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9
注册时间2017-1-9
威望549
金钱4870
贡献4059
金牌会员
 
威望- 549 点
贡献- 4059 次
金钱- 4870 枚
|
发表于 2017-5-18 01: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5-18 02:50 编辑
这里的问题这里解决,因此把这篇奇文引来。
答刚刚 潭州雨梦
不管是谁认为那叫拗救,都得看是不是救了,所以你有那么多的例子
比如
上句中仄平仄仄,下句拗救联14例
1
水落鱼可拾,霜清裘欲重。江陵道中作2
2
游子行愈远,沙头逢暮秋。沙头1
上句拗,下句平仄正常,这也能叫救?那就救拗遍地皆是了。我不批评你什么了。只看王力是怎么说的“一个句子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然后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把该用仄声的字改用平声,以便补救”。
“五律的平平平仄仄改为平平仄平仄。如王维《辋川闲居------》的'寒山转苍翠'”(因为打字技术不好,重点号懒找,用说明吧,就是“苍”字本该用仄声,却用了平声,于是在本句相应的第三字本应用平声而改用仄声)
你举的第一例,第一句拗,本身没救,下句是正常句,谈不上救。
第一句本来应该是仄仄平平仄,现在是仄仄平仄仄,既然本句没救下句就该救,那应该是平平仄平平,下句本应是平平仄仄平的,现在在相应的位置第四字上改为平。这就叫救了。
我批评王力的拗救理论不对,越救越错,引起你们一片喊打声,我还以为你们真的是诗词佼佼者,心里惴惴不安呢,谁知你们根本没读懂王力的拗救说,就在这儿狂轰滥炸。
因此第一例连救拗的影子都看不出丝毫。大家都是聪明人,举一反三就可以吧。因此第一组的14例全部枪毙了。
。。。。。。
上引自刚刚的评论,可谓思维紊乱,一窍不通。
。。。。
首先我们都知道,标律句只有四种型式:
解镫句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撷腰句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除去单音节,每句都是双平双仄音节两两相替。
准律句只有两句: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
准律句第一音节是单平或单仄音节,但第二属单音节,用不着改动本句某字平仄,即已实行自救,故属准律句。
除上六种型式,其它句式均为拗句。而拗句中的:平平/平仄/平,实是单仄句,音节不符合解镫句式的两两相替。谈何音节正常?所以是拗句。
王力是怎么说的“一个句子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然后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把该用仄声的字改用平声,以便补救”。
当上句是拗句,如仄仄/平仄/仄(水落鱼可拾),而下句本应是平平/仄仄/平,欲补救,只能是对句,而哪个字是适当位置呢?,一二字本是平声,不能改,第四字是音节处,平韵诗的韵句二四必分明,改就失替,也不能改。第五字是韵脚,改了平仄就犯大病了。故只有第三字是适当位置,把该用仄声的字改用平声,以便补救”。如水落鱼可拾句,其对句第三字本仄改平成“霜清裘欲重”,以救上句平声不足。
这理论并非王力所创,他只是用他的文句来阐述前人理论。这就是元兢的调声术中的相承术。见:
相承者,若上句五字之内,去上入字则多,而平声极少者,则下句用三平承之。用三平之术,向上向下二途,其归道一也。
雨梦按:相承者言上句仄声较常规多的情况,下句改用三连平承之。用三连平来相承,有向上和向下两种方法,其道理是相同的。
。。。
三平向上承者,如谢康乐诗云:溪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上句唯有“溪”一字是平,四字是去上入,故下句之上用“云霞收”三平承之,故曰上承也。
雨梦按:相承者言上句仄声较常规多的情况,需三平向上承,即用三连平句相承。
(即把平平仄仄平改为平平平仄平)
“五律的平平平仄仄改为平平仄平仄。
正确的表术应是五言律句,因它不光是用在五律上。这也是拗句,王力诗论称特定拗句。有三拗四救和四拗三救两种说法。刚刚点评 整篇的废话,不知所云。楼主自己要谈的是大拗,你以为这里是大学教室,请你这个教授来开讲座的?大家看看,洋洋千字有大拗的影子么?是刚刚思维紊乱还是楼主梦游?
。。。。。。。。。
1.三拗四救是说三字应平而仄,会变成三仄尾句,故本句自救改四字为平以避三仄尾。
文写至此,不想继续做此无益之事,就以为何说你未入门简单写几条:(你本来就是“做此无益之事”嘛)
1.平平平仄平非“平仄正常”,不符合标律句平仄两两两相替的原则。是单仄拗句,认为其“平仄正常”,“下句是正常句,谈不上救”,是未入门之见也。(不害羞呀,你谈的是大拗,你当时如果是说什么单拗,我才懒点评呢。偷换概念也不应该这样偷换呀。错了就承认错了,不要玩这些啦)
2.以此认为我“14例全部枪毙了”:明明符合相承术,下句已将第三字由仄改平,明明符合相承术,还认为不合王力拗救论,是未入门之见也。(继续偷换概念到底,突然我明白了,为什么要把文章发到别的版去,原来那地方可变魔术,这里却变不了,这里虽然原文自己删了,标题却堂堂正正的挂着呢)
3.既言无拗救法,为何又承认平平平仄仄改为平平仄平仄为拗救?是未入门之无主见也。(我是用老师教我的救大拗方法来检查你的功课,谁知是一窍不通,一题也不对。难道说你救大拗还比我的王力老师高明,另有一套神机妙算?)
4.第一句本来应该是仄仄平平仄,现在是仄仄平仄仄,既然本句没救下句就该救,那应该是平平仄平平,下句本应是平平仄仄平的,现在在相应的位置第四字上改为平。这就叫救了。//
这更是无知至极!哪里有将平平仄仄平改平平仄平平的道理?平平仄平平属非律句,你能举出多少例?(连大忌的三平尾唐诗有250句左右,孤平句有近200句,少了无实例支持。)是未入门之见也。(这里是王力老师解释拗“一个句子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然后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把该用仄声的字改用平声,以便补救”。与举例分析出现矛盾引起的。不怪楼主,楼主是按王老师例子操作的。我将发专文分析王出现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