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64|回复: 12

【仄韵近体诗,就是古风】的歪理邪说,理应闭嘴!

[复制链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7-5-12 17:5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5-12 20:12 编辑

【仄韵近体诗,就是古风】的歪理邪说,理应闭嘴!

王  力主编 叶圣陶审阅《古代汉语》古汉语通论(二十九)诗律,摘抄:
    近体诗一般只押平声韵,仄韵的近体诗非常罕见。本单元文选中王维《杂诗》、柳宗元《江雪》是押仄声韵的。两首诗都是绝句。现在再举杜甫的《丁香》为例:
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
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
深栽小齐后,庶近幽人占。
晚堕兰麝中,休怀粉身念。这是一首五律,押的是去声艳韵

===================================================

    三羊按:王力主编 叶圣陶审阅的《古代汉语》,是久负盛誉的高校古代汉语教材,它凝聚着全国20名教育家的劳苦心血,它已经哺育了和仍然在哺育着成千上万求知若渴的莘莘学子。多年来,虽然有不少新的、各具特色的古代汉语教材问世,但却仍然取代无法它古代汉语教材的崇高地位。
==================
《古代汉语》1963年10月第一版/王力主编《古代汉语》备注
  古代汉语这一门课程,过去在不同的高等学校中,在不同的时期内,有种种不同的教学内容。有的是当做历代文选来教,有的是当做文言语法来教,有的把它讲成文字、音韻、训诂,有的把它讲成汉语史。目的要求是不一致的。经过1958年的教育革命,大家进一步认识到教学必须联系实际,许多高等学校都重新考虑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以为它的目的应该是培養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而要达到这一个目的,必须既有感性知识,又有理性知识。必须把文选的阅读与文言语法、文字、音韻、训诂等理论知识密切结合起来,然后我们的教学才不是片面的从而提高古代汉语的教学效果。至于汉语史,则应该另立一科;汉语史是理论课,古代汉语是工具课,目的要求是不相同的。

  北京大学在1959年进行了古代汉语教学的改革,把文选、常用词、古汉语通论三部分结合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此外还有许多高等学校都以培養阅读古书能力作为目的,改进了古代汉语的教学。北京大学1959年度的古代汉语讲义只印了上中两册,1960年经过了又一次改革,另印了上中下三册,都没有公开发行。讲义编写主要由王力负责,参加工作的有林焘、唐作藩、郭锡良、曹先擢、吉常宏、赵克勤、陈绍鹏。此外,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专业1957级同学也参加了1960年度的古代汉语中下两册的文選部分的编写工作,研究生陈振寰、进修教师徐朝华也参加了上册的部分编写工作。1961年5月,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编選计划会议开过后,成立了古代汉语编写小组,决定以北京大学古代汉语讲义为基础並参考各校古代汉语教材进行改写,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科书。编写小组集中了北京大学、北京师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古代汉语教学方面一部分人力,分工合作,进行编写。本书除由主编王力负责全盘工作外,编写小组内*再分为文選组和常用词通论组。

    文選组由萧璋负责,常用词、通论组由马汉麟负责。

  具体分工如下:
  文選部分执笔人:
萧  璋(北京师範大学)
刘益之(中国人民大学)
许嘉璐(北京师範大学)
赵克勤(北京大学)

  常用词部分执笔人:
王  力(北京大学)
吉常宏(北京大学)

  通论部分(包括绪论及附録)执笔人:
马汉麟(南开大学)
郭锡良(北京大学)
祝敏徹(兰州大学)

  编写小组的任务是艰钜的。北京大学的讲义只是初稿,距离公开出版的要求尚远。这次几个学校的同志在一起合作,除了肯定文選、常用词、通论三部分结合的总原则以外,一方面充分利用了北京大学原有的成果,另一方面又在很大程度上加以必要的修改和補充。文選部分更换了一些篇目,重写了解题和说明,特别是在注释方面作了很大的变动。常用词部分变更了一些体例和解释,並且随着文選的更换而改变了词修的次序。通论的章节和内容也都作了很大的变动。每一篇稿子都经过组内讨论,组外传观並签注意见,最后由主编人决定。有些比较重要的问题还经过全体讨论。我们自始至终坚持了这种讨论方式;我们认为这样做可以集思广益,更好地贯徹百家争鸣的精神和发挥集体主义精神,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书的质量。

  1962年1月,上册讨论稿出版。在这个时候,召集了座谈会,出席者有:丁声树、朱文叔、吕叔湘、洪  诚、殷孟伦、陆宗达、张清常、冯  至、魏建功诸先生,【姜亮夫】先生也提出了详细的书面意见。会议共开了一个星期,主要是讨论上册的内容,但最后也对中下册的内容交换了意见。上册讨论稿分寄各高等学校和有关单位后,陆续收到了回信。

    有些是集体的意见,有些是专家个人的意见。从1962年1月下旬起,我们开始进行上册的修订工作,同时考虑到,上中下三册应该压缩为上下两册,以便更适合于教学计划的要求。体例上也作了改动,把文選各篇的说明移作注解,或迳行删去。我们的修订工作除充分地吸收专家们和各校的意见,进行必要的修改外,还趁此机会再深入发现问题,改写了不少的地方,上册增加了一个单元,其他单元也进行了部分的改写。因此,直到同年7月底,才算把上册修订完毕。本书全稿曾请【叶圣陶】先生审阅。总起来说,这一本《古代汉语》上册已经四易其稿。我们知道其中的缺点还是很多的;如果有若干成续的话,那是和党的领导分不開的,也是和全国专家们以及担任古代汉语的教师同志们的鼓励和帮助分不開的。我们编写小组虽然祇有九个人,但是这一本书的编成,则有千百人的劳动在内。我们谨在这里向曾提宝贵意见的专家们和同志们表示深切的谢忱。最后,我们希望读者特别是从事古代汉语教学工作的同志们随时不吝赐教,让我们能够根据广大群众的意见来修订这本书,使它逐渐趋于完善。
  王力  1962年7月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楼主| 发表于 2017-5-12 18: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依据以下针叶林版主的逻辑,杜甫的《丁香》诗,应该【失对几处?
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
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
深栽小齐后,庶近幽人占。
晚堕兰麝中,休怀粉身念。

针叶林



173
主题
4593
帖子
1万
积分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诗词理论版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威望461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贡献4703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金钱5326
48#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5-7 06:37 编辑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6 22:48
沈艳在她的硕士学位论文《唐代试律诗研究》说,
郭 邕的《洛出书》:两处【失粘】,两处【失对】。
你能 ...



德合天貺呈,龍飛聖人作,光宅被寰區,圖書薦河洛,象登四氣順,文闢九疇錯,  
仄仄平仄平 平平仄平仄 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仄 仄平仄仄仄 平仄仄平仄 

氤氲瑞彩浮。左右靈儀廓。微造功不宰。神行利攸慱。一見皇家慶。方知禹功薄。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通仄 平通仄平平 仄仄平平通 平平仄平仄 

1,失粘3处。(红色)
2,失对2处。(蓝色)
(古风,其实失粘失对皆不应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12 18: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凡是押仄韵的诗一律算作古风-----这是连王力都承认的一种观点。这在王力汉语诗律学中有专门的论述。你是少见多怪!

点评

你大可以引用王力的原文啊! 顺便提及,你也认为壑说过王力的声律理论是不全面的! 请问:你所说王力的不全面,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2 18:52
【凡是押仄韵的诗一律算作古风】,依照你的逻辑,王力岂不成了出尔反尔的二皮脸了吗? 退一步讲,王力既然有【凡是押仄韵的诗一律算作古风】的观点,为何不在叶圣陶审阅的《古代汉语》中,旗帜鲜明的亮出王力的杀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2 18: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楼主| 发表于 2017-5-12 18: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12 18:21
凡是押仄韵的诗一律算作古风-----这是连王力都承认的一种观点。这在王力汉语诗律学中有专门的论述。你是少 ...

【凡是押仄韵的诗一律算作古风】,依照你的逻辑,王力岂不成了出尔反尔的二皮脸了吗?
退一步讲,王力既然有【凡是押仄韵的诗一律算作古风】的观点,为何不在叶圣陶审阅的《古代汉语》中,旗帜鲜明的亮出王力的杀手锏呢?王力是主编,完全可以是理直气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楼主| 发表于 2017-5-12 18: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5-12 21:49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12 18:21
凡是押仄韵的诗一律算作古风-----这是连王力都承认的一种观点。这在王力汉语诗律学中有专门的论述。你是少 ...

你大可以引用王力的原文啊!
顺便提及,你也认为和说过王力的声律理论是不全面的!
请问:你所说王力的不全面,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点评

32.3 这些都是些平韵诗。至于仄韵诗就更不算了。既然有人认为律诗无仄韵,则一切仄韵诗都被排斥在律诗范围之外了。即使退一步承认仄韵律诗的存在,也该要平则合律,对仗合律。(王力《汉语诗律学》第二章,古体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2 19: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12 19: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5-12 19:20 编辑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12 18:52
你大可以引用王力的原文啊!
顺便提及,你也认为壑说过王力的声律理论是不全面的!
请问:你所说王力的不 ...

32.3 这些都是些平韵诗。至于仄韵诗就更不算(律诗)了。既然有人认为律诗无仄韵,则一切仄韵诗都被排斥在律诗范围之外了。即使退一步承认仄韵律诗的存在,也该要平仄合律,对仗合律。(王力《汉语诗律学》第二章,古体诗)

点评

32.3 这些都是些平韵诗。至于仄韵诗就更不算(律诗)了。既然有人认为律诗无仄韵,则一切仄韵诗都被排斥在律诗范围之外了。即使退一步承认仄韵律诗的存在,也该要平仄合律,对仗合律。(王力《汉语诗律学》第二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4 21:05
32.3 这些都是些平韵诗。至于仄韵诗就更不算(律诗)了。既然有人认为律诗无仄韵,则一切仄韵诗都被排斥在律诗范围之外了。即使退一步承认仄韵律诗的存在,也该要平仄合律,对仗合律。(王力《汉语诗律学》第二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2 20: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楼主| 发表于 2017-5-12 20:0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5-12 20:09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12 19:19
32.3 这些都是些平韵诗。至于仄韵诗就更不算(律诗)了。既然有人认为律诗无仄韵,则一切仄韵诗都被排斥在律诗范围之外了。即使退一步承认仄韵律诗的存在,也该要平仄合律,对仗合律。(王力《汉语诗律学》第二章,古体诗)
括号和括号里边的【律诗】两字,不是王力的原著,而是你针叶林独自加上的。你加上的【律诗】俩字,实际就曲解了王力的原意,
你若不承认,你可以将王力《现代汉语》32.3的前面文字一并抄录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7-5-12 20: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但却仍然无法他古代汉语教材取代的崇高地位。?

点评

这里复制错了!谢谢! 立马去更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2 20: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楼主| 发表于 2017-5-12 20: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5-12 20:08
但却仍然无法他古代汉语教材取代的崇高地位。?

这里复制错了!谢谢!
立马去更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7-5-12 21: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力说,仄韵的近体诗非常罕见。
即承认有仄韵的近体诗,云非常罕见是信口开河,但其本性如此,可另见他关于孤平的论述。

点评

王力下了随手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2 21: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楼主| 发表于 2017-5-12 21:3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5-12 21:13
王力说,仄韵的近体诗非常罕见。
即承认有仄韵的近体诗,云非常罕见是信口开河,但其本性如此,可另见他关 ...

王力下了随手棋!

点评

咩咩,没见你写过首诗,成天学花花蹭诗歌的名头有个毛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2 21: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80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662
贡献
4637
金钱
5300
发表于 2017-5-12 21:42: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12 21:37
王力下了随手棋!

咩咩,没见你写过首诗,成天学花花蹭诗歌的名头有个毛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楼主| 发表于 2017-5-14 21: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5-14 21:07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12 19:19
32.3 这些都是些平韵诗。至于仄韵诗就更不算(律诗)了。既然有人认为律诗无仄韵,则一切仄韵诗都被排斥在律诗范围之外了。即使退一步承认仄韵律诗的存在,也该要平仄合律,对仗合律。(王力《汉语诗律学》第二章,古体诗)

王力的理论,就够烂的。你针叶林你,还要火上浇油的栽赃陷害!王力的原著,你也胆敢去造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6 04: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