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15|回复: 7

[版务] 大中华诗词论坛微刊第2期 编辑 深南 穿越梅岭

[复制链接]

941

主题

7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949
贡献
74157
金钱
92505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10 20:5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原上草 于 2017-5-12 07:48 编辑

大中华诗词论坛微刊第2期

2017-05-09 香港诗词总会

本期编辑    深南     穿越梅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941

主题

7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949
贡献
74157
金钱
92505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10 21:03:14 | 显示全部楼层

1古诗词选读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池上早夏
唐· 白居易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  
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初夏
宋·朱淑真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初夏淮安道中
元· 萨都剌
鱼虾泼泼初出网,梅杏青青已著枝。
满树嫩晴春雨歇,行人四月过准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41

主题

7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949
贡献
74157
金钱
92505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10 21: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2·论坛诗词选
台湾行
海霞木土
海天一色太平洋,峡谷高山客观光。
辽阔无边时影动,回眸宝岛画中藏。

丁酉春暮遣怀

江湖袖手人
桃花已落荷擎盏,  大把春愁供择拣。
争似垂杨舞不停,  向人依旧抛青眼。

立夏
月夜如诗
三春已过雨微凉,蛙鼓蝼鸣夏日长。
五谷萌芽蚯蚓动,山村儿女种田忙。


立夏
彩云逢月
悠悠夏日九天香,不尽田畴野趣长。
绿水金波垂约客,青山玉树赏花郎。
兴浓雅觅千秋美,情致闲观五彩光。
月叠重楼欣一醉,心诗入梦恋家乡。

初夏柔风
兰心独语
几分潇洒几分柔,做客红尘无所求。
晴日欣同蝶曼舞,闲时轻戏鸟啁啾。
任凭岁月蹉跎去,但许情怀浪漫游。
送走春花安抚叶,缠绵最是暖心头。

一剪梅.烧菜
古韵流觞
手术刀挥十几年,
刮骨惟娴,切菜惟艰。
丝丁莫管是方圆,
菜谱频翻,取次循篇。

且向老君学炼丹,
小火烹煎,大口尝鲜。
锅中五味最难添,
妻说加咸,孩说加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41

主题

7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949
贡献
74157
金钱
92505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10 21: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春吟八首
文/木月清辉
(之一)
陌上新传紫燕书,蒙茸柳放嫩寒初。北山烟岫和云种,南圃春风带雨锄。
梦染馨香花错落,情生软碧草纤疏。分明一卷青阳赋,写到潇湘水竹居。
(之二)
不觉廉纤草色轻,池塘蛙鼓已初鸣。水洄深树绿三折,山卧远天青一横。
晓梦还归幽径浅,东风欲放万花明。倩谁布得烟春令,微雨枝头乍啭莺。
(之三)
清涨烟溪水半篙,侵陂素蕾杂青蒿。耘来碧野千丘雨,剪出春风二月桃。
踏叶良禽啄深树,倾筐少女采东皋。邻翁把酒怡然得,咏彼南音诵楚骚。
(之四)
春阴渐与草芽肥,篱院幽深锁夕晖。移岭雨轻云去远,落花风淡燕斜归。
宜其独醒林泉近,乐此孤吟岁月非。几处青痕入苍莽,隔溪村墅晚烟围。
(之五)
渐暖林花映日红,江皋烟景自冲融。离离草长谷田雨,恰恰莺啼杨柳风。
山对人青多妩媚,水涵天远益空濛。河洲有美清扬婉,并入春阳罨画中。
(之六)
差池其羽燕呢喃,细柳轩窗软翠嵌。碧水横拖山麓轴,白云遥递日边函。
满园桃杏因春闹,半壁莱芜待雨芟。蓊郁丛中香缱绻,扶疏花影拓青衫。
(之七)
卉木萋萋暮色降,筠溪分韵向烟江。云生百态轻移月,山抹微痕淡入窗。
静好弥闻春烂漫,朦胧愈觉夜纷庞。沉吟欲醉熏风里,映壁灯红抱影双。
(之八)
水皱风青草树妍,十分春老楚江边。身盟白鹭归南浦,影剪斜阳拓远天。
云色悄移巫峡梦,桨声遥起洞庭烟。绮霞散去波光净,花气侵湖月满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41

主题

7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949
贡献
74157
金钱
92505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10 21: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3
坛坫论道

                                   闲话新文化运动一
                                        文/格拉丁
学界的争论大致是这样的,总是有矛盾或对立的地方才会发生争论,要不争它干嘛?比如甲说文言文好:简洁,乙说文言文不好:模糊,甲说白话文好:精确,乙说白话文不好:啰嗦,这就有交集了。一交集就会发生争论,有时还争得厉害。“上海的教授对人讲文学,以为文学当描写永远不变的人性,否则便不久长。”鲁迅是不赞成“永久不变的人性”的,他由猿人说到出汗,以此来证明自己的人性之变。那么,人性变还是不变呢?我这样问就错了。首先得搞清楚什么是人性——连人性是什么也不清楚,怎么判断它变还是不变?拿一个人性的要件自私来说吧,手持石刀石斧的原始人自私,手拿苹果机的我们仍然自私,这是不变的,但其所需、对象、方式等却在不断变化。变亦不变,不变亦变,至于今后如何就更难断定了。因此,立论需要厘清概念,划定范围,说人性就要在人的范围内说人话,要不就会汗漫无边,鸡对鸭讲。

可以肯定的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都是一些有责任感的人,这跟儒家的理想、教育有关。从“兼济天下”到“匹夫有责”,每个人在民族等大节上应该有所担当,哪怕你是个连发言权也没有的引车卖浆者。所以,他们那样做本身就在践行传统,是儒家理想的信奉者与执行者。一个儒家理想的信奉者与执行者却要否定儒家,打到孔家店,这是不是有点矛盾?其实也不矛盾,“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嘛。另一方面与实用主义有关。吾国吾民很早以来就养成了讲实际,求实惠的习惯,“经世致用”一直是知识分子的目标追求,“书生徒讲文理,不揣时势,未有不误人家国者”(赵翼),纯粹的思辨与推理是很不受人待见的。因此,才会出现一场深刻的思想文化政治运动居然由几个文人发动起来这事。这在别国人看来或许有点稀奇,但在我们这里却很正常,这叫知识分子的本色,没有人责怪他们,倒是引来了一片赞扬声。

自从鸦片战争之后,古老的中华帝国就面临着一种生存压力,这几乎成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心病。老是打不过人家,老是受人欺负,平民百姓也会深刻检讨,蹷然而动了,何况是敏感而又以天下为己任的知识分子呢!一些人依样画葫芦,搞起洋务运动来。不行!另一些人还是依样画葫芦,搞起戊戌变法来。也不行!干脆推倒重来,暴动,革命!革命倒是成功了,但胜利果实却被一些眼明手快的家伙一把抢了过去,这可怎么办?军事、政治、暴力都解决不了问题,那么经济和文化呢?也只有经济和文化了。于是,我们看到那时有实业救国的,有科学救国的,有教育救国的,有道德救国的,真是五花八门,异彩纷呈。对知识分子来说,实业救国不容易,搞实业不仅要钱还要去经营,不是任何人想做就能做的,从思想、文化、教育入手就简单多了,并且这也是知识分子的拿手好戏。虽然现在看来这些观点和做法都很幼稚,但那时的人们是真诚的,至少看起来像是真诚的。

国家民族之衰落是怎么回事?现在仍然是个谜,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其衰落并非单一因素线性作用而是一种非线性作用的结果。历史上,我们看到过太多这种情况,一个庞大的帝国迅速兴起又迅速灭亡,没有人能说清楚其中的原因。国家民族是一个基于局部信息做出行动的智能性、自适应性主体系统,其兴亡也应当是一种复杂行为,如果以线性思维方式寻找原因肯定不得要领。这样看来,连大清帝国衰落的原因也不知道就开出药方去救治,这不仅于事无补还可能加重病情。事实是,最后能够登上权力顶峰,左右国家民族命运的都不是这些满腔热情的知识分子,而是另一批精明过人的实用主义者。

由此可见新文化运动的悖异了:那些心系天下的先行者们注定了要走向一个不可能到达的结局,他们不过是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铺路石,这就是他们的命运。知识分子嘛,做点思想文化工作还是可以的,千万别以为自己什么都行,行到能主宰国家民族的命运,这叫不自量力,除非你能脱胎换骨,摇身一变成为入世的实用主义者,否则想也别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41

主题

7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949
贡献
74157
金钱
92505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10 21: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4
谈艺录
                                          诗人玉屑两则
                                                  一
夫学诗者,以识为主。人门须正,立志须高;以汉、魏、盛唐为师,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若自生退屈,即有下劣诗魔,入其肺腑之间,由立志之不高也。行有未至,可加工力;路头一差,愈惊愈远,由入门之不正也。故曰,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又曰,见过于师,仅堪传授;见与师齐,减师半德也。工夫须从上做下,不可从下做上;先须熟读楚辞,朝夕讽咏以为之本;及读古诗十九首,乐府四篇,李陵、苏武,汉、魏五言,皆须熟读。即以李、杜二集,枕藉观之,如今人之治经。然后博取盛唐名家,酝酿胸中,久之自然悟入。虽学之不至,亦不失正路。此乃从顶寧頁上做来,谓之向上一路,谓之直截根源,谓之顿门,谓之单刀直入也。

                                                   二
语贵含蓄。东坡云:“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山谷尤谨于此,清庙之瑟,一倡三叹,远矣哉!后之学诗者,可不务乎!若句中无余字,篇中无长语,非善之善者也;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41

主题

7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949
贡献
74157
金钱
92505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10 21: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5
诗有别裁
       《乐山大佛》五绝三首 点评
                  文/大有同人
                  
          肩头云树翠,足下水流清。
          多少波澜事,心中一抹平。

          千树双肩翠,一流脚下清。
           波澜多少事,依旧笑盈盈。

          肩头千树翠,足下一流清。
          巨石镌成佛,何时度众生。


    大有曰:前两句皆用对仗写景起兴,后两句转以感、论,三首结构类似。

    第一、三首前两句句式相同,而用字略异。“云”、“水”者,造境欠饱满,然后句有根脚,章法在焉;“千”、“一”者,造境虽广阔,然后句略仓促,气脉滞矣。意、法各有得失,味则平常无奇。第二首前两句语序一变,顿有奇崛之味,少陵“短褐风霜入,还丹日月迟”、“天宇清霜净,公堂宿雾披”,皆如是是。“千”、“一”者,“多少”也;“流”、“清”者,“波澜”也,脉络亦紧凑。

    前二首第三句皆用“多少”,颇得转法之要,第三首视角变换,即小有断隔。

    第一首末句“抹平”,回应前句“波澜”;第二首末句“依旧”,回应前句“多少”。两首皆衔贯,而前者言心,尚称蕴藉;后者言貌,稍觉质实。蕴藉则味长,质实则味短。第三首以“度”回应“佛”,虽合题旨,终嫌平直。《诗薮》谓五言绝“意当含蓄,语务从容”,然则末句岂可平直至此耶?
大中华诗词(两岸四地)诗词学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8

主题

9266

帖子

3万

积分

栏目顾问

华夏韵墨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1957
贡献
9862
金钱
12138

巾帼诗人勋章

发表于 2017-5-15 17: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赏学诸多美作,问好几位老师辛苦了,敬香茗,祝新周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11 17: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