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1
注册时间2017-2-11
威望844
金钱6700
贡献5681
金牌会员
 
威望- 844 点
贡献- 5681 次
金钱- 6700 枚
|
发表于 2017-3-10 19: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才我留意到了吾爱网的一些跟评,也录到这理来吧,观点如何就见仁见智吧
俺叫张三
浮世寻幽沟谷行,苍塬曲径幔云生。幽,做实字,幽静隐蔽的地方。管子说,虎豹得幽,而威可载也。说凶猛的东东只有在潜藏的时候才具有威慑力,一旦露白就成了纸老虎。看看喧嚣尘世中的作者需要的幽是何等境界:苍塬曲径的沟谷深壑,天空中飘荡着布条状的游云。幔云,细条状的云絮。。首联对仗,看看对偶:浮世与苍塬,寻幽与曲径,这两者一类,虚字+实字,组成侧串结构形式的对偶;沟谷与幔云,实字+实字,组成平行结构的对偶。符合字面对偶的要求。唉,这一联呢,颇有点念天地之悠悠的感觉。上下联的结构呢,可以看做是先总后分,上联总括,下联具象。此联埋了个包袱:这幽处可有什么得了幽?
一声鸡唱从天落,两槛玉茭尤阙横。嘿嘿嘿,看来是有奥秘的东西存在啊:天鸡。至于玉茭,也就是玉米杆子应该算不得神物。调侃一下,还望作者兄台勿怪。结合着诗题:延安乡下走亲,,这一联的大意是听到了鸡鸣,看到了庄稼,看来地方就要到了,亲戚相聚,估计那甘醇的酒与亲情会教诗人流连忘返的。。看对偶,鸡唱侧串,玉茭平行,失对了;天对阕,落对横,一声对两槛,字面对偶上木有问题。只是这里的槛字做数量字用,还是头一次遇到。这一联笔法夸张,只是对比着首联的沟谷,还有二联的村鸡玉米地,再品味着这个阕字,感觉着造像上有些矛盾,一声,太细致;阕,一般指大型雄伟的建筑物。
对于第三联,根据立意,转折到该如何走亲相见与喟叹了吧?木有。曰:坐等东君迎远客,还差青女著孤坪。这个就与前二联与诗题的联系就少了,基本上就木有了关联,东方不败斩断因果了。若是强解,就是:亲戚家就要到了,俺坐着歇歇等待着东家来接俺,数一数人数,还有一个叫做青女的女子落在后面的孤坪,,或者,这一家走了之后,还要到青女家去。此联,在章法上有问题。。
首联对仗,颌联可对可不对,不做对偶的貌似被古人们吹做:偷春格。
这首律,俺觉得前一联半很有滋味儿,下面的一两半还须斟酌,至于尾联俺就不再置喙了。只是还要说,若理解的不妥不到之处还请作者海涵;若有不同见解的诗友还请另开楼层支持八怪版主,谢谢。。 2 [投一票]
2017-03-10 13:10 [打赏]
八卦掌付 打赏 1.00 两银子
八卦掌付回复: 2017-03-10 13:29
张三说的很细,想必等会作者应该会领悟到。
赞一个先。
偷春格的提法嘛,值得探究哦。
这首诗最要紧的就是不稳,个见。。。
俺叫张三 跟评: 2017-03-10 13:11
嘿嘿嘿,俺穷呀,坐等八卦兄台打赏发银子。。
八卦掌付回复: 仁兄客气了
[跟评] 7楼
木刀
行看水穷云起:延安乡下走亲逢雪偶书 [七律]
浮世寻幽沟谷行,苍塬曲径幔云生。
一声鸡唱从天落,两槛玉茭尤阙横。
坐等东君迎远客,还差青女著孤坪。
炊烟不复暖墟里,山外纷纷山内清。
“浮世寻幽沟谷行”:浮世,佛教用语 指繁华放荡而又虚空的生活,多用于表达“浮沉聚散不定的人世间”。我寻思,这句是说,“我”不满城市的“喧闹”,趁走亲的机会,来家乡寻找“幽静”。“寻幽”,暗示不满“浮世”而来,则“浮世”用词就不是很妥帖,难道“家乡”不属于“世”的一部分吗?这个“世”字用大了。“幽”的反义词是“喧闹”,似乎用“闹市”取代“浮世”更合适。“沟谷行”,就不如“乡里行”,因为暗扣了题里的“走亲”。以我所知,在陕北高原,用“谷”来形容高处之间的狭长地段是不合适的,用“沟”、“壑”可以,这是由于“山顶”是一样平(即所谓的原或塬,也就是高台)。再者,即使“沟”、“谷”可以并用,也有重复之嫌。如果不拘泥于格律,首句可以用邻韵,我看“闹市寻幽去走亲”就不错。
“苍塬曲径幔云生”:“苍”字用得好,反映了时代的特点。由于退耕、退牧还林,三北地区大量植被归覆,致使现在陕北体裁的革命历史剧里,都拍不到过去见惯了的那种荒凉画面。然而,“曲径”用词不好,使人联想到庭院,与“苍塬”的大气颇为相隔。我以为,改用“洞壑”,有窑洞的沟壑,能反映陕北地区的特色,再加“塔”,就可大致勾勒出延安的影子了。可改为“苍塬洞壑塔云生”,或“苍塬洞壑幔云行”(如果前句用“去走亲”)
“一声鸡唱从天落”:这句我认为是神来之笔,毫无问题。问题出在下句。不过“一声鸡唱星天落”可能更好。
“两槛玉茭尤阙横”:这句表述所指令人费解。如果与上句的“俗”相对,这句就可以尽“雅”而为。“槛”,看了图片,大概是指像囚车一样的东西,可能是晾晒粮食的物件。“阙”,可能是指“月亮”,更可能是指“宫阙”。如是后者,这个“尤”就应该是“犹”,但不如“如”字明晰。另,“玉茭”与“鸡唱”失对。“茭”可改“囤”。考虑上句,可改为“两槛玉囤宫阙横”。
“坐等东君迎远客”:“坐等”交代不清,可能是指太阳早就升起,在家里等着客人来。“迎”字冲淡了韵脚,可考虑改为“都”
“还差青女著孤坪”:“还差”应该是“回来差使”的意思,才能与出句对上,所以这两字应该念“huánchāi”(音环拆)。“孤”字意不好,与全句氛围不衬,可考虑用“空”。与上句一起,我觉得改为“但使东君都远客,还差青女著丰坪”可能更好。
“炊烟不复暧墟里,山外纷纷山内清”:唯“墟”字不宜状北方村落,“清”字指向不明。不如改为:“风烟不暧炊烟里,山外纷纷山内蒸”。
若有出入枉断,敬请尽情拍砖。 1 [投一票]
2017-03-10 12:08 [打赏]
八卦掌付 打赏 1.00 两银子
八卦掌付回复: 2017-03-10 12:15
喜欢看刀兄的砖!
用心点评!
俺叫张三 跟评: 2017-03-10 13:41
回八卦兄的话:若要稳当,就要在律诗中贯彻一个立意之下的三个支撑点:一二联之间的承,二联与三联之间的转意,尾联的结。。这一调,个感第三联断头了,也就少了一个支撑的点了。不稳的点评,俺是附骥的。。。
八卦掌付回复: 良言也!
行看水穷云起 跟评: 2017-03-10 15:30
回应俺叫张三:感谢张三诗友精彩点评。关于颔联和颈联在下做些说明:当初我登坪时,其下先闻鸡鸣,其上抬头看见有“阙”一般的玉米笼子。坪很高,朝南,视野也很好,我想,在这么一个安静之所,每天太阳出来时,定会着陆在这坪上,与主人“相看两不厌”。可那天天气初来尚好,半程却飘起了雪花。定是太阳爽约,差了这雪花来的。
行看水穷云起 跟评: 2017-03-10 15:59
木刀诗友,您好。您指出“墟”字不适合描写北方村落,那“塆”字何如?
木刀 跟评: 2017-03-10 17:43
回应行看水穷云起:我觉得你这个意思没在诗里表达出来。
木刀 跟评: 2017-03-10 17:51
回应行看水穷云起:关于“墟”我没在北方农村待过,我也不知道。查了一下,墟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废弃的人类居所,一个是乡村较易的地方。你肯定是第二个意思。北方大概是叫“集”,在寺庙附近的,叫“庙会”,还有“赶摆”,“赶场”等。
[跟评] 6楼
青云士
一声鸡唱从天落,妙绝!人在下方走,山上人家鸡唱一声,乍听而惊,仿佛从天而来。题目“延安乡下走亲逢雪偶书”,没多大问题呀,逢雪,不一定就全写雪,点到就可,“ 乡下”,“走亲”,这些内容都写到就行。“浮世”二字格调消极,与“乡下走亲”之喜庆气氛相悖。“炊烟不复暖墟里”,作者可能想写陶潜之“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之境界,而不是想写“暖村”。“暧暧”,昏暗不明或繁茂之景,不是”暖“景。“暧”与“暖”很容易混淆啊。问候八卦兄与行看水穷云起诗友! 6 [投一票]
2017-03-09 23:04 [打赏]
八卦掌付回复: 2017-03-10 11:53
青云老兄中午好。
新春吉祥
行看水穷云起 跟评: 2017-03-09 23:53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诗友惠见,在下正是此意。多谢鼓励,问好。
阿超 跟评: 2017-03-10 11:32
赞同青云士的分析,投一票!
醉酒天涯 跟评: 2017-03-10 11:49
我也赞成青云士诗友这一说法。逢雪,不一定就全写雪,点到就可。而且题叫【延安乡下走亲逢雪偶书】,下面的“山外纷纷”也并没有交代不明朗这一说法。问候各位!学习!
[跟评] 5楼
烟雨楼台
首联尚可,只是觉得稍平。
二联出句写人行谷底、鸡鸣坡上,意思说得过去。对句用“两槛”来修饰“玉茭”,比较少见,也与实际不符,很少有玉米田修栏杆的;“阙横”过于雄壮,很难与包谷地联系在一起。
三联太虚,“东君”、“青女”让人云里雾里。
尾联出句也可,对句只描写了现状,没有引申和拔高,影响整首诗的格调。
通篇来看,如果隐去题目,很难让人想到雪。
胡言乱语,贻笑大方。 1 [投一票]
2017-03-10 16:31 [打赏]
八卦掌付回复: 2017-03-10 18:20
有道理。
看的也比较准确,欣赏
新春吉祥
[跟评] 4楼
行看水穷云起
先生所言甚是,颔联太宽。对一个生长在平原地带的人来说,目睹陕北的山村景象,惊奇稀罕万分。然实想表达所听所见,就“任尔”其宽了。“槛”指我以前从未见过的如囚笼一般存装着玉米的笼子。“东君”这里指太阳,“青女”即指雪,“还”这里是动词,与“坐”对。“坪”指山腰上人为开辟的院地。尾联中“暖”实为“暧”,我的错误。
感谢众位诗友雅正,望拍砖,只为交流学习提高。 1 [投一票]
2017-03-09 23:50 [打赏]
八卦掌付回复: 2017-03-10 11:54
祝新春吉祥
储书阁间,个人看法,希望共同进步为好
行看水穷云起 跟评: 2017-03-10 12:05
[跟评] 3楼
博陵闲士
八卦掌付先生评论很到位了,佩服!
此诗不看题目让人感觉不到有雪,难道是“天上落”?拟或是“纷纷”?只有青女能代表雪,但又“只差”,等于没来。拙见 1 [投一票]
2017-03-09 21:36 [打赏]
八卦掌付回复: 2017-03-10 11:51
昨天未及细说,今天又有补充
行看水穷云起 跟评: 2017-03-09 23:57
“还”作动词解。诗友所见甚是,“青女”这里代表雪。感谢赏评,问好。望继续批评指正。
[跟评] 2楼
行看水穷云起
关于颔联和颈联在下做些说明:当初沿着羊肠小道登坪时,其下先闻鸡鸣,其上抬头看见有“阙”一般的玉米笼子横在那里,我想,这有“阙”这个标识物的地方应该就是我们的目的地了。坪很高,朝南向阳面,视野也很好。在这么一个安静的孤伶伶之所,每天太阳出来时,定会飘然登陆在这坪上,与主人“相看两不厌”。太阳是这个坪上的老主顾,可算半个主人,也会出来迎接我们这些客人的,可那天天气初来尚好,后来却洋洋洒洒地飘起了雪花。于是,我想,定是这“半个主人”爽了约,“违”了礼,回差了这雪花来的。至此,再看整首诗,“亲戚”这个真正的主人并未在诗里露面,看来,与题目中“走亲”无联系了。我检个讨。
非常感谢众位诗友的倾心评析,望继续拍砖,在下来此,但求“砖瓦加身”,也好练就“功夫”。拜托了。 0 [投一票]
2017-03-10 15:50 [打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