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23|回复: 23

巫山诗话(持续更新中)

[复制链接]

160

主题

1489

帖子

6787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43
贡献
1723
金钱
2464

中坚诗友勋章

发表于 2017-3-24 11:07: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巫山云雨 于 2017-3-25 13:49 编辑

巫山诗话(一)
2017.3.22
情感传递乃任何文学形式首要之任,诗词不独其外。
绝句或可四句写景,取其干净、清新,然需寄情于景中,予自然以生命,自能不发一论而深入人心。如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全诗集中体现闲静二字:人闲无事而知桂花落(桂花小而碎,花落极难察觉),春夜山静如空,乃至月出光动能惊飞山鸟,又盘旋啼叫于山涧之中。如此闲静生活,可以想见作者当时赋闲之遇与清静之境。然作者内心是怡然抑或隐忧?各自见解可矣。个人以为当为隐忧之叹,才显“人闲”开篇,静极生动结尾之意。
律则至少一联(两句)升华意境,使其情感喷发,动人心弦。如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尾联升华,蕴藉深远长流。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发表于 2017-3-24 11:25: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论。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尾联升华,蕴藉深远长流。类似于老干体结语口号,几近套语,类似的还有“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点评

只为说明论点,不是搞赏析。况且诗话点到即止为好,长篇大论条分缕析反而不得诗话之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4 11: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主题

1489

帖子

6787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43
贡献
1723
金钱
2464

中坚诗友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3-24 11:2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7-3-24 11:25
好论。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尾联升华,蕴藉深远长流。类似于老干体结语口号,几近套语,类似的还有“ ...

只为说明论点,不是搞赏析。况且诗话点到即止为好,长篇大论条分缕析反而不得诗话之趣。

点评

赞同,现代人生活节奏快,信息庞大,诗话宜短小,考证宜详尽,赏析文章长篇大论,除了于稿费有益,于阅读实在是头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4 11: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发表于 2017-3-24 11:34: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巫山云雨 发表于 2017-3-24 11:29
只为说明论点,不是搞赏析。况且诗话点到即止为好,长篇大论条分缕析反而不得诗话之趣。 ...

赞同,现代人生活节奏快,信息庞大,诗话宜短小,考证宜详尽,赏析文章长篇大论,除了于稿费有益,于阅读实在是头大。

点评

没错,长篇大论除非玄幻小说,一波又一波的高潮迭起,让人欲罢不能,不然实在没人肯看。当然各行业的专职人员除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4 11: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主题

1489

帖子

6787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43
贡献
1723
金钱
2464

中坚诗友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3-24 11:4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7-3-24 11:34
赞同,现代人生活节奏快,信息庞大,诗话宜短小,考证宜详尽,赏析文章长篇大论,除了于稿费有益,于阅读 ...

没错,长篇大论除非玄幻小说,一波又一波的高潮迭起,让人欲罢不能,不然实在没人肯看。当然各行业的专职人员除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主题

1489

帖子

6787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43
贡献
1723
金钱
2464

中坚诗友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3-25 12:04: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巫山诗话(二) 2017年3月23日   诗词大多以第三人称,即使主语为“我”,也为以今时之我记当时之我,实为我与他的关系。若以第一人称,则如与读者对面谈话,或如当面演绎,别有一番滋味。 如王维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又如今人杨弃疾临江仙·命题作文,想老婆了,时余在上海,妻在济南。  第一吴门先拆掉,再来抹去金陵。徐州削却泰山平。苏州桥下水,直到济南城。  一叶扁舟就能到,约侬日暮溪亭。不须月也不须星。藕花深处事,鸥鹭莫相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主题

1489

帖子

6787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43
贡献
1723
金钱
2464

中坚诗友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3-26 15:29: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巫山云雨 于 2017-3-26 15:32 编辑

巫山诗话(三) 2017年3月25日  节奏影响表达。太白摩诘诗多用二二一,少陵独好用二一二,何故?二二一明快飘逸,二一二沉着抑郁是也。 具体参考诗例繁多,此不列举。数据分析待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主题

1489

帖子

6787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43
贡献
1723
金钱
2464

中坚诗友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3-26 15:31: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巫山云雨 于 2017-3-26 15:33 编辑

巫山诗话(四)2017年3月26日 绝句若将所咏之物(或人或事)列在首句,后三句依次相承,则好似一段话按正常语序分成四句诗,尤其流畅而浑然一体。咏物如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咏人如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咏事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主题

1489

帖子

6787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43
贡献
1723
金钱
2464

中坚诗友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3-27 17: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巫山诗话(五)2017.3.27
合理的语序调整,可予自然景物以生命,王维尤擅此道。如原本主谓宾结构:明月照松间,清泉流石上。将宾语置换为状语,遂成一主谓短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突出动词,则明月清泉生机顿出。又如原本主谓宾结构:归浣女喧竹下,下渔舟动莲间,将主宾对换,成“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换人动为物使动,则竹莲生机顿出。

点评

私以为仅从句式上分析一定对,也不够准。 1. 石上、松间,本来就是状语;虽然古汉语中,状语后置也很常见。清泉流石上,“石上”也不是宾语,只是后置的状语;明月照松间、明月松间照,差别就大了,一个是“我”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30 13: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主题

1489

帖子

6787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43
贡献
1723
金钱
2464

中坚诗友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3-30 12:24: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巫山云雨 于 2017-3-30 12:27 编辑

巫山诗话(六)2017.3.30 细致的观察力,浪漫的想象力,写自然能见而常人不见之景,赋以小情调,乃绝句清妙之基础。如《随园诗话》所录张桐城四句曰:“叶底花开人不见,一双蝴蝶已先知“,“临水种花知有意,一枝化作两枝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

主题

168

帖子

67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3
贡献
200
金钱
240
发表于 2017-3-30 13:0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

主题

168

帖子

67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3
贡献
200
金钱
240
发表于 2017-3-30 13: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主题

1489

帖子

6787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43
贡献
1723
金钱
2464

中坚诗友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3-30 14: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巫山云雨 于 2017-3-30 14:16 编辑
宋谷城 发表于 2017-3-30 13:04
私以为仅从句式上分析不一定对,也不够准。

1. 石上、松间,本来就是状语;虽然古汉语中,状语后置也很常 ...

谢谢探讨,你的意见我会参考。至于用现代汉语语法解释古汉语,是我为了通俗易懂,这也是我写这些诗话的初衷。当然你可以说真正懂诗的人不需要这种翻译。我想做的是,不过是乘着当前这股子诗风,能让更多的人理解并喜欢上诗词这种古典文化起来,我觉得还是很有意义并必要的。

点评

1.现代汉语没有定语后置(上、间)。2.多参看其他诗作的“竹喧”,单篇鉴赏不作准,且未读懂王维。  发表于 2017-3-30 14: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主题

1489

帖子

6787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43
贡献
1723
金钱
2464

中坚诗友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3-30 14:4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宋谷城 发表于 2017-3-30 13:11
另外,竹喧,也只是竹径上竹子沙沙响,不能指“竹林中人声喧闹”。

诗无达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能说别人的解释就是没读懂,只能说各自的理解基于自身(知识/经历/当时情绪/需要)的出发点,本就不同。你的解释我能明白,也可以理解,我并不反对你的解释。另外我所依据的并非是哪个版本的注释,而是自己的理解。除非你能说明“竹林中的喧闹来自归来的浣女,莲花荡里的动静是归来的鱼船造成”这个理解是完全错误的,唯有“竹子在喧闹(沙沙响),莲叶在摇动”是正确的解释。注意:这里是要两证,一证错,二证唯一性。

点评

既然不辨那就算了,反正我能理解你,我没有遗憾。你不能理解我,那是你的遗憾。  发表于 2017-3-30 14:53
诗虽无达诂,但语有确指。不辩。问好!  发表于 2017-3-30 14: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6 04: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