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21|回复: 8

混淆概念的诡辩--驳金筑子《对大拗下句救理论的再质疑》

[复制链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10 21:4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5-10 21:54 编辑

混淆概念的诡辩--驳金筑子《对大拗下句救理论的再质疑》

金筑子说(黑字):
近体诗押平声韵,当不押韵的上句只要讲四声交替就行了,有时候就可以没有平声字。
驳(红字):
--------近体诗是讲平仄还是讲四声?金筑子在混淆概念!近体诗主要特点是句中平仄交替,怎么会“讲四声交替”?

下句押平韵,除了最后一个平韵字以外就剩四个仄声字
--------押平韵句怎么会只“剩四个仄声字”?

这四个仄声字不管怎样交替,仍和上句的四个仄声字的相对铿锵不明显,于是就要求下句前四字不但要有平声字,而且还“不可令单”,得有两个平声字相连。这就是沈约的“四声”原理。
-------不可令单是因为“和上句的四个仄声字的相对铿锵不明显”?胡说!不可令单的原因是为了避孤平---这是王士祯赵执信王力启功等古今学者都重点论述过的,怎么到金筑子这里就变味了呢?沈约的四声原理哪里有“不可令单”?


根据这个原理,押平韵句“仄仄仄仄平”不可以,“平仄仄仄平”不可以,“仄平仄仄平”不可以。
-----胡说。沈约那条原理说“仄平仄仄平不可以”?


于是就只剩“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三种可以了。这叫“三可三不可”。因此,“仄平平仄平”句本身就是讲四声的正常句,决不是为了什么救“仄平仄仄平”句的“本句救”。
------哪里来的“三可三不可”原理? “仄平平仄平”句本身是讲四声的正常句,但也不是孤平句吧?


如果说“仄平平仄平”句是为了“仄平仄仄平”句的“本句救”,那么,“平平平仄平”句又是为了救什么句?既然“平平平仄平”句是一个什么也不救的正常句,(它在近体诗句子中何止万千),它既用可用于首句,又可用于下句,当它用于下句时什么也不救的情况大大多于“第三字平是为了救上句大拗”的情况,这就足以说明这种句式不是为了救大拗而存在的。因为,如果“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句是为了救上句的大拗而存在的特殊句子,那这种句子在不救大拗时就不应该出现。
-----这种句既是正常律句,也具有救上句的功能。怎么“不救大拗时就不应该出现”?正如和无病可充饥,有病也可治病的某些食物如芹菜黄瓜苹果一样,不是生活常识吗?难道不为了治病就不能吃芹菜黄瓜和苹果了吗?


而这种句子却在近体诗中可以无处不在,那把这种句子解释为是一种特殊的救拗句就是没有道理的。这正如把吃饭当成是为了治病救人一样没有道理。
------吃饭当然可以治病救人。这怎么没有道理?你所以没被饿死的原因是什么?

用杜甫的两首挑排律看是否大拗救:(杜甫《与李十二白同寻范隐居》《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
-----拗救是对近体诗而言的。金筑子所举两例是两首古风,文不对题,这里就不浪费笔墨说他了!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10 22:3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杜甫《与李十二白同寻范隐居》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
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
向来吟橘颂,谁与讨莼羹?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
-----
杜甫 《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
先帝昔晏驾,兹山朝百灵。崇冈拥象设,沃野开天庭。
即事壮重险,论功超五丁。坡陀因厚地,却略罗峻屏。
云阙虚冉冉,松风肃泠泠。石门霜露白,玉殿毒苔青。
宫女晚知曙,祠官朝见星。空梁簇画戟,阴井敲铜瓶。
中使日相继,惟王心不宁。岂徒恤备享,尚谓求无形。
孝理敦国政,神凝推道经。瑞芝产庙柱,好鸟鸣岩扃。
高岳前嵂崒,洪河左滢潆。金城蓄峻趾,沙苑交回汀。
永与奥区固,川原纷眇冥。居然赤县立,台榭争苕亭。
官属果称是,声华真可听。王刘美竹润,裴李春兰馨。
郑氏才振古,啖侯笔不停。遣词必中律,利物常发硎。
绮绣相展转,琳琅愈青荧。侧闻鲁恭化,秉德崔瑗铭。
太史候凫影,王乔随鹤翎。朝仪限霄汉,客思回林坰。
轗轲辞下杜,飘飖凌浊泾。诸生旧短褐,旅泛一浮萍。
荒岁儿女瘦,暮途涕泗零。主人念老马,廨署容秋萤。
流寓理岂惬,穷愁醉不醒。何当摆俗累,浩荡乘沧溟。

点评

这两首声律对仗多有于律不合,尤其第二首那么多三平尾,更像古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1 10: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11 08: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7-5-11 08:15 编辑

针叶林先生:这两首不是古风吧(针把排律说成古风)?第三字平是为了救什么?
倦夜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秦州杂诗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
烟尘一长望,衰飒正摧颜。

点评

字 声调 拼音 注释 清 庚韵 平声 qīng 《说文》朖也。 澄水之貌。 清 敬韵 去声 jìng 音静。 洁也。 又音凈。 与凈同。 又音婧。 寒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2 07:19
有如土豆苹果芹菜。无病充饥,有病治病。这道理金筑子可能很难理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1 11: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11 10:5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10 22:35
杜甫《与李十二白同寻范隐居》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 ...

这两首声律对仗多有于律不合,尤其第二首那么多三平尾,更像古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11 11: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5-11 08:13
针叶林先生:这两首不是古风吧(针把排律说成古风)?第三字平是为了救什么?
倦夜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

有如土豆苹果芹菜。无病充饥,有病治病。这道理金筑子可能很难理解?

点评

金筑子终于想通了,他将小拗句比喻为狗皮膏药,可以治他的牛皮癣,也可以当胶布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1 11: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11 11:2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11 11:01
有如土豆苹果芹菜。无病充饥,有病治病。这道理金筑子可能很难理解?

金筑子终于想通了,他将小拗句比喻为狗皮膏药,可以治他的牛皮癣,也可以当胶布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11 11: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常句只有一种功能,拗了才有多种功能!???

点评

仄平平仄平-----似这句型第三字平就有两个功能: 1,为了本句避孤平自救:原句为 平平仄仄平,第一字若用仄,则第三字改用平。 2,若上句为拗(如: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则仄平平仄平亦可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1 11: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11 11:4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5-11 11:45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5-11 11:36
正常句只有一种功能,拗了才有多种功能!???

仄平平仄平-----似这句型第三字平就有两个功能:
1,为了本句避孤平自救:原句为 平平仄仄平,第一字若用仄,则第三字改用平。
2,若上句为拗(如: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则仄平平仄平亦可救。
当然,若上句不拗,则仄平平仄平也是一正常律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7-5-12 07: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5-11 08:13
针叶林先生:这两首不是古风吧(针把排律说成古风)?第三字平是为了救什么?
倦夜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


清 庚韵
平声
qīng
《说文》朖也。 澄水之貌。

清 敬韵
去声
jìng
音静。 洁也。 又音凈。 与凈同。 又音婧。 寒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6 04: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