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6|回复: 1

再论折腰体与顺风调

[复制链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7-5-17 17:2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7-7-12 09:18 编辑

再论折腰体与顺风调2017.05.16
    严羽《沧浪诗话·诗体》云:“有绝句折腰者,有八句折腰者。”这里的“八句”,即是指律诗(包括七律、五律,不包括长律)。
    折腰体是从中失粘的诗,是格律诗在平仄上的一种变格。
    关于折腰体,唐代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宋人的多种诗话中,亦提及过一说,大致定义为“中失粘而意不断”。
    这样定义,渔洋认为是言简而意赅的。也就是说,
    第一,要“从中”失粘;
    第二,虽格律上“从中”失粘,但在诗意上并不截断。简而言之,折腰体只是平仄格律上的一种变化,与整首诗的诗义无关。
    绝句只有四句,所谓“中失粘”,即第二句和第三句的平仄原本是要相粘的,而故意作失粘处理。
    同理,八句的律诗,第四句和第五句的平仄原本也是要相粘的,而故意作失粘处理。
    要强调的是,折腰后的平仄,须继续按粘对的规律顺承下去,该对的仍需对,该粘的仍需粘。
古人在创作格律诗时,极大部分是严格按照平仄格律的正格进行创作的。但为了防止千篇一律,也进行了一些平仄变化的尝试,就是其中之一,这可以说是一种对审美更高意义上的追求。这种少量存在的不和谐,由于不对正格构成威胁,故反而形成了一种辩证意义上的缺陷美。
。。。。。。
   上引条文,有人一时难以明白,雨梦用另一种方法说明:
1.标准律诗是两首同起的绝句迭加,以五律首句不入韵的为例:
1.1首句平起仄收式标准绝句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A)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B)
。。。
迭加成首句平起仄收式标准律诗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A)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B)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A)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B)
。。。
1.2.首句仄起仄收式标准绝句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B)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A)
。。。
迭加成首句仄起仄收式标准律诗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B)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A)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B)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A)
。。。
上即标准律诗仄收二式,平收二式只需每律的第一句改成平收律句即可。
。。。。。
2.折腰体诗是两首不同起的绝句迭加,以五律首句不入韵的为例:
2.1.首句平起仄收式折腰体诗律诗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A)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B)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B)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A)
。。。
注意,仅四五句失粘,即颔颈联失粘
。。。
诗例  老杜诗云:
竹里行厨洗玉盘,花边立马簇金鞍。
非关使者征求急,自识将军礼数宽。
百年地辟柴门迥,五月江深草阁寒。
看弄渔舟移白日,老农何有罄交欢。
。。。
2.2.迭加成首句仄起仄收式律诗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上半第-句仄起仄收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下半第-句平起仄收
。。。
江王太妃挽歌  上官仪
黄鹤悲歌绝,椒花清颂馀。
埃凝写邻镜,网结和扉鱼。
银消风烛尽,珠灭夜轮虚。
别有南陵路,幽丛临叶疏。
。。。
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  杜甫
天门日射黄金榜,春殿晴曛赤羽旗。
宫草微微承委佩,炉烟细细驻游丝。
云近蓬莱常好色,雪残鳷鹊亦多时。
侍臣缓步归青琐,退食从容出每迟。
。。。
注意,仅四五句失粘
。。。。。。
    顺风调,
    何谓顺风调呢?联间失粘者是也。
    绝句只有首尾二联,联间失粘者称作折腰体。
    而律诗有四联,唐诗各联均有失粘现象。
    先引《学诗百法》:二十一 指示变体法 :
    五言七言句之近体诗,不论平起、仄起均有一定不易之例(见前五律七律平起仄起各法)。反是者即谓之“变体”。
  。。。
   登金陵凤凰台  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
    上诗第一联与第二联平仄重复,名曰“顺风调”,为七律中之变体也。……”
    李白之“登金陵凤凰台”诗,首联与颔联失粘,两联平仄应如一双鞋左右对称(平仄相反),如今却相同,称作一顺风。两联如此,故称顺风调。
   李白之“登金陵凤凰台”顺风调诗,若将颔联平仄调正,则全诗合律。
  顺风调可能出现在任何联:
1.首联顺风
自御史左授山阳丞  魏求己
朝升照日槛,夕次下乌台。
风竿一眇邈,月树几裴回。
翼向高标敛,声随下调哀。
怀燕首自白,非是为年催。
。。。
杜甫《咏怀古迹》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至今疑。
此诗首联顺风,颔颈尾联粘对无误。
2.颔联顺风
题九州岛院双鹤.宋之問  顺风调
君门九重闭,中有天泉池。
可怜双白鹤,飞下碧松枝。
吹楼多清管,鸣舞共差池。
常欲万里去,怀恩终在斯。
。。。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3.颈联顺风
戏赠潘徐城门迎两新妇  李百药
秦晋积旧匹,潘徐有世亲。
三星宿已会,四德婉而嫔。
云光鬓里薄,月影扇中新。
年华与妆面,共作一芳春。
。。。
杜甫《所思》
苦忆荆州醉司马,谪官尊酒定常开。
九江日落醒何处,一柱观头眠几回。
可怜怀抱向人尽,欲问平安无使来。
故凭锦水将双泪,好过瞿塘滟滪堆。
4.尾联顺风
西施浣纱篇.宋之問 顺风调
西施旧石在,苔藓日于滋。
几处沾妆污,何年灭履綦?
岸花羞慢脸,波月斅嚬眉。
君将花月好,来比浣纱时。
。。。
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琉。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如何区别顺风调与折腰体也
1.折腰体是失粘只发生在二三联间,全诗唯一处失粘。
2.顺风调可发生在任何联。发生在二或三联时,必与其上下联均不粘。

补充说明:2017.07.12
律诗由四联构成:设定绝句一联为A,另一联为B
则绝句正格为AB,或BA。
折腰体为AA或BB

律诗由四联构成:
则律诗正格为ABAB,或BABA
折腰体为ABBA或BAAB
首联顺风为BBAB或AABA
颔联顺风为AAAB,或BBBA
颈联顺风为ABBB,或BAAA
颈联顺风为ABAA,或BABB






收藏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评分
转播 分享 淘帖0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18 09: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资料难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6 20: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