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39|回复: 12

王力拟音的缺陷:重修广韵时,泥、娘合流了吗?

[复制链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4-6 18:4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7-4-9 21:44 编辑

王力拟音的缺陷:重修广韵时,泥、娘合流了吗?
对中古广韵的拟音,王力无疑是佼佼者。我对广韵拟音的比对整理,所用蓝本就是王力的拟音。但王力也有百密一疏之处:如对泥、娘两声母的拟音,王力用的都是n,显然这是失考虑的。
我们知道,泥母是舌尖前鼻音,而娘母却是舌尖前腭鼻音。显然这两个声母的发音不会一致。在我处,对于娘这个字,在叫“娘亲”或“老娘”时,声母是音近于疑母ŋ,而在喊“娘娘(即姑姑)”时,声母又是泥母n。那么显然的,这个舌尖前腭鼻音,是介于泥母和疑母(舌根软腭鼻音)之间的,因为后来语音的变化分流,才造成有读成泥母或疑母的。我们不妨将这个音定为ɳ,以示与泥母相近,且又有所差别。
附资料娘母拟音资料:
客家话:ng,即疑母ŋ,舌根软腭鼻音;
粤语、闽语:n,即泥母。
高、王拟音:n,即泥母。
潘、蒲拟音:ɳ,介于泥母和疑母之间。
浙、苏、沪、赣:ȵ,介于泥母和疑母之间一个舌尖硬腭擦鼻音。
北、中部地区,有西宁、兰州、乌鲁木齐、成都、平遥用ȵ ,介于泥母和疑母之间,其它地区用泥母n。
综合上述资料,个人觉得用介于泥母和疑母之间的一个音标ɳ或ȵ,更为合理。因为潘、蒲已经在用ɳ标注拟音了,我们不妨就延用这个吧。对高、王的娘声母的拟声n,必须作出调整了。

27

主题

380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662
贡献
4637
金钱
5300
发表于 2017-4-6 18:55: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许有理,但对诗歌而言,是讲韵不论声的,所以,就算有差错,还不足以造成重大影响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4-6 19: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7-4-6 19:43 编辑
大眼怪 发表于 2017-4-6 18:55
也许有理,但对诗歌而言,是讲韵不论声的,所以,就算有差错,还不足以造成重大影响吧。 ...

谢谢。对诗之押韵言,声母的错误是没有影响,但对于广韵拟音言,就牵涉到娘声母这类字的读音了。这种明显的错误,我们后人既然发现,又岂能不作调整——毕竟在重修广韵时,泥、疑还不可能合流,有合流的也是后来之事。就是到了现在,也还是有很多地方方言没有合流呢。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4-6 19:58:23 | 显示全部楼层
网页显示高、王的泥娘合流确值得商榷,客家话的泥娘并未合流,分得很清,但是,娘疑却有合流的痕迹,不太容易区分,可以说基本上就是合并为疑母,但方言内部也有差异,除梅县音外,其它县区是否保留古娘母不太好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4-6 20: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顺便说一下,梅县音娘日也基本上已合流,疑娘日均一个音ng,不知吴语是否也已合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4-6 20: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7-4-6 20:27 编辑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4-6 20:04
顺便说一下,梅县音娘日也基本上已合流,疑娘日均一个音ng,不知吴语是否也已合流 ...

谢谢。在我处,在叫娘亲时,其娘字是几与疑母合流,但叫娘娘(即姑姑)时,却是与泥母合流的。即娘母类字,有与泥母合流,也有与疑母近似于合流的(声音还是有所差别的)。这与娘母介于泥母与疑母之间有关,音变分流的结果,必然是或与泥母或与疑母合流。遥握。又在吴语方言中,浙、苏、沪、赣都尚未合流,但已有合流的趋向。

点评

梅县是梅州的政治文化中心,重读书音,如前所述,个人认为其音已向近古音转化,但其它县区的白读层对疑娘母的读法也有一些差异,但泥目独立是很清淅的。。。 交流愉快,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6 20: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4-6 20:2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4-6 20:17
谢谢。在我处,在叫娘亲时,其娘字是疑母合流,但叫娘娘(即姑姑)时,却是与泥母合流的。即娘母类字,有 ...

梅县是梅州的政治文化中心,重读书音,如前所述,个人认为其音已向近古音转化,但其它县区的白读层对疑娘母的读法也有一些差异,但泥母独立是很清淅的。。。

交流愉快,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4-6 20:3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7-4-29 00:26 编辑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4-6 20:29
梅县是梅州的政治文化中心,重读书音,如前所述,个人认为其音已向近古音转化,但其它县区的白读层对疑娘 ...

谢谢。王力拟音的缺陷,尚有知、彻、澄、日的声母未定。特别是日母,各音韵学家都尚未定,我想以全国各地方言的主流音ʑ替代之,并以ȵ(音变分流的结果是读为n或ŋ )作为存异保留,以此作为兼顾各地方言的发音,并用ȵʑ表示,即日母的主流音是ʑ但也有读成ȵ音的。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7-24 02:4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方言的拟音,没用的混说。

点评

呵呵。你知道什么叫摆事实,讲道理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4 02: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7-24 02:4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7-24 02:40
方言的拟音,没用的混说。

呵呵。你知道什么叫摆事实,讲道理吗?!

点评

你要懂就不会满嘴脏污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4 02: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7-24 02:4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7-24 02:44
呵呵。你知道什么叫摆事实,讲道理吗?!

你要懂就不会满嘴脏污了!

点评

呵呵。你也写些吧。这可没有地方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4 02: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7-24 02:5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7-24 02:48
你要懂就不会满嘴脏污了!

呵呵。你也写些吧。这可没有地方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7 13: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