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13|回复: 3

我对一副得奖联的看法

[复制链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3-18 08:4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7-3-18 10:48 编辑

我对一副得奖联的看法

       我从来不去关心当下网上的得奖诗得奖联。这回是在本版《国学纵横》晃眼见半山搂主人的评联帖,回了几句,于是现在想认真说一说这幅联:
皆好风流,万树繁花全结果;
莫言肃杀,千山红叶可题诗。
   上联是陈述式,作者此时处于秋天,在这秋天他是看不见花开之美的,他只是在说一个结果:这秋天的果实是由繁花结成的。作为诗的语言,它只是一句废话:谁都知道果是花结的。它和人在春天望见“千树万树梨花开”之美不一样:千树万树,形容其多;梨花,具体,看见的不是别的花开,由此产生一种春的动态。而这“万树繁花全结果”上句,人在秋天,既看不见花,又不言什么果,这陈述有什么形象呢?
   下联:“千山”,也是一个陈述:人在一个具体的地方是看不见千山的,他只能见眼前的山。因此这“千山红叶”也不具体,也只是一个陈述句。如果这联改为:
万树枝头垂硕果,
一山红叶入银笺。
   这就使人可信了。人立足于秋天,见到的是垂压万树枝头的果子(见到的是万树枝头,不说是什么果),见到的是满山红叶(一山,遍山,在一个具体的地点可见,用“入银笺”可增加内容,可以是题诗也可以是绘画。银笺是形象的,题诗是抽象的)。古人为什么没有千树万树繁花开(或百花开)这样的诗句?因为既见千树万树的多,就不可能同时见到千种万种不同的花。
   现在来说前面的领句:繁花结果,是一种最自然不过的现象,有什么“皆好风流”?就如去说“万对夫妻全生子”谈不上什么风流一样。风流,必须指一件与众不同之处的使人特别关注的事物。
    因此,只有千树万树梨花开或一树两树繁花开才是具体的。“万树繁花全结果”更是概念的。而且,繁花在半年前已开过,这句联强调的是”全“都结果,没有一朵(或没有一树)是没受粉而开空花的,这在科学上也不成立,遑论文学描写。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3-19 14:4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个帖也无人问津。当下的诗词理论真不好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3-19 14:5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瑞丰堂 于 2017-3-19 14:59 编辑

银笺似有牵强,毕竟不是冬天。题诗主要是运用典故,用爱情故事冲淡肃杀气氛。问好金老。

点评

说的对,银笺虽指白色,但有冬雪之岐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9 15:40
把酒贪看西涧月,添香不语秣陵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3-19 15:40:43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7-3-19 14:57
银笺似有牵强,毕竟不是冬天。题诗主要是运用典故,用爱情故事冲淡肃杀气氛。问好金老。 ...

说的对,银笺虽指白色,但有冬雪之岐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6 05: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