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三羊

大拗句、特拗句,【傲】在哪里?【奥】在25四声不相同!

[复制链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7-3-23 16:55: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7-3-23 16:40
允许用宋朝的平水,不允许用宋朝的韵补,这是什么道理?
平水韵,是韵表,而不是韵书。
韵表,是不能用于 ...

平水韵和韵补一样吗?平水韵没有增改切韵四声,韵补却增加了,因此考察唐试贴诗格律,平水韵是近似标准,韵补是背离标准。

点评

这回,三羊多啰嗦一下,与首版探讨! 1、 《刊谬补缺切韵》,更纠错补修版。《唐韵》,是《切韵》增补修定本。 平水韵没有【增改切韵】,而是【删改切韵】。平水韵,只是韵表,不能韵书。所以,平水韵表不具备古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3 18: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3-23 16:5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3-23 16:54
你连常用字四声都不会标,懂什么考证?别逗笑了好不?

你先说说,两读字,为何非得位古人标为出律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3-23 17:03: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类似问题太低级。请勿再提。

点评

从低级到高级,低级的错了,高级的也就没有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3 18: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3-23 18: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7-3-23 16:55
平水韵和韵补一样吗?平水韵没有增改切韵四声,韵补却增加了,因此考察唐试贴诗格律,平水韵是近似标准, ...

这回,三羊多啰嗦一下,与首版探讨!

1、
《刊谬补缺切韵》,更纠错补修版。《唐韵》,是《切韵》增补修定本。
平水韵没有【增改切韵】,而是【删改切韵】。平水韵,只是韵表,不能韵书。所以,平水韵表不具备古文考证的能力!

2、
唐朝时期流行的韵书,并非只有一种。道理吗,如同今天众多种类的字典。传统说法,《切韵》是唐朝的官韵,并不可靠。不然,《刊谬补缺切韵》和《唐韵》,或刊谬、或增补的依据从何而来呢?!

3、
单从考证来说,收字少的远远不及收字多的韵书。例如,【暝】字,《集韵》是平去两读。《广韵》只有平声,《韵补》只有去声。

4、
再如,元競《诗髓脑》:溪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上句唯有“溪”一字是平,四字是去上入,故下句之上用“云霞收”三平承之,故曰上承也。
单纯依赖《广韵》,元競的说法就是错误的;相反依据《韵补》,则是正确的。假如说,《切韵》《唐韵》《广韵》,是一脉相承的话,字多调也多的《广韵》为何没有【暝字的平声】呢?再回到元競【上句唯有“溪”一字是平,四字是去上入】来论,元競所依据的必有另外的韵书!

5、
由此可见:考证古音《切韵》《唐韵》《广韵》《集韵》《韵补》等韵书,不分早晚皆可用!如此这样才能最大限度防止遗漏的反映出读音的真是面目!即便这样,仍有遗漏。例如,【浮】字,搜遍所有可见韵书,未见韵母为【u】的读音。通过百度了很多诗歌作品,我们才知道【浮】字,是所有可见韵书的遗漏!

点评

考证古音《切韵》《唐韵》《广韵》《集韵》《韵补》等韵书,不分早晚皆可用! …… 你做的工作不是考证古音,而是判断格律,格律对与否,关键在韵书不能模棱两可,月字时而入声,时而去声,是你格律判断的最大毛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4 22: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3-23 18: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3-23 17:03
类似问题太低级。请勿再提。

从低级到高级,低级的错了,高级的也就没有了!

点评

现在对你来说,还不是参与考证的问题,而是你搞理论研究的态度问题。你能否先解释一下你选择多音字的注音或改变单音字注音的根据是什么? 具体来说: 1,日: 3落日 【去】池上酌【入】,清风松下来。(孟浩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4 19: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3-24 19:34: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7-3-23 18:20
从低级到高级,低级的错了,高级的也就没有了!

现在对你来说,还不是参与考证的问题,而是你搞理论研究的态度问题。你能否先解释一下你选择多音字的注音或改变单音字注音的根据是什么?
具体来说:
1,日:
  3落日  【去】池上酌【入】,清风松下来。(孟浩然)
10落日  【入】风雨至【去】,秋天鸿雁初。(高  适)
25落日  【入】含古意【去】,高台多远心。(刘  敞)
-----同是“落日”,你为何一会儿标【去】,一会儿标【入】?

2,月:
                       7二月【去】频送客【入】,东津江欲平。(杜  甫)
                     18待月【去】月未出【入】,望江江自流。(李  白)
                     31素月【去】自有约【入】,绿瓜初可尝。(周紫芝)
11况有【上】台上月【入】,如闻云外笙。(刘禹锡)
                     13正月【入】今欲半【去】,陆浑花未开。(岑  参)
-----同是“月”,为什么一会儿标【去】,一会儿标【入】?

请不要说:我愿意怎么标就怎么标,你管不着!若这样回答也是你的权利(沉默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3-24 20:0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7-3-24 20:29 编辑

【滟】上去两读。依照你的逻辑:
【泛滟翘振鹭】,则是犯蜂腰的病句啦!


【泛滟翘振鹭,仄平仄】————这是针管的邪说
【泛滟翘振鹭,仄平仄】————这是考官的裁决
假设针管当考官,郑谷,岂不成了【低谷】!!!


【僖宗乾符三年(876)《张曲江池》
《涨曲江池》    郑 谷184
王泽尚通津,恩波此日新。深疑一夜雨,宛似五湖春。
泛滟翘振鹭,澄清跃紫鳞。翠低孤屿柳,香失半汀苹。
凤辇寻佳境,龙舟命近臣。桂花如入手,愿作从游人。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上平仄入,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上平平去,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

泛滟翘振鹭,澄清跃紫鳞。仄上平仄去?平平仄仄平
王力的【大拗不救】,就不和你再啰嗦了!




点评

【滟】上去两读。-----这是羊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4 21: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3-24 21: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3-24 21:26 编辑
三羊 发表于 2017-3-24 20:05
【滟】上去两读。依照你的逻辑:
【泛滟翘振鹭】,则是犯蜂腰的病句啦!


【滟】上去两读。-----这是羊调。滟,只有羊典里有【上】声~

点评

搜韵网《康熙字典》滟: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以贍切,音艷。(艷韻) 瀲灎,水動貌。《木華·海賦》浟湙瀲灎。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以冉切,音琰。(儉韻) 義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4 23: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3-24 21:30:08 | 显示全部楼层
羊研究了十年的声韵,成果就在于发明了羊调注音法:想要几声就标注几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7-3-24 22:16: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7-3-23 18:19
这回,三羊多啰嗦一下,与首版探讨!

1、

考证古音《切韵》《唐韵》《广韵》《集韵》《韵补》等韵书,不分早晚皆可用!
……
你做的工作不是考证古音,而是判断格律,格律对与否,关键在韵书不能模棱两可,月字时而入声,时而去声,是你格律判断的最大毛病。

点评

依照你的观点,你看看以下9个【看】字: 是统一为【平】,还是统一为【仄】呢? 统一【平】声,4首合律,5首失律; 统一【仄】声,5首合律,4首失律。 再逢昼公(唐·齐己)1 竟陵西别后,遍地起刀兵。彼此无缘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5 00: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3-24 23: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3-24 21:20
【滟】上去两读。-----这是羊调。滟,只有羊典里有【上】声~

搜韵网《康熙字典》滟: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以贍切,音艷。(艷韻)
瀲灎,水動貌。《木華·海賦》浟湙瀲灎。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以冉切,音琰。(儉韻)
義同。

点评

即使有义同两读音,为什么你只选注25字不同的音注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5 00: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3-25 00: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7-3-24 22:16
考证古音《切韵》《唐韵》《广韵》《集韵》《韵补》等韵书,不分早晚皆可用!
……
你做的工作不是考证古 ...

依照你的观点,你看看以下9个【看】字:
是统一为【平】,还是统一为【仄】呢?
统一【平】声,4首合律,5首失律;
统一【仄】声,5首合律,4首失律。


再逢昼公(唐·齐己)1
竟陵西别后,遍地起刀兵。彼此无缘着,云山有处行。
久吟难敌句,终忍不求名。年鬓俱如雪,相眼且明。【看,平声】

江行早发(唐·齐己)2
舟子相呼起,长江未五更。几星月在,犹带梦魂行。
鸟乱村林迥,人喧水栅横。苍茫平野外,渐认远峰名。【看,平声】

和郑谷郎中幽栖之什(唐·齐己)3
谁知闲退迹,门径入寒汀。静倚云僧杖,孤野烧星。
墨沾吟石黑,苔染钓船青。相对唯溪寺,初宵闻念经。【看,平声】

谢重缘旧山水障子(唐·齐己)4
敢望重缘饰,微茫洞壑春。坐终未是,归卧始应真。
已觉心中朽,犹怜四面新。不因公子鉴,零落几成尘。【看,平声】

赠曹松先辈(唐·齐己)5
今岁赴春闱,达如夫子稀。山中把卷去,榜下注官归。
楚月吟前落,江禽酒外飞。闲游向诸寺,却白麻衣。【看,仄声】

己卯岁值冻阻归有作(唐·齐己)6
河冰连地冻,朔气压春寒。开户思归远,出门移步难。
湖云黏雁重,庙树刮风乾。坐孤灯焰,微微向晓残。【看,仄声】

勉道林谦光鸿蕴二侄(唐·齐己)7
旧林诸侄在,还住本师房。共埽焚修地,同闻水石香。
莫将闲世界,拟敌好时光。须南山下,无名冢满冈。【看,仄声】

怀天台华顶僧(唐·齐己)8
华顶危临海,丹霞里石桥。曾从国清寺,上月明潮。
好鸟亲香火,狂泉喷泬寥。欲归师智者,头白路迢迢。【看,仄声】

舟中晚望祝融峰(唐·齐己)9
天际卓寒青,舟中望晚晴。十年关梦寐,此日向峥嵘。
巨石凌空黑,飞泉照夜明。终当蹑孤顶,坐白云生。【看,仄声】



点评

义同音读平仄不同字,当然可以根据诗句声律要求变换平仄。如你举例的看字,在律诗中可以根据律诗声律要求,判断作者使用了是平还是仄。 但你标注的不是诗句声律,而是病犯【蜂腰】,如果25字有任何两个相同的四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5 00: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3-25 00:3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7-3-24 23:19
搜韵网《康熙字典》滟: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以贍切,音艷。(艷韻)
瀲灎,水動貌。《木華· ...

即使有义同两读音,为什么你只选注25字不同的音注呢?

点评

因为,唐朝声律的律句【四声25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5 00: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3-25 00:3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7-3-25 00:44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3-25 00:30
即使有义同两读音,为什么你只选注25字不同的音注呢?

为什么你只选注25字不同的音注呢】,在《文苑英华》458首省试帖里,
至今没有发现犯蜂腰的句子。

点评

你这是自欺欺人的鸵鸟政策。比如“泛滟翘振鹭”,明明滟有去声读法,与鹭犯蜂腰,你偏注上声以与去声的鹭不同。这叫掩耳盗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5 00: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3-25 00:43: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7-3-25 00:17
依照你的观点,你看看以下9个【看】字:
是统一为【平】,还是统一为【仄】呢?
统一【平】声,4首合律, ...

义同音读平仄不同字,当然可以根据诗句声律要求变换平仄。如你举例的看字,在律诗中可以根据律诗声律要求,判断作者使用了是平还是仄。
但你标注的不是诗句声律,而是病犯【蜂腰】,如果25字有任何两个相同的四声,就应算蜂腰,和平仄声律的判法不同。

点评

古人的声病说或犯病说,与今人的声律说,一个道理! 古人的【无病】,也即今人的【合律】 古人的【有病】,也即今人的【失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5 00: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3-25 00:4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3-25 00:43
义同音读平仄不同字,当然可以根据诗句声律要求变换平仄。如你举例的看字,在律诗中可以根据律诗声律要求 ...

古人的声病说或犯病说,与今人的声律说,一个道理!
古人的【无病】,也即今人的【合律】
古人的【有病】,也即今人的【失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3-25 0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7-3-25 00:33
【为什么你只选注25字不同的音注呢】,在《文苑英华》458首省试帖里,
至今没有发现犯蜂腰的 ...

你这是自欺欺人的鸵鸟政策。比如“泛滟翘振鹭”,明明滟有去声读法,与鹭犯蜂腰,你偏注上声以与去声的鹭不同。这叫掩耳盗铃。

点评

犯蜂腰,能够进士及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5 00:58
再逢昼公(唐·齐己)1 竟陵西别后,遍地起刀兵。彼此无缘着,云山有处行。 久吟难敌句,终忍不求名。年鬓俱如雪,相看眼且明。 看,因为有平去两读,就应该表上去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5 00: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3-25 00:5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7-3-25 00:59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3-25 00:52
你这是自欺欺人的鸵鸟政策。比如“泛滟翘振鹭”,明明滟有去声读法,与鹭犯蜂腰,你偏注上声以与去声的鹭 ...

再逢昼公(唐·齐己)1
竟陵西别后,遍地起刀兵。彼此无缘着,云山有处行。
久吟难敌句,终忍不求名。年鬓俱如雪,相看眼且明。

看,因为有平去两读,就应该标为去声!

点评

你的错误根源在于刻舟求剑。从唐开始诗律已经由四声变为平仄二元化,你还停留在沈约四声论阶段,岂不荒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5 00: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3-25 00:5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3-25 00:52
你这是自欺欺人的鸵鸟政策。比如“泛滟翘振鹭”,明明滟有去声读法,与鹭犯蜂腰,你偏注上声以与去声的鹭 ...

犯蜂腰,能够进士及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3-25 00:59: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7-3-25 00:56
再逢昼公(唐·齐己)1
竟陵西别后,遍地起刀兵。彼此无缘着,云山有处行。
久吟难敌句,终忍不求名。年 ...

你的错误根源在于刻舟求剑。从唐开始诗律已经由四声变为平仄二元化,你还停留在沈约四声论阶段,岂不荒谬?

点评

你的证据在哪? 空头支票,不等于现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5 01:04
你就是嘴硬,你的证据在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5 01: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3-25 01: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7-3-25 01:10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3-25 00:59
你的错误根源在于刻舟求剑。从唐开始诗律已经由四声变为平仄二元化,你还停留在沈约四声论阶段,岂不荒谬 ...

有理不在声高,你的证据在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3-25 01:04:25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3-25 00:59
你的错误根源在于刻舟求剑。从唐开始诗律已经由四声变为平仄二元化,你还停留在沈约四声论阶段,岂不荒谬 ...

你的证据在哪?
空头支票,不等于现金!

点评

你无理就胡搅。自从沈宋律诗定型后所有近体哪里还有论四声蜂腰的?只有你一个人还在唠叨什么律诗的蜂腰鹤膝。网上所有人谁还对你的谬论感兴趣?也就是几个一直批驳你的人关注你。若我和府吏不再关注,你岂不一人在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5 01: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3-25 01: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7-3-25 01:04
你的证据在哪?
空头支票,不等于现金!

你无理就胡搅。自从沈宋律诗定型后所有近体哪里还有论四声蜂腰的?只有你一个人还在唠叨什么律诗的蜂腰鹤膝。网上所有人谁还对你的谬论感兴趣?也就是几个一直批驳你的人关注你。若我和府吏不再关注,你岂不一人在演独角戏?

点评

从五言律句来说,元競《诗髓脑》,论四声论25字,不论平仄24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5 01:33
永隆二年(681)八月朝廷颁布《条流明经进士诏》,诏令云:“自今已后,考功试人,明经每经帖试,录十帖得六已上者,进士试杂文两首,识文律者,然后并令试策。” 高宗开耀二年(682)壬午科考,主考官为刘思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5 01: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3-25 01:2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3-25 01:12
你无理就胡搅。自从沈宋律诗定型后所有近体哪里还有论四声蜂腰的?只有你一个人还在唠叨什么律诗的蜂腰鹤 ...

永隆二年(681)八月朝廷颁布《条流明经进士诏》,诏令云:“自今已后,考功试人,明经每经帖试,录十帖得六已上者,进士试杂文两首,识文律者,然后并令试策。”

    高宗开耀二年(682)壬午科考,主考官为刘思立。沈佺期(656—715),上元三年(676)20岁第进士,垂拱元年(685)29岁,释褐为接任元兢的协律郎。其高宗开耀二年(682)时,沈佺期26岁,还未踏入仕途,处于进士及第之后的待岗期间。

声律纳入科考,必有声律标准。
高宗开耀二年(682)壬午科考的声律标准。与沈宋何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3-25 01:3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3-25 01:12
你无理就胡搅。自从沈宋律诗定型后所有近体哪里还有论四声蜂腰的?只有你一个人还在唠叨什么律诗的蜂腰鹤 ...

从五言律句来说,元競《诗髓脑》,论四声论25字,不论平仄24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3-25 07: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元競的声律理论,并非完全等于科举的声律标准。

例如,元競的调声三术:
1
换头,包含【平仄换句头】和【平仄换联头】。
【平仄换句头】,只准换不准不换;
【平仄换联头】,可以换也可不换。
2、
护腰,也是可护可不护。
3、
相承,也是可有可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发表于 2017-3-25 07:34: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考官真叫傲,大唐士子全及第。
三羊律法真叫奥,拗句古句全律句。
三羊考证真古怪,掘坟康熙掘元兢。

点评

穿马甲与不穿马甲一个样,不如丢盔卸甲先真相!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5 07: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3-25 07:3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善谈【拗救】的好事者,无视平平仄平仄是25分明。大清不大清,唐朝五言律句是【25四声法】,不是【24平仄法】!强词夺理的说成是:四拗三救或三拗四救。拗者,病也;救者,药也。拗而能救不为病,拗而不救则是病。如此这样:

三拗四救,岂不成了:张三生病李四吃药了吗?
四拗三救,岂不成了:李四生病张三吃药了吗?

点评

诗中上下两句是独立的互不相干的两个个体吗?四六不懂的混说----代府吏回答你几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5 08:24
上下句声律一体,齐梁已经形成,怎么成了张三李四互不相关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5 07: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3-25 07:4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7-3-25 07:34
三羊考官真叫傲,大唐士子全及第。
三羊律法真叫奥,拗句古句全律句。
三羊考证真古怪,掘坟康熙掘元兢。 ...

穿马甲与不穿马甲一个样,不如丢盔卸甲先真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发表于 2017-3-25 07:46: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7-3-25 07:38
善谈【拗救】的好事者,无视平平仄平仄是25分明。大清不大清,唐朝五言律句是【25四声法】,不是【24平仄法 ...

上下句声律一体,齐梁已经形成,怎么成了张三李四互不相关了?

点评

在下三羊,不知你在说什么,请你详细一点,也好反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5 07: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6 00: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