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68|回复: 28

一壶春雪试茶香之八卦/兼浅论格那丁之错

[复制链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3-6 02:3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7-3-6 02:43 编辑

一壶春雪试茶香之八卦                             第一回

       年前中诗论坛有格那丁者,提出了这个试题:
       竹底山泉到草堂,一壶春雪试茶香。——,——。//补足后两句。
       ——,——。唯有老夫知此味,一壶春雪试茶香。//补足前两句。

      试题一出,诗家云集续其句,中亦有不解‘春雪’之意者,格氏不厌其烦,细心陈解,其在【也说“一壶春雪试茶香”】中便已言明,’烹雪煮茶历来是件高雅的事,从白居易、陆龟蒙到《红楼梦》都是如此。明高濂《扫雪烹茶玩画》说:“茶以雪烹,味更清冽,所为半天河水是也。不受尘垢,幽人啜此,足以破寒。”唐朝不泡茶而煮茶,《茶经》可以证明,冲泡是后来的事,所以说“煮茶”,这要明确。原来真是用春天的雪来煮茶,觉得这味道极好。由于“春雪”清冽纯净,逐渐演变为上好茶水的代称,如高士谈的“晴日小窗活火,响一壶春雪”,罗大经的“一瓯春雪胜醍醐”等,这在古诗里是有明证的。知道“一壶春雪试茶香”意思了?若是不知,我把它翻译成白话好了:沏一壶上好的茶水,坐下来品一品茶的甘香。“试茶”就是品茶,复合词,固定搭配。刘禹锡有《试茶歌》,陆龟蒙有“尝泉欲试茶”,黄骥有“神仙楼畔试新茶”,不须考证。‘

      本来是很好理解的一壶春雪试茶香之句却便便遇上了学富五车的如观大法师和孤傲自负的光明顶杨逍,一坚说春雪是烂泥汤,一坚说以茶试茶是病句云云,一时之间,风云突变,如观门下,落发的、没落发的真假比丘尼一同上阵,左使杨逍帐下,风火雷电四门教众及一班喽啰一同加入战团,连年混战,从律版杀到诗论版,从中诗杀到港诗,大有必欲一杀素有九大格郎之称、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的民间诗教教主格那丁之傲气而后快之势。

      想那格氏帮主,本也好战分子一个,武功又臻绝境,怎肯轻易饶过光头和尚及魔教中人,以一敌万,歼敌无数,如左二人党羽悉数被歼,伤重未死者亦纷纷投降,最后只剩下如观大法师和左使二凶,甚是顽固,结成联盟,约格帮主最后一战于光明顶之上,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17-3-6 02:3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7-3-6 02:44 编辑

                                                第二回
       光明顶,世人但知黄山之峰却不知昆仑之巅亦有,此时大江南北,正是春暖花开之时,昆仑山上却别有一番风景,山顶终年积雪,千年不化,格如杨三人,摆开阵势,开始论战,只见格帮主支好古壶,架上碳火,随手抓了一把山岩之断层之雪入壶,加进些许团茶,一边文火慢煮,一边论道;’雪本水意,释名曰,雪,绥也,水下遇寒而凝,绥绥然下也。说文曰,雪者,凝雨以彗。故,古人常取雪为水意,水化为雪,甚是高洁,松品落落,雪格索索是也,一别高人又十年,霜筋雪骨健依然是也,故,陶学士过定陶不改雅意,取雪烹其团茶也,高士之雅趣也‘。如观犟道,今不如昔,如今污染严重,雪已不足烹茶也。格氏笑曰;’哒,秃驴看好,此乃千年之雪‘,如观遂绝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17-3-6 02:4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7-3-6 02:45 编辑

                                                      第三回
       略过如观绝倒不提,想那杨逍,号左使、福之猪猪、鸣鹧鸪、杨八股等等,马甲成群,享誉打不死的小强之称,素来诡计多端,又岂能善罢甘休,屈死于格氏之下,此时见如观不济,两小眼滴溜溜地乱转,不觉计上心头,’古人素有白马非马的诡辩之术,何不学以致用,累死格氏则个‘,遂对格氏曰;’一壶春雪试茶香,以茶水试茶,岂非病矣’,格氏应道;’茶+水‘,杨氏曰,’茶+水不是茶水么‘,此时,一旁观战的山人实在看不过眼了便出来戏曰;’“茶+水”就是茶水,“饭+桶”就是饭桶‘。杨逍毕竟是混了几个版块版主的主,又假作谦虚问格帮主曰,‘老格,别只记得天花乱坠。你擅长现代汉语语法分析,给我们讲讲“一壶春雪试茶香”的主谓宾定状补。’,老格终归是夫子,时时不忘诲人不倦,遂引经据典兼西洋胡语地海德格尔、拉伯雷、乔伊斯、塞利纳地啰嗦了半天,没想到却被杨逍一句‘反复,是修辞;重复,如“用茶水泡茶”,是语病。简单明了。’噎得老格个半天说不上话来,由是观之,左使心理之强大,肠子之花花是绝不容小视的。

       老格虽是半天说不上话来,待回过神来,却也挪喻杨逍道;‘你和我比拼内力岂不是鸡蛋碰石头?’
       杨逍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曲线进攻,冷不丁指着格帮主的鼻尖骂道,’格老鼠,你家哪本字典查出来“试”是“品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17-3-6 02:4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7-3-6 02:47 编辑

                                                             第四回
      话说杨逍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冷不丁指着格帮主的鼻尖骂道,’格老鼠,你家哪本字典查出来“试”是“品品”?‘

      想那格那丁酸夫子一枚,何曾受过此等鸟气,一时竟方寸大乱,左挥手右摇臂,象个祥林嫂似地四处叫屈,欲寻求个公道,喑喑哑哑地对众人说道‘:‘’大家看看杨逍的孤陋寡闻,不学无术‘’,言罢,捧出自家珍藏的《漢語大詞典》翻至第10086页以示众人:

试茶(試茶)  拼音:shì chá
品茶。 宋 蔡襄 《茶录》:“ 建安 民间试茶,皆不入香,恐夺其真。” 清 张岱 《陶庵梦忆·禊泉》:“试茶,茶香发,新汲少有石腥,宿三日,气方尽。” 清 马曰璐 《汧江太史斋中品泉盛青嵝同作》诗:“清晨同过太史家,不比试茶閒自啜。”

      想那杨逍亦是久经沙场者,混淆一气是他的拿手行当,又岂会被老格家的《漢語大詞典》所吓倒,遂祭出杀手锏对众人说;‘’试茶,可释“品茶”,但 试≠品;这里若要找个更近的词义来说“试”,是“调”,“调羹”之“调”。试茶不只是品啜,而是包含生炉烧水碾茶分茶等等在内的一整套茶艺活动。这是一。
但诗句是“一壶春雪试茶香”,只要不断句成“一壶春雪试茶,香!”,则格老要查的字典,不当是试茶,而是“试香”。依照老格的“品品”说,这里是要品香了。‘’

       嗯嗯,这厮手段不说也罢,反正够老格忙上一阵了,话说杨逍何止手段了得,亦深谙YY不上税、笑死人不偿命之道,临了还不忘对众人显示一下YY之功,道,‘’于茶于诗,十个老格未必能及我肩,所以说教就没必要了,障眼法更可以收起来。‘’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3-6 08: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竹底山泉到草堂,一壶春雪试茶香。----------
这两句只有一解:此时的竹底山泉为春雪所化。用这春雪所化之山泉水烧开泡茶,试试这茶的香味有什么特别?

点评

哦,金先生原来是这么看的,何不看看格那丁自己的解释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6 21: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8
贡献
33010
金钱
52967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7-3-6 18:35: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壶春雪试茶香。这句,没问题啊。

点评

人家说有就有呗,没有也得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6 21:39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17-3-6 21:2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7-3-6 21:29 编辑

第五回
      话说杨逍刚展示过‘’于茶于诗,十个老格未必能及我肩,所以说教就没必要了,障眼法更可以收起来。‘’YY之功,立马便招来格帮主的辛辣的挪喻;‘你表演得越充分越好,这样暴露也越充分,大家看得就越清楚!’。
      这杨逍歪头一想,不对呀,跟老格硬碰硬怕是要吃亏,格那丁不是祭出“一壶春雪”何以能让人丧智?‘’的一杆大旗来么,自己又实在拿不出象样的理论法宝来,咋办,何不来个乾坤大挪移,学学唐尧的缠功,暂避格氏锋芒,遂弄了首四不象的诗缠着让老格评评也好呀,格那丁要是评了,说明老格也就那水瓶了,只要自己轻飘飘地来上几句‘格氏,这个本就是四不象,你还认真了,傻不傻呀,逗你玩呢’便可,格氏要是不评,又正好再YY一回,看看,十个老格也不能及我肩,嗯嗯,好计。。。
      于是杨逍也祭起了黑龙旗‘’杨逍亲制五绝一枚,格丧智能评不?‘’,凑曰

‘’格老说“杨逍根本不会写绝句”,他有一半是对的,因为绝句难免太锋利,也就放下“不写”了;至于“会”不会,我自己不好说,至少某些东西“我学识渊博”那话本杨是“不会”说的。

我写绝句那会儿,格丁先生大概还在娘胎里未成形。没见过本杨绝句,不怪。
拈本杨绝句一枚,请格丧智来评,如假包换。


夏日绝句
镰刀锤子血,宝马流光漆。华堂歌起来,料得又七一。

格那丁又将如何应对,且听下回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17-3-6 21:3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3-6 08:37
竹底山泉到草堂,一壶春雪试茶香。----------
这两句只有一解:此时的竹底山泉为春雪所化。用这春雪所化之 ...

哦,金先生原来是这么看的,何不看看格那丁自己的解释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17-3-6 21:3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7-3-8 22:23 编辑
林金建 发表于 2017-3-6 09:08
格那丁跟杨逍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最好别掺和其中。问好!

这厮,成天臭烘烘的,手又黑,太多人反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17-3-6 21:3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7-3-6 09:14
我重孝在身没上网,怎半山楼主人变成理论栏目首版了呢?

节哀顺变,问好

半山楼主人变成理论栏目首版之事属其版块事务,这得问北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17-3-6 21:39:14 | 显示全部楼层
穿越梅嶺 发表于 2017-3-6 18:35
一壶春雪试茶香。这句,没问题啊。

人家说有就有呗,没有也得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17-3-7 07:0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7-3-7 19:53 编辑

第六回

杨逍这厮未免也太小看格那丁了,格帮主火眼金睛,早就识破了杨逍的阴谋,只见格那丁一记连环飞腿猛地踢了过去:
你这是五绝没入门,即,连五绝的基本模式都没有掌握。知道五绝的基本模式吗?
你尽管谩骂,提供点弹药。我的下一篇文章很快要出笼了:《论当今诗人的流氓化:以杨逍为例》。
杨逍就知道七拼八凑,胡乱堆砌几个名词术语,他以为凑够20字就是五绝了!可以说他连五绝的门在哪里都不知道,更别说五绝的模式/那股气的运行了,他怎么还好意思拿出来丢人现眼呢?!
和你纠缠这种小儿科的东西叫掉价。。。
你表演得越充分越好,这样暴露也越充分,大家看得就越清楚!
杨逍啊,你写诗写不过,说理说不过,胡搅蛮缠也白搭,于是便急急忙忙使出一个谩骂、取外号侮辱他人人格的绝妙办法,你大概以为这样就伤到对方了。这下作之法能起作用吗?一般能。但是你要想想你遇到了一个什么人,这不是一个一般的人。你这臭招我十几年前就见识过了,风过耳!知道吧?“知己知彼,”你连这个也不懂啊?真是奇怪!
杨逍这等骂几句,取个外号什么的还真是小儿科,可见其内心之怯懦。遮遮掩掩干嘛?当年我遇到的可是祖宗八代的骂,别这样“犹抱琵琶半遮面”好不好?让人看扁了。
胆小鬼杨逍的作为:
杨逍一贯宣扬他敢于担当,而他是这样担当的:别人并没有勒令他修改标题,但他自觉得很,赶快把标题改了,还恬不知耻地说“标题已改”。可转念一想,又觉得没面子,于是他找补一句:“支持追究始作俑者。”
“支持追究始作俑者”相当于街头泼皮挨打后说的:“你等着,你给我等着!”然后溜之乎也!
这事的起源还是杨逍那个病句:“吴语是乡亲”?
“吴语是乡亲”如果没有语境限制就一定是个病句!但杨逍功力不够,不知道怎么语境限制,结果上句搞了个“兴怀浑欲忘”而不是“南来认征客”(格那丁替他写的),所以“吴语是乡亲”就成了一病句。
想想这句,如果这也对,那么我们可以作替换练习:1、英语是老外,2、女儿是母亲,3、蔬菜是大田, 4、臭屁是如观…以此类推,可见其荒谬绝伦!
可是这杨逍心胸狭隘,死不认错,不仅百般狡辩,还伺机报复。看到“一壶春雪试茶香,”他以为报仇的时机终于来了,于是信心满满一抓,但抓到了一块通红的炭火,皮焦肉烂。后来的事大家都看见了。...
结论:
1、杨逍心胸狭隘;
2、杨逍报复心极重;
3、杨逍不学无术;
4、杨逍痞性十足;
5、杨逍修养太差…

嗯嗯,这一记连环飞腿,直踢了个杨逍脸青鼻肿,颜面扫地,这厮虽是未呜乎哀哉,却也只剩下满嘴喷粪、臭气烘烘的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17-3-7 08: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7-3-7 10:11 编辑

论曰:书有所未曾读,路有所未曾行,理有所未曾明,人之常情也,无知不是某一个人的错,无知便无行更选择无耻却绝非常人所为。杨氏者,非常人也,不做君子也罢,只当看客又何妨,然好出风头之天性使然,欲借攻击格氏谋一虚名,一谎已出,百谎来圆,文论不足,臭话来凑,已然从末流文人直坠入无行无耻之列,颜面扫地,哀哉。
然格氏亦有所过,过不在一壶春雪试茶香,过不在诲人不倦,过在赶狗入穷巷,穷巷狗咬人。吾国吾民,素好面子,把脸面看得比小命还重要,杨氏者虽不学无术,无知无聊无行无品无耻,毕竟爱出风头,好博虚名,身挂多个网络虚名,怎肯轻易认错,格那丁氏者,不体谅杨氏苦处,一路狂扁,不肯轻饶,杨氏已然穷巷,岂有不咬几口之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17-3-7 08: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7-3-7 22:32 编辑

杨氏身为网络版主,本当以身作则,然整天臭气烘烘,不惜污染论坛,带坏风气,岂非臭虫一个。
诗曰/臭虫
本就丑之极,心思惟腹黑。平生欠教养,栖寄阴沟侧。嗜血道无行,臭遗骚人域。晨昏汲汲营,刺针每每贼。从来只性乱,痞烂尤得色。恶腺排两边,怨毒成一瘪。喷外无长物,枉然好装逼。遗臭港诗坛,深南堪太息。德才两无存,胡不速死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7-3-9 20: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壶春雪试茶香。好句!春雪,咋理解都行。知典即当典看,不知典者就当春天的雪看,也不失其雅。

点评

雨梦先生说的有理,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9 21: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17-3-9 21:4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3-9 20:08
一壶春雪试茶香。好句!春雪,咋理解都行。知典即当典看,不知典者就当春天的雪看,也不失其雅。 ...

雨梦先生说的有理,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7-3-10 08: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翻雪.

泛出白色。 明 王九思 《四时怨》曲:“醉醒锦袖笼香晚,茗甌翻雪小房櫳。”

煮雪 

用雪水烹茶或造饭。 唐 喻凫 《送潘咸》诗:“煮雪问茶味,当风看雁行。”

茗雪  

呈青白色的茶。 宋 苏轼 《虔守霍大夫监郡许朝奉见和复次前韵》:“同烹贡茗雪,一洗瘴茅秋。” 清 黄遵宪 《台湾行》诗:“艾杀蓬蒿来此土,糖霜茗雪千亿树。”

瓯雪(甌雪)  

形容茶煮沸时瓯中泛起的雪白乳花。 宋 晁补之 《次韵苏翰林五日扬州石塔寺烹茶》:“轻尘散罗趜,乱乳发甌雪。”

点评

感谢雨梦先生提供的资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0 11: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3-10 10:5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7-3-10 10:56 编辑

就事论是,一壶春雪试茶香,格拉丁把春雪解释成茶水而不是雪水是不通的!杨逍为这个问题去辩输赢更是无聊!一个诗词理论版长时间提供这种无聊的辩台只能证明自己素质低下!

点评

春雪此指的是烹茶之水,并非茶水,有人惯于有意混淆,扰乱视听,纯为薄面之争,金先生莫着了道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0 15:46
一壶春雪试茶香,从彼坛争到此坛,夹杂着甚多私货,已流于面子之争,不足论也。 他栏之事务,不予评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0 11: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17-3-10 11:2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3-10 08:12
翻雪.

泛出白色。 明 王九思 《四时怨》曲:“醉醒锦袖笼香晚,茗甌翻雪小房櫳。”

感谢雨梦先生提供的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17-3-10 11:3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7-3-10 10:16
格那丁和杨逍都善辩,别的不说单就赚人气这点来看,则是值得肯定的。

善辩者必以理服人,无耻者以骂辱人,无能者以权禁人


赚人气不见得是诗词理论之道,八卦、揭私、攻讦等也赚人气,却非学术之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17-3-10 11:4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3-10 10:51
就事论是,一壶春雪试茶香,格拉丁把春雪解释成茶水而不是雪水是不通的!杨逍为这个问题去辩输赢更是无聊! ...

一壶春雪试茶香,从彼坛争到此坛,夹杂着甚多私货,已流于面子之争,不足论也。

他栏之事务,不予评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17-3-10 15:4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7-3-10 15:55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3-10 10:51
就事论是,一壶春雪试茶香,格拉丁把春雪解释成茶水而不是雪水是不通的!杨逍为这个问题去辩输赢更是无聊! ...

春雪此指的是烹茶之水,并非茶水,有人惯于有意混淆,扰乱视听,纯为薄面之争,金先生莫着了道儿。。。
老格喜欢挖坑让人跳、看人表演,非关学术,闲来看热闹可也

点评

我见最初格氏的解释就是春雪为茶水,不是泡茶之水。我是很久了才说:春雪为化雪之水。针叶林也是这个看法。我和他的观点一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0 17: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3-10 17:4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7-3-10 17:43 编辑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3-10 15:46
春雪此指的是烹茶之水,并非茶水,有人惯于有意混淆,扰乱视听,纯为薄面之争,金先生莫着了道儿。。。
老 ...

我见最初格氏的解释就是春雪为茶水,不是泡茶之水。我是很久了才说:春雪为化雪之水。一开始针叶林也是这个看法。我和针的观点一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3-10 18:02:1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格拉丁自己怎么说:
于是就有一种重复论调升起。对,承认这两句是写雅人雅居雅事,但“春雪”指茶水、茶汤,与后面的“试茶香”不是重复吗?这是一根救命的稻草,杨逍就紧紧抓住不放。不知从何年何月起,我们这里就有这种论调,一首诗里是绝不能有重字出现的。有吗?“春雪”与“试茶香”重吗?看清楚了!戒同义韵这事我是知道的,韵嘛,重点所在,一重就扎眼,一般应该避免。但一首诗就没这个讲究了,看老杜的诗,重字率不低于40%,谁能说它不是好诗?所以这种论调毫无根据。进一步,“春雪”与“试茶香”重在哪里?是有意重复还是无意重复?是简单重复还是变换性重复?这要细察。重复就一定不好吗?来看几个例子:

“红粉当垆弱柳垂,金花腊酒解酴醾,”当垆、腊酒、酴醾,两句三处牵涉酒,没人说它重复,这可是名诗,中国一流诗。再看看“扫尽残红,落花如泪”,还有“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昏雨;晓来庭院半残红,惟有游丝,千丈袅晴空”,重复吗?诗以意为主,而不是以字为主,这是一种字词级别以上的意义生成,而不是单个字的平铺,有洁癖怕重复的人是不懂这个道理的。前人说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前句云不见,后句不知,读之不觉其复”,他没把道理说清楚。从单字级别看,两个“不”是重复,但从短语级别看,一个是“不见云”,一个是“不知”,哪有重复?字--短语-句子-章节-语篇,其组合与层级跳跃和性质涌现是很深奥的一门学问,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茶这东西和米一样,要知道它的滋味就得烹煮,不能抓一把塞进嘴里咂摸。从上引“响一壶春雪”等例子可知,这“春雪”是对烹煮时那种状态的美好形容,是一道必不可少的程序,而“试茶香”是其目的,正因为要“试茶香”所以要烧一壶“春雪”,二者一点不重复。大诗人刘禹锡有“松花满盌试新茶”的诗句,松花指茶,唐茶制作工艺与今天不同,团块状的,粉末,散在水里像松花(李群玉《龙山人惠石廪方及团茶》:“碾成黄金粉,轻嫩如松花。”李德裕《忆茗芽》:“松花飘鼎泛,兰气入瓯轻。”)。看刘禹锡的,“茶叶满盌试新茶,”人家才迂腐呢,他知道自己写什么,此盌茶非彼新茶,俗人不察,往往混为一谈。这种例子并非一例,而是随处可见:“雀芽新试蟹眼汤”“蟹眼偏宜试露芽”“鹰爪新茶蟹眼汤”,蟹眼就是快烧开时冒出小气泡的那种茶水,重复吗?

他不是自己在强调春雪就是茶水,茶水可以同后面的茶香两个茶重复吗?用得着这样啰里啰嗦一大篇吗?!

点评

嗯,我也只能说是格那丁语焉不详,或是有意挖坑。 春雪指为烹茶之水,一如杜康指之为酒一样的道理,受一定的语境限制,否则春雪就是春天的雪,杜康就是古代的人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0 18: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17-3-10 18:5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3-10 18:02
看看格拉丁自己怎么说:
于是就有一种重复论调升起。对,承认这两句是写雅人雅居雅事,但“春雪”指茶水、 ...

嗯,我也只能说是格那丁语焉不详,或是有意挖坑。

春雪指为烹茶之水,一如杜康指之为酒一样的道理,受一定的语境限制,否则春雪就是春天的雪,杜康就是古代的人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17-3-12 02:2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7-3-13 11:24 编辑

杨逍的三板斧与套路

本帖最后由 格老也 于 2017-3-11 20:48 编辑


网上有杨逍者,自许诗词行家,总怕误人子弟,于是转而去向老干部讲课。我当然不属于老干部,可不知为何这杨逍却自以为是,居然也想给我讲课。我这个人有个毛病,就是最烦听课:我给你讲还差不多,哪容你叽叽歪歪?除非是我愿意。但是谁会愿意呢?常言道,这世上有两件难事,一是把别人口袋里的钱转移到自己口袋里,二是把自己脑袋里的东西塞进别人的脑袋,就这么回事!
且说这杨逍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便在我那些绝妙好诗上打起主意。看看,都被他糟蹋成什么样了!我是受得窝囊气的?于是反戈一击,搞得他满身窟窿,血股淋裆的。其实,戳穿这杨逍并不是我的本意,我想看看这杨逍的功夫:他是诗词行家吗?他与张无忌比如何?比张三丰呢?那老道可有两板斧【注释】。更为重要的是,我一直想破解他为什么怕误人子弟之谜。他向老干部讲课,不怕误人祖宗?我的个天,也真缺德!
不过这事也不能全怪杨逍,时代和会社业是要负一定责任的,有什么土壤就会长出什么奇葩,没这个土壤,杨逍哪敢破土而出,恣意疯长?那么这土壤是什么?很简单,目前诗坛的多数人是门外汉,不仅写是门外汉,说更是门外汉。正因为如此,这杨逍才敢大言不惭,到处招摇撞骗,并使得几个“三无人员”跟在他尻后跌跌撞撞喧闹不已。我知道这话说出来挺伤人自尊的,也会令人反感,但这是事实,想回避也不能。事实上,不光诗坛,小说那边的门外汉更多。其实静下来想一想,对诗词、小说、散文、戏剧、音乐、绘画、舞蹈这些东西,芸芸众生又有几个入门的?甚至那些专业人士辛苦一辈子也不一定入门。还有炒股,其搏杀的激烈程度恐怕远超文艺欣赏,它事关个人财富损益与荣誉地位和生活质量,但我们看到仍有70%的人入不了门,炒股多年还是一个“亏”字,所以千万别小看入门。说起来,我们就是一群附庸风雅和在大众的汪洋大海里随波逐流的人。不服的话可以拿一组唐诗宋词出来评个优劣等级,你能做到吗?这是入门的试题。
杨逍正是瞅准了这一点,才敢在鲁班门前耍板斧,都不用腆着脸而是理直气壮。我们来看看他是如何耍板斧的:
日色回溪谷,重阴已半消。群鱼上石溜,水獭出岩礁。(《山中杂诗》之一)
这是本人的一首诗,写的是澜沧江边某山溪午后一景,闲笔闲景,闲情逸致,类似王维辋川诗的格调。但这杨逍却要强作解人,非得把“闲”搞成“忙”不可,说什么“上”应该作“争”,并从《說文解字》说起,“石溜,石霤也,”然后说到《水经注》,再说王维如何如何、苏辙如何如何、闻一多如何如何、《汉语大词典》如何如何。奇怪的是,这杂碎费力引来这么多,自己说话却吞吞吐吐,让你如坠五里烟云:
弄清楚石溜是什么样的水,再看看“群”鱼如何上,再品品“或可‘争’”。鲤鱼跃龙门,也并不是鲤鱼故意要呼天抢地搞大动作,水流倾泻,能闲庭信步?何况还是"群"鱼,何况水獭又出来了……要好好学点中文。滩是滩,溜是溜。中文不是指滩为溜,呼鹿为马。
他到底想说什么?表达怎么如此含混不清?你看他连一句话也表达不完整,好像从没有学过造句。不得已,我只能耐着性子由表及里层层剥茧,到底窥见了这杂碎的五脏六腑。他那意思其实也简单,无非是说“溜”不是“滩”,溜是悬乎的,鱼儿必须“争”而不能“上”。懂了吧?不懂没关系,我也似懂非懂。对于他这种说法,我立即予以了驳斥:
这岩石间的流水呢可大可小,可急可缓,那群鱼呢可多可少,可密可疏,可排成一列纵队,也可乱哄哄挤得前胸贴后背,情况是异常的复杂。所以啊,这需要你费心到世界各地去实地考察一番,确定一个统一的标准,或者划分出几个等级来,然后呢你再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颁布执行这个标准。最后,你再来问我这个石溜在哪里,你去看看是否可算石溜,属于哪个等级。如果那群鱼还活着,你也可以顺便确定一下它们是“上”的还是“争”的。哈哈!你看你杨逍啊,不懂诗就算了,不懂格调也算了,靠玩弄这种小把戏论诗,未免太陋了!
其实这杨逍才不陋呢,鬼得很!他先是百度一番“石溜”,引来一大堆无关主题的“证据”,让你佩服他的学问。接着,在你佩服得有些意乱神迷时轻轻一带,把你带上他需要的那条路,让你以为“溜”就是“溜”,“溜”不是“滩”,“溜”必须“争”而不能“上”。我就不知道这个推论是怎么成立的,左看右看也没看到一条完整的证据链。
1石溜(岩石间的流水),2因为不同于滩,3所以只能“争”不能“上”。
问题出在哪儿?考考你的智力。
再来看一个例子。还是《山中杂诗》的一首:“独坐轩辕台,目送夕阳下。残月数峰西,寂寞苍山夜。”杨逍说;坐相不好,莫若“在”。尾句“寂寂”要比“寂寞”高十个层次(“尾句”后得加个“用”字)。残月如何傍晚出现在西边天际?“残月数峰西”岂止“有些不合理”,分明就是那格丁睁眼说虾话来着。
先说坐相。看风景不外坐、站、躺、靠这几种姿态,“坐相”咋会不好?这要强力的说明。诗人们历来喜欢坐,还喜欢独坐,那“相”更是相当的好:“独坐高台”“独坐南台”“独坐山岩”“坐久落花多”,相信稍有诗词常识的人都不会陌生。用“在”道理何在?为什么此处要用“在”泛化?那么站着、躺着、靠着呢?“相”好不好?在这点上,杨逍的见识还不如一般诗词爱好者。
再说“寂寞”。这个词能见到作者的功力,可说恰到好处。问题出在杨逍不知道“寂寞”与“寂寂”的区别,他不知道这是偏于精神和物质的两种状态,感情匮乏、沉寂、孤单、冷清、清静、恬淡是寂寞,寂静无声是寂寂,前者贴切,内涵也丰富得多。古人在这种情况一般都用“寂寞”:“寂寞兮山室”“惟山中兮寂寞”“寂寞书斋里”“溪山久寂寞”,这是有考究的,叫做学问,杨逍缺少这种学问。对此,曾经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寂寂不如寂寞。此诗之眼在残月二字,从夕阳下(天要黑)到残月(天要亮)是将近整整一夜了。独坐一夜焉能不寂寞?若换成‘在’和‘寂寂’就将动态的诗意变成了静态,何来高十个层次?”
是啊,何来高十个层次?怎么丈量出来的?
这事牵涉到“残月数峰西”的合理性问题,是重点所在。如上所述,并非没有人看出杨逍的问题,而是一针见血地指了出来。到目前为止,只有一两个少不更事的受杨逍引诱,被引入歧途,附和杨逍的谬论。我们来看,按照杨逍的逻辑,要“合理”就得这样写:此诗前两句写了日落,后两句就必须写傍晚,要不就不合理。我不知道这是哪家的诗法?是哪个的规矩?是哪条文学原理规定的?难道诗句必须严格按照时间顺序展开来写?不能有任何跳跃与跨度?看来杨逍是学物理的,并且学的是中学物理而非量子力学。照此逻辑推论,坐在那儿应该更不合理了:你一个人坐在那儿干嘛?吃饱撑的?你不害怕吗?你不吃饭啊?不这样叙述就是不合理!看看杨逍多么荒谬!
需要指出的是,残月偏西不一定非要等到天亮,大约晚上十二点左右就可出现,不必过于拘泥和沾着。写诗嘛,又不是编公式,不必什么都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
至此,你是否看出杨逍的套路了?不妨归纳一下:
1、杨逍不是读诗解诗而是读词解词。他评诗几乎都是这么干的,不信去翻看他以前的诗评。
2、杨逍读词解词不是按诗意来解,而是用他自定的一把标尺:凡不合他标尺的都不行。比如他先自定一把标尺:溜不是滩,鱼儿要上必须“争”,凡不争的都不行,不合“杨逍诗法”。
3、杨逍读词解词喜欢故意颠倒黑白,歪曲事实,这是人品问题。比如他明知诗歌不是物理,不是科考,但他偏要移花接木,张冠李戴,把前两句诗和后两句诗按照严格的时空顺序来理解。他有一个本事,只须把你的诗词轻轻一拧,就会让你不知不觉转到他需要的方向上来,中他的圈套。功底差的也许就憋得脸红脖子粗,屁都放不出来。能怪谁?羊杂碎有这个本事嘛,你能把他咋的?
只可惜他遇到了我,我不会憋着,我是早看出了他这三板斧和套路。
你觉得杨逍懂诗吗?他是在读诗品诗还在干窥探、臆测、扭曲、嫁祸的勾当?真是诗界的耻辱!杂碎!

文人无文,最多不过是江郎才尽的无奈;文人无行,也不过是玩弄点小聪明,不懂装懂,阿Q精神,白马非马地诡辩,移花接木,张冠李戴,天下文章一大抄,混个脸熟,图个虚名,虽有碍人品,终非什么大事,吾国吾民,见惯不怪,不说也罢;文人无耻,自仗有些心机,软骨头地望尘而拜,混了个虚名,揽了点小权便欺上瞒下,对上扮可怜、装孙子,对下使尽流氓手段,粗言秽语,谩骂无度,虽不学无术,却无知无畏,意淫托大,不吝信口雌黄,歪曲事实,颠倒黑白,为保薄面,大行窥探、臆测、扭曲、嫁祸的勾当,更有甚者为铲除异己,滥行杀戮,靠禁言混日子,如此之徒,又岂能以无耻二字概之,实在是人性之丑陋,社会之毒瘤,为文之罪恶,于网络诗坛版主,此等无耻之徒虽万难挑一,遗祸却大,格氏谓之曰,诗界的耻辱!杂碎!

骂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6 05: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