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42|回复: 4

“不如死一半……”辨正

[复制链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发表于 2017-4-12 10:5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如死一半……”辨正


11000多个项目的来历


1957112日,以毛泽东为首的党政代表团,启程参加在莫斯科召开的世界共产党、工人党代表大会。赫鲁晓夫对毛泽东的与会非常重视,视为是对他作为国际共运盟主的有力支持。

但毛泽东不是这样认为。自从斯大林逝世后,毛泽东认为世界革命的中心已经转移到了中国。毛泽东参加这次国际共产主义代表大会,是带着“争取名义上的二把手,实际上的一把手地位”这样一个目的与会的。但赫鲁晓夫不愿意交出这个地位。

在会议上,赫鲁晓夫宣称“15年赶上美国”,其实质是在向毛泽东炫耀“老大哥”支持世界革命的经济实力,言下之意就是:“苏联是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当然领袖”。而经济实力不济,恰恰是毛泽东的软板,于是也说“我也可以讲,十五年后我们可能赶上和超过英国”。这其实是应战,是超过苏联、并率先超过美国经济的决心表。于是,“大跃进”的“超英赶美”口号就这样提出来了。

19571113日,毛泽东在莫斯科亲自审定的《人民日报》社论《发动全民,讨论(农业发展)四十条纲要,掀起农业发展新的高潮》,提出1958年“在生产战线上来一个大的跃进”。“大跃进”正式出台。

大约就在同时,制定了1078(?)个工业项目的发展计划。

虽然《农业发展纲要》和工业的“1078(?)项目”,都是当时国家发展的急需,但也不无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筹措钱米之嫌。毛泽东经常说:“手里没把米,叫鸡(鸡)都不来!”在以经济支持世界革命这一思维主导下,1962年,阿尔巴尼亚懒汉要中国支持他粮食,当时有几百万吨从加拿大运往中国的救灾粮,霍查一声鸡叫,这批粮食就调头驶向“社会主义的明灯”那里去了。其它诸如援助越南、援助戈尔布特等等,数不胜数,支持世界革命十分慷慨。

1958年时代的中国经济,大部分依靠农业积累。1000多个工业项目的机器,全靠中国输出粮食、油料、鸡鸭鱼肉去换取。1959年初,所收购的公粮余粮并没有那样多,1000多个项目所需的机器也无法全面换回来,于是发生了1959325日“上海锦江饭店政治局议事会”,对工业项目作了调整。


2、上海锦江饭店政治局仪式会议


在网站上查到,1959325日,在上海锦江饭店召开的一次政治局议事会议。会上,在讨论缩减工业项目时,准备将1078(?)个项目缩减一半,集中力量上另一半,只留500个项目。

毛泽东用粮食不够为喻,说:“平均使用力量是斯大林的做法。大家吃不饱大家死,不如死一半,让另一半人吃饱。”并有打印稿的影印件为据。上面所引用的一句话,也是从网页的照片上抄录下来的,具有可信度(现在已经看不到了)。

西方一些有“情绪”和带有色镜的学者,只引用了“大家吃不饱大家死,不如死一半,让另一半人吃饱”一段,有意省略了“平均使用力量是斯大林的做法”一句。于是缺乏了“不如死一半”的语义环境和目的宗旨,让人觉得毛泽东有意饿死人民。这就很偏颇。

我们的理论家对他们的拙劣伎俩嗤之以鼻,讥笑他们“断章取义、移花接木”,秉承西方的那一套,将毛泽东简单化、妖魔化。

我也认为,作为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关心国家命运,是与人民同心同德的,哪里会有这样的浅薄与愚笨。

其实,我们仔细分析一下毛的意思,应该是说:

一、不能平均使用有限的钱财,需要砍掉一半项目,确保另一半项目的建成、投产。并用粮食不够,只好让一半人吃饱一样。平均吃粮,大家都要饿死,项目一个也不能完成。这是以粮食不够,平均吃粮,大家都会饿死,来说明将有限的钱财,用在必须的项目上的道理。这是一种象喻,而不是要饿死农民,这是显然而然的;

二、对于这段话,高级官员们的理解则是:“为确保五百工业项目建成,在所不惜”(已经砍了一半,还能再坎吗?),哪怕是暂时牺牲农民的利益,也是要保证500项目的完成的。何况毛泽东有“粮食收购不超过三分之一(注:1957年以前都是百分之二十几),农民不了造反”的估计。因此,在制定收购粮食尺度时,不无过头之嫌。这是政策层面上的错误;

三、在执行层面,则理解为与农民进行粮食争夺。要“先下手为强……”。各省委、省政府高官则不折不扣的执行“先下手为强……”的指示,并层层加码。例如贵州省管粮食的副省长徐健生就说:“要先下手为强,粮食不要怕留在富裕农民手里”,并组织“反瞒产”,深挖农民的粮食。

“层层加码”的结果,河南省吴芝圃征购粮食的比例达到实际产量的百分之三十八点五;贵州达到百分之四十四.六七……

正是由于对“平均使用力量是斯大林的做法。大家吃不饱大家死,不如死一半,让另一半人吃饱。”的理解不一致;并在大跃进这样一个氛围下,大家都抱着宁左勿右的态度,都没有审慎的权衡,征购粮食过头,于是造成了饿死三千多万农民的严重后果。这就将刘、周等,从国务院到各级政府官员都套牢了。


3、错误性质


1、首先不是毛泽东道德良心的缺损。但是,也有私心膨胀、并迫不及待,乃至于操之过急;

2、是“大跃进”急躁冒进的、普遍一般错误之错误;

3、各级官员层层加码之错。

几层次的错误叠加,后果就严重了。对于这一严重后果的担责,毛泽东说:“从中央到地方,各有各的账。”我觉得,考量是比较中肯、适度的。

总结历史是为了吸取经验教训。若对错误予以夸大或掩饰,都是“历史虚无主义”,都不能从历史事件接受到必要的教训。

本人认为,当我们的领导人在国家民族的急需中塞进私货——引领世界、调节世界凉热时,会给华夏民族造成灾难的。这也给我们后来的国家领导人以借鉴。


《饿死三千万农民之根源》


尽报万斤高产田,滥觞还在五七年。

逗鸡必定筹大米,支左还须见银钱。

饿死五成浑不怕,保全一半事关天。

瞑目避论先贤过,或致灵童转世传。


                                     2017-04-10  于遵义石佛山庄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4-12 15:31:51 | 显示全部楼层
认为毛泽东有意饿死人民,当事人的头脑得有多神经啊-----或者是无耻也说不定。
把酒贪看西涧月,添香不语秣陵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楼主| 发表于 2017-4-12 16:5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瑞丰堂之说。西方有人就是这样认为的,本人驳斥之,但也不掩盖伟人之误。实事求是,“前车之辙,后车可鉴”者也。
另外,诗重了“还”字,应将“滥觞还在五七年”改为“滥觞可溯五七年”。本人的作诗水平有限,常常出错,即令修改也不一定入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楼主| 发表于 2017-4-13 08: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革期间打倒刘少奇,公告是“内奸、工贼、叛徒”,没有听说他为大跃进担责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6 05: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