体,特点是生涩瘦硬、崛奇古拙、富于气势。但也容易流于艰涩扭曲,因辞害意。需要写作者对古今韵律有充分地掌握。范例: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七绝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崔颢《黄鹤楼》(七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二)蜂腰体
按照唐代近体诗(格律诗)诗律正体,律诗除开首尾两联不做要求,中间各联都是要求对仗的,但是由于严格对仗可能因为声律形式而损害内容意义的表达,或者干脆就是有意用特殊形式达到别样的表达效果,导致颔联没有对仗,直到颈联才对仗分明。这种首联、颔联、尾联都没有对仗而只有颈联对仗的变格诗体,即称“蜂腰体”,谓之腰细(相对中间两联对仗而言)。蜂腰体在盛唐五律中尤其多见,贾岛、王维、李白、杜甫、元稹等大家都有用这种蜂腰体的诗作。范例:
下第  贾岛
下第唯空囊,如何住帝乡?杏园啼百舌,谁醉在花傍?
泪落故山远,病来春草长。知音逢岂易,孤棹负三湘。
与贾至舍人于龙兴寺剪落梧桐枝望灉湖  李白
剪落青梧枝,灉湖坐可窥。雨洗秋山净,林光澹碧滋。
水闲明镜转,云绕画屏移。千古风流事,名贤共此时。
(三)绝弦体
又称断弦体,指各句诗意似断实连,如同琴弦虽绝,但此时无声胜有声,意念仍在延续。范例:
寄远  (唐 僧谦)
燕鸿去后湖天远,欲寄知音问水居。
七岁弄竿今八十,锦鳞吞钓不吞书。
首句言湖天空阔,次句言水滨隐居。三句似言太公垂钓郯溪之事,末句似又言欲效太公之志而不得。句意很难属连贯通,但又整体蕴函着隐居江湖,期待为世所用的主旨。句意之间虽有跳脱,但各相对独立的语句之间,意脉又一直在延续,和一味求简结果词不达意的跳脱自不可同日而语,大有后人所谓潜气内转的意味。
刚刚按   此非杂体,写作之法也。

(四)隔句体
隔句体按照唐代近体诗格律诗诗律正体,律诗要求一联内对句与出句相对(平仄相对,词性相当,句式(结构)相同),如果颔联与首联作隔句对,即为一种变体,谓之隔句体。范例:
夜闻筝中弹潇湘送神曲感旧 白居易
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
苦调吟还出,深情咽不传。万重云水思,今夜月明前。

(五)偷春体
偷春格是格律诗写作中对偶的一种特殊运用,就是本来应该是第二联对仗的,提前把第一联对仗了,第二联就不用对仗了。这种格式就像冬天的梅花,把春色偷来率先开放,故名偷春格 它能造成一种独特的气韵,把齐整和舒缓揉在一起,别有风味。范例: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晨雨过龙潭湖》
细雨微风路,平湖斜柳洲;惊涛三载后,人到帝京游。
宿昔梦寥廓,星辰泛海流;昆明湖水浅,垂钓有沙鸥。
(六)首尾吟体
《文体明辨序说》言:首尾吟者,一句而首尾皆用之,此体他集不载,唯宋邵雍有之。邵雍作《首尾吟》共一百三十六首。其实宋时其它人也有写此体的。范例: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对酒时。处世虽无一分善,行身误有四方知。
大凡观物须生意,既若成章必见辞。诗者志之所之也,尧夫非是爱吟诗。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可叹时。只被人间多用诈,遂令天下尽生疑。
樽前揖让三杯酒,坐上交争一局棋。小大不同而已矣,尧夫非是爱吟诗。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7-6-6 16:3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多为诗法而非诗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5
贡献
21830
金钱
285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19: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6-6 16:36
多为诗法而非诗律

不,你仔细考虑,除3,都是诗律。徐师曾一明说是“文体”,二说是“杂体”。三,7以后的全部是非格律的杂体诗。四,结论是皆诗之变体也。所以都是杂体。
徐师曾(1517年—1580年)明代官吏、学者。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进士。他和明朝另一个文人吴讷的《文章辩体》合称是”明朝辨体的双壁”。是一本值得研究的古代文学著作,其内容也是现在值得学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7-6-6 19:2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7-6-6 19:46 编辑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七绝)
故人西辞黄鹤楼,(此句为拗句/失替,属格律问题),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此句为拗句,属格律问题)惟见长江天际流。
崔颢《黄鹤楼》(七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句为拗句/失替,属格律问题),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此句为拗句/失替,属格律问题),,白云千载空悠悠。,(此句为拗句/三平尾,属格律问题),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此句为修辞,不属格律问题)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二)蜂腰体(对仗属修辞,不属格律问题)
按照唐代“近体诗(格律诗)”诗律正体,律诗除开首尾两联不做要求,中间各联都是要求对仗的,但是由于严格对仗可能因为声律形式而损害内容意义的表达,或者干脆就是有意用特殊形式达到别样的表达效果,导致颔联没有对仗,直到颈联才对仗分明。这种首联、颔联、尾联都没有对仗而只有颈联对仗的变格诗体,即称“蜂腰体”,谓之腰细(相对中间两联对仗而言)。蜂腰体在盛唐五律中尤其多见,贾岛、王维、李白、杜甫、元稹等大家都有用这种蜂腰体的诗作。范例:
下第  贾岛
下第唯空囊,如何住帝乡?杏园啼百舌,谁醉在花傍?
泪落故山远,病来春草长。知音逢岂易,孤棹负三湘。
与贾至舍人于龙兴寺剪落梧桐枝望灉湖  李白
剪落青梧枝,灉湖坐可窥。雨洗秋山净,林光澹碧滋。
水闲明镜转,云绕画屏移。千古风流事,名贤共此时。
(三)绝弦体(此体属修辞,不属格律问题)
又称“断弦体”,指各句诗意似断实连,如同琴弦虽绝,但“此时无声胜有声”,意念仍在延续。范例:
寄远  (唐 僧谦)
燕鸿去后湖天远,欲寄知音问水居。
七岁弄竿今八十,锦鳞吞钓不吞书。
首句言湖天空阔,次句言水滨隐居。三句似言太公垂钓郯溪之事,末句似又言欲效太公之志而不得。句意很难属连贯通,但又整体蕴函着隐居江湖,期待为世所用的主旨。句意之间虽有跳脱,但各相对独立的语句之间,意脉又一直在延续,和一味求简结果词不达意的“跳脱”自不可同日而语,大有后人所谓“潜气内转”的意味。
刚刚按   此非杂体,写作之法也。

(四)隔句体(隔句对属修辞,不属格律问题)

隔句体按照唐代“近体诗(格律诗)”诗律正体,律诗要求一联内对句与出句相对(平仄相对,词性相当,句式(结构)相同),如果颔联与首联作隔句对,即为一种变体,谓之隔句体。范例:
夜闻筝中弹潇湘送神曲感旧 白居易
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
苦调吟还出,深情咽不传。万重云水思,今夜月明前。

(五)偷春体(对仗属修辞,不属格律问题)
“偷春格”是格律诗写作中对偶的一种特殊运用,就是本来应该是第二联对仗的,提前把第一联对仗了,第二联就不用对仗了。这种格式就像冬天的梅花,把春色偷来率先开放,故名“偷春格”。 它能造成一种独特的气韵,把齐整和舒缓揉在一起,别有风味。范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晨雨过龙潭湖》
细雨微风路,平湖斜柳洲;惊涛三载后,人到帝京游。
宿昔梦寥廓,星辰泛海流;昆明湖水浅,垂钓有沙鸥。
(六)首尾吟体(首尾吟修辞,一种文字游戏,不属格律问题)

《文体明辨序说》言:“首尾吟者,一句而首尾皆用之,此体他集不载,唯宋邵雍有之。”邵雍作《首尾吟》共一百三十六首。其实宋时其它人也有写此体的。范例: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对酒时。处世虽无一分善,行身误有四方知。
大凡观物须生意,既若成章必见辞。诗者志之所之也,尧夫非是爱吟诗。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可叹时。只被人间多用诈,遂令天下尽生疑。
樽前揖让三杯酒,坐上交争一局棋。小大不同而已矣,尧夫非是爱吟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7-6-6 19:3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拗体(诗中有拗句,和不合正格的诗)才是格律问题,格律只包括韵及平仄,其它多属于写作手法(修辞)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5
贡献
21830
金钱
285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19:4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7-6-6 22:52 编辑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6-6 19:35
只有拗体(诗中有拗句,和不合正格的诗)才是格律问题,格律只包括韵及平仄,其它多属于写作手法(修辞)问 ...

发现许多人以偏概全。“字数、句数、对偶、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则”五个要素,不能光是韵及平仄。只是我们平时讨论时集中在韵及平仄上而已。要素表现在
结构特点[url=]编辑[/url]
  • 四句为绝句,八句为律诗,长于八句叫长律,也叫排律
  • 各句字数相等。
  • 一韵到底,必需押平声韵。(定型初期的要求)
  • 中间两两对仗
  • 合乎平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7-6-6 19:4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格律问题,
1.韵及白脚:平头,上尾,落韵,混押,通押
2.平仄:失对(江左体),失粘(顺风调,折腰体为顺风调特例),各类拗句,及非律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7-6-6 19: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则合几为一,,是非不明,犯扩大化

点评

那你坚持你的吧,我按我数十年教学要求行事,各行其是吧  发表于 2017-6-6 20: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7-6-6 19: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仗属修辞问题,现在论诗均以二三联对仗为正格,全不对者,全对者,偷春对者,扇对者,磋对者,流水对者,合掌对者,互夂对者品目繁多,属别体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7-6-6 20: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称杂体可,它包括拗体,及别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5
贡献
21830
金钱
285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23: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7-6-6 23:12 编辑

诗体的结构特点,便是这种诗的要素。格律诗的结构特点为(见百度)

1.四句为绝句,八句为律诗,长于八句叫长律,也叫排律。
2.各句字数相等。
3.一韵到底,必需押平声韵。(定型初期的要求)
4.中间两两对仗
5.合乎平仄
所以它有5个要素。“中间两两对仗”者为正格,其余对仗方法都为别格,也叫变式。别格,变式,便是这种诗体中的杂体。
搞清了别格,变式,都是这种诗体中的杂体,那么不依常格而加以变换者为“拗体”也是变式,即这种诗体中的杂体,讨论起来也就简单干脆了。比如特拗句大拗句的诗,它们是格律诗,但是是格律诗中的杂体,因此不管它如何救,都改变不了它是杂体的地位。这样处理,解决了它们是不是格律诗的问题,也解决了它们救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7 07: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