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75|回复: 30

平平平仄仄句新解

[复制链接]

27

主题

380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662
贡献
4637
金钱
5300
发表于 2017-5-23 12:29: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所谓的特拗句(平平仄平仄),其实并不特,也不拗。要了解它为什么会变成这样,首先要会判断该句的节奏。
平平/平/仄仄
1 2/ 5 / 3  4
有人会看不明白,5为何跑到34前面去了?因为它是下面这句的派生句:
平平/仄仄/平
1 2/ 3 4 / 5
5前移一个音节,跑到句中间,但它仍然是独立的半音节。34被挤到句尾,但34仍然是一个音节。1和3为音节第一声(千万别说是第几字),为轻抑音,可平仄互换。一般情况下,中心音节(12双平)的1用仄时,因为相邻的5为平,天然的可以由25组成新双平,所以该句你相孤平都难。
另一种情况,既然34为一音节,3也是可以平仄不论的。不过这样可能会出现句中三连平(仄平/平/平仄)或四连平(平平/平/平仄),诗句的节奏被抹平了,失去了扬抑顿错的声调变化。所以,在中心音节完整的前提下,3按原来的“一三五不论”放肆一下天性时,为了区分节奏,5被阉割变性了。5从平改仄,并非与谁作了利益交换,而是在3任性时作了炮灰。
某些大神的某字与某字换的论调非常浅薄,只见苹果砸脑壳,而不知有万有引力。
因为双平完整,无所谓拗;而5的变性也只是为了满足3那颗不安份的心,初初看上去,感觉有些突兀,但细看之下,并没有叛经离道,而是属于正常的合理变化。
另外,由于34后移,按顺序数下来,34成了45,在一些半桶水及装逼大神那里造成了混乱:3(前移的5)怎么又分明起来了(平平仄平仄这句除外)?4又为何可以不论了?一脸的懵逼了吧?知道了该句系5前移而成,一切都迎刃而解。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3 12:4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也是一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23 12:53: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叫名副其实的怪论。

点评

讲得通就行,总比你的那一套容易理解。就你而言,你需要先搞明白what is 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3 13: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80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662
贡献
4637
金钱
530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3 13:37: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23 12:53
这就叫名副其实的怪论。

讲得通就行,总比你的那一套容易理解。就你而言,你需要先搞明白what is 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发表于 2017-5-23 16:18: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称特拗,你说他既不特又不拗,恐怕说不过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发表于 2017-5-23 16:32: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平仄平仄唐代常用,律诗结尾时小变调,避免平仄律的呆板。到清朝便不允许这种格式了,认为二四不谐,拗得过分。纪昀有论述:
      “第一句‘令’字用‘仄平仄’,失调。唐人起结原不拘,如文昌《反舌无声》,并二、四亦不谐是也。今则不可。必不得已,下句当以‘平仄平’救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3 18: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7-5-23 18:37 编辑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7-5-23 16:32
平平仄平仄唐代常用,律诗结尾时小变调,避免平仄律的呆板。到清朝便不允许这种格式了,认为二四不谐,拗得 ...

对于特拗句,我与潭州雨梦有过探讨。还是从特拗两字上理解。即承认拗,又说明了特(唐人常用)。他的拗是由句式“平平平仄仄”变化而来的,他的特是视为合律,是准同于句式“平平平仄仄”的,故又称为准律句。对该句最好的理解就是这样,即“变而仍律者”也。用三救四说或四救三说来解释,都是欠考虑的,王力主编的古汉语对该句的解释,便是作了过度解释,才造成了前后不一致,说是自打嘴巴也求尝不可。遥握。

点评

仄平仄仄仄,这个句子失律吗?不是律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3 18:59
准律句、似律句等,这都是在名称上玩花样,或找花理! 本质的东西,就是24为交替,说的天花乱坠,也改不了24不交替的本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3 18: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5-23 18:4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5-23 18:45 编辑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5-23 18:14
对于特拗句,我与潭州雨梦有过探讨。还是从特拗两字上理解。即承认拗,又说明了特(唐人常用)。他的拗是 ...

准律句、似律句等,这都是在名称上玩花样,或找花理!
本质的东西,就是24为交替,说的天花乱坠,也改不了24不交替的本质!

平平平仄仄,可以【变而仍律者】糊弄出:平平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为何不可【变而仍律者】是:仄仄仄仄仄?


再说,大拗句,
对句有救的,算是【合律】
对句不救的,是否【合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5-23 18:5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5-23 19:01 编辑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5-23 18:14
对于特拗句,我与潭州雨梦有过探讨。还是从特拗两字上理解。即承认拗,又说明了特(唐人常用)。他的拗是 ...

仄平仄仄仄,这个句子失律吗?依据24分明,不失律吧?
为何再加入一个平声,仄平仄仄平,还是24分明,为何就不行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3 19: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7-5-23 19:02 编辑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3 18:59
仄平仄仄仄,这个句子失律吗?不是律吧?

呵呵。是在探讨孤平。孤平合律吗?!真是三只羊,没看清楚就问。

点评

孤平、三平、大拗、特拗等, 所有这些,都是大唐以后,强加于唐朝的无中生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3 19: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5-23 19:0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5-23 19:08 编辑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5-23 19:01
呵呵。是在探讨孤平

孤平、三平、大拗、特拗等,
所有这些,都是大唐以后,强加于唐朝的无中生有。
探讨,为何不【以唐说唐】、【以唐证唐】呢?
清人未见到《秘府论》,情有可原!
今人读不懂《秘府论》,罪不应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3 19: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3 19:04
孤平、三平、大拗、特拗等,
所有这些,都是大唐以后,强加于唐朝的无中生有。 ...

呵呵。你的那东东,除了你自己的自言自语外,有谁接受了?没人接受的理论,屁都不值。

点评

总结也好。归纳也罢,是在没有或缺少资料的时候。 唐朝的理论,就堂堂正正的排在我们面前,为何还要去臆想臆断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3 19:16
只要理在,何患无穷! 接受与不接受,与正确不正确,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 你的说法,能叫人接受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3 19: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5-23 19: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5-23 19:12 编辑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5-23 19:05
呵呵。你的那东东,除了你自己的自言自语外,有谁接受了?没人接受的理论,屁都不值。 ...

只要理在,何患无穷!
接受与不接受,与正确不正确,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
你的说法,能叫人接受吗?
屁都不知,也是古贤的东西!
假定王力时期有网络,王力也不会说那些似是而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3 19: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3 19:10
只要理在,何患无穷!
接受与不接受,与正确不正确,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
你的说法,能叫人接受吗? ...

我的理论帖是对前人理论的总结和提升,按北山版的话是“比王力的精要全面”。无论你看或不看,只要是写格律诗的,就得如我总结的那样去做!呵呵。

点评

我的理论帖是对前人理论的总结和提升,按北山版的话是“比王力的精要全面”。无论你看或不看,只要是写格律诗的,就得如我总结的那样去做!呵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4 04:11
现在的问题是,根本就无须用你或我们无须去总结和归纳! 可见的史料就在眼前,还用我们去总结和归纳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3 19: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5-23 19: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5-23 19:05
呵呵。你的那东东,除了你自己的自言自语外,有谁接受了?没人接受的理论,屁都不值。 ...

总结也好。归纳也罢,是在没有或缺少资料的时候。
唐朝的理论,就堂堂正正的排在我们面前,为何还要去臆想臆断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5-23 19: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5-23 19:15
我的理论帖是对前人理论的总结和提升,按北山版的话是“比王力的精要全面”。无论你看或不看,只要是写格 ...

现在的问题是,根本就无须用你或我们无须去总结和归纳!
可见的史料就在眼前,还用我们去总结和归纳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3 19: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3 19:16
总结也好。归纳也罢,是在没有或缺少资料的时候。
唐朝的理论,就堂堂正正的排在我们面前,为何还要去臆 ...

你的理论与所有会格律诗的,都没有交集,故只能你自言自语。——没人会理的。

点评

日心说,还要杀头,你不知道吗? 没人理会,能代表或说明,理论的错误码? 相对论,刚刚诞生,有几个人几个国家所认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3 19: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5-23 19:2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5-23 19:20
你的理论与所有会格律诗的,都没有交集,故只能你自言自语。——没人会理的。 ...

日心说,还要杀头,你不知道吗?
没人理会,能代表或说明,理论的错误码?
相对论,刚刚诞生,有几个人几个国家所认可?

点评

咩咩,不要乱发羊癫疯。先有实践才有理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3 19: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3 19: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3 19:25
日心说,还要杀头,你不知道吗?
没人理会,能代表或说明,理论的错误码?
相对论,刚刚诞生,有几个人几 ...

他们的理论终见天日——有事实可验证,你的理论终见地狱——用来验证一团渣。呵哬 。

点评

俺就不明白, 你不敢承认事实,为何还要自以为是么? 你能用你的平仄律,去验证科举的律赋吗? 你敢与三羊pk理论对抗赛吗? 三羊知道,针叶林只会咬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3 19: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5-23 19:3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5-23 19:28
他们的理论终见天日——有事实可验证,你的理论终见地狱——用来验证一团渣。呵哬 。 ...

俺就不明白,
你不敢承认事实,为何还要自以为是么?
你能用你的平仄律,去验证科举的律赋吗?
你敢与三羊pk理论对抗赛吗?

三羊知道,针叶林只会咬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3 19:4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3 19:37
俺就不明白,
你不敢承认事实,为何还要自以为是么?
你能用你的平仄律,去验证科举的律赋吗?

呵呵。你找你的元兢去吧。我们在讲近体律诗(只有八句),不是你的状元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80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662
贡献
4637
金钱
530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3 19:50: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3 19:25
日心说,还要杀头,你不知道吗?
没人理会,能代表或说明,理论的错误码?
相对论,刚刚诞生,有几个人几 ...

咩咩,不要乱发羊癫疯。先有实践才有理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28

帖子

212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89
贡献
515
金钱
806
发表于 2017-5-23 22:5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想那么多。我一直认为平平平仄仄是正格,平平仄平仄是变格,平平仄仄仄是拗律。

点评

平平仄仄仄,我认为是古风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3 23: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3 23: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7-5-23 23:20 编辑
不我告犹 发表于 2017-5-23 22:51
没想那么多。我一直认为平平平仄仄是正格,平平仄平仄是变格,平平仄仄仄是拗律。 ...

这是最正确的理解。特拗句是平平平仄仄的一个特殊变式,形拗实不拗,乃变而仍律者。对特拗句作救说解释的,是对拗救的过度解读,结果便是自打嘴巴。遥握。

点评

之所以出现混乱,还是很多人没弄明白什么叫拗。 孤平为拗,就这么简单。传统理论中也讲得很到位了,叫孤平拗救,而不是是孤平、拗救,很多人没看明白,分成两个问题了。所以才搞得草木皆兵,连正常的变格也大惊小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4 06: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80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662
贡献
4637
金钱
530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3 23:17: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我告犹 发表于 2017-5-23 22:51
没想那么多。我一直认为平平平仄仄是正格,平平仄平仄是变格,平平仄仄仄是拗律。 ...

平平仄仄仄,我认为是古风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3 23:2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 发表于 2017-5-23 23:17
平平仄仄仄,我认为是古风句

在律诗中也是允许用的。即拗且不违反平仄粘对,又没有孤平、三平调的禁忌,称拗律句是可以的。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5-24 04: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5-24 05:08 编辑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5-23 19:15
我的理论帖是对前人理论的总结和提升,按北山版的话是“比王力的精要全面”。无论你看或不看,只要是写格律诗的,就得如我总结的那样去做!呵呵。

有你这样说话的吗?三羊实话实说,你这叫:
舌头清扫屁股眼——舔不知耻,东施上吊擦胭脂——死皮赖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4 05:3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4 04:11
有你这样说话的吗?三羊实话实说,你这叫:
舌头清扫屁股眼——舔不知耻,东施上吊擦胭脂——死皮赖脸

你只会混混,在这个论坛里,有谁理你的?舌头清扫屁股眼——舔不知耻,东施上吊擦胭脂——死皮赖脸——这正是你自己的写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80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662
贡献
4637
金钱
530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4 06:38: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5-23 23:15
这是最正确的理解。特拗句是平平平仄仄的一个特殊变式,形拗实不拗,乃变而仍律者。对特拗句作救说解释的 ...

之所以出现混乱,还是很多人没弄明白什么叫拗。
孤平为拗,就这么简单。传统理论中也讲得很到位了,叫孤平拗救,而不是是孤平、拗救,很多人没看明白,分成两个问题了。所以才搞得草木皆兵,连正常的变格也大惊小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4 06:4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 发表于 2017-5-24 06:38
之所以出现混乱,还是很多人没弄明白什么叫拗。
孤平为拗,就这么简单。传统理论中也讲得很到位了,叫孤 ...

是的。混乱的原因,是有人为了反对而反对造成的。如金完全就是为了反对,故多睁着眼睛说瞎话。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6 20: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