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69|回复: 25

永明体的声律标准

[复制链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3-14 17:4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永明体的声律标准

一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十。
壹贰叁肆伍,
陆柒捌玖拾。

平头:
【二七】,【贰柒】;
上尾:
【五十】,【伍拾】;
蜂腰:
【二五】,【七十】,【贰伍】,【柒拾】
鹤膝:
【五伍】。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3-16 01:4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7-3-16 02:28 编辑

能不能说具体些

如永明诗律,按节奏而分,上二下三,即‘’上二字为一句,下三字为一句。(五言。)‘’,此说之下三无须细分音节意节,也不避三仄脚、三平尾。

七言又是一法,即‘’上四字为一句,下三字为一句。(七言。)‘’,此说前四字自成句,不再细分音节,无须避四平头、四仄头,如崔灏的黄鹤楼前四句就是这么干的

就五七言而言,以上两式均与近体有别

点评

永明体,只有五言是,而没有七言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6 04: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3-16 01:5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平头,‘’平头诗者,五言诗第一字不得与第六字同声,第二字不得与第七字同声。同声者,不得同平上去入四声,犯者名为犯平头。‘’,此说与近体一三五不论有别,以此而论,出句之首字不得与对句同声,第二字亦然

点评

近体诗的声律,也并非就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6 04: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3-16 02: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蜂腰,‘’蜂腰诗者,五言诗一句之中,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言两头粗,中央细,似蜂腰也。‘’,此说与近体大致相同,小别为永明诗律上去入间用即不为病,近体同仄即不为病,当然要细究起来同上同去同入也是小病

点评

这不是25异声的来源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6 08:08
如此说法,在下三羊还是第一次听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6 04: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3-16 02: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鹤膝诗者,五言诗第五字不得与第十五字同声。言两头细,中央粗,似鹤膝也,以其诗中央有病。诗曰;“拨棹金陵渚,遵流背城阙,浪蹙飞船影,山挂垂轮月。”又云:“陟野看阳春,登楼望初节,绿池始沾裳,弱兰未央结。

按此说,相粘之两联,出句的末字不得同声;此说延至律诗即上尾,近体亦避,提倡四声分用

点评

近体诗的声律,并不忌讳【鹤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6 04: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3-16 02: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尾诗者,五言诗中,第五字不得与第十字同声,名为上尾。诗曰:“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如此之类,是其病也。)又曰:“可怜双飞凫,俱来下建章,一个今依是,拂翮独先翔。”又曰:“荡子别倡楼,秋庭夜月华,桂叶侵云长,轻光逐汉斜。”(若以“家”代“楼”,此则无嫌。)

此说与近体类同,不同者首句同平不同韵谓之出韵,与律诗之上尾说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3-16 04: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3-16 01:47
能不能说具体些

如永明诗律,按节奏而分,上二下三,即‘’上二字为一句,下三字为一句。(五言。)‘’, ...

永明体,只有五言是,而没有七言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3-16 04: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3-16 01:57
  如平头,‘’平头诗者,五言诗第一字不得与第六字同声,第二字不得与第七字同声。同声者,不得同平上去 ...

近体诗的声律,也并非就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点评

为避孤平时得论,但大致不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6 08: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3-16 04:2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3-16 02:08
  如蜂腰,‘’蜂腰诗者,五言诗一句之中,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言两头粗,中央细,似蜂腰也。‘’ ...

如此说法,在下三羊还是第一次听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3-16 04:2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3-16 02:17
  鹤膝诗者,五言诗第五字不得与第十五字同声。言两头细,中央粗,似鹤膝也,以其诗中央有病。诗曰;“拨 ...

近体诗的声律,并不忌讳【鹤膝】。

点评

这厘的蜂腰,延致近体则相当于上尾,有关律诗的上尾,可参考王力汉语诗律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6 08: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3-16 08: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3-16 02:08
  如蜂腰,‘’蜂腰诗者,五言诗一句之中,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言两头粗,中央细,似蜂腰也。‘’ ...

这不是25异声的来源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3-16 08: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7-3-16 04:23
近体诗的声律,也并非就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为避孤平时得论,但大致不差

点评

孤平,是清人的说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6 09: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3-16 08: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7-3-16 04:25
近体诗的声律,并不忌讳【鹤膝】。

这厘的蜂腰,延致近体则相当于上尾,有关律诗的上尾,可参考王力汉语诗律学

点评

王力说的不对! 近体诗的白脚句,并非讲究四声碎用。或者说,近体诗并不忌讳【鹤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6 09: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3-16 09: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3-16 08:10
为避孤平时得论,但大致不差

孤平,是清人的说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3-16 09: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3-16 08:13
这厘的蜂腰,延致近体则相当于上尾,有关律诗的上尾,可参考王力汉语诗律学 ...

王力说的不对!
近体诗的白脚句,并非讲究四声碎用。或者说,近体诗并不忌讳【鹤膝】!

点评

你先弄明白我的意思,这里的蜂腰,延致近体则相当于上尾,如我的表述不到位,可提出来。 近体诗的白脚句的四声碎用。体现为律诗之句末是有道理的,律诗的上尾指的是出句末字同上同去同入,说实话,我不知道王力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6 09: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3-16 09:59: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7-3-16 09:16
王力说的不对!
近体诗的白脚句,并非讲究四声碎用。或者说,近体诗并不忌讳【鹤膝】! ...

你先弄明白我的意思,这里的蜂腰,延致近体则相当于上尾,如我的表述不到位,可提出来。

近体诗的白脚句的四声碎用。体现为律诗之句末是有道理的,律诗的上尾指的是出句末字同上同去同入,说实话,我不知道王力的‘上尾’说到底错在何处,请具体说一下

点评

王力的上尾,既是【两个相邻的白脚句句脚,同上同去同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6 10: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3-16 10: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3-16 09:59
你先弄明白我的意思,这里的蜂腰,延致近体则相当于上尾,如我的表述不到位,可提出来。

近体诗的白脚句 ...

王力的上尾,既是【两个相邻的白脚句句脚,同上同去同入】。

点评

不只是相邻,是律诗中的全部白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6 10: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3-16 10: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7-3-16 10:02
王力的上尾,既是【两个相邻的白脚句句脚,同上同去同入】。

不只是相邻,是律诗中的全部白脚

点评

唐贞元十年(794)陈讽 状元殿试帖《冬日可爱诗》 寒日临清昼,寮天一望时。未销埋径雪,先暖读书帷。 属思光难驻,舒情影若遗。晋臣曾比德,谢客昔言诗。 散采宁偏照,流音信不追。余辉如可就,回烛幸无私。 〇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6 10:15
王昌龄《诗格》中的范例: 【五言平头正律势尖头】。 皇甫冉《独孤中丞筵陪韦使君赴升州》(五言): 中司龙节贵,上客虎符新。地控吴襟带,才光汉缙绅。 泛舟应度腊,入境便行春。处处歌来暮,长江建邺人。 〇平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6 10: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3-16 10: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3-16 10:06
不只是相邻,是律诗中的全部白脚

王昌龄《诗格》中的范例:
【五言平头正律势尖头】。
皇甫冉《独孤中丞筵陪韦使君赴升州》(五言):
中司龙节贵,上客虎符新。地控吴襟带,才光汉缙绅。
泛舟应度腊,入境便行春。处处歌来暮,长江建邺人。
〇平〇〇去,〇入〇〇平;〇上〇〇去,〇平〇〇平。
〇平〇〇入,〇上〇〇平;〇去〇〇上,〇平〇〇平。

贵/带,同去声,并不忌讳!

点评

王力也没有说这样的一定要避呀,四句白脚中有三个去声,但杂用了一个入声就不算上尾 四声碎用说的是最佳,但实际上都最佳是不大可能的,而四句同声也不可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6 10: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3-16 10: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3-16 10:06
不只是相邻,是律诗中的全部白脚

唐贞元十年(794)陈讽 状元殿试帖《冬日可爱诗》

寒日临清昼,寮天一望时。未销埋径雪,先暖读书帷。
属思光难驻,舒情影若遗。晋臣曾比德,谢客昔言诗。
散采宁偏照,流音信不追。余辉如可就,回烛幸无私。

〇入〇〇去,〇平〇〇平;〇平〇〇入,〇仄〇〇平。
〇去〇〇上,〇平〇〇平;〇平〇〇入,〇仄〇〇平。
〇上〇〇去,〇平〇〇平;〇平〇〇去,〇仄〇〇平。

照/就,同去声。状元帖也不忌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3-16 10: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7-3-16 10:12
王昌龄《诗格》中的范例:
【五言平头正律势尖头】。
皇甫冉《独孤中丞筵陪韦使君赴升州》(五言):

王力也没有说这样的一定要避呀,四句白脚中有三个去声,但杂用了一个入声就不算上尾

四声碎用说的是最佳,但实际上都最佳是不大可能的,而四句同声也不可取

点评

【四句白脚中有三个去声,但杂用了一个入声就不算上尾】 这可不是王力的观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6 10: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3-16 10: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3-16 10:23
王力也没有说这样的一定要避呀,四句白脚中有三个去声,但杂用了一个入声就不算上尾

四声碎用说的是最佳 ...

【四句白脚中有三个去声,但杂用了一个入声就不算上尾】
这可不是王力的观点!

点评

好吧,这个事先放过吧,请回到主题上来,具体说说永明的声律标准及与近体的区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6 10: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3-16 10:31: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7-3-16 10:26
【四句白脚中有三个去声,但杂用了一个入声就不算上尾】
这可不是王力的观点!

好吧,这个事先放过吧,请回到主题上来,具体说说永明的声律标准及与近体的区别

点评

依据平韵五言诗(首句不押韵)来说, 永明体的律句,有三个大类: 〇平〇〇仄, 〇仄〇〇仄,【25俩字,不可同上同去同入】 〇仄〇〇平。 近体诗的律句,有四个大类: 〇平〇〇仄, 〇仄〇〇仄,【25俩字,不可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6 10: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3-16 10:4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3-16 10:31
好吧,这个事先放过吧,请回到主题上来,具体说说永明的声律标准及与近体的区别 ...

依据平韵五言诗(首句不押韵)来说,

永明体的律句,有三个大类:
〇平〇〇仄,
〇仄〇〇仄,【25俩字,不可同上同去同入】
〇仄〇〇平。

近体诗的律句,有四个大类:
〇平〇〇仄,
〇仄〇〇仄,【25俩字,不可同上同去同入】
〇仄〇〇平,
〇平〇〇平。


永明体的律联,有两种:

〇平〇〇仄,
〇仄〇〇平。

〇仄〇〇仄,【25俩字,不可同上同去同入】
〇仄〇〇平。


近体诗的律联,有两种:

〇平〇〇仄,
〇仄〇〇平。

〇仄〇〇仄,【25俩字,不可同上同去同入】
〇平〇〇平。

点评

永明体也讲平仄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7 22: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3-17 22: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7-3-16 10:48
依据平韵五言诗(首句不押韵)来说,

永明体的律句,有三个大类:

永明体也讲平仄么

点评

从单句的声调分类来论,近体诗和永明体,都是讲四声,而不是论平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8 0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3-18 01: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单句的声调分类来论,近体诗和永明体,都是讲四声,而不是论平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5 22: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