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67|回复: 12

永明体的产生及其格律的初具

[复制链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30 10:0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永明体的产生及其格律的初具

   南朝有个武帝年号叫永明(公元483-493),沈约(公元441-513其时42-52岁,正是文学上的成熟时期。他发现了汉字单音具有四声的特点,于是以他为首的一批文人,就将其四声用于早已风行的五言诗句中,提出了五言诗句不可全同声(这可从永明体诗句可以证明),例如:平平平平平,上上上上上,去去去去去,入入入入入都不可。如何搭配呢?须在五言二四位置上不得使用同声字。同时,他们又将汉赋中的骈体文对的对仗用于诗中:除首尾联的中间联上下句全用对仗。汉赋即是起句和结句不用对仗,中间多用对仗句的。
   永明体通过百余年的实践,诗人们逐渐将其四声二元化,以上去入为一边,平为一边相对入诗。这本来是从永明体初始阶段就埋下的前因:永明体多押平声韵,人们发现平声对上去入声最易发生铿锵之感,于是不自觉地就产生了以平声为一边,上去入声为一边的相对形式。
   到了初唐,人们又认识到永明体诗超过八言以后,中间联的对仗句无法继续变化,只是呆滞地重复,于是选择了只八句为限的“准篇”形式。这一形式之好难以复加,人们至今已使用了1300年而不疲!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30 15: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7-5-30 15:22 编辑

沈约:游沈道士馆
秦皇御宇宙,汉帝恢武功。欢娱人事尽,情性犹未充。
锐意三山上,托慕九霄中。既表祈年观,复立望仙宫。
宁为心好道?直由意无穷!曰余知止足,是愿不须丰。
遇可淹留处,便欲息微躬。山嶂远重叠,竹树近蒙笼。
开衿濯寒水,解带临清风。所累非外物,为念在玄空。
朋来握石髓,宾至驾轻鸿。都令人径绝,唯使云路通。
一举凌倒景,无事适华嵩。寄言赏心客,岁暮尔来同。
    28句中:21句二四平仄句:26句二五不同声。

沈约:悼亡
去秋三五月,今秋还照梁。今春兰蕙草,来春复吐芳。
悲哉人道异,一谢水消亡。帘屏既毁撤,幕席更施张。
游尘掩虚座,孤帐覆空床。万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
    16句中13句二四平仄,一句平平仄平仄,一句仄仄平仄仄。三句二五平。

    以上两例二四异声略少于二五异声。三羊论略占上峰。


点评

沈约:游沈道士馆 秦皇御宇宙,汉帝恢武功。欢娱人事尽,情性犹未充。 锐意三山上,托慕九霄中。既表祈年观,复立望仙宫。 宁为心好道?直由意无穷!曰余知止足,是愿不须丰。 遇可淹留处,便欲息微躬。山嶂远重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30 18: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8
发表于 2017-5-30 18: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5-30 18:43 编辑

重复自行删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8
发表于 2017-5-30 18:4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5-30 18:48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5-30 15:20
沈约:悼亡
去秋三五月,今秋还照梁。今春兰蕙草,来春复吐芳。
悲哉人道异,一谢水消亡。帘屏既毁撤,幕席更施张。
游尘掩虚座,孤帐覆空床。万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
    16句中13句二四平仄,一句平平仄平仄,一句仄仄平仄仄。三句二五平。

    以上两例二四异声略少于二五异声。三羊论略占上峰

沈约:悼亡
三五月,今还照梁。今兰蕙草,来复吐芳。
悲哉人道异,一谢水消亡。帘屏既毁撤,幕席更施张。
游尘掩虚座,孤帐覆空床。万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

这是一首什么格律诗啊?举例,不是乱抓虾!


点评

这是沈约的名诗。永明体只讲句子四声,不讲粘对。三羊还须去认真分析永明体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30 20: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30 20: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30 18:43
沈约:悼亡
去秋三五月,今秋还照梁。今春兰蕙草,来春复吐芳。
悲哉人道异,一谢水消亡。帘屏既毁撤,幕 ...

这是沈约的名诗。永明体只讲句子四声,不讲粘对。三羊还须去认真分析永明体诗。

点评

沈约的名诗,不一定就是【永明体】吧? 杜甫的名诗,就一定是【近体诗】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30 20: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8
发表于 2017-5-30 20: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5-30 20:07
这是沈约的名诗。永明体只讲句子四声,不讲粘对。三羊还须去认真分析永明体诗。
...

沈约的名诗,不一定就是【永明体】吧?
杜甫的名诗,就一定是【近体诗】吗?

点评

沈约时代的五言诗,都是永明体。杜甫的诗倒不都是近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30 20: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30 20: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30 20:18
沈约的名诗,不一定就是【永明体】吧?
杜甫的名诗,就一定是【近体诗】吗? ...

沈约时代的五言诗,都是永明体。杜甫的诗倒不都是近体。

点评

金筑子,在下不知你有【沈约时代的五言诗,都是永明体。杜甫的诗倒不都是近体】谬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30 20: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8
发表于 2017-5-30 20: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5-30 20:21
沈约时代的五言诗,都是永明体。杜甫的诗倒不都是近体。

金筑子,在下不知你有【沈约时代的五言诗,都是永明体。杜甫的诗倒不都是近体】谬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3 15: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