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精华1
注册时间2017-4-3
威望662
金钱5300
贡献4637
金牌会员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威望- 662 点
贡献- 4637 次
金钱- 5300 枚
|
所谓的特拗句(平平仄平仄),其实并不特,也不拗。要了解它为什么会变成这样,首先要会判断该句的节奏。
平平/平/仄仄
1 2/ 5 / 3 4
有人会看不明白,5为何跑到34前面去了?因为它是下面这句的派生句:
平平/仄仄/平
1 2/ 3 4 / 5
5前移一个音节,跑到句中间,但它仍然是独立的半音节。34被挤到句尾,但34仍然是一个音节。1和3为音节第一声(千万别说是第几字),为轻抑音,可平仄互换。一般情况下,中心音节(12双平)的1用仄时,因为相邻的5为平,天然的可以由25组成新双平,所以该句你相孤平都难。
另一种情况,既然34为一音节,3也是可以平仄不论的。不过这样可能会出现句中三连平(仄平/平/平仄)或四连平(平平/平/平仄),诗句的节奏被抹平了,失去了扬抑顿错的声调变化。所以,在中心音节完整的前提下,3按原来的“一三五不论”放肆一下天性时,为了区分节奏,5被阉割变性了。5从平改仄,并非与谁作了利益交换,而是在3任性时作了炮灰。
某些大神的某字与某字换的论调非常浅薄,只见苹果砸脑壳,而不知有万有引力。
因为双平完整,无所谓拗;而5的变性也只是为了满足3那颗不安份的心,初初看上去,感觉有些突兀,但细看之下,并没有叛经离道,而是属于正常的合理变化。
另外,由于34后移,按顺序数下来,34成了45,在一些半桶水及装逼大神那里造成了混乱:3(前移的5)怎么又分明起来了(平平仄平仄这句除外)?4又为何可以不论了?一脸的懵逼了吧?知道了该句系5前移而成,一切都迎刃而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