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韵六言绝句探讨(2017.03.22改稿) 六言诗句取七言诗句之前六字可得: 1.仄起平收标律句:◆■□□■■□......◆■□□■■ 例略。 2.平起仄收标律句:◇□◆■□□■......◇□◆■□□ 例略。 3.仄韵诗特定拗句:◇□◆■□■□......◇□◆■□■ 句例: 赏心莫问春去来,秉烛风流自英伟。盐城初夏,(明·赵完璧) 香飞绿琐人未归,巢燕承尘默无语。失题(唐·潘佑) 鹤城半掩人未归,数点春愁杏花雨。次韵赵端明万(宋·方岳) 今年春晚天气寒,桃李村村犹未吐。惊雷骤雨(宋·阳枋) 不知案上清露珠,漏泄傅岩梦中雨。八月间书案假寐(宋·汪莘) 五更五点残月销,山鸟一声先破晓。梦回(宋·赵汝燧) 空江半夜春水长,隔窗木叶满山响。题扇画(明·谢与思) 妾容与此同盛衰,何必君恩能独久。折杨柳(唐·乔知之) 墓前靡靡春草深,唯有行人看碑路。路傍墓(唐·耿湋) 4.此时忆著千里人,独坐支颐看花落。春思二首 其一(唐·陆龟蒙)
...... 平仄韵诗特定拗句:◆■□□■□■......◆■□□■□ 句例: 客愁不尽本如水,草色含情更无已。独坐吟(唐·秦韬玉) 飞燕翩翩软风里,江乡春晴景如此。题花鸟二绝 其二(明·顾清) 谁家旧宅春无主,深院帘垂杏花雨。失题(唐·潘佑) 一年春事顿成空,不必飘零似红雨。落梅(宋·曾几) 青山坐对幽人老,依旧春风绿庭草。过庖丁故居(元·耶律铸) 龙溪只在龙标上,秋月孤山两相向。送崔参军往龙溪(唐·王昌龄) 相思一日在孤舟,空见归云两三片。舟行怀阎士和(唐·皎然) 绮陌香飘柳如线,时光瞬息如流电。春闺怨(唐·程长文) 春风绿遍林间木,想见晴岚扑閒屋。次韵山水便面绍之所作(宋·韩淲) 为君镇日守闲窗,绝胜当年映寒雪。次韵李全甫惠荼蘼五首 其二(宋·廖刚) ...... 一、首句平起仄收式: ◇□◆■□■,◆■□□■○。 ◆■□□■■,◇□◆■□○。 《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刘长卿 清川永路何极,落日孤舟解携。 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 《送郑二之第山》皇甫冉 水流绝涧终日, 草长春深暮云. 犬吠鸡鸣何处? 条桑种杏何人 ... 《题郑防画夹五首》 其五 黄庭坚 惠崇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 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幽居即事八首 》其八 赵蕃 游丝落花春尽,绿叶青阴夏来。 雨润苔钱更积,风清竹户频开。 ... 二、首句平起平收式: ◇□◆■□○,◆■□□■○。 ◆■□□■■,◇□◆■□○。 《宿甑山》其一 韩翃 山中今夜何人,阙下当年近臣。 青琐应须早去,白云何用相亲。 ... 《宿甑山》其二 韩翃 一身趋侍丹墀,西路翩翩去时。 惆怅青山绿水,何年更是来期。 ... 《次韵岩起绿萼梅》李弥逊 太清不着微云,冰雪精神占春。 诗老自知风格,浅红未可骄人。 ... 《赤壁图二首 》其一 陆文圭 鸟台夜雨伤神,赤壁和风岸巾。 此老眼空四海,舟中二客何人。 ... 三、首句仄起仄收式: ◆■□□■■,◇□◆■□○。 ◇□◆■□■,◆■□□■○。 《寻张逸人山居》 刘长卿 危石才通鸟道,空山更有人家。 桃源定在深处,涧水浮来落花。 ... 《西太一见王荆公旧诗偶次其韵》苏轼 但有樽中若下, 何须墓上征西。 闻道乌衣巷口, 而今烟草萋迷。 ... 《归山作》顾况 心事数茎白发,生涯一片青山。 空林有雪相待,古道无人独还。 ... 《秋晚小集寿门出藏茗洞庭春饷客分体得六言 》其一 梁启心 扫萚青棠树底,递泉乌石山坰。 秋风秋雨留客,一碗春浮洞庭。 ... 四、首句仄起平收式: ◆■□□■○,◇□◆■□○ ◇□◆■□■,◆■□□■○。 《幽居》王维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 《发越州赴润州使院留别鲍侍御》刘长卿 对水看山别离,孤舟日暮行迟。 江南江北春草,独向金陵去时。 ... 《灵谷寺梅花坞六首》 其二焦竑 檐卜林东短墙,曾开宝地齐梁。 初春老树花发,深涧无人水香。 ... 《早起》陈忠平 早起非关酒醒。鹧鸪昨夜凄零。 村姑不解愁味,浣动秋波蓼汀。 ... 仄韵六言: 一、首句平起仄收式: ◇□◆■□●,◆■□□■●。 ◆■□□■□,◇□◆■□●。 二、首句平起平收式: ◇□◆■□□,◆■□□■●。 ◆■□□■□,◇□◆■□●。 三、首句仄起仄收式: ◆■□□■●,◇□◆■□●。 ◇□◆■□□,◆■□□■●。 四、首句仄起平收式: ◆■□□■□,◇□◆■□●。 ◇□◆■□□,◆■□□■●。 ... 六言绝句,唐人万首绝句收有50首。其中多为首句仄收,而仄韵仅有两首。故诗例不录。 六言不似五言七言句,其截取七言的特定拗句前六字成句,后两音节出现失替现象,是其特征,不足为怪。 另六言绝句折腰体几占一半,江左体为数亦不少,不能以失粘失对斥之。 ...... “ 六言绝句属于一种特殊的近体诗,每句由三组双音步的词构成,停顿节奏为二二二,在诵读时,所有音步的时值相等,缺乏五七言诗那种单双音步交相迭代的变化感,显得单调呆板。同时,由于没有五七言诗那种单音步的调节,因而其两联之间的平仄无法形成粘的关系,与近体诗的声律相矛盾,不符合粘对的规律。这种节奏单调、平仄失粘的诗体是不适合吟咏的。唐代六言绝句如张说《舞马词》、刘方平《拟娼楼节怨》、王维《田园乐》、张继《塞姑》、韦应物《三台词》、王建《宫中三台词》、《江南三台词》等等,近半数为乐府诗,尚可配乐而唱。而在宋代,诗与乐进一步分家,六言绝句几乎全是无音乐伴奏的“徒诗”,其声律方面的弱点便暴露无遗。换言之,与五七言绝句相比,六言绝句是最缺乏音乐美的诗体”(引自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