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探索古风 于 2017-5-3 14:16 编辑
对联六要素及流水对的心得体会
书15探索古风
作业1:
理解对联六要素的要求,如何营造对联独特的文学艺术特质(跟诗词散文的差别);
说明对联的意义跟价值, 以及对联有哪些分类方式,流水对又有哪些特质。
慕东风老师之名,来古风学习几个月了我个人理解,学习对联体会
一。1.前提首现掌握拼音平仄,和入声字。
很简单:今音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古音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去、入为仄声,
2.是会辨别古音和今音字;古今联,二句不能同用
对联的六要素,即: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分别从基础、语法、声律三方面来加以理解:
1. 基础: 字数相等,词性相同
字数相等 例. 出句1:一砚乡愁萦笔底【再嫁东风】 对句1:经年别绪在心头【梦曦】
例. 一庭芳草围新绿==
十亩藤花落古香
2. 音律: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例, 春日寻芳桃正艳==Z
群山染翠水流香
例: 水天一色=
风月无边
上下联句的语流一致。节奏的确定,可以按声律节奏“二字而节”,
一个句子可能有很多可能的断句,但是上下句要一致,不然对称的美感一样会破坏。 句中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平仄相反对立。
3. 内容: 内容相关,意境对等
对联对联,就是既“对”又“联”的两句话,不是光对称跟抑扬顿挫而已,更要内容的意相关联。如果隔景隔意,就已经不算对联了。
正对即上下联立意相近,如:
如、觉行圆满
功德庄严
反对即上下联立意相反,如:
心平积福
欲重招殃
二、如何营造对联独特的文学艺术特质(跟诗词散文的差别);
(1)对联属于一种凝缩了的文学艺术品类。对联 用二个句子体现汉字独特的对称美感。上下联就象一副画。
(2.)跟诗词散文的差别
而诗,律,绝,有规定的字数,而且句脚押韵,对散文而言,散文一般不拘平仄,不避重字,不限字体和文字,
三、对联有哪些分类方式,流水对又有哪些特质
A.对联有哪些分类方式有
1、春联 、茶联、寿联,婚联,喜联,挽联,行业联,座右铭联、赠联,题答联等
2.依对仗要求:工对 宽对
其他:诗钟 七唱 回文联 机关联 。。。
依性质:正对 反对 流水对
其他: 诗钟 七唱 回文联 机关联 。。
B.流水对又有哪些特质
流水对:是指对联在意义上就像行云流水一样,上流下接,不能截断。对联对联,既对又联,我的理解就是:一个完整的意思,分成两部分来说。前一部分,就是联的上比,后一部分,就是联的下比。上下比之间要互相连贯。这互相连贯,就是说要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或顺承(也叫连贯关系),或递进,或条件,或假设,或转折,或选择,或因果,或目的,有了这些关系,才会形成流水对。。。
如.连贯关系
例1 已过半程临古渡===
还差一宿见新娘【东风】
例2.递进关系
一生不曾屈服=
临死还要斗争。
例3.条件关系
幸把功名随手放=
才将山水一肩挑【东风】
例 4:假设关 系
若能杯水如名淡 =
应信村茶比酒香。
5. 转折关系
例:跌入深山云绊脚==
拾来美景月陪人【东风】
例6:选择关系
但愿人皆健=
何妨我独贫。
例7.因果关系
一纸幽怀燃到痛==
经年苦楚立成崖 【东风】
例8.目的关系
为补疏篱忙种句===
却嫌拙笔不生花【东风】
三、流水对禁忌
1,忌同声落脚2,忌同声收尾3,忌三平尾或三仄尾4,忌孤平或孤仄
5,忌同位重字或异位重字6,忌同义相对7,忌上下联无关(隔景隔意)
8,忌失替失对
最后成联
联坛幸有贤师教=探索
学识才无俗世埋
幸有贤师严谨教=探索
才能学识认真听
作业2:理解 对句;出句;成联 三个阶段不同的要求, 以及为何古风以这三个阶段划分初级班 中级班 跟 高级班?
一、对句
进古风时根本不会对,通过老师讲解,体会应该从这几方面来理解
首先要首先要审题,琢磨出句的意境,构思、节奏、风格、最重要的是析联,把别人的句子当成是自己写的,拿到一个出句后,先仔细读读出句,只有读懂出句,才能对句。明确出句的立意、意境、构思、将自己置于那个情景中去,然后找出句中的节奏明确出句的1:找准出句节奏、风格、词性、意境就可以组织对句了。
应对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为正对,反对,流水对。
如:
撑天翠竹破云势==
探海轻风揽月心
如: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出句:不知楼上千年月=联友
对句:欲去乡关第几桥【听琴
对句时,要从意境出发,避免对字,不要让你的思维被某个字或词给羁绊了。另外,作业不要看成负担。互相评阅,也是很好的学习机会。多练,包括“练笔”和“炼字”,是提高对联水平唯一有效的途径,绝不能懒惰。
二、1.出句,可以出上联,上仄,下平,别一种相反,但不提倡,
2. 出句一定要一定要言简意赅、人以想象力的出句,联意来自生活,我们要把自己融入到出句所营造的境中去,把自己当成是出句的参与者,多融入自己的感情,把出句转化为你对句的铺垫,虽然是联,也同样有转承, 出句对句,就是一问一答间进行的一个故事,思维的流转,要顺势而为。
3.如果出句景语丰满的话,那么,你的对句,最好流转为情语!做到情景相融,别依旧停留在出句的景语之中,那样这幅联即使写得再美,也没有多大的意思!
例 幽径闻香随路转==联友
山家酿酒让人馋--东风
三,成联
说实话,到现在成联还是晕的但应该知道,1.
成联成联,就是自己独立的完成上下句的一幅完整的联
2.关系到一个立意,谋篇的问题了。明白,写什么好,表达什么,是开宗明意还是借物言情,或者是托物抒怀,就就需要谋篇,找好立足点,根据想表达的意,组织语言布局
例,写我们校长的联成联一副
酒开滑舌,雅俗勤耕流水句=
笔点成联 风骚独领杏坛师
四、以及为何古风以这三个阶段划分初级班 中级班 跟 高级班?
答,1..古风初级班以打好基础为前题,掌握最基本对联要素,和流水对的要求,古风着重学生流水对
2.中级阶段接触了解对联基础的情况下,进一步的学习析联,出句、应景,造意,布局,谋篇,关联,结构,修辞等等 断句,和炼意,理好的把握节奏点;把握词性;把握语境
3.高级班,初部了解成联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偱序淅进的学习和巩固,联的学习是一慢长的积累过程,感谢古风老师的良苦用心
最后成联一副
心得
言简意赅敲新句=
提纲挈领对佳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