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17|回复: 28

由几个不等式看新声韵二〇一九五四入主诗坛的必要性

[复制链接]

40

主题

237

帖子

101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1
贡献
245
金钱
368
发表于 2017-5-11 23: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仁者 于 2017-5-11 23:22 编辑

由几个不等式看新声韵二〇一九五四入主诗坛的必要性

纸上平仄≠耳畔声韵;
圈内合律≠圈外合律;
中古正音≠现代正音;
形式上合律≠内容上合律;
现今某地方言≠中古正音;
现今某地方言≠现代读书音;
东南一带方言人士能读≠全国范围的读书人能读;
吴语/粤语/闽语/湘语/赣语/客家话/温州话/阳江话等≠中古平水韵。
由此可见,基于现代读书音的所谓新声韵二〇一九五四五四入主中国大陆诗坛是必要的。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发表于 2017-5-12 03:57: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你所说的声韵是什么。在现代,叫声,韵,调。声是声母,韵是韵母,调分为四个,请把专业术语咬准来,不要今古乱套。

点评

诗韵的本质乃是声韵,无声则无韵。从这个意义上 说,余之所谓声韵其实就是指的诗韵。只是强调用什么时候的韵就该会什么时候的声,用什么地方的韵就该会什么地方的声而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2 23: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7-5-12 06:5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绝大多数地区读不来也读不准所谓新声韵。听人试图用新声韵交谈,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均是令人恶心的椒盐普通话。国家花大力气普及半个世纪,还不见成效,一小撮人摇旗呐喊能在短期见效吗,见笑而已。

点评

中国4亿多人不能用普通话交流 新华网 2014-09-21 18:46   由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与河北省政府共同举办的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重点活动21日在河北省滦平县举行。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3 06: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4

帖子

8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9
贡献
17
金钱
34
发表于 2017-5-12 07: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人都是普通话、方言都会。

点评

先生恐怕太过乐观了吧?大陆众多平水韵朋友恐怕就不会普通话呢,否则他们为何不用现代读书言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3 14: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237

帖子

101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1
贡献
245
金钱
368
 楼主| 发表于 2017-5-12 23:57:14 | 显示全部楼层
罗烈烈 发表于 2017-5-12 03:57
不知你所说的声韵是什么。在现代,叫声,韵,调。声是声母,韵是韵母,调分为四个,请把专业术语咬准来,不 ...

诗韵的本质乃是声韵,无声则无韵。从这个意义上 说,余之所谓声韵其实就是指的诗韵。只是强调用什么时候的韵就该会什么时候的声,用什么地方的韵就该会什么地方的声而已。

点评

现代已有了音韵学,且是普通高校和研究生的科目和教材,有关音韵的术称,命名和定义,以最新音韵学为准。 古人对韵的概念是相当模糊的,古人所说的声(平上去入),相当于现代音韵学里语音的音调。在古人看来,语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3 00: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发表于 2017-5-13 0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仁者 发表于 2017-5-12 23:57
诗韵的本质乃是声韵,无声则无韵。从这个意义上 说,余之所谓声韵其实就是指的诗韵。只是强调用什么时候 ...

现代已有了音韵学,且是普通高校和研究生的科目和教材,有关音韵的术称,命名和定义,以最新音韵学为准。
古人对韵的概念是相当模糊的,古人所说的声(平上去入),相当于现代音韵学里语音的音调。在古人看来,语音除了声(平上去入)以外,便是韵,没有声母,辅音,介音的概念。现在所说的声,就是拼音里的声母,韵就是除了声母以外的拼音部分。
在普通话里,没有诸如庚青哈花这样的韵,只有诸如庚青哈花这样的音和诸如 eng  ing  a   ua  这样的韵。因此,不能说庚青韵,只能说庚青音和   eng  ing  韵。

点评

我说的不是声母,而是声韵,是能够确读的语音系统。不一定都会读,但念过几年书的读书人应该都会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4 00: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80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662
贡献
4637
金钱
5300
发表于 2017-5-13 06:26: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5-12 06:53
全国绝大多数地区读不来也读不准所谓新声韵。听人试图用新声韵交谈,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均是令人恶心的椒盐 ...

中国4亿多人不能用普通话交流
新华网 2014-09-21 18:46

  由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与河北省政府共同举办的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重点活动21日在河北省滦平县举行。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李卫红透露,全国现在还有30%即4亿多人口不能用普通话交流。

这就是现实。会讲普通话的那些70%人群,生活中大部分也还是使用本地方言。语言决定诗韵的走向。

点评

那四亿人不会用普通话交流,却能用中古平水韵交流? 这是国家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公报,你自己看吧: 六、民族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25932641人,占91.51%;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4 00: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237

帖子

101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1
贡献
245
金钱
368
 楼主| 发表于 2017-5-13 14: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韦玮苇 发表于 2017-5-12 07:11
现在的人都是普通话、方言都会。

先生恐怕太过乐观了吧?大陆众多平水韵朋友恐怕就不会普通话呢,否则他们为何不用现代读书言呢?

点评

不会普通话的人要么很老,要么既老又没上过正规学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4 11: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6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律诗绝句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085
贡献
13723
金钱
18870
发表于 2017-5-13 18: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带方言的普通话。

点评

只要是普通话就好。古往今来,任何时代的全国性通语在不同地区的人们读来都是南腔北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5 20: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237

帖子

101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1
贡献
245
金钱
368
 楼主| 发表于 2017-5-14 00: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罗烈烈 发表于 2017-5-13 00:32
现代已有了音韵学,且是普通高校和研究生的科目和教材,有关音韵的术称,命名和定义,以最新音韵学为准。 ...

我说的不是声母,而是声韵,是能够确读的语音系统。不一定都会读,但念过几年书的读书人应该都会读。

点评

你说话写诗是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现代人听你说的话和看你写的诗是用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去理解?音韵学只不过现代汉语的一个科目,请不要古今不知,瞎乱互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4 11: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237

帖子

101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1
贡献
245
金钱
368
 楼主| 发表于 2017-5-14 00: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 发表于 2017-5-13 06:26
中国4亿多人不能用普通话交流
新华网 2014-09-21 18:46

那四亿人不会用普通话交流,却能用中古平水韵交流?
这是国家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公报,你自己看吧:

六、民族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25932641人,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8.4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66537177人,增长5.74%;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7362627人,增长6.92%。



七、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963679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8798597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1965644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58764003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54656573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30413094人,文盲率[8]由6.72%下降为4.08%,下降2.64个百分点。


点评

花花,一个只会讲客家话或r粤语的人能写出合格的平水韵诗来有什么奇怪?应该奇怪的是你的无知和蠢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4 1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80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662
贡献
4637
金钱
5300
发表于 2017-5-14 11:00: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仁者 发表于 2017-5-14 00:17
那四亿人不会用普通话交流,却能用中古平水韵交流?
这是国家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公报,你自己看吧: ...

花花,一个只会讲客家话或r粤语的人能写出合格的平水韵诗来有什么奇怪?应该奇怪的是你的无知和蠢猪

点评

我呸,你就扯着脖子愣犟吧。平水韵向来是读书人和官场人士用的,一个只会客家方言或粤语方言而不会中古读书音和现代读书音的人,即便能套上平水韵表纸面上的平仄又有何用,还不是纸上谈兵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4 21: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发表于 2017-5-14 11:26:25 | 显示全部楼层
仁者 发表于 2017-5-14 00:01
我说的不是声母,而是声韵,是能够确读的语音系统。不一定都会读,但念过几年书的读书人应该都会读。 ...

你说话写诗是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现代人听你说的话和看你写的诗是用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去理解?音韵学只不过现代汉语的一个科目,请不要古今不知,瞎乱互套。

点评

除了语音,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能截然分开吗?没有必要的以古汉语为核心的广义古典基础,诗语能凝练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5 21: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发表于 2017-5-14 11:32:54 | 显示全部楼层
仁者 发表于 2017-5-13 14:13
先生恐怕太过乐观了吧?大陆众多平水韵朋友恐怕就不会普通话呢,否则他们为何不用现代读书言呢?
...

不会普通话的人要么很老,要么既老又没上过正规学校。

点评

不无道理,还有瞪着眼睛说瞎话者、诗词掮客等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4 21: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237

帖子

101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1
贡献
245
金钱
368
 楼主| 发表于 2017-5-14 21:0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 发表于 2017-5-14 11:00
花花,一个只会讲客家话或r粤语的人能写出合格的平水韵诗来有什么奇怪?应该奇怪的是你的无知和蠢猪 ...

我呸,你就扯着脖子愣犟吧。平水韵向来是读书人和官场人士用的,一个只会客家方言或粤语方言而不会中古读书音和现代读书音的人,即便能套上平水韵表纸面上的平仄又有何用,还不是纸上谈兵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237

帖子

101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1
贡献
245
金钱
368
 楼主| 发表于 2017-5-14 21: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罗烈烈 发表于 2017-5-14 11:32
不会普通话的人要么很老,要么既老又没上过正规学校。

不无道理,还有瞪着眼睛说瞎话者、诗词掮客等等。

点评

花花,你去律绝版写一首能飘红的诗来试试,让大家见识下诗心是如何秒杀匠体的。敢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4 21: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80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662
贡献
4637
金钱
5300
发表于 2017-5-14 21:54: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仁者 发表于 2017-5-14 21:07
不无道理,还有瞪着眼睛说瞎话者、诗词掮客等等。

花花,你去律绝版写一首能飘红的诗来试试,让大家见识下诗心是如何秒杀匠体的。敢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237

帖子

101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1
贡献
245
金钱
368
 楼主| 发表于 2017-5-15 19:35:29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云山人 发表于 2017-5-13 16:05
90后20后就许多方言不会说或者不但会说甚至听不懂了!

这的确是件憾事!好在一些方言区已经出台一些保护方言的举措并初见成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237

帖子

101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1
贡献
245
金钱
368
 楼主| 发表于 2017-5-15 20:2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吉仙 发表于 2017-5-13 18:22
都是带方言的普通话。

只要是普通话就好。古往今来,任何时代的全国性通语在不同地区的人们读来都是南腔北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237

帖子

101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1
贡献
245
金钱
368
 楼主| 发表于 2017-5-15 21:42:14 | 显示全部楼层
罗烈烈 发表于 2017-5-14 11:26
你说话写诗是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现代人听你说的话和看你写的诗是用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去理解? ...

除了语音,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能截然分开吗?没有必要的以古汉语为核心的广义古典基础,诗语能凝练吗?

点评

你不知道吗?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虽有联系,但却是本质不同的两种语言。这不仅仅体现在语音和文字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语言意思的表达上,其中最关紧要的是遣字组词造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6 18: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发表于 2017-5-16 18: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仁者 发表于 2017-5-15 21:42
除了语音,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能截然分开吗?没有必要的以古汉语为核心的广义古典基础,诗语能凝练吗? ...

你不知道吗?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虽有联系,但却是本质不同的两种语言。这不仅仅体现在语音和文字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语言意思的表达上,其中最关紧要的是遣字组词造句。

点评

自叹弗如属古汉语还是现代汉语?又有几个读书人不懂且不会用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6 19:28
灭绝师太,古汉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话,唐诗你看得懂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6 19: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80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662
贡献
4637
金钱
5300
发表于 2017-5-16 19:23: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罗烈烈 发表于 2017-5-16 18:45
你不知道吗?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虽有联系,但却是本质不同的两种语言。这不仅仅体现在语音和文字上,更重 ...

灭绝师太,古汉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话,唐诗你看得懂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237

帖子

101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1
贡献
245
金钱
368
 楼主| 发表于 2017-5-16 19:28:54 | 显示全部楼层
罗烈烈 发表于 2017-5-16 18:45
你不知道吗?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虽有联系,但却是本质不同的两种语言。这不仅仅体现在语音和文字上,更重 ...

自叹弗如属古汉语还是现代汉语?又有几个读书人不懂且不会用的?

点评

古汉语沿习了二千年,表面上看似简炼,实际上是表达不清,意思不明。终于在新文化运动中被彻底废掉。代之现代汉语。就那唐诗一首最俗白为例,“春夜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就这一句诗意思表达明白吗?回答是:“不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9 01:35
花花你用一个给大家示范示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7 12: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80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662
贡献
4637
金钱
5300
发表于 2017-5-17 12:23: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仁者 发表于 2017-5-16 19:28
自叹弗如属古汉语还是现代汉语?又有几个读书人不懂且不会用的?

花花你用一个给大家示范示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发表于 2017-5-19 01:35:50 | 显示全部楼层
仁者 发表于 2017-5-16 19:28
自叹弗如属古汉语还是现代汉语?又有几个读书人不懂且不会用的?

古汉语沿习了二千年,表面上看似简炼,实际上是表达不清,意思不明。终于在新文化运动中被彻底废掉。代之现代汉语。就拿唐诗一首最俗白为例,“春夜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就这一句诗意思表达明白吗?回答是:“不清不楚”,果真抗究起来,恐怕没完没了,永远也不会有唯一的答案。为什么呢?且看:“春夜不觉晓”,是指谁呢?是你我他,还是猪猫狗“春夜不觉晓”呢?若是指人,是某人,某些人,还是所有人?主体对象不明确。
至于“处处闻啼鸟”,是谁闻啼鸟?同样是主体不明。也许会有人说:这不明摆着是作者自己吗?哦!若是作者自己闻啼鸟,又怎知道处处都有鸟啼呢?哈哈!

点评

“春夜不觉晓”,是指谁呢?是你我他,还是猪猫狗“春夜不觉晓”呢? ---------“春夜不觉晓”是谁的诗呢? “春夜” 是个宠物名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3 05:50
不带这么抬杠的。照此办理,任何作品,都可以拿来无休止纠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9 16:43
神经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9 13: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80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662
贡献
4637
金钱
5300
发表于 2017-5-19 13:14: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罗烈烈 发表于 2017-5-19 01:35
古汉语沿习了二千年,表面上看似简炼,实际上是表达不清,意思不明。终于在新文化运动中被彻底废掉。代之 ...

神经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轮值首版

青青子衿诗苑沈阳诗苑执行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223
贡献
13136
金钱
1556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19 16: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罗烈烈 发表于 2017-5-19 01:35
古汉语沿习了二千年,表面上看似简炼,实际上是表达不清,意思不明。终于在新文化运动中被彻底废掉。代之 ...

不带这么抬杠的。照此办理,任何作品,都可以拿来无休止纠缠。

点评

作品可以拿来无休止纠缠,还能称作品吗?除非叫一塌糊涂。若是国家文书,岂不全国大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3 04: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发表于 2017-5-23 04: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植杖叟 发表于 2017-5-19 16:43
不带这么抬杠的。照此办理,任何作品,都可以拿来无休止纠缠。

作品可以拿来无休止纠缠,还能称作品吗?除非叫一塌糊涂。若是国家文书,岂不全国大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23 05:50:56 | 显示全部楼层
罗烈烈 发表于 2017-5-19 01:35
古汉语沿习了二千年,表面上看似简炼,实际上是表达不清,意思不明。终于在新文化运动中被彻底废掉。代之 ...

“春夜不觉晓”,是指谁呢?是你我他,还是猪猫狗“春夜不觉晓”呢?
---------“春夜不觉晓”是谁的诗呢? “春夜” 是个宠物名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6 20: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