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84|回复: 27

也改一下《铜官洲上》

[复制链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3-30 07:3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7-3-30 07:41 编辑

落日融秋水,孤帆渐依稀。相望无一语,沙岸浪声微。

浅谈一下改诗思路,原作者已说明了创作此诗的背景,个见认为其表达不佳,技术上也存在一些疏误,1,依、归有挤韵之嫌,归尤甚;2,归,虽有去的意义,如归宁指女子出嫁,归之去意有特定的使用范围,一般理解为归来,归来与转句倒是能涵接,此句如写相逢则入字可榷,如写相别则归字可榷;3,转结不错,移情入景,以景结情,有浑含不尽之意,惟叩字可榷,叩与扣,叩为佳,赋物于人格,但与整体格调似有抵,与归帆句相抵较为明显。

改稿一为技术层面规避挤韵,用融化用落日融金之意,二取孤帆、沙岸之象征意义,用沙岸能起到点题洲上的作用而不流于通配之嫌,三淡化相逢或相别之岐议,此作惜别义。

附潭州雨梦的《铜官洲上》:
落日依秋水,归帆入夕晖。相逢无一语,叩岸浪声微。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17-3-30 08:2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7-3-30 08:26
原诗的诗眼是“重逢”。作者是在写铜官洲渡口的景色,还是站在船家的角度上抒发自我感受?我们无从得知,也 ...

原作者已有创作背景的说明,可从理论版查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17-3-30 08:3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7-3-30 08:35
我曾设想作者是写船家的感受,于是第三联改为:堪矝谁问讯?但未必合原作之旨意。你改写成送别情景,与原作 ...

也是,未出新意,终是流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17-3-30 09:4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7-3-30 08:55
“重逢无一语”是指久别后重新见面的那一刹那相对无言,而作者并非与女友不期而遇于渡口,而是事先约见,见 ...

笔误一字,是相逢不是重逢,我的取意在有相逢又相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7-3-30 10:35:3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先生的改作,说明一下
1。诗为早期之作,只懂避重字,不懂撞韵,挤韵之说。
2。雨梦不认可撞韵之说。这是指白脚。
3。挤韵即八病之中的大韵,小韵之病,一出现即招非议。雨梦以为,白脚句可不避挤韵,韵脚处以避为上,以不拗口为原则。
4。王之涣诗,白日依山尽,无人指依为不可,针叶林认落日依水不可,真不知是何缘故?没有水的地方,只好依山,若山也没有,只有依野了。

点评

只是参于,先生不必见真 技术层面的事,尽可保留个人观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30 22:39
针叶林认落日依水不可,真不知是何缘故?没有水的地方,只好依山,若山也没有,只有依野了。 -----------依,是依靠之意。只有立体物才可依靠。任何地方都有落日,故落法很多,不一定要依,比如: 轻帆收落日, 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30 16: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7-3-30 10:51: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7-3-30 10:57 编辑

5。归虽有挤韵之嫌,然距韵脚较远,读来不觉拗口。归旧意多作归去之意,如风雨送春归,对于在家中盼归的人有一股亲切的感受。若写成征帆,才真是有离別之意。入字指夕晖与船融为一体,在天边渐渐消失。此都是实景。有人指落日,夕晖是带离别的伤感,不合重逢的气氛。殊不知伊人居往在黯塘,离靖港和钢官有十余公里之遥,谁会起个大早,跑去看日出,朝霞哦?

点评

归,用于女子本义为去之意,但于其余多为返回之意,风雨送春归,这里的归须结合上下句去理解,‘风雨送春归,寂寞花空委。枝上红稀地上多,万点随流水。翠黛敛春愁,照影临清泚。应念韶华惜蕣颜,洒遍胭脂泪。’,此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30 23: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7-3-30 10:54: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7-3-30 10:55 编辑

扣为食指弯曲,轻轻敲击,此壮轻潮,非惊涛掠岸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7-3-30 11: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十年代,水运正兴,写孤帆不切实际。不象现在,谁还坐船呀?

点评

铜官洲上 碧宇融秋水,归帆入夕晖。 依稀谁细语?叩岸浪声微。 理由: 一、夕晖入韵,则落日就多余了,起码也没展开。 二、相逢句表达未到位,为本诗最大短板。依稀谁细语、无言一为别,等等可能更好一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5 06:45
孤帆、沙岸只是取其意象,作诗不一定非得实写,孤者,单也,单不成双,不是很适合有情人未成眷属之憾意么,沙者,流物也,隐喻分离,原玉似未紧扣题头,个见,不必当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30 23: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7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8
贡献
3579
金钱
4994
发表于 2017-3-30 12:5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17-3-30 12:52 编辑

我是觉得 山人的修改诗比较好,把环境的表达推向更深一步,但原“相逢”是很精确,不宜改。故保留如下:

落日融秋水,孤帆渐依稀。相逢无一语,沙岸浪声微。
不过,原诗也很精彩。

点评

落日,是指太阳掉下山里,或掉了一部分,还在山顶上,就不能称落日。因此,落日的时间很短暂,用依用融皆不合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5 11:36
谢谢,相逢请参考上楼之回复,取相逢之意则原玉可不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30 23: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3-30 16:2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3-30 16:27 编辑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3-30 10:35
看了先生的改作,说明一下
1。诗为早期之作,只懂避重字,不懂撞韵,挤韵之说。
2。雨梦不认可撞韵之说。这 ...

针叶林认落日依水不可,真不知是何缘故?没有水的地方,只好依山,若山也没有,只有依野了。
-----------依,是依靠,沿着之意。只有立体物才可依靠。任何地方都有落日,故落法很多,不一定要依,比如:
轻帆收落日,
落日红霞收未尽,
落日下平陆
帆将落日寒收港
落日下新口,远帆时见收。
梦泽云低衔落日
片云衔落日,
波光倒吞落日
落日大江吞。
落日涌平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17-3-30 22:3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7-3-30 23:35 编辑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3-30 10:35
看了先生的改作,说明一下
1。诗为早期之作,只懂避重字,不懂撞韵,挤韵之说。
2。雨梦不认可撞韵之说。这 ...

只是参于,可以理解为再创作,先生不必见真

技术层面的事,尽可保留个人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17-3-30 23: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3-30 10:51
5。归虽有挤韵之嫌,然距韵脚较远,读来不觉拗口。归旧意多作归去之意,如风雨送春归,对于在家中盼归的人 ...

归,用于女子本义为去之意,但于其余多为返回之意,风雨送春归,这里的归须结合上下句去理解,‘风雨送春归,寂寞花空委。枝上红稀地上多,万点随流水。翠黛敛春愁,照影临清泚。应念韶华惜蕣颜,洒遍胭脂泪。’,此词之归,应作归去义,而毛诗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这里的归个人认为却是返回的意思。入是有入画图之意,但与归帆相联系,却有渐行渐近之意了,至于有人认为转句有跳跃过快之嫌个人是不认同的,前两句实写,再接着写其本来欲说之意,可以理解为起兴,兴之法,由物及心,先言它物,后引出本意,只是这样的起兴与一般的上句起下句兴有所不同,此是两句先言所见,后引出本意;

原玉从全诗格调看,应是幽怨之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17-3-30 23: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7-3-30 12:06
“相逢”就用得很精准了;此诗堪入风雅,改写反而弄坏了。

原玉而言用相逢是可以的,因其有归帆之咏,但我的改作却为不恰,请留意’孤帆渐依稀‘,此句的意象明显是别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17-3-30 23: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17-3-30 12:50
我是觉得 山人的修改诗比较好,把环境的表达推向更深一步,但原“相逢”是很精确,不宜改。故保留如下:

...

谢谢,相逢请参考上楼之回复,取相逢之意则原玉可不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17-3-30 23: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7-3-30 23:24 编辑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3-30 11:00
七十年代,水运正兴,写孤帆不切实际。不象现在,谁还坐船呀?

孤帆、沙岸只是取其意象,作诗不一定非得实写,孤者,单也,单不成双,不是很适合有情人未成眷属之憾意么,沙者,流物也,隐喻分离,原玉似未紧扣题头,如小调一下题头也许可避免,如铜官洲上寄人,个见,也许不合先生雅意,不必当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发表于 2017-4-5 01:34:44 | 显示全部楼层
“落日依秋水,归帆入夕晖。相逢无一语,叩岸浪声微。”,有诗情画意,“入,叩”二字不当,易让人产生异解,建议换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发表于 2017-4-5 01:4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7-3-30 08:55
“重逢无一语”是指久别后重新见面的那一刹那相对无言,而作者并非与女友不期而遇于渡口,而是事先约见,见 ...

相逢无一语,就是依偎无声,神经未免太过敏了吧!从哪看出依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80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662
贡献
4637
金钱
5300
发表于 2017-4-5 06:45: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3-30 11:00
七十年代,水运正兴,写孤帆不切实际。不象现在,谁还坐船呀?

铜官洲上
碧宇融秋水,归帆入夕晖。
依稀谁细语?叩岸浪声微。

理由:
一、夕晖入韵,则落日就多余了,起码也没展开。
二、相逢句表达未到位,为本诗最大短板。依稀谁细语、无言一为别,等等可能更好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发表于 2017-4-5 11: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7-4-5 05:30
凭籍生活经验的想象嘛。

诗里可没有卿卿吾吾情调,怕是心有芥蒂,自作多情吧!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发表于 2017-4-5 11: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7-3-30 08:55
“重逢无一语”是指久别后重新见面的那一刹那相对无言,而作者并非与女友不期而遇于渡口,而是事先约见,见 ...

是事先约见,双方既已赴约,又怎会无一语呢?不对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发表于 2017-4-5 11:36:02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17-3-30 12:50
我是觉得 山人的修改诗比较好,把环境的表达推向更深一步,但原“相逢”是很精确,不宜改。故保留如下:

...

落日,是指太阳掉下山里,或掉了一部分,还在山顶上,就不能称落日。因此,落日的时间很短暂,用依用融皆不合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6 03: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