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35|回复: 16

拙劣的自我解嘲(再评格氏诗)

[复制链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3-19 19:3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3-19 19:52 编辑

格纳丁在自我解嘲:

     独坐轩辕台,目送夕阳下。残月数峰西,寂寞苍山夜。

格那丁:
     针叶林、杨逍之流懂什么诗?跟他们说诗叫耻辱!他们眼里就只有词,盯着残月,说文解字,这就是典型的门外汉作为!谁看到“寂寞苍山夜”这句啦?这句是干嘛的?这是何等功夫,力能扛鼎!他们哪懂这个?哪能看到这一层?
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这不是意气之争,是他们真不懂诗,诗门在哪儿都不知道。
   "寂寞苍山夜,"指在这亭子里寂寞孤独地坐了一晚上,这么明显的意思都看不出,针叶林、杨逍等人还说诗论诗品诗,真是太搞笑!记得在回复十指含香时(大概)我说过还有一层意思,他们就没看出。什么水平啊!
     当然,你也可以说没有一整夜,只有半夜、小半夜、大半夜、3/4夜、4/5夜...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种情绪、意韵、格调、境界,这正是诗之魅力!
    “寂寞苍山夜,”两解:1、寂寞孤独的苍山之夜啊!2、寂寞孤独的苍山这一夜啊!都可以。
    这不是挖坑,是诗家语,本色,蕴藉,大容量。

----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人!   生活常识告诉人们:夕阳西下时能见到的月相是新月,新月才会出现在西方的天空。而残月只有在黎明前的东方天空才会出现,随着阳光出现而消失。
   在别人指出格纳丁残月数峰西的荒谬之后,格纳丁竟然还在腆着脸为这首蹩脚诗辩解。说什么最后一句“寂寞苍山夜”是“寂寞孤独的苍山这一夜啊!”-
  -------真真令人喷饭呀!!寂寞夜,是指一整夜呀,是你犯傻从夕阳西下时坐到残月数峰西?告诉你:你就是坐一个月你也见不到“残月数峰西”呀!因为残月只出现在黎明时东方的天空,随后会随着阳光出现而消失,怎么会到数峰西----西方天空呢?你的这诗的魅力,容量是够大:大到地球上见不到的现象也会出现!
      这和格纳丁辩解“一壶茶汤试茶香”,遗垒是“干打垒,和故城不是一码事”的拙劣辩解一个性质----无理狡辩而且不以为耻。可惜对自己的错误越描越黑,要用更多的新的谎言掩盖旧的谎言,是愚蠢的作法。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3-19 19:4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格氏继续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87

主题

4749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241
贡献
4433
金钱
8051
发表于 2017-3-19 20:3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学堂窝人 于 2017-3-19 20:33 编辑

如何判断,先要确定作者所在位置,同时还要参考时间跨度。
独坐轩辕台,
目送夕阳下。这两句好理解,没看到不同意见。
残月数峰西,
寂寞苍山夜。这两句就会有两种绝然不同的理解。1、作者一直面向西还是后来回过头来看东面了?2、作者是看到太阳落山马上又看到残月跟在夕阳后出现?如果作者所在的位置轩辕台是在数峰的东面,那么可以肯定一直面向西,假设轩辕台是在数峰的西面,那么就是作者先面朝西方看日落,之后,没啥可看了,便回过头来看东面,这时发现一轮残月出现在天空。那么,就没有疑问了。至于时间,是半夜、小半夜、大半夜、3/4夜、4/5夜..?残月在东边不高,是小半夜,大半夜,较高……因此,时间长短不是很要紧。这是强调客观性而言,作为诗,似乎没有必要像对待自然科学那样考究,残月,理解为不完整的月亮就行了,管他上弦还是下弦,不是圆月就行,星沉月残,接近天亮,说明在轩辕台时间很久就行了。

点评

作者先面朝西方看日落,之后,没啥可看了,便回过头来看东面,这时发现一轮残月出现在天空。 ------又来一个大忽悠!你回过头来向东看,看到残月在“东方的山峰的西面”就叫“残月数峰西”?你是想象你站在东方的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9 20: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3-19 20:5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3-19 20:58 编辑
学堂窝人 发表于 2017-3-19 20:31
如何判断,先要确定作者所在位置,同时还要参考时间跨度。
独坐轩辕台,
目送夕阳下。这两句好理解,没看到 ...

假设轩辕台是在数峰的西面,那么就是作者先面朝西方看日落,之后,没啥可看了,便回过头来看东面,这时发现一轮残月出现在天空。

------又来一个大忽悠!你回过头来向东看,看到残月在“东方的山峰的西面”就叫“残月数峰西”?你是想象你站在东方的山峰就会看到残月在西方了?犯傻了吧?这时即使你坐飞机马上到日本,在那看到的残月仍然在东方的天空!
      不信?你可以买机票到日本实地考察一下。
      欢迎继续忽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3-19 21: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格纳丁:
残月数峰西:
那人真是可笑可怜!学问没有就罢了,还百般狡辩,死不认错,(我想很多人都在心里发笑吧?当然也有着急的,哈!)最后干脆动用自己当版主那点权力封禁。想想这种人当了官,手上有权会做出什么来?不寒而栗!人性之恶!其实他根本不是为了诗,为理而论辩,而是为了输赢,为了他那点可怜的面子,还有微不足道的感情而论辩。

-----很高兴发现了格纳丁这一块笑料!他要亲自到山里考察什么时候能看到残月数峰西的景象了!告诉你:你就是坐火箭到太空中,也见不到残月数峰西!说明你写的玩意都是骗人的谎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7-3-19 21:10: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解诗不能完全靠字典,诗人有诗家语,有本《诗词曲语汇释》专门解释诗家语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3-19 21:4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3-19 21:55 编辑

  "寂寞苍山夜,"---------指在这亭子里寂寞孤独地坐了一晚上(格那丁)
-------他这是自解,无人给他解。问题是谁会信“坐了一个晚上”这种骗人的鬼话?

点评

坐了较长时间,就可以说成一夜,文学作品是允许夸张的。这不是忽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9 22: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87

主题

4749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241
贡献
4433
金钱
8051
发表于 2017-3-19 22:2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3-19 21:43
"寂寞苍山夜,"---------指在这亭子里寂寞孤独地坐了一晚上(格那丁)
-------他这是自解,无人给他解。 ...

坐了较长时间,就可以说成一夜,文学作品是允许夸张的。这不是忽悠。

点评

允许夸张,也要符合情理。他的意思是从“目送夕阳下”起,一直等到残月升起(半夜,在东方地平线),而且看到残月升到“数峰西”,可能吗?只为了观察月相坐一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9 22: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3-19 22: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3-19 22:33 编辑
学堂窝人 发表于 2017-3-19 22:26
坐了较长时间,就可以说成一夜,文学作品是允许夸张的。这不是忽悠。

允许夸张,也要符合情理。他的意思是从“目送夕阳下”起,一直等到残月升起(半夜,在东方地平线),而且看到残月升到“数峰西”,可能吗?只为了观察月相坐一夜加半天?不是神经病?

点评

当然不会是为了看落日和残月,干什么?只有作者才清楚。 比如毛泽东1966年6月写的这首: 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 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 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 凭阑静听潇潇雨,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9 22: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3-19 22:40:58 | 显示全部楼层
诗家语,指在合情合理前提下,利用倒装省略等修辞方法,使诗的语序不同于散文和日常语言的特点。前提不能悖理。像“目送夕阳下,残月数峰西”之景象是不可能存在的,用诗家语也枉然。唐诗宋词使用残月新月词汇的多的是,但均注意到其时间性,所以诗家语再诡异也合乎人情和物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87

主题

4749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241
贡献
4433
金钱
8051
发表于 2017-3-19 22:4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3-19 22:31
允许夸张,也要符合情理。他的意思是从“目送夕阳下”起,一直等到残月升起(半夜,在东方地平线),而且 ...

当然不会是为了看落日和残月,干什么?只有作者才清楚。
比如毛泽东1966年6月写的这首:
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
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
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
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
是故国人民有所思还是毛泽东个人有所思?估计应该是毛泽东个人,但思什么?谁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3-19 22:5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合情合理地夸张总是可信的。比如山中看下棋斧子木柄都烂掉了。钓鱼坐到沧海桑田变化。人们不仅相信还感到应该。而不合事实的胡扯会让读者感到受了欺骗,是挑战了读者的智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3-19 23:4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瑞丰堂 于 2017-3-19 23:45 编辑

坐一夜,不是问题。坐一年只要有人送饭,都不是问题,达摩坐了九年。最多说作者编造了一个假境,写的不是本人,属于匿造代笔发挥想象,这个算是小事情了。

夕阳西下时能见到的月相是新月,新月才会出现在西方的天空。而残月只有在黎明前的东方天空才会出现,随着阳光出现而消失。关键还是在这里。这个问题解决不了,就无法继续。用残月代替新月的说法,应该是有些牵强的。而且也不符合作者所说的坐了一夜的解释。
把酒贪看西涧月,添香不语秣陵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3-20 05:3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3-20 05:32 编辑

独坐轩辕台,目送夕阳下。残月数峰西,寂寞苍山夜。

----关键点在于此诗时间是“目送夕阳下”这时看不到“残月”。作者狡辩坐了一夜,或者说后半夜回头向东看,都是悖理-----一首诗里时间地点不统一自相矛盾-----是更严重的诗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3-20 20:3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嘎拉丁的新徒儿找到了五首与残月有关但时间含混的宋明清的诗词,以为抓住了救命稻草,可惜又一次落空。上千首明确写明残月出现时间的唐诗宋词他们视而不见,其良苦用心也很可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3-21 21:33:32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络诗词莫差评

网络诗词莫差评,痴灵美丑自家生。
轩辕台上望残月,怒火难消格纳丁【注】。

【注】:轩辕台是一首网络诗名,作者格纳丁。其诗云:独坐轩辕台,目送夕阳下。残月数峰西,寂寞苍山夜。有网友指出夕阳下时无残月,格氏大怒。谩骂狡辩一周有余,云末句意指坐了一夜,终于看到了数峰西的残月。当被指出他坐一月也见不到西天残月时,格氏更气愤难平,至今耿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3-21 21:43:3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因杨逍等评格氏的“一壶春雪”,到评他的轩辕望残月,充分展现了格纳丁护犊子般的拒评态度,其狂妄和恶劣为网上所少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6 07: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