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93|回复: 18

转网文:我记不住你的诗词,是因为它毫无个性

[复制链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9 18: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记不住你的诗词,是因为它毫无个性

作者    诗词自有痴情客

《毛诗序》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文心雕龙·明诗》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写诗就是要表露心志,吟咏性情,自古如然。

人们的心志性情,有共性的一面,也有个性的一面。“性相近”,大体是指先天共性的东西;“习相远”,大体是指后天个性的东西。从现代科学来看,人的先天就是千差万别的,如同没有完全相同的指纹一样,每个人的基因都是不同的,个性也就有了天生的差异。至于后天的环境、学习、经历,那就更加是各有所从,各具千秋了。古人说过:“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逸,苦则索乐,辱则求荣。”“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正是由于七情六欲的人性的普遍存在,每个诗人吟咏性情的诗作也就包含了社会性。由于有了这样的共性,才能达到一人吟诗、众人共鸣:昔人之作,千古传诵。但是,每个诗人的心志性情又是各不相同的,每首诗歌都是一个具体诗人在具体情境中发出的心声,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个性。

在哲学概念上,共性是存在于个性之中的,我们不妨把这种关系引入到诗学上。诗的生命在于个性。包含于作品中的诗人的内心感受,是诗人的生命的火花,也是作品的生命。正因为诗人借助于作品,寄托了自己的生命,这作品才是有生命的。诗的社会性、现实性、时代性,都是存在于这种个性的生命之中的。每一个诗人,都是社会的人,都是现实生活中的人,都是某个特定时代的人;诗人的个人的内心感受,同时又都是一种社会的感受,都是现实生活的反映,都会带有着时代的痕迹。如果离开了个性,离开了诗人的内心感受,诗的社会性、现实性、时代性又从何谈起呢? 可以这样断言,诗没有了个性,就没有了生命:如果离开了个性去谈什么社会性、现实性、时代性,那就都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只能是一些僵死的概念,僵死的文字拼凑,毫无生气的说教,绝不是诗。



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杜甫写他自己在那个动乱的岁月中,孤苦栖身的茅屋竟被怒号的秋风摧毁,以至“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这些描写,是个人的感受,个性的东西,但其中又包含了社会性的东西。因为丧乱中栖身无所的这种苦难,遭遇者绝非是杜甫一人,这种哀苦的感情可以引起广泛的共鸣。我们从这首诗中不只是读出了杜甫的个人的苦难,而是读出了一个时代的苦难。杜甫由个人的悲苦,联想到了他人大众,写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诗句,这种激情的宣泄和理想的布扬,是从自身的内心感受中,很自然地引发出来的。个性与社会性、人民性、时代性在这首诗中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假如,诗人不是从自身的茅屋写起,没有自身内心的感受,而直接去说天下有多少贫民寒士呵,呼吁当局修筑千万间大厦,给人家解决住房困难云云,这样的诗就没有个性,就不成其为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就只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就是没有任何感染力的概念化的东西。(写诗的人应该记住,你写的是“诗”,不是给政府的“提案”,提案是理性的,诗是形象的。)由此可知,没有诗的个性,也就没有社会性可言。在杜甫的许多诗篇中,充满了伤时感物、忧国忧民的情怀,都是由表达切身感受,而显示博人襟抱,由小我而至大我,这既体现着杜甫的个性,也是杜诗的伟人精神和社会历史意义之所在。

又如,李白《蜀道难》,一首描写山川风光的诗,为什么能够传唱千秋,至今让人感到惊心动魄呢? 大家都会说这是诗人的天才,李白是诗仙嘛!但我们就诗篇本身来分析,可以说它的感人的力量,是来自诗人内心的一种深邃而悲壮的非常独特的感受,造就了浪漫主义色彩浓郁的艺术境界和强烈的艺术魅力。诗人不是客观地单纯地去描写自然山川,而是把蜀道的高峻雄险,和蚕丛开国的远古历史融合到一起,和“六龙回日”的缥缈神话融合到一起,和“杀人如麻”的残酷现实融合到一起,这些大自然的、社会历史的、神话的、现实的种种意象,是怎样融合的呢?这种融合过程,就是诗人内心感受的过程。诗人心灵在大自然与社会历史中驰骋回旋着,诗中所写的东西,已经不是实际存在的东西,而只是诗人内心所感受的东西。诗人从眼睛看到的是山是水,内心感受中变化为非山非水,内心感受表达到诗中就成为诗山诗水。大自然是山是水,诗人的个性非山非水,而写出来的诗山诗水就是个性与自然与社会的完全的融合。我们从此诗中,读出了山川的峻险瑰丽,读出诗人的旷放情怀,也读出历史的苍凉和现实的忧虑,而这一切都融溶得浑然一体。



谈过李杜的名篇,再回头对比我们当前的诗坛。令人遗憾的是,没有个性的写作正在大量地涌现。在写社会生活方面,很少有把自己亲身的经历境遇,身边事物的直接感触,通过内心的深刻感受,锤炼出来的好的诗作。较多见的是叙写大的事件,诸如申办奥运成功、载人飞船上天,或是四季节日、隆重庆典,堆砌一些形容词语、赞颂口号,你写我写,人云亦云,连篇套话,大同小异。在写风景名胜方面,很少有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会到客观景象中,在诗中表达出独自的感受来。较多见的是见闻经过的叙述,或是描龙画凤的粉饰,即使加进去一两个感叹的句子,也大多是捡来的俗语,或是生硬的拼凑,完全缺少发自内心的那种真切感。有的作品几乎是把旅游介绍的小册子中的话,编成了七言句,或是套进了词牌的句式中。这些没有个性的写作,即使是完全合于诗词格律,也称不上是诗。这些作品从表面上看是写了社会现实,实际上连诗都算不上,只是伪诗而已,还奢谈什么社会意义和时代精神呢?如果要给予一点肯定的话,那种意义就如同会议厅里挂的标语,旅游景点张贴的广告一样,这也算是社会意义吧,但与诗、与艺术、与美学,都是不沾边的。

当前诗词写作中为什么往往缺少个性呢?这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思想感情问题,写作时没有找到自己的内心感受;二是表达方式问题,想要传达内心感受时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语言意象。诗是诗人内心感受的表达,投有深切的内心感受,就不要勉强去做诗。有了自己的内心感受,还要找到自己的表达方式。要写出具有个性的好诗来,两者缺一不可。



从思想感情问题来说,是否善于从外界事物中找到诗感,发现诗意,这与诗人的主观条件是密切相关的。诗人的内心感受是情趣性的,也是思想性的。诗人应当是性情中人,有爱恨感怀,有喜怒哀乐。诗人也应当是有思想的人,揆古察今,立德明志,关怀世事,心系家国。有性情、有思想,才能接受外界的反映,才能产生内心的感受。当然,诗人也还需要有那种敏锐的感觉,细心的观察,独到的发现,深切的思虑。大凡要写诗的人,都会是有一些内心感受的,但往往由于感觉不敏锐,观察不细致,思虑不深沉,感受是浮浅的、表层的、概念化的,没有找到那种属于自己的、非同别人的内心感受,也就是没有真正发现诗意,就写不出好诗来。诗人一定要细心地感觉事物,体会生活,挖掘心灵,寻找诗意。当诗人的内心感受萌发出来,荡漾起来,强烈到了必须表达的程度时,诗的创作就是水到渠成了。

从表达方式问题来说,也可以说是个艺术技巧问题。当诗人有了自己的内心感受时,能否写出好诗来,关键在于能否找到相宜的、美感的、新颖的意象和语言。有时候虽然内心感受确是很急迫很震撼的,却只是用了一些陈旧的意象、平庸的语言来表述,这样的诗便是写失败了。过去的大家名篇中的意象,现在仍然可以借用,但如果使用不当,本来是光彩照人的语言也会黯然失色。何况许多旧的诗词套语、陈词滥调的东西,已经失去生命,不适合在我们当代诗词中使用了。在保持传统诗词格律的前提下,应该怎样去创新呢?我认为,第一是要表达新感情、新思想;第二是要为新感情、新思想找到新的表达方式。表达方式的创新,主要是意象语言的创新。传统诗词已经形成了一套固有的意象符号,如何扬弃这些旧的符号,拓展想象力,赋予时代精神,创造新的意象,这是当代诗词写作的难点和着力点。



赋、比、兴,是传统诗词的主要表现手法。当代诗词作品中的“赋”,好多犯平铺直叙的毛病,诗意淡薄;用“比”,又大多缺乏新的意象,仍用陈旧的比喻,容易落入俗套:“兴”的手法,其实是很重要的,现在却很少用了。“兴”接近于现代诗学的象征主义,如果试将传统手法加以创新,借鉴新诗的象征和暗示性的抒情方式,拓宽想象空间,可能就会创造出新颖的鲜活的意象,突破传统的表达方式,更好地传递现代人的思想感情,并且使诗词艺术的审美价值提升到一个新的品位。

对仗是传统诗词的一种独特的艺术手法。通过对仗,可以把意义上并无关联的一些意象连接在一起。如果把对仗与象征的手法结合运用,往往能发生妙不可言的艺术效果。如郁达夫的名句:“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酒醉”和“情多”,“名马”和“美人”,在意义上并不相关,借助了对仗,却使这些不同的意象有了联系,诗人要表达的是爱情的惆帐,“生怕情多累美人”是内心的情结;“酒醉”和“名马”,只是起兴的作用,是象征,是虚笔,诗人并不一定发生过“酒醉鞭名马”的实事。“美人”本来是一个很陈旧的意象,但由于诗中运刚了象征手法,有“酒醉”、“名马”起兴,意象别开生面,完全没有了陈旧感。再如聂绀弩,擅长七律,善于将社会生活用语和典故成语组合到对仗联句中,造成意象、比兴、象征、暗示的艺术效果。在一九五七年被戴上“右派”帽子后,对那场运动,他这样写道:“春风十里征花信,天下一匡扫霸才”,“男儿脸刻黄金印,一笑心轻白虎堂”,“天狗吞吐唯日月,鲲鱼去往总沧溟”。这些联句,对仗工巧,象征手法运用自如,含蓄而隐秘地表达了内心的怆恻和傲岸。聂绀弩遵守着传统诗词的格律规范,他的创新是表达方式的创新,这是他对诗词艺术的重要贡献。



结语:诗贵个性,诗贵独创。当代诗词的创新,应当着力于表达方式的创新。诗人的天职,就是创造意象语言,寻求独特的表达方式,以将内心感受表达为诗。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29 19: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喜欢送人诗集的。然看了一大本的,竟然找不到一句佳者。看这样的诗,与浪费时间又有什么不同。诗贵情真,无情岂能写出好诗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7

主题

59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858
贡献
7469
金钱
9612

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5-30 02: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赏读好文,赞同!

点评

谢谢。遥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30 02: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30 02: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蓬草 发表于 2017-5-30 02:11
赏读好文,赞同!

谢谢。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发表于 2017-5-30 05: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寸草晨露 于 2017-5-30 05:19 编辑

诗贵个性,诗贵独创。当代诗词的创新,应当着力于表达方式的创新。诗人的天职,就是创造意象语言,寻求独特的表达方式,以将内心感受表达为诗。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发表于 2017-5-30 05: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寸草晨露 于 2017-5-30 05:19 编辑

有独创才有个性。

点评

只有情真,才不会人云亦云。若无真情,就是有所谓的独创——技艺手法,亦也空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30 06:05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30 06: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7-5-30 06:12 编辑

只有情真,才不会人云亦云,如背他人字句。若无真情,就是有所谓的独创——技艺手法,亦是空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发表于 2017-5-30 06:09: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先生有过诗写个性的文章,并有过共性与个性的争论。

点评

写诗,首先问下自己为何要写?只有那不得不写心境时,才会写出好诗来——而且还不费力。我在91年前,虽说只写了十几首诗词,然衢州市诗协的某位会长看过,说:还是你这样不练诗的好,诗练多了,多油。在江管评段级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30 06: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30 06: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7-5-30 06:09
金先生有过诗写个性的文章,并有过共性与个性的争论。

写诗,首先问下自己为何要写?只有那不得不写心境时,才会写出好诗来——而且还不费力。我在91年前,虽说只写了十几首诗词,然衢州市诗协的某位会长看过,说:还是你这样不练诗的好,诗练多了,多油。在江管评段级中,他评我为四段,我自己都觉得被评高了。然由于写的就是真性情,就是口占的几句,也胜过某些人的一大本诗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5-30 07:35: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瑞丰堂 于 2017-5-30 07:37 编辑

我觉得练习诗问题倒是不大,怕的是很多人练习的时候是过于随手。这样的话,再练也是没有提高。反而手法弄坏了,这是可能的。

点评

是的。主要是太急于将诗写成,故练诗多练成顺口溜了。当今送诗给人的,以顺口溜占多,而他自己却不自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30 07: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30 07:40:19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7-5-30 07:35
我觉得练习诗问题倒是不大,怕的是很多人练习的时候是过于随手。

是的。主要是太急于将诗写成,故练诗多练成顺口溜了。当今送诗给人的,以顺口溜占多,而他自己却不自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5-30 09:38: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中提到杜甫,说他是如果不是从自身的茅屋写起,没有自身内心的感受,而直接去说天下有多少贫民寒士呵,呼吁当局修筑千万间大厦,给人家解决住房困难云云,这样的诗就没有个性,就不成其为诗。这个推导当然也没有多大问题。但是我这里顺便提一句,如果杜甫不是住的茅屋,不是被风吹坏了。是而是住在好房子里面,那么这首诗的主题应该怎么写。

点评

看看我这首写的有没有个性,端午节寄语(旧帖): 飚秦铁骑任欢撞,荆冷狞披赋地降。 骚客离骚难谱曲,屈平怀屈枉投江。 龙舟百舸多空过,社稷千秋礼定邦。 风雅沉音频入耳,新犁吐咏有谁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30 11: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2064

帖子

8016

积分

栏目嘉宾

清流文苑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396
贡献
2334
金钱
2791
发表于 2017-5-30 10: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值得当今写诗者好好阅读领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7-5-30 10:39: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围炉诗话就提出诗中须有我的主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9

主题

8830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099
贡献
9199
金钱
1370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30 11: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作品,个性凸起,是必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30 11: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7-5-30 09:38
文中提到杜甫,说他是如果不是从自身的茅屋写起,没有自身内心的感受,而直接去说天下有多少贫民寒士呵,呼 ...

看看我这首写的有没有个性,端午节寄语(旧帖):

飚秦铁骑任欢撞,荆冷狞披赋地降。
骚客离骚难谱曲,屈平怀屈枉投江。
龙舟百舸多空过,社稷千秋礼定邦。
风雅沉音频入耳,新犁吐咏有谁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5-30 14:00: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个性其实有好几种解释,但最通俗的认知,是跟一般人不一样的地方。这里所谓的一般人,通常是拿来比较的那些,而不是实际生活中周边那些。那么具体到如观先生这首诗,写法上确实与一般常见的端午诗有些区别。首先从开头看,就是大笔泼墨描写秦兵,这种写法就是不多的。至于后面主题部分,不符合主流,也就是端午常见思绪,这是肯定的,但写法并不十分到位。类似情怀虽然非主流,但也并不罕见,只是不一定放在特定日子而已。根据个性的另外一种解释,就是作者的特色符号而言,我认为还是比较至少一定程度符合如观先生一贯的,比如礼仪社稷之类,

点评

谢谢先生的点评,你的思路一向很清晰,论证的逻辑性强,这是最令人欣赏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30 15: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30 15: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7-5-30 14:00
个性其实有好几种解释,但最通俗的认知,是跟一般人不一样的地方。这里所谓的一般人,通常是拿来比较的那些 ...

谢谢先生的点评,你的思路一向很清晰,论证的逻辑性强,这是最令人欣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7 06: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