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5-20 09:22 编辑
继承发展、弘扬广大拗救原理,是熔古铸今的大势所趋!
正确理解和巧妙使用拗救原理,既具有广阔意料之外的现实意义,有具有深远情理之中的历史意义。继承发展、弘扬广大拗救原理,是熔古铸今的大势所趋! 正确理解和巧妙使用拗救原理,可以释疑诸多的病句。拗救的操作解释,是灵活多变的:既可以使用【本句自救】,也可以单独使用【对句相救】,还可以单独使用【对句相救】,还可以同时并举【本句自救】和【对句相救】。至于【本句自救】,到底是【三拗四救】,还是【四拗三救】,就不必【说三道四】!比如:
秋山念君别,惆怅桂花时。
三拗四救说:
【念】应仄而平,是【拗】;【君】应平而仄,是【救】!
四拗三救说:
【君】应平而仄,是【拗】;【念】应仄而平,是【救】!
在下三羊,特别说明:只可【本句自救】,不宜【对句相救】。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本句自救:
【湖】应仄而平,是【拗】;【水】应平而仄,是【救】!
对句相救:
【水】应平而仄,是【拗】;【混】应平而仄,是【救】!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本句自救:
【湖】应仄而平,是【拗】;【水】应平而仄,是【救】!
对句相救:
【水】应平而仄,是【拗】;【混】应平而仄,是【救】!
《田家》王绩
家住箕山下,门枕潁川滨。不知今有汉,唯言昔避秦。
琴伴前庭月,酒劝后园春。自得中林士,何忝上皇人。
【枕】应平而仄,是【拗】;【川】应仄而平,是【救】!
【言】应仄而平,是【拗】;【避】应平而仄,是【救】!
【劝】应平而仄,是【拗】;【园】应仄而平,是【救】!
【忝】应平而仄,是【拗】;【川】应平而仄,是【救】!
《落花》李商隐 髙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客】应平而仄,是【拗】;【竟】应平而仄,是【救】! 【未】应平而仄,是【拗】;【忍】应平而仄,是【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