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84|回复: 2

天地无私慈母心——歌咏母爱诗选

[复制链接]

732

主题

2922

帖子

1万

积分

副首版

福建诗词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491
贡献
2991
金钱
5024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14 10:2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新文 于 2017-5-15 09:22 编辑

天地无私慈母心
——歌咏母爱诗选

1
凯风
《诗经·邶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评注:用“凯风”(夏天南风)比喻母爱,用“棘心”(酸枣树的芽心)、“棘薪”(可做柴烧的酸枣树)比喻初生与长大的孩子。“寒泉”水冷宜于夏时,“黄鸟”声清悦耳动听,而自己兄弟七人却不成才,难慰母心。

2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评注:母亲盼儿早归又怕迟归。对于春天阳光般温暖博大的母爱,纤纤小草似的儿女如何报答得尽!

3
西上辞母坟
唐·陈去疾
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
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
评注:末句自肺腑中流出,催人泪下。

4
思母
元·与恭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评注:这是一首僧人思念亡母之作。“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佛门子弟也难舍母爱。

5
怀母
明·危素
季春天多阴,往拜慈母墓。
恸哭长松根,声彻泉下土。
母没儿尚髫,儿啼母仍苦。
儿第母不见,岁远益愁慕。
白日向西流,沧波自东注。
凄凄石上云,翳翳谷中树。
抚景抱长恨,苍天莽难诉。
评注:“儿啼母仍苦”指母亲弥留之际因闻儿哭而仍觉悲苦。

6
到家作(四首其二)
清•钱载
久失东墙绿萼梅,西墙双桂一风摧。
儿时我母教儿地,母若知儿望母来。
三十四年何限罪,百千万念不如灰。
曝檐破袄犹藏篋,明日焚黄只益哀。
评注:在母亲去世三十四年后路过家乡时作。“焚黄”指在墓前焚烧用黄纸缮写的追赠诰命的文书,与母亲遗物“破袄”形成对比。

7
岁暮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评注:出发应童子试时“母略无离别可怜之色”,可分别之后,母亲难免家信连连(“墨痕新”三字可见);一旦重逢,更不禁怜瘦问苦。

8
别老母
清•黄景仁
搴帏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评注:作者四岁丧父。“搴[qiān]帏”指掀起门帘,“河梁”泛指送别之地。

9
故山别母图(二首其一)
现代•于右任
文章报国男儿志,天地无私慈母心。
珍重画图传一别,故山长望白云深。
评注:古人怀母之作,多写生离死别,无不凄切哀婉。此题图诗也写“别母”,难得不乏豪气。

10
壬子春丽儿于归,赋示
现代•沈祖棻
娇憨犹自忆扶床,廿载相依共暖凉。
春径看花归日暮,秋灯拥被话更长。
每夸母女兼知己,聊慰亲朋各异方。
喜汝宜家偿夙愿,眼前膝下几时忘!
评注:古代妇女缺少接受教育的机会,很难在诗中读到发自母亲自己的心声。作者是现代著名女词人,此诗亲切如话,弥足珍贵。“于归”指出嫁,“宜家”指家庭和睦。

更多精彩图文,欢迎关注“诗词云”微信!

617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大中华诗词论坛功勋诗友

Rank: 6Rank: 6

威望
1401
贡献
16822
金钱
18907

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7-5-14 20:03: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组精彩佳作!推荐共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7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大中华诗词论坛功勋诗友

Rank: 6Rank: 6

威望
1401
贡献
16822
金钱
18907

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7-5-14 20: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名家点金!咏哦精彩!推精共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6 09: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