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70|回复: 15

金圣叹对一首杜诗的过度解读

[复制链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8
贡献
33010
金钱
52967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7-5-8 07: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金圣叹对一首杜诗的过度解读
文/穿越梅岭

金圣叹以《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西厢》为“天下六才子书”,计划一一加以评解。金评《水浒》、《杜诗》、《西厢》是他文学评论的力作,历来为研究家和文学爱好者所喜爱,民国时期学者蔡丐因先生在《清代七百名人传》中这样评论他“纵横批评,明快如火,辛辣如老吏。笔跃句舞,一时见者,叹为灵鬼转世。”可惜的是,这样一位文学批评的奇才,竟然死于清朝的一场所谓“哭庙案”,而起因竟然是由一个小小的县令贪污而引发的,未能完成他的评解“天下六才子书”夙愿,不能不说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大损失。

《杜诗解》有很高的阅读和研究价值,对人们理解杜诗内涵有很大的启发,其对杜诗的阐发,也能跳出前人的窠臼而别开生面,发人所未发。缺点是,他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在评解中,大量的使用《诗经》、《论语》来阐述杜诗,又糅合了佛学禅理,庄子的才与不才,无贤无愚等思想,这样做,有时就难免牵强附会和生硬解说。如他对《孤雁》诗的题解,就是糅合了儒佛释道的生硬拼凑。

《孤雁》诗黄鹤题解为“此托孤雁以念兄弟也,当是大历初夔州作。”浦起龙《读杜心解》释此诗“寓同气分离之感。”黄鹤和浦起龙都说的很清楚,这首诗是杜甫忆念兄弟分别之作,金圣叹却用了很长的篇幅,出入儒佛释道,对其阐释,不但生硬,亦很勉强。

“此先生自写照也。余尝谓唐人妙诗,从无写景之句。盖自三百篇来,虽草木鸟兽毕收,而并无一句写景,故曰‘诗言志’。志者,心之所之也。先生集中,都是忠孝切实之言,往往有所寄托而愈见其切实,如《孤雁》诸篇是也。庄生书,通途解向幻忽惝恍一边,殊不知其开口说鲲,说鹏,便是一片切实道理。‘北冥有鱼,其名曰鲲’,喻其大德敦化。‘化而为鸟,其名曰鹏’,喻其小德川流也。鲲从鹏,言一法一法,同体共气。鹏从朋,言此法彼法,其位全疏。鱼为阴,鸟为阳。鱼在海中,其头数不可见,然而其中必有喜怒哀乐之未发也。鸟之在空可见,而飞去则不见。小过有飞鸟之像焉,如喜怒哀乐之发也。鹏言‘背’不言大者,既系小德,不得言大。然从大德化来,其所有来者大,故云‘背’。‘背’即北冥也。北人呼‘北方’为‘背方’是也。物相见为离,北不可见而南可见。‘法华’龙女成佛必于南方,故曰‘徒于南冥’。如此说来,有一字不切实否?因读先生咏物诗,附见于此。”

读了这段文字,你有没有想哭的心?金圣叹用了差不多四百字,先用儒家的“诗言志”,接着引用《庄子·逍遥游》,又引《法华经》,三教混杂,企图解题,却让人愈看愈糊涂。我之所以要在这里全文抄录金圣叹对《孤雁》诗的题解,是要说明,金圣叹解诗,有时候真的很无理。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他对杜甫《与李十二白同寻范隐居》一诗的评解,如果说他对《孤雁》诗的题解存在无理的成分的话,那么,他对这首诗的评解则可以说是生拉硬扯到完全不顾事实的境地了。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

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

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

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

向来吟橘颂,谁与讨莼羹?

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与李十二白同寻范隐居》

杜甫此诗是写一次与李白同寻一个姓范的朋友而作,意思很明了,分三段看,仇兆鳌《杜诗详注》分法,浦起龙《读杜心解》及有些注本意四句分段,个人认为是不精确的。

前面六句写了他跟李白之间的交情,接下来六句写同寻范隐居的过程,最后四句收,借《橘颂》、抒发不遇之感,借张翰事以表归隐之心。虽然诗中有对李白的赞叹,但更多的是描出了友情的几幅简约入微的素描。可是,在金圣叹《杜诗解》里面,却不是这样了,过渡解读,曲解贯穿整个对这首作品评解。“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这句,杜甫本意是夸李白诗风有跟南北朝梁诗人阴铿相似之处,金圣叹却认为认为,杜甫这句是皮里阳秋,明褒暗贬,说李白也不过五言写得好罢了,七言不行,这里的七言当然是指七律。“赞李候诗,分寸极明。‘有佳句’,则不赞律诗,但赞绝句也。‘似阴铿’,则不赞七言,只赞五言也。‘往往似’,则虽有律与古诗,而其全篇不能尽善也。此非文人相轻,盖古人月旦之法如此。”

“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接下来对这句的评解则有点让人哭笑不得了。李白于天宝三载自翰林放归,四载到鲁,这时候恰好杜甫也在这里,两人有过来往。杜甫这句诗就是记录两人这段游历经历的,却被金圣叹说成是杜甫看重两人的交情而不想以前辈自居。这里,金圣叹忽略了一个事实,就是李白无论在年岁上,还是资格上,都比杜甫老。对此,我在《杜甫為何落選<河岳英靈集><中興間氣集>》一文中提及,为方便叙述,略作引用。

“天宝十一年,长安的诗坛发生了一件事,诗人薛据、高适、储光曦、杜甫、岑参五人同登慈恩寺塔,各赋诗一首,岑参诗的题目是《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塔》,根本没有提杜甫的名字,可见杜甫此时在他的心目中还不如薛据,一个在当时和后世都不怎么知名的诗人。就连杜甫本人在后来写同体诗时,也很小心谦恭的用《同诸公登慈恩寺塔》来做题目。”

“《河岳英灵集》所选的作品是“起甲寅、终癸巳”的,也即从玄宗开元二年到天宝十二载,囊括开元、天宝时代。就辈分而言,杜甫小孟浩然二十三岁,小李白、王维十一岁,小高适五、六岁。”

从上述我们可知,杜甫在当时的诗坛,非但不是如金圣叹所说是李白的前辈,反而是小弟弟,后辈。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杜甫这两句诗,其意盖为两人既思慕已久,此次东鲁相遇,则同醉同眠,出则携手,以示亲近。金圣叹怎么评呢?“眠何必共被,行何必携手,此殆言己无日无夜不教候(李白)作诗。······以上先写候之能诗,及己之爱候如此。则不得不终终教之。”不知道李白如果地下有知,看到金圣叹的这段话会作何想?且不说李白成名早于杜甫,就李杜诗而言,两人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风格,李的浪漫杜甫写不来,杜的沉郁李白不能,正如宋人葛立“杜诗思苦而语奇”“李诗思疾而语豪”杜甫怎么去教李白写诗呢?杜甫的诗,在当时是籍籍无名是众所周知的,尽管有中唐时期的大诗人元稹作《杜甫墓系铭》,韩愈有“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为之揄扬,知其者依然甚少,到晚唐,甚至有人认为他的诗“言语突兀,声势寒涩”者,杜诗的开始受重视,到北宋中期开始。综上所述,杜甫教李白写诗,实在是金圣叹一厢情愿式的对杜甫的回护。

从李杜集中,我们看到,杜甫写了不少诗给李白,而李白也就写了聊聊两三首吧,其中一首还略带有点嘲谑的意味。《戏赠杜甫》“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以前作诗苦。”杜甫不停的写诗给李白这位诗坛大师级的人物,无非是想取得李白的认可而已,而李白又懒得搭理。这种状况下,杜甫能教李白去写诗吗?金式评点,无论是小说、戏剧、诗歌,都有其独特之处,而像不顾事实,异想天开的评点,恐怕除了金圣叹,也没有第二人了。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以上的瑕疵,就否定《杜诗解》的价值,《杜诗解》在对杜甫的研究上,是有其独到之处的。金圣叹一生的学问之处就在于不肯因袭旁人,拾人牙慧,这也是他能成为中国古典文学批评史上坐标式人物的根本所在。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8 08:22: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金解杜诗,借题发挥。

点评

有理,金圣叹是在借老杜酒杯浇自家块垒。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8 10: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80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662
贡献
4637
金钱
5300
发表于 2017-5-8 09:02: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白杜甫,后世虽然将他们提到前面,为唐代诗坛的带头大哥,言必李杜,形影不离。但实际上,杜甫活得比较苦,一是不得志,二是没有人理会他。虽然他广关朋友,包括李白在内,但大家都没把他当一回事,总之没有人欣赏他的诗。 杜甫逝世很多年后,元稹偶然得到他的诗稿,才开始了他的辉煌。如果没有这个 “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元稹,我们今天就不会认得这位文坛巨匠了。

点评

盛唐的诗人圈没有老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8 10: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8
贡献
33010
金钱
52967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8 10:2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8 08:22
金解杜诗,借题发挥。

有理,金圣叹是在借老杜酒杯浇自家块垒。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8
贡献
33010
金钱
52967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8 10:2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 发表于 2017-5-8 09:02
李白杜甫,后世虽然将他们提到前面,为唐代诗坛的带头大哥,言必李杜,形影不离。但实际上,杜甫活得比较苦 ...

盛唐的诗人圈没有老杜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发表于 2017-5-8 13:33: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圣叹怪人,竟多有异解之处,当今诗坛也有个性独特的评论家---金筑子,正闭门谢客,评点毛诗。

点评

金圣叹腰斩水浒,金筑子点评毛诗,金圣叹哭庙,金筑子哭62年饿死家人,金圣叹是才子,金筑子是雄辩之才,金筑子就是金圣叹转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9 16:40
屁股(政治立场)决定脑袋的作法我不赞成。毛诗词的成就是有定论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8 19: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5-8 15:4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梅岭先生,
李白当时各方面都在杜甫之上,这个基本上是常识了。

金圣叹关于这段的原文是怎么说的,倒是比较有兴趣看看。网上没有找到。。

点评

文中有录的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8 20:49
把酒贪看西涧月,添香不语秣陵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8 19:3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7-5-8 13:33
金圣叹怪人,竟多有异解之处,当今诗坛也有个性独特的评论家---金筑子,正闭门谢客,评点毛诗。 ...

屁股(政治立场)决定脑袋的作法我不赞成。毛诗词的成就是有定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8
贡献
33010
金钱
52967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8 20:49:32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7-5-8 15:42
问好梅岭先生,
李白当时各方面都在杜甫之上,这个基本上是常识了。

文中有录的啊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9

主题

4192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46
贡献
5499
金钱
10029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9 16:4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7-5-8 13:33
金圣叹怪人,竟多有异解之处,当今诗坛也有个性独特的评论家---金筑子,正闭门谢客,评点毛诗。 ...

金圣叹腰斩水浒,金筑子点评毛诗,金圣叹哭庙,金筑子哭62年饿死家人,金圣叹是才子,金筑子是雄辩之才,金筑子就是金圣叹转世。

点评

有趣,一圣叹,一筑子,子即圣也,老金当刮目相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9 17: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发表于 2017-5-9 17:06: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图书府吏 于 2017-5-9 17:14 编辑
北戴河 发表于 2017-5-9 16:40
金圣叹腰斩水浒,金筑子点评毛诗,金圣叹哭庙,金筑子哭62年饿死家人,金圣叹是才子,金筑子是雄辩之才, ...


有趣,一圣叹,一筑子,子即圣也,老金当刮目相看。圣叹有《圣叹外书》,筑子有《筑子网络诗文续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28

帖子

212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89
贡献
515
金钱
806
发表于 2017-5-10 20:3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看到老杜教李白写诗,忍不住了。

点评

金圣叹解唐律六百首,解杜诗,总体来说,很好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1 07: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8
贡献
33010
金钱
52967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11 07: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我告犹 发表于 2017-5-10 20:39
哈哈,看到老杜教李白写诗,忍不住了。

金圣叹解唐律六百首,解杜诗,总体来说,很好的。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64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9789
贡献
30604
金钱
47566
发表于 2017-5-16 11: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博学,读斯文,深受教益。远握!

点评

谢谢留言,早上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3 08: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8
贡献
33010
金钱
52967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23 08:37:59 | 显示全部楼层
苦丁 发表于 2017-5-16 11:22
先生博学,读斯文,深受教益。远握!

谢谢留言,早上好。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6 20: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