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68|回复: 8

金筑子贬低沈宋可以休矣!

[复制链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3-6 20:5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金筑子问:
问针叶林:既已是律诗,它又如何突变?律诗突变之后又成什么诗了?
水是液体,温度达100度c之后便成气体:下降到0度c之后便成固体。这就叫水在一定条件下的突变!
如果说这是针叶林颠三倒四惯了,语不择词,那么:五言八句,句中讲平仄,句间讲粘对,中两联讲对仗的这种诗,本来就在永明体中存在,沈宋如何让它突变?沈宋只是认为这种体特好,加以推广提倡,这是他们在认识水平上的高超,(比早已于他俩的唐太宗高超),而不是他俩在格律上进行了什么劳动!正如后人也跟着写这种诗在格律上不需要进行什么劳动一样!


-----金筑子文化水平较低,估计也就是小学毕业吧,没学过物理,不懂什么叫相变。所以我要耐心解释一下:相变不是突变。水在相变时温度是保持恒定的,但过程是缓慢进行的。如冬天湖面结冰,不是温度达到0度瞬间就冰冻的。气化也一样,水开后温度始终是100度,但要等很长时间一壶水才会气化完成,所以也不是突变。
    而就诗而言,金筑子也是外行。他说“五言八句,句中讲平仄,句间讲粘对,中两联讲对仗的这种诗,本来就在永明体中存在,沈宋如何让它突变?沈宋只是认为这种体特好,加以推广提倡,这是他们在认识水平上的高超,(比早已于他俩的唐太宗高超),而不是他俩在格律上进行了什么劳动!正如后人也跟着写这种诗在格律上不需要进行什么劳动一样!”
    还是他的老观点:沈宋是农业育种专家,“从永明体诗中挑选出这种最好的诗,加以提倡。”接着金筑子继续他的诅咒先人的恶劣品性,说什么“而不是他俩在格律上进行了什么劳动!正如后人也跟着写这种诗在格律上不需要进行什么劳动一样!”
这里金筑子的荒谬之处在于:
   1,金筑子有什么根据说沈宋是“从永明体中挑选出这种诗”?没有任何根据就是对沈宋的造谣污蔑。
   2,挑选某种诗体,要有标准。如果沈宋真有挑选,他们挑选的标准是什么?比如他们定型的七律,永明体中可有?
   3,你说沈宋“认为这种诗形式最好”,是否还有最差的形式?那为什么沈宋集子里还有折腰体古风等诗体存在?岂非故意写差的?
   4,沈宋定型了律诗“不需要劳动”?后人跟着学习写作也“不需要劳动”?金筑子在胡言乱语!
   金筑子是诗词网络中的一个另类。他坚持十年鼓吹“今古混用”,是个独一无二的既谩骂平水韵又谩骂新韵的人物。此人实际不过是跟在自由派屁股后面在抹黑中华文化而已。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3-6 21: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要传承,首先必须在理论上正本清源。比如什么是近体诗什么是古风,近体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近体诗是怎样产生的?这些基本问题不解决,唐诗难以真正地传承。有人说这些都是ABC,其实说这种话的人本身就是个诗词ABC,他对诗词基本没入门。现在很多谬论都发生在对这些ADC的认识上。包括那个谩骂古韵是哑巴韵的吟者,他懂什么诗词?自诩为天下第一骂将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3-6 21:28: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年网络中奇葩不少。比如有个叫N羊的一直在谩骂王力王渔阳赵执信,说他们是清人说,不是唐人说。按照这羊的唐人说就是元兢解释的沈约蜂腰病,是二五交替的大唐律。为了证明这大唐律,羊专门爱故意错标字的四声,以满足羊理论的需要,如“日”是“去声”,霭是入声等等。还说唐玄宗的古风“过晋阳宫”是大唐科考“近体诗”,笑话百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3-7 04:54:44 | 显示全部楼层
何谓突变?突然之间的变化。指时间之短。那么沈宋时期突然变化的有什么?诗风!
一,篇幅。延续二百多年的永明体诗,皆是五言,但句数没有限制,篇幅长短不定。而到沈宋突然之间以五言八句为主流。
二,押韵。永明体平仄均可押,但到沈宋以押平韵为主。
三,全诗的声律布局,即平仄粘对律的确立,这在沈宋之前是无人注意的。到沈宋粘式律诗成为主流。
四,诞生了七律。

点评

何谓突变?突然之间的变化。指时间之短。那么沈宋时期突然变化的有什么?诗风! 一,篇幅。延续二百多年的永明体诗,皆是五言,但句数没有限制,篇幅长短不定。而到沈宋突然之间以五言八句为主流。 二,押韵。永明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7 07: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3-7 05: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3-7 05:19 编辑

永明体中存在五律的偶然性有多大?
平仄韵几率50%×八句的几率按10%×粘式可能性12.5%=0.625%,现在我找到12首,等于是在1920首诗中找到的。
所以金筑子说沈宋“在永明体中找到律诗并提倡”是不可能的。在没有确定格律时按什么标准找?
沈宋的伟大在于创制了一种全新的诗体:五律和七律,自此风行至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7-3-7 07:5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3-7 07:51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3-7 04:54
何谓突变?突然之间的变化。指时间之短。那么沈宋时期突然变化的有什么?诗风!
一,篇幅。延续二百多年的永明体诗,皆是五言,但句数没有限制,篇幅长短不定。而到沈宋突然之间以五言八句为主流。
二,押韵。永明体平仄均可押,但到沈宋以押平韵为主。
三,全诗的声律布局,即平仄粘对律的确立,这在沈宋之前是无人注意的。到沈宋粘式律诗成为主流。
四,诞生了七律。
除却说法不同,本质有何区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3-7 08:48: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说法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7-3-7 09:2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平仄均可押】与【押平韵为主】,
都没有否定永明体和近体诗两种律诗包含【仄韵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3-7 09:35: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仄韵律诗极少,一般视为古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5 22: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