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40|回复: 32

古风楹联十一期中级第六讲望月组作业帖

[复制链接]

311

主题

1888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词校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46
贡献
2222
金钱
26737
发表于 2017-5-31 22: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天涯孤星。 于 2017-5-31 22:29 编辑

中级班第六讲作业:
一、找五首咏物的古诗词,看别人是怎么通过修辞来达到歌咏的。
二:出句题:
    用“蝉”为意,修辞,然后造一七言句以表达你内心的某种情愫。
    要求:符合联律,尾仄,246替,忌三平尾三仄尾
:对联题:
    出句:花前莫问春深浅【风过无痕】



0

主题

20

帖子

13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3
贡献
33
金钱
56
发表于 2017-5-31 23:3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柳雨·青书 于 2017-5-31 23:47 编辑

望月-13柳雨青书中级班第六讲作业:

一、找五首咏物的古诗词,看别人是怎么通过修辞来达到歌咏的。

《咏菊》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拟人


《咏兰》
南北朝·萧祭
折茎聊可佩,入室自成芳。
开花不竞节,含秀委微霜。

修辞手法:拟人,比喻

③           《咏松》
            宋·胡仲弓
犹抱岁寒心,不知时有四。
赤日行炎天,林下自秋至。

修辞手法:拟人,比喻,对比


《咏竹》
宋·杨万里
凛凛冰霜节,修修玉雪身。
便无文与可,自有月传神。

修辞手法:对偶,通感,拟人,比喻


<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修辞手法:拟人,衬托,比喻

二:出句题:
    用“蝉”为意,修辞,然后造一七言句以表达你内心的某种情愫。
    要求:符合联律,尾仄,246替,忌三平尾三仄尾

出句:寒蝉凄切悲秋暮[柳雨青书]

三:对联题:
出句:花前莫问春深浅【风过无痕】
对句:   月下羞提梦短长[柳雨青书]

点评

青书好,二题颇有柳永《雨霖铃》风范,三题对句拟人运用的炉火纯青,句子流转自如。一题分析到位,学习了。就是第三首诗,《咏松》我找不到.....  发表于 2017-6-2 21: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3

帖子

23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55
贡献
598
金钱
853
发表于 2017-6-1 22:08: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苍海 于 2017-6-1 22:41 编辑

古风十一期中级班第六讲
望月-沧海作业:

一、找五首咏物的古诗词,看别人是怎么通过修辞来达到歌咏的。
        蝉 (1)
           骆 宾 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简析:蝉在古物像中比喻品性高洁之人,作者诗中句句写蝉的命运多舛,实际字字喻自己的坎坷人生,曾经,自己也如蝉一般高唱,义气风发,而今却深陷囹圄,借蝉喻己。
修辞:借喻,对比。               
         竹(2)
             郑板桥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简析:竹是具有清高气节的物像,作者借竹的品性高洁,不与繁花争艳,不招惹蜂蝶,表达自己的拒绝被世俗沾染,崇尚自然的清雅心境。
修辞:借喻,拟人。

    于潜僧绿筠轩(3)
              苏轼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傍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简析:通过表达作者对高僧居处的清雅的赞美,借喻自己的志向,品格高洁不同凡俗。
修辞:拟人,对比,反问,借喻。

           咏竹(4)
              白居易
        不用裁为呜凤管,
        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
        留向纷纷雪里看。

简析:借物喻人,通过竹道出了自己的高尚情操待人处事风格。
修辞:拟人,对比,借喻。                  
          菊花(5)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简析:通过诗人独特的视觉,写了菊花的与众不同,也体现了作者与众不同的观察角度,对人,对事,应该从多角度去评价。
修辞:对比,拟人,借喻。

二:出句题:
    用“蝉”为意,修辞,然后造一七言句以表达你内心的某种情愫。
    要求:符合联律,尾仄,246替,忌三平尾三仄尾。

出句:
(1)噪鸣古木人烦乱
(2)噪声阵阵扰清梦
(3)谁晓蝉鸣期一世
(4)一季蝉声期一世

二:对联题:
出句 :花前莫问春深浅【风过无痕】
对句 :   事后方知情暖凉
对句 :   方外且观云卷舒对句 :   檐下孰知燕去留




点评

作业做的不错唉,学习了  发表于 2017-6-3 11: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5

帖子

80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2
贡献
177
金钱
315
发表于 2017-6-2 11:4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荷影 于 2017-6-2 11:43 编辑

古风11期中级班第六讲作业:望月-07荷影
一、找五首咏物的古诗词,看别人是怎么通过修辞来达到歌咏的。

1)《在狱咏蝉》
唐·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运用暗喻的手法,托物言志




2)蝉
唐·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借物喻人的手法。



3
[宋]王淇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 ,惹得诗人说到今。
拟人手法




4)望庐山瀑布
作者:【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夸张的手法以及浪漫主义的情怀


5)《石灰吟》
作者: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比喻手法


二:出句题:
用“蝉”为意,修辞,然后造一七言句以表达你内心的某种情愫。
要求:符合联律,尾仄,246替,忌三平尾三仄尾
出句:亭边掩卷听蝉韵【荷影】



三:对联题:
出句:花前莫问春深浅【风过无痕】
对句:柳下且看人醉无【荷影】

点评

谢谢夏雨初荷  发表于 2017-6-3 11:04
菏影友友,三题,深浅,醉无,词性不对  发表于 2017-6-2 19:02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

帖子

21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28
贡献
54
金钱
82
发表于 2017-6-2 17:33: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级班第六讲作业: 一、找五首咏物的古诗词,看别人是怎么通过修辞来达到歌咏的。          【杏花】  罗隐 暖气潜催次第春, 梅花已谢杏花新。 半开半落闲园里, 何异荣枯世上人。 对比          【梅花】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唯有暗香来。 比喻,夸张          【咏菊】 待到秋后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气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夸张,        【咏竹】 凛凛冰霜节, 修修玉雪身。 便无文与可, 自有月传神。 拟人,夸张      【咏松】  宋,王安石 犹抱岁寒心, 不知时有四。 赤日行炎天, 林下白秋至。 夸张,比拟 二:出句题:     用“蝉”为意,修辞,然后造一七言句以表达你内心的某种情愫。     要求:符合联律,尾仄,246替,忌三平尾三仄尾 出句,1.声高自远喧况味                       2.饮露垂委注药魂 对联题:     出句:花前莫问春深浅【风过无痕】 对句,醉里方知念淡浓

点评

问候荷,第二题出句,况~当平,总犯这初级错误!第三题不错!  发表于 2017-6-2 23: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4

帖子

85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6
贡献
220
金钱
316
发表于 2017-6-2 23:28: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级班第六讲作业:
望月组长~红红

一、找五首咏物的古诗词,看别人是怎么通过修辞来达到歌咏的。

①《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修辞:比喻,对比。

②《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反问。

③《鹤》
【唐】 杜牧
清音迎晓月,愁思立寒蒲。
丹顶西施颊,霜毛四皓须。
碧云行止躁,白鹭性灵粗。
终日无群伴,溪边吊影孤。

修辞:比喻,对比,拟人。

  ④《竹》  
【清】 郑板桥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修辞:对偶,对比。

⑤《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修辞:夸张,设问。

二:出句题:
    用“蝉”为意,修辞,然后造一七言句以表达你内心的某种情愫。
    要求:符合联律,尾仄,246替,忌三平尾三仄尾。
   
1:卸甲成名经苦雨(拟人)
2:高歌嘹亮情如火(拟人)

三:对联题:
    出句:花前莫问春深浅【风过无痕】

对句:酒里才知爱淡浓【红红】

对句:背后休提人短长【红红】

点评

只因初学,分辨不清楚,从心里为你鼓掌!  发表于 2017-6-6 23:13
组长好!我就如青书兄说的那样,精彩,学习了!  发表于 2017-6-6 23:06
谢谢青书!  发表于 2017-6-5 16:32
对句精彩,学习了。  发表于 2017-6-3 09:12
组长好!出句“高歌嘹亮情如火”孤仄了。  发表于 2017-6-3 09: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2

帖子

425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41
贡献
983
金钱
1645
发表于 2017-6-3 15:43: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级班第六讲作业:
望月03-竹韵清风作业

一、找五首咏物的古诗词,看别人是怎么通过修辞来达到歌咏的。
1  咏鹅  骆宾王  【唐】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诗人通过白描手法,模拟鹅的叫声,外形和神态。表现诗人细微入神的观察力。

2  画   王维  【唐】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诗人通过白描的手法,把画景于实景对照描述,显示出画的形神兼备。

3   咏柳   贺知章  【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人用比喻,拟人,设问来描写柳树总印象,刻画对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

4  梅花   王安石  【宋】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
诗人通过咏物,借梅花的孤傲,更喻人的品和格高贵。

5   梅   王淇  【宋】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诗人以拟人手法赞颂梅花坚贞品格,更借梅花抒发自己对名利淡泊的人生情怀。


二:出句题:
    用“蝉”为意,修辞,然后造一七言句以表达你内心的某种情愫。
    要求:符合联律,尾仄,246替,忌三平尾三仄尾
出句:   高柳卧蝉风露饮
            
三:对联题:
    出句:花前莫问春深浅【风过无痕】
    对句:   月下谁知夜暖寒
                舍下再无客往来

点评

谢谢!发现了。握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3 21:47
第一天分析到位,第二题不错,第三题最后对句孤平了  发表于 2017-6-3 19: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5

帖子

13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2
贡献
37
金钱
49
发表于 2017-6-3 19:46: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级班第六讲轩逸作业:
一、找五首咏物的古诗词,看别人是怎么通过修辞来达到歌咏的。

   蝉
年代:唐 作者: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应用了借物喻人比喻手法。

    柳
年代:唐 作者: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
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
已带斜阳又带蝉。

应用对比手法

  寒菊

宋代: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应用托物言志借比手法

咏柳 / 柳枝词

唐代: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应用 拟人比喻手法

    梅

宋代: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应用拟人手法。

二:出句题:
    用“蝉”为意,修辞,然后造一七言句以表达你内心的某种情愫。
    要求:符合联律,尾仄,246替,忌三平尾三仄尾
出句   寒蝉高卧吟风露
出句   竹外寒蝉鸣古韵
二:对联题:
    出句:花前莫问春深浅【风过无痕】
    对句  月下方知念短长

点评

寒蝉高卧吟风露 这个出句孤仄。  发表于 2017-6-4 22: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663

帖子

454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10
贡献
1171
金钱
1689
发表于 2017-6-3 21:3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新水中望月 于 2017-6-4 22:37 编辑

古风楹联中级班第六讲
望月组:
望月副组~水中望月
作业:
一、找五首咏物的古诗词,看别人是怎么通过修辞来达到歌咏的。
1、咏柳
[ 唐·贺知章 ]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答:这是一首咏柳的诗,作者用了拟人、疑问的手法。
2、 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答:此诗用了比喻的手法,托物言志。 全诗以梅描写表达自己就是冬天里的那一枝梅花,通过写景和侧面的香和颜色,说明自己和梅花一样洁白无暇。
3、 赠汪伦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答:本诗采用了比喻的手法,用普通的桃花潭水深千尺来比喻友人深情厚谊。
4、 《卜算子 咏梅》

年代:宋 作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答:此词运用比兴手法作者以梅花自喻,以梅花的自然代谢来形容自己。此时,已将梅花人格化 。“ 咏梅”,实为表白自己的思想感情,给我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成为一首咏梅的杰作。


5、 《咏石灰》

年代:明 作者: 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
答:这首诗通篇运用借喻的手法,借物喻人,咏物言志。表面上是写石灰,实际上是写人,写自己,勉励自己要以石灰为榜样,要经得起任何严酷的考验。

二:出句题:
    用“蝉”为意,修辞,然后造一七言句以表达你内心的某种情愫。
    要求:符合联律,尾仄,246替,忌三平尾三仄尾
出句:秋夜蝉鸣该备袄=
出句:树碧劳蝉徒费力=
二:对联题:
    出句:花前莫问春深浅【风过无痕】
试对:檐下静看燕去来
试对:课后不言师短长

点评

谢谢组坐,我太粗心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4 22:38
友友好,第一题回答详细,不错。第二题出句2,声为平尾需修改。第三题对句不错。  发表于 2017-6-4 14: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2

帖子

425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41
贡献
983
金钱
1645
发表于 2017-6-3 21:47:18 | 显示全部楼层
@竹韵清风 发表于 2017-6-3 15:43
中级班第六讲作业:
望月03-竹韵清风作业

谢谢!发现了。握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1

帖子

109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52
贡献
263
金钱
415
发表于 2017-6-4 11:4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黄桷沐风 于 2017-6-4 14:12 编辑

望月副组-黄桷沐风
中级班第六讲作业:一、找五首咏物的古诗词,看别人是怎么通过修辞来达到歌咏的。
①《咏柳》~拟人,设问,比喻。
年代:唐 作者: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②卜算子·咏梅~拟人
宋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③赵昌寒菊 ~拟人,比喻。
宋 苏轼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④渌水曲~拟人
唐.李白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苹。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⑤《雪梅》~对比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二:出句题:
    用“蝉”为意,修辞,然后造一七言句以表达你内心的某种情愫。
    要求:符合联律,尾仄,246替,忌三平尾三仄尾
出句1:登高一唱千回响
出句2:三伏高歌情似火
二:对联题:
出句:花前莫问春深浅【风过无痕】
对句:别后方知情淡浓










点评

一,不错。 二,1,感觉主题不太鲜明,2,可以。 三,“别”词性稍宽一些。  发表于 2017-6-5 14: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663

帖子

454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10
贡献
1171
金钱
1689
发表于 2017-6-4 22:3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水中望月 发表于 2017-6-3 21:37
古风楹联中级班第六讲
望月组:
望月副组~水中望月

谢谢组坐,我太粗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5

帖子

55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5
贡献
140
金钱
205
发表于 2017-6-5 13:59: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级班第六讲作业:
一、找五首咏物的古诗词,看别人是怎么通过修辞来达到歌咏的。
①咏竹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修辞:对偶,比喻,拟人
②黄巢 《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予桃花一处开。
修辞:借代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修辞:对偶,拟人

莲 唐.温庭筠

绿塘摇艳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萍。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修辞:对偶,拟人
⑤咏风

虞世南
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
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修辞:对偶,排比
二:出句题:
    用“蝉”为意,修辞,然后造一七言句以表达你内心的某种情愫。
化羽高枝得饮露(今)
    要求:符合联律,尾仄,246替,忌三平尾三仄尾
二:对联题:
    出句:花前莫问春深浅【风过无痕】
    对句:醉里犹知世暖凉

点评

二、化羽比较难明,可再斟。其他还好,学习了。  发表于 2017-6-5 17: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7

帖子

32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3
贡献
80
金钱
123
发表于 2017-6-5 17:28: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级班第六讲作业:
望月12-榕树下

一、找五首咏物的古诗词,看别人是怎么通过修辞来达到歌咏的。
1、《竹石》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拟人手法。

2、《芳草》唐·罗邺
芳草和烟暖更青,闲门要路一时生。
年年点检人间事,唯有春风不世情。
对比手法。

3、《枣》后秦·赵整
北园有一树,布叶垂重阴。
外虽饶棘刺,中实有赤心。
比喻手法。

4、《落叶》隋· 孔绍安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定下,犹言惜故林。
对比手法。

5、《咏萤火》唐· 虞世南
的历流光小,飘摇弱翅轻。
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
设问手法。

二:出句题:
    用“蝉”为意,修辞,然后造一七言句以表达你内心的某种情愫。
    要求:符合联律,尾仄,246替,忌三平尾三仄尾
    寒蝉——寒蝉凄切怅无绪

三:对联题:
出句:花前莫问春深浅【风过无痕】
对句:天上应知云卷舒

点评

同学,你好,对句出句都很好,学习了  发表于 2017-6-6 16: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

帖子

20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22
贡献
54
金钱
76
发表于 2017-6-6 16:3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剑魂! 于 2017-6-6 22:58 编辑

中级班第六讲作业:月组,剑魂

一、找五首咏物的古诗词,看别人是怎么通过修辞来达到歌咏的。

   蝉
年代:唐 作者: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蝉的高洁。

    柳
年代:唐 作者: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
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
已带斜阳又带蝉。

他采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

  寒菊

宋代: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采用了不畏严寒一生傲骨的气质

咏柳 / 柳枝词

唐代: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采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

    梅

宋代: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此诗表现了虽然环境不同,但都有美丽的一面


二:出句题:
    用“蝉”为意,修辞,然后造一七言句以表达你内心的某种情愫。
    要求:符合联律,尾仄,246替,忌三平尾三仄尾
出句,悲鸣唯伴天中月

三:对联题:
    出句:花前莫问春深浅【风过无痕】
                 酒后方知夏满盈

点评

剑魂你好!出句孤仄了。  发表于 2017-6-7 19: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4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天府书院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925
贡献
5207
金钱
677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10 21:2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望月点评完成2017.6.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3 03: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