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70|回复: 32

三羊闲话:针叶林版主的唐朝近体诗格律观

[复制链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5-15 07: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5-15 09:41 编辑

三羊闲话:针叶林版主的唐朝近体诗格律观


    针叶林说:唐代试帖诗以平韵居多,但也有仄韵,这是由考题决定的。有的考题限定仄韵,甚至明确考齐梁体。若写成律诗反而要扣分。所以才会出现出律句,失粘失对现象。三羊先生将试帖诗拿来当近体诗代表来研究是个误区,因此他无法解释状元诗为何还“出律”的问题。
   三羊闲话:近体诗的格律,包括节律、韵律、声律。三羊认为唐朝科举试律诗(或者叫省试贴),是唐朝近体诗格律的官方标准。  三羊闲话:唐朝科举试律诗,以【平韵】、【换头】、【首句不押韵】居多,这是不争的事实!以【仄韵】、【折腰】、【首句押韵】很少,同样,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你说仄韵诗,折腰诗,不是律诗是古风,这是与你争论的第一点。第二点,你的意思,科举限定仄韵,不能写成平韵;限定折腰,不能写成换头。同理,科举限定平韵,不能写成仄韵;限定换头,不能写成折腰。以下所有举例15个来征求你来回答!顺便说说三点【扣分】,试律诗的科考,一处声律不合仄落榜,根本不存在扣分的说法。三羊记得北山钓者,早前曾经转过资料。
   在下三羊,不知针叶林版主,如何解释以下疑问!


【1】
《竹箭有筠》试题限定的:是【平韵】,还是【仄韵】?
如果,限定的是【平韵】,张仲方应该落榜;
如果,限定的是【仄韵】,李 程应该落榜;
李 程、张仲方,两人同题同时的进士及第,完全可以证明科举【试律诗】押韵,是可押平韵,也可押仄韵的!


       竹箭有筠       李 程             15—1
常爱凌寒竹。坚贞可喻人。能将先进礼。义与后雕隣。
冉冉犹全节。青青尚有筠。陶钧二仪内。柯叶四时春。
待鳯花仍吐。停霜色更新。方持不易操。对此欲观身。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通通仄仄?仄通仄平??
仄仄通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通平?平平通仄通?仄仄仄通平?


       竹箭有筠       张仲方             15—2
东南生绿竹,独美有筠箭。枝叶讵曾凋,风霜孰云变。
偏宜林表秀,多向岁寒见。碧色乍葱茏,清光常蒨练。
皮开凤彩出,节劲龙文现。爱此守坚贞,含歌属时彦。

平平平仄入?仄仄仄平去?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去?
平平平仄上?平仄仄平去?仄仄仄平平?平平平去去?
平平仄仄入?仄仄平平去?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去?


【2】
《洛出书》试题限定的:是【仄韵】,还是【平韵】?


       洛出书         萧昕            15—3
海内昔凋瘵。天纲斯浡潏。龟灵啓圣图。龙马负书出。
大哉明德盛。逺矣彛伦秩。地敷作乂功。人免为鱼恤。
既彰千国理。岂止百川溢。永頼至于今。畴庸未云毕。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
仄平平仄通??仄?平仄?仄平仄?平?平仄通平仄?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


       洛出书         叔孙元观         15—4
清洛含温溜。玄龟荐宝书。波开緑字出。瑞应紫宸居。
物着羣灵首。文成列卦初。美珍翔阁鳯。庆迈跃舟鱼。
俾姒惟何逺。休皇复在诸。东都主人意。歌颂望乗舆。


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通仄平平?
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通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仄通?平?




【3】
《冬日可爱》试题限定的:是【平韵】,还是【仄韵】?
《冬日可爱》试题限定的:是【换头】,还是【折腰】?


       冬日可爱    陈 讽                    15—5
唐德宗贞元十年(794)甲戌科状元及第
寒日临清昼。寥天一望时。未消埋迳雪。先暖读书帷。
属思光难驻。舒情影若遗。晋臣曾比德。谢客昔言诗。
散彩宁偏照。流隂信不追。余辉如可就。廻烛幸无私。


       冬日可爱   庾元亮                    15—6
宿雾开天霁。寒郊见初日。林踈照逾逺。冰轻影微出。
岂假阳和气。暂忘玄冬律。愁抱望自寛。覉情就如失。
欣欣事几许。曈曈状非一。倾心傥知期。良愿自兹毕。


仄上平平去?平平仄平入?平?仄平??平平仄平入?
仄上平通去?仄平平平入?平仄通仄???平仄平入?
平平仄通上???仄平入?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入?
【暂忘玄冬律。仄平平平入】
【倾心傥知期。平平仄平平】




【4】
《春风扇防和》限定的:是【平韵】,还是【仄韵】?


       春风扇防和       陈九流            15—7
喜见阳和至。遥知橐籥功。迟迟散南陌。褭褭逐东风。
暗入芳园里。潜吹草木中。兰荪才有緑。桃杏未成红。
已觉寒光尽。还防淑气通。由来荣与悴。今日发应同。


       春风扇防和          张 彚       15—8
木徳生和气。防防入曙风。暗催南向叶。渐翥北归鸿。
澹荡侵氷谷。悠扬转蕙藂。拂尘廻广路。泛籁过遥空。
暖上烟光际。云移律候中。扶摇如可借。从此戾苍穹。


       春风扇防和          范传正     15—9
暧暧当迟日。防微扇好风。吹摇新叶上。光动浅花中。
澹荡凝清昼。氤氲暖碧空。稍防生緑水。已觉散芳藂。
徙倚情偏适。徘徊赏未穷。妍华不可状。竟夕气融融。


       春风扇防和          陈通方     15—10
习习和风扇。悠悠淑气微。阳升知候改。律应喜春归。
池栁晴初折。林鸎暖欲飞。川原浮彩翠。台舘动光辉。
泛艳摇丹阙。扬芳入粉闱。发生当有分。枯朽幸因依。


       春风扇防和          栁道伦     15—11
青阳初入律。淑气应春风。始辨梅花里。俄分栁色中。
依防开夕照。澹荡媚晴空。拂水生苹末。经岩触桂藂。
稍抽兰叶紫。防吐杏花红。愿逐仁风布。将禆生植功。




       春风扇防和  崔立之                     15—12
时令忽已变。年光俄又春。高低惠风入。逺近芳气新。
靡靡才偃草。冷冷不动尘。温和乍扇物。煦妪偏感人。
去出桂林漫。来过蕙圃频。晨辉正澹荡。披拂长相亲。


平上仄仄去?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
仄去平仄上?平平仄仄平?平平仄通仄?仄仄平仄平?
仄入仄平去?平平仄仄平?平平通仄仄?平仄平平平?


【时令忽已变。年光俄又春。平上仄仄去?平平平仄平】
【靡靡才偃草。冷冷不动尘。仄去平仄上?平平仄仄平】
【逺近芳气新。仄仄平仄平】
【煦妪偏感人。仄仄平仄平】




       春风扇防和          郭 遵     15—13
防风飘淑气。散漫及兹晨。习习何处至。熈熈与春亲。
暧空防早辨。映日度逾频。高拂非烟杂。低随众卉新。
霁天轻有霭。绮陌尽无尘。还似登台意。元和欲煦人。


通平平仄仄?仄通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通通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通仄仄平?


【习习何处至,熈熈与春亲。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春风扇防和          豆卢荣     15—14
春晴生缥缈。软吹和初遍。池影动玄沦,山容发葱蒨。
迟迟入绮阁。习习流芳甸。树杪飏鸎啼。堦前落花片。
韶光恐闲放。旭日宜游宴。文客拂尘衣。仁风愿廻扇。




       春风扇防和          邵 偃    15—15
防风扇和气。韶景共芳晨。始见郊原緑。旋过御苑春。
三条开广陌。八水泛通津。烟动花间叶。香流马上人。
逶迤云彩曙。嘹唳鸟声频。为报东堂客。明朝桂树新。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15 07:3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代律诗只有一个标准:沈宋体。无所谓官方标准和民间标准。科考并不以什么标准为准,而是皇帝的意愿为准。皇帝愿意考什么诗就考什么诗,哪里有准?但总结起来唐代科考以五言六韵平韵诗为主,少数是仄韵古风。

点评

沈宋体,是唐代律诗的标准? 依照你的逻辑,沈宋的诗篇都是近体诗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5 08: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5-15 08:0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的说法没错。一是唐朝并不是都考格律诗,二,考格律诗也不是宋朝时的格律,是格律形成过程中的“格律”。永明体齐梁体(二者是包含关系)的影响很大,也就是说声律还很重要。有仄声韵的考题不足为怪,按我的看法,仄声题不可能是格律题目

点评

唐朝科举的试律,就是测试声律(唐人叫文律)。 试律的文体,包括诗赋两体。 科举考试考的是律诗、律赋。哪来考古诗的说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5 08: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楼主| 发表于 2017-5-15 08: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15 07:37
唐代律诗只有一个标准:沈宋体。无所谓官方标准和民间标准。科考并不以什么标准为准,而是皇帝的意愿为准。 ...

沈宋体,是唐代律诗的标准?
依照你的逻辑,沈宋的诗篇都是近体诗了?!

点评

第一句答对了,第二句答错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5 08: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15 08: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15 08:05
沈宋体,是唐代律诗的标准?
依照你的逻辑,沈宋的诗篇都是近体诗了?! ...

第一句答对了,第二句答错了。。

点评

【对了】,对了的说法是什么呢? 【错了】,错了的说法是什么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5 09: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楼主| 发表于 2017-5-15 08: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5-15 08:03
针叶林的说法没错。一是唐朝并不是都考格律诗,二,考格律诗也不是宋朝时的格律,是格律形成过程中的“格律 ...

唐朝科举的试律,就是测试声律(唐人叫文律)。
试律的文体,包括诗赋两体。
科举考试考的是律诗、律赋。哪来考古诗的说法?

点评

这些说法无知,可笑。皇帝选拔的是治国理政的人才,不是选乐师,考什么声律?文体多了限定什么两体?劝三羊多学学,别老说外行话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5 08: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15 08: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15 08:09
唐朝科举的试律,就是测试声律(唐人叫文律)。
试律的文体,包括诗赋两体。
科举考试考的是律诗、律赋。 ...

这些说法无知,可笑。皇帝选拔的是治国理政的人才,不是选乐师,考什么声律?文体多了限定什么两体?劝三羊多学学,别老说外行话了

点评

说话要有证据,不是你的乱说一气的! 【皇帝选拔的是治国理政的人才,不是选乐师,考什么声律】,又来一个荒谬! 你为什么不去好生看看皇帝的诏令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5 08: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楼主| 发表于 2017-5-15 08: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15 08:17
这些说法无知,可笑。皇帝选拔的是治国理政的人才,不是选乐师,考什么声律?文体多了限定什么两体?劝三 ...

说话要有证据,不是你的乱说一气的!
【皇帝选拔的是治国理政的人才,不是选乐师,考什么声律】,又来一个荒谬!
你为什么不去好生看看皇帝的诏令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楼主| 发表于 2017-5-15 09:0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15 08:09
第一句答对了,第二句答错了。。

【对了】,对了的说法是什么呢?
【错了】,错了的说法是什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楼主| 发表于 2017-5-15 09:3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说:唐代试帖诗以平韵居多,但也有仄韵,这是由考题决定的。有的考题限定仄韵,甚至明确考齐梁体。若写成律诗反而要扣分。所以才会出现出律句,失粘失对现象。三羊先生将试帖诗拿来当近体诗代表来研究是个误区,因此他无法解释状元诗为何还“出律”的问题。
三羊回复:唐朝科举试律诗,以【平韵】、【换头】、【首句不押韵】居多,这是不争的事实!以【仄韵】、【折腰】、【首句押韵】很少,同样,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你说仄韵诗,折腰诗,不是律诗是古风,这是与你争论的第一点。第二点,你的意思,科举限定仄韵,不能写成平韵;限定折腰,不能写成换头。同理,科举限定平韵,不能写成仄韵;限定换头,不能写成折腰。以下所有举例15个来征求你来回答!顺便说说三点【扣分】,试律诗的科考,一处声律不合仄落榜,根本不存在扣分的说法。三羊记得北山钓者,早前曾经转过资料。



点评

一处声律不合仄落榜, ------这要看按照什么标准。如果按照齐梁体标准,两处不合平仄也落不了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5 11: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15 11:4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15 09:30
针叶林说:唐代试帖诗以平韵居多,但也有仄韵,这是由考题决定的。有的考题限定仄韵,甚至明确考齐梁体。若 ...

一处声律不合仄落榜,
------这要看按照什么标准。如果按照齐梁体标准,两处不合平仄也落不了榜。

点评

【3】 《冬日可爱》试题限定的:是【平韵】,还是【仄韵】? 《冬日可爱》试题限定的:是【换头】,还是【折腰】? 冬日可爱   陈 讽 15—5 唐德宗贞元十年(794)甲戌科状元及第 寒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5 11:56
你不能合理的解答三羊主贴提出的疑问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5 11:55
两人或多人,同题同时进士及第的,你如何解释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5 11: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楼主| 发表于 2017-5-15 11:5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15 11:43
一处声律不合仄落榜,
------这要看按照什么标准。如果按照齐梁体标准,两处不合平仄也落不了榜。 ...

两人或多人,同题同时进士及第的,你如何解释呢?

【1】
《竹箭有筠》试题限定的:是【平韵】,还是【仄韵】?
如果,限定的是【平韵】,张仲方应该落榜;
如果,限定的是【仄韵】,李 程应该落榜;
李 程、张仲方,两人同题同时的进士及第,完全可以证明科举【试律诗】押韵,是可押平韵,也可押仄韵的!

点评

平仄皆可,这有何奇怪?  发表于 2017-5-15 11: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楼主| 发表于 2017-5-15 11:5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15 11:43
一处声律不合仄落榜,
------这要看按照什么标准。如果按照齐梁体标准,两处不合平仄也落不了榜。 ...

你不能合理的解答三羊主贴提出的疑问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楼主| 发表于 2017-5-15 11:5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15 11:43
一处声律不合仄落榜,
------这要看按照什么标准。如果按照齐梁体标准,两处不合平仄也落不了榜。 ...

【3】
《冬日可爱》试题限定的:是【平韵】,还是【仄韵】?
《冬日可爱》试题限定的:是【换头】,还是【折腰】?


       冬日可爱    陈 讽                    15—5
唐德宗贞元十年(794)甲戌科状元及第
寒日临清昼。寥天一望时。未消埋迳雪。先暖读书帷。
属思光难驻。舒情影若遗。晋臣曾比德。谢客昔言诗。
散彩宁偏照。流隂信不追。余辉如可就。廻烛幸无私。


       冬日可爱   庾元亮                    15—6
宿雾开天霁。寒郊见初日。林踈照逾逺。冰轻影微出。
岂假阳和气。暂忘玄冬律。愁抱望自寛。覉情就如失。
欣欣事几许。曈曈状非一。倾心傥知期。良愿自兹毕。


仄上平平去?平平仄平入?平?仄平??平平仄平入?
仄上平通去?仄平平平入?平仄通仄???平仄平入?
平平仄通上???仄平入?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入?
【暂忘玄冬律。仄平平平入】
【倾心傥知期。平平仄平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楼主| 发表于 2017-5-15 11:5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瞪小眼了吧!

点评

羊眼瞪洋眼?你不懂中国考试。这叫一题多解懂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5 12: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15 12:2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15 11:58
大眼瞪小眼了吧!

羊眼瞪洋眼?你不懂中国考试。这叫一题多解懂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楼主| 发表于 2017-5-15 12:37:4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考古诗不准写律诗,当然,考律诗就更不允许写古诗了!同题同时进士及第的:
怎么同一个试题,有仄韵近体诗,有平韵近体诗呢?(仄韵近体诗,针叶林硬说是古诗)
同理同一个试题,有折腰近体诗,有平韵近体诗呢?(折腰近体诗,针叶林硬说是古诗)

点评

我说针叶林说对了。我也如此说。你说不对的话,拿例子来分析。 折腰体的特征就是不粘,而格律时与古风最大的区别就是粘。因此折腰体的本质就是古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5 14: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5-15 14:2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5-15 14:28 编辑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15 12:37
你说,考古诗不准写律诗,当然,考律诗就更不允许写古诗了!同题同时进士及第的:
怎么同一个试题,有仄韵 ...

我说针叶林说对了。我也如此说。你说不对的话,拿例子来分析。仄韵诗唐朝全是古风,无一例外。
折腰体的特征就是不粘,而格律诗与古风最大的区别就是粘。因此折腰体的本质就是古风

点评

凡是押仄韵的、折腰的,都排斥在近体格律诗之外。 顺便问一下,首句押韵的,是否排斥在近体格律诗之外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5 16: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楼主| 发表于 2017-5-15 16:34:35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5-15 14:26
我说针叶林说对了。我也如此说。你说不对的话,拿例子来分析。仄韵诗唐朝全是古风,无一例外。
折腰体的特 ...

凡是押仄韵的、折腰的,都排斥在近体格律诗之外。
顺便问一下,首句押韵的,是否排斥在近体格律诗之外呢?

点评

对你的提问我都乐意回答,因为答错了我们不会互相嘲笑的,对吧。 我有一篇文章,专门谈格律诗的变迁。其中谈到最初的格律诗,第一句是不准押韵的,当然也就不存在邻句通韵的问题。但不久(你最会考证,具体时间你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5 16: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5-15 16:4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5-15 16:51 编辑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15 16:34
凡是押仄韵的、折腰的,都排斥在近体格律诗之外。
顺便问一下,首句押韵的,是否排斥在近体格律诗之外呢 ...

对你的提问我都乐意回答,因为答错了我们不会互相嘲笑的,对吧。
我有一篇文章,专门谈格律诗的变迁。其中谈到最初的格律诗,第一句是不准押韵的,当然也就不存在邻句通韵的问题。但不久(你最会考证,具体时间你去查查)便放松了,第一句也可押韵,同时规定,第一句不准直接押韵,只许押邻部的韵,于是邻部通韵便出来了。再后来(又得考证时间),第一句才又放松了,可以直接押韵了。这段话保证正确,考证则留给你这个考证大王了。其他人反对的话我不听,因为它百分之百的正确。折腰体后来作为格律诗的变体,所谓变体,就是格律诗中的杂体诗

点评

文镜秘府论的近体格律诗范例,没有一首是首句押韵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5 17: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楼主| 发表于 2017-5-15 17:0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5-15 17:04 编辑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5-15 16:49
对你的提问我都乐意回答,因为答错了我们不会互相嘲笑的,对吧。
我有一篇文章,专门谈格律诗的变迁。其中 ...
首句不准押韵的证据:
文镜秘府论的近体格律诗范例,没有一首是首句押韵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楼主| 发表于 2017-5-15 17: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5-15 17:28 编辑

针叶林
平仄皆可,这有何奇怪?  发表于 5 小时前
===========================

相同的试题,不同的试卷。一个【平韵】,一个【仄韵】。
依照这个【平仄皆可,这有何奇怪】的观点,就是:可以古诗,可以律诗!
但是,你这个观点,前面的说法是自相矛盾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6 08: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