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学院词校版主
精华0
注册时间2016-6-19
威望946
金钱26737
贡献2222
版主
古风学院词校版主
  
威望- 946 点
贡献- 2222 次
金钱- 26737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17-5-7 19:0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浅 谈 学 联
九期伯组 天涯孤星
最后出场的,不是大腕就是最差的那个,我相信我是前者,所以请允许我自我感觉良好一分钟……
时间如匆匆逝水,一眨眼间,在古风对联学习的这将近一年已经过去,许多感慨,更多的是不舍,不想这么快就毕业,因为深感自己没有学到什么真实的东西,更无论古风的精华。尽管如此,在此还是要特别感谢古风,感谢东风校长,寒江雪副校长,杨柳老师,写意老师,蓝朵朵老师,蝶师,白璧微瑕老师,嫣梦老师…….,以及许许多多为古风的教学管理默默付出的老师!如果没有古风,没有老师们辛勤的付出和无私的奉献,也不可能让一个平仄不懂的楹联门外人在古风学院拿到毕业证!
说到写论文,我着实惆怅了许多天,并不完全是不知道怎么写,而是实在感觉没有什么值得写的。因为在九期对联学习这一路走来,磕磕绊绊,我一直都是在别人后面,喘着气跟着,赶不上节奏。别人析联、对句的时候, 我还在记入声字、认识平仄,别人对句都流水哗哗的,我还在认识词性结构……。到了中级,还不会上去论坛(在这里我要感谢仕蓉同学,她教会了我许多手机及电脑的操作方法,才使我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顺利的继续下去。)。一年下来,感觉自己所学甚少,没有值得师向弟师妹学习、炫耀的地方。踯躅许久,直到有一天,班主任白老师给我说,你就把你的这份心情写出来,东风校长也说,你可以写一下你学习的心得,技巧,及教学方面有什么需要完善的地方;还可以写关于怎么启发,引导学员的方式方法。我才鼓起勇气,把自己学联过程的一点儿感想、心得写出来,供师弟师妹参考,也以此鼓励那些和我一样,真正零基础(当然,不包括那些零基础的学霸们)来古风学习的师弟师妹们,不要气馁,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毕业,而且会大有所收获!
说起来学联,实在是偶然的偶然。
一次在同学那里闲谈,听她讲学联的经历,似乎兴致盎然。当时的我并没有在意,甚至还有些感觉好笑。因为什么都听不懂,也就一笑了之。完了就忘了。
说来惭愧,我踏入古风之门,却源于玩乐之后的失落……。(此处省略一千字)。
在厌烦了玩乐之后,忽然想起了同学那次的谈联。她那饶有兴趣的神态恍如眼前。一时兴起,便想起了来联校看看。而此一看,让我踏上了痴迷、热恋的学联之路......
以上全是废话。下面开始正题。
下面我来谈谈自己学联的一点儿心得体会。
一.初识流水。
还在招生群,看到老师们分享对联,已经对那些深有意境的句子吸引。但是当时只感觉好,并不知道它好在哪里。
到了古风,才知道有一种对联叫流水对(以前只听说过春联)。慢慢对流水对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了流水对、意境联为什么是联中的精品,为什么有那么多联界人把它当做至高的追求。
所谓流水对是指对联在意义上就像行云流水一样,上流下接,不能截断。因此,在形式上虽然分成两句,但意思却互相连贯。换句话说就是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说,上下紧密结合,互为关联不可分割,如果去掉上句或下句意义就不完整了。
例如:
虚名累我十年久【再嫁东风】
今日横舟两袖闲【素影】
人生,有多少个十年可以等候?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到头来,只不过空忙一场!
何如横舟去,从此两袖闲! 看,这水流的,哗哗的!
我从此爱上了流水,因此就比葫芦画瓢,对联:
1: 挥竿敲月落[不小心] 水中
对:摇橹搅星稀[天涯孤星]
当时对这个句子,还不怎么懂得流水对怎么去流水,就想着“挥竿敲月落”,那么就月在水里了,然后用“橹” 搅动水,水里的星星不就也稀了吗?
二.认识入声字,词性,结构。
进入古风,从基础开始学习,知道了入声字,认识了平仄,词性、结构、节奏及对联内容的相关性。在学习中,发现自己对一些东西时常迷糊,现给师弟、师妹们简单说一点,以便师弟、师妹们可以借鉴,少走弯路。
对好对联的关键,首先是正确地析联。而且必须对出句的词性、结构、节奏、色调以及句子本身以外所包含的延伸意思,做出正确地理解判断。只有这样,才能对出理想的下联。当然,要想流水哗哗的,仅仅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做到工、稳、贴、切、新、奇。)
(1)词性
关于词性的内容很多,我平时容易迷糊的简单说几点。
在对联中应用最多、最频繁的词可能要算动词了,这个应该也是许多同学容易迷糊和忽视的地方。虽然流水对讲究的首先是意境,不能因字害意,但是如果能够做到词性的工,就能够使句子更加的稳,意境更加美好。
【动宾词组】:词组前面的词是动词或形容词,在词组中起谓语的作用;后面的词是名词、形容词、代词、数量词,在词组中起宾语的作用。
1.后面的词是名词、形容词、代词、数量词,在词组中起宾语的作用。当然,动词加名词或者代词的就不用说了。
2.动词+形容词:
清联44、与韩镐论文联 前 人
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
“删”、“就”、“领”、“标”,动词;“繁”、“简”、“异”、“新”,形容词。
动补结构:
【动补结构】前面的词,是动词或形容词,是中心词;后面的词一般是起对前一词作补充作用的助词、形容词;后面的词是起对前一词作补充作用
1、动词+副词:
如,“来着”、“来到”,“来了”,分别补充说明“来”的状况。
2、动词+形容词
清联42、偶 题 郑 燮
竹疏烟补密;
梅瘦雪添肥。
“密”补充说明“补”到程度程度,“肥”补充说明“添”的什么程度。
3.动宾结构与动补结构的区别:
动宾结构和动补结构的都是动词或形容词在前,区别就在于后词:
⑴、后词是名词性的词,是动宾结构;如:唱歌;吃饭;走路。。。动宾
⑵、后词不是名词性的词,是动补结构。如:唱完;吃了;走着。。。动补
清联226、题荡喧楼联 萨迎阿
外域全归,坐揽关山皆胜境;
上游得据,笑谈西北有高楼。
“坐揽”(坐着揽)、“笑谈”(笑着谈),中间可插入“着”,这两个词组都是动词性偏正词组。
前面的词:“坐”、“笑”,是后面的词:“揽”、“谈”的状语。所以不是并列。
(2)句子节奏的划分 :
我们学习的,是格律联,格律联首先是要遵循格律的。
马蹄律和诗律的对联音节的划分,规定两个字为一个音节;马蹄韵的音节是按照格律形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延伸的;马蹄韵解决了多个分句的联句的韵脚安排问题;而意节说则解决了含领字、衬字或多音节专用名词的句内平仄安排问题.符合领字和意节律的联,领字和意节自成一个音节。
一个句子,首先要对其大断句。大断后,我们再进行小断。如果以为,只要有大断句就可以了,你这样想就错误了。因为小断句你没有断会,词组就不清晰,就不能正确理解出句,应对时就会偏差,你肯定对出来就和出句大相径庭了。
一个2221出句的,你如果对上2212,你这样节奏点肯定就不对了,意思肯定不顺,只有断对了小断句;才能够正确对出对句。
然后,你的对句才不可能有偏差,每一个出句,都有它的特征,只有找准节奏点,转折点,词性, 才能正确理解联意,对出好联。
我这里特别强调:一般来说,音节的划分,是以每两个字为一个音节……
对联的音节是按照格律形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延伸的。
这些讲义上面都有,之所以又写出来,是想提醒师弟师妹们,“音节的划分,是以每两个字为一个音节”,所以不用纠结于意节律。意节律只是对诗律和马蹄韵的补充。只有诗律和马蹄韵不能行的时候,才考虑意节律。
三.意境联。
如何学好和对好意境联呢?
首先要把基础要扎实,吃透对联六要素,还有对联时的一些忌避,词性结构节奏点,掌握这些基础知识。
牢记流水对六字箴言:为什么?然后呢?
当看到句子的时候,不要急着对,一定要认真析联,理解领会出句人的思路,意思明白以后,辨别词性,节奏,再断句,找关联点,然后试着对。选择合适的物象,把你的想法通过物象表达出来,对好之后仔细检查一遍,平仄是否相谐,词性是否相当,节奏否相同,关联是否紧密。
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要想对联好,必须多练习。我之所以有点儿进步,就源于此。(在此,请允许我得意半分钟。)老师酬唱的时候,就天天去跟贴,虽然对的不好,不会流水,但是至少是词性、节奏等掌握了。否则,现在根本凑不来,也不可能混到毕业。
再就是多看、多想,多欣赏清联及校长等老师的好句子,慢慢地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思维。
出句:杯空恰好三分醉[无痕]
对句:兴尽依然半句无【孤星】
酒都喝干了,兴也尽了,然而却依然没有写出来半句来。这样。上流下接,浑然一体,不可分割。
出句: 别后时间掐指算[东风]
对句: 而今寂寞有谁知[孤星]
自你别后,(我)一天天掐着指头算着日子,而今的寂寞谁又能够知道呢?
出句:做客诗家词满盏===东风
对句:归来稚子语惊人===孤星
在诗家做客,席间满盏都是妙词良句,以至于稚子归来以后都语出惊人。这样上流下接,浑然天成,形成一幅完美的画面。
四.出句
说起来出句,实在是汗颜,不太会出句,不过是空谈几句罢了。
出句首先要立意,然后再谋篇。要知道自己想表达的中心思想,然后造景、组词、炼字、炼意。对联要求不能有一个废字,每一个字都有其所要表达的意思,不能写的太满了,要给对句者留有一定的想象空间。
前四的铺垫一定要为后三的意来服务,学会修辞,让出句灵动。造境时要能够将个人的感情融合在里面,以景喻情,融情于景;还要兼顾音律的美,语感要好。例如:
案有梅花诗骨瘦==【孤星】
出句的前四“案有梅花”服务于后三“诗骨瘦”
出句1:声名对我淡如水==【孤星】
出句的前四“声名对我”服务于后三“淡如水”
出句2:何妨借雪一分白==【孤星】
出句的前四“何妨借雪”服务于后三“一分白”
用“雁”造句,七言,仄尾,立意要深,不得成联
1.雁泣秋声催客泪===孤星
2.客梦红笺凭雁寄===孤星
我的这两个出句,遣词立意都不是太好。
用“月”造句,七言,仄尾,立意要深,不得成联
月映秋窗寒锁梦===孤星
以“雨”为立意原点,出七言上联两句,要求一冷一暖,不得成联。
1.(冷)敲窗夜雨惊春梦==天涯孤星
2.(暖)一帘微雨百花笑==天涯孤星
用“雁从北方来”做出句原点,出一七言上联,并尝试对出下联。要求必须先出上联,再对下联,不得先出下联再对上联。
出句:梦去归鸿心寄北===孤星
对句:情牵故里酒消愁===孤星
五.成联及咏。
成联和对联是两码事,有一定的区别。对联是需要根据出句者的某种情感或意象来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找出适当的物象、意象组词来补充、丰满出句的画面。
而成联则需要自己立意,首先要有个中心思想,然后分上下两句来阐述。选择的物象要适当,不能太直白;一切景语皆情语,但也不能物是物、情是情,两者要有机的结合起来;造景要有深意和诗意,要华丽而不做作,端庄而不失灵性;上下两句中要有个平衡点,可以由自己来掌控上下联意,合理的分配用字用词,适当的调整联意的表达。
成联也可以用到“为什么”,“然后呢”这个概念来创作,这需要在先期立意的时候就多问几句。把脉络理清,上句要表达什么,下句要表达什么,一定是要有所要求而为之。或写人、或写景、或回忆、或憧憬。围绕这个主题展开思路,融情入句。
学习了这一年,现将收获的片段展示一下:
以“一叶的飘零,而感知一个秋天的到来”为意,成联,单边不得少于11字。要求,触景生情,借景抒怀。不做无病呻吟状。
落叶飘零,一任繁华随逝水
青春去远,由他鬓角叠秋霜
以你当地某景点为推介点,成联一副,要求能写出景点亮点
诸葛茅庐
苍松掩映,千古人龙躬读处
草屋结缘,三分天下汉相居
成联部分自己着实写不好,可以说很差,因为练习的太少,底蕴又薄,组织语言的能力也不行。
诗钟的格律是非常严谨的,更注重对仗,词性之工,平仄要求都严格。尤其立意,没有意义的诗钟则称之为“哑钟”,敲之不响,唱之无味。对仗也就是对偶,即把上下句中的同类概念对立或并列起来,达到平仄相反、词性相同、结构相应、意境相类。
一般要用同类词相对,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同类词相对,不等于同义词相对,否则就有合掌之嫌。诗钟虽然要求工整,但也不能因词害意。只要上下句的主要意思不雷同,偶尔有一两个同义词或近义词相对也无伤大雅。
诗钟禁忌叠字,为使声调和谐,两句中应避免读音相同和相近的字。诗钟的上下句虽具分咏的功能,但也须求所表达的概念相类,若上下句所咏的内容相去甚远毫无内在联系,也就失去了对仗匀整、协调的美。写好诗钟,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比如说上句写景,下句也应该写景,上句若用典,则下句也必须用典,否则就称之为“独眼龙”。
2、上句有人或人物活动,下句也必须有人或人物活动。
3、新不对旧(两典实的时间不能相差太远)
4、嵌用人名时,不能一句有名有姓,另一句有姓无名。
5、上下句除了内容相类外,内涵的大小也应相当。
七唱,烟/雨
1.凤顶格
烟堆曲径茅庐隐
雨打梧桐孑影愁
2.燕颔格
青烟直上云天外
冷雨犹来水榭间
3.鸢肩格
拂晓烟飞杨柳岸
清明雨落杏花村
4.蜂腰格
陋室炊烟流四野
空阶夜雨湿梧桐
5.鹤膝格
曾看夜暮烟醺柳
怕听深秋雨打蕉
6.凫颈格
春山叠翠寒烟起
碧水腾云骤雨临
7.雁足格
不意天空飞冷雨
安知世事似云烟
以上我的这些唱,不过是凑字凑韵罢了。还有以下的格,也是。
双钩格:飞雪落尘
a.
落絮飘来如白雪
飞红逝去似微尘
b.
飞雀难捱三尺雪
落花不畏九重尘
分咏 月/饼
画圆怎可充饥饱
弄影常能忆故乡
合咏 汤圆
糯粉团来珠似玉
五香做得味如甘
1.春雨 晦明格
春来 陌上花如海
节到 田中贵似油
2.酒家 晦明格
总借粮魂消寂寞
常于客地望家乡
关于带教:古风的高级阶段,要进行实习带教,在带教过程中,我进步了不少,现说一点感悟。所谓教学相长,师不必强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毕竟是在联校,更何况我们古风,真的是藏龙卧虎之地,我被师弟师妹称为师,无非是比你们早来了这里,所以,有学术上面的争论很正常,有时候被拍到沙滩上,也是很正常的,当时也许有些许尴尬,之后乃是欣喜,因为我又收获进步了。九期因为人少,学习的气氛不是太浓,学到的东西也少,以后被师弟师妹拍沙滩上是很正常的。惟愿你们毕业以后的将来能将东风校长、相忘、柒米老师、听琴老师等拍上岸……
学联之路,虽然一路行来跌跌撞撞,也想到过放弃,但最终还是坚持来下来。这要感谢我的带教老师写意,每次我要退却的时候,他总是鼓励我,才让我有信心继续学习下去。
就要毕业了,我还是仅仅知道了一点基础的东西,深知自己与同学、师兄、师姐差距很大,但学联这条路我会一直走下去, 毕业不是结束,是我独立学习的开始!我会在古风这个大家庭里一直呆下去!…….
最后,以一副成联来总结一下我在古风学习这一年的感概吧!
忽生雅兴,欲寻联校学流水
幸遇良师,能在古风得入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