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筑子问:
问针叶林:既已是律诗,它又如何突变?律诗突变之后又成什么诗了?
水是液体,温度达100度c之后便成气体:下降到0度c之后便成固体。这就叫水在一定条件下的突变!
如果说这是针叶林颠三倒四惯了,语不择词,那么:五言八句,句中讲平仄,句间讲粘对,中两联讲对仗的这种诗,本来就在永明体中存在,沈宋如何让它突变?沈宋只是认为这种体特好,加以推广提倡,这是他们在认识水平上的高超,(比早已于他俩的唐太宗高超),而不是他俩在格律上进行了什么劳动!正如后人也跟着写这种诗在格律上不需要进行什么劳动一样!
-----金筑子文化水平较低,估计也就是小学毕业吧,没学过物理,不懂什么叫相变。所以我要耐心解释一下:相变不是突变。水在相变时温度是保持恒定的,但过程是缓慢进行的。如冬天湖面结冰,不是温度达到0度瞬间就冰冻的。气化也一样,水开后温度始终是100度,但要等很长时间一壶水才会气化完成,所以也不是突变。
而就诗而言,金筑子也是外行。他说“五言八句,句中讲平仄,句间讲粘对,中两联讲对仗的这种诗,本来就在永明体中存在,沈宋如何让它突变?沈宋只是认为这种体特好,加以推广提倡,这是他们在认识水平上的高超,(比早已于他俩的唐太宗高超),而不是他俩在格律上进行了什么劳动!正如后人也跟着写这种诗在格律上不需要进行什么劳动一样!”
还是他的老观点:沈宋是农业育种专家,“从永明体诗中挑选出这种最好的诗,加以提倡。”接着金筑子继续他的诅咒先人的恶劣品性,说什么“而不是他俩在格律上进行了什么劳动!正如后人也跟着写这种诗在格律上不需要进行什么劳动一样!”
这里金筑子的荒谬之处在于:
1,金筑子有什么根据说沈宋是“从永明体中挑选出这种诗”?没有任何根据就是对沈宋的造谣污蔑。
2,挑选某种诗体,要有标准。如果沈宋真有挑选,他们挑选的标准是什么?比如他们定型的七律,永明体中可有?
3,你说沈宋“认为这种诗形式最好”,是否还有最差的形式?那为什么沈宋集子里还有折腰体古风等诗体存在?岂非故意写差的?
4,沈宋定型了律诗“不需要劳动”?后人跟着学习写作也“不需要劳动”?金筑子在胡言乱语!
金筑子是诗词网络中的一个另类。他坚持十年鼓吹“今古混用”,是个独一无二的既谩骂平水韵又谩骂新韵的人物。此人实际不过是跟在自由派屁股后面在抹黑中华文化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