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40|回复: 10

诗写具体形象才有感染力

[复制链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9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2 11: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7-5-2 11:30 编辑

诗写具体形象才有感染力

   
以毛泽东诗为例: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挢、横,铁索、寒。这些每一个字都有它的具体形象,且这些具体形象是人所共知的。因此它是感人的。
    毛的另一首诗:
冬云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诗名为冬云,即不是春天。雪压冬云,是想像的,冬云上面是沒有雪的,冬云下面的白絮才是雪。冬云上面下面都是雪这个具体形象只有一半是真实的。万花纷谢并不在冬天,应该是春天的事。况且万花纷谢并非因为雪,因雪而万花纷谢的情况是不存在的。花因疾风而谢的情况才是合理的。“高天滚滚寒流急”,也只是作者的想像和推断,人只有在飞机上当飞机在空中处于异常时,人才会发生这个体验(有此体验的人极少)。“大地微微暖气吹”,人们认为是因东君的到来施春时才发生的,而此时人们更认为高天也是暖阳高照的(这与科学的温测不同)。第三联“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两句,更是与前四句的形象无关。结句“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梅花”也是“万花”之一,在这里又并未“纷谢”;而苍蝇也并不飞上高天,任何时候它都只与大地同在,大地则在微微暖气吹,苍蝇又如何被冻死?
    因此毛的《冬云》的形象就远不如《长征》之感人!

11

主题

163

帖子

1173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41
贡献
282
金钱
441
发表于 2017-5-2 19:26:53 | 显示全部楼层
记住了.斑斑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发表于 2017-5-2 21:3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冬云》一诗,应该是针对对“七千人大会”所作。1962年1月11日到2月7日,在北京召开从县委书记到中央各部领导人的大会,有七千人参加,故称为“七千人大会”。大会对五八年一来的大跃进运动做了总结,毛泽东高姿态,为大跃进担责。会后,针对会议上不少人叫毛泽东退居二线的事情,政治局举行会议。毛泽东诚恳表示,愿意服从会议决定辞去主席退下。政治局举手表决,结果,陈云、朱德、邓小平同意退下,林彪、刘少奇不同意,周恩来说主席暂退二线,主席还是主席。最后毛泽东投自己一票,以四票对三票,保住了主席位子。
这一事件,对毛泽东来说,绝对是“雪压冬云、万花纷谢”、“高天滚滚寒流急”的态势,然而,毛主席以大无畏的精神面对其难,于是有”梅花欢喜漫天雪,更无豪杰怕熊罴“敌忾。这首诗,并不在写景,而是在抒发心中之气。若是写景,正如版主锁说的那样,情景是不那么谐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发表于 2017-5-2 21:34:47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是,63年即发动四清运动,准备先拿贵州省委书记周林开刀祭旗。后来,可能是搞“四清”的李大章水平太低,不理解毛泽东的政治目的,抑或是执行刘少奇的“形左实右”,抵制毛泽东,并没有将周林整下去,这才有文革的“大摊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9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3 05:25: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就诗的艺术说事,不涉及政治形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9-3 23:28:20 | 显示全部楼层
诗写具体形象才有感染力(二)

    以毛泽东诗为例:
登庐山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园里可耕田?
    首联:上庐山的始程。次联、三联,在庐山上所见。尾联,所问。整首诗都与庐山的形象相关联。
    毛的另一首诗:
有所思
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
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
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
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
    首联“又来南国踏芳枝”:作者于1966年5月到湖南的滴水洞,是“芳枝”时节。次联:“青松怒向苍天发”,是不分季节的,用在“芳枝”时是可以的;然而“败叶纷随碧水驰”则只能是在秋天,用在“芳枝”时节就有违常识。三联“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更是与“芳枝”无关,毛此系指当时北京红卫兵的满街大字报和战斗队旗帜,与整诗的形象无关。
   因此,这后一首的感染力就远远不及品前一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9-3 23:29:16 | 显示全部楼层
诗写具体形象才有感染力(三)

    以毛泽东词为例:
    念奴娇《昆仑》: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上片,作者先客观叙述昆仑的形象:“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这些全都是昆仑的特色,也就是昆仑的个性,(不是巫山或黄山的个性,针叶林是不承认这一点的,他说这也是在写昆仑和巫山黄山以及一切山的共性。)结句是作者发出的个性议论:“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以过渡到下片“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说的是昆仑,不是说庐山泰山“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针叶林也是不承认这一点的,他说这也是在说庐山泰山的共性:“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句句说的是昆仑形象,借说昆仑形象以表达作者的世界和平理想。
    毛的另一首词念奴娇《鸟儿问答》:
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
借问君去何方,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
    同样,作者先客观叙述鲲鹏的形象:“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但是“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却是“人间雀”的话。鲲鹏只是“背负青天朝下看”,并没问,因此“人间雀”的话就不是回答。
    下片才是鲲鹏的问:“借问君去何方”?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这些话是赫鲁晓夫的话。我们说,鲲鹏可以背负青天朝下看,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都是形象的。然而雀儿“有仙山琼阁。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却使人不可信是这雀儿说的。这已经离开了毛泽东自己说的“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的理论了。


三帖合辑,红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9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9-7 08: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雪 发表于 2017-9-7 07:00
国学纵横栏目还是有些狗逼!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9-6 22:18

先生尽管来争鸣!只要不进行人身攻击,嘻笑怒骂皆成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9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9-7 08:4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雪 发表于 2017-9-7 08:19
从你国学纵横开版起,我就在你这里玩。你看我在你国学纵横攻击过谁?

我与针叶林的关系别人不清楚,你还 ...

旧账别提。还是把你的金筑子诗评发过来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8 07: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