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46|回复: 18

再谈“老干体” 的标签 及其毛病 (诗潮评论)

[复制链接]

541

主题

1934

帖子

920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67
贡献
1238
金钱
429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2-22 10: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再谈“老干体” 的标签 及其毛病 (诗潮评论)2017.2.20.
    .问题的的提起
我注意到不同刋物有长文批老干体 ,有的是议论其它事时,顺带批了一,有的是大模大样痛老干体,出现这种事,多数读者未参与。有些人本来不赞同这种说法但有时也无奈使用就不合理的概念。。此概念具体产生于何时,何人提岀,已不清楚了;文艺批评要为社会主义文艺方向、方针、价值观护航,故要讲究科学性。所谓老干体的称呼本身就“包藏祸心”,足可迷惑人。2015年我在心潮诗词评论上发表过反对它的文章。回过头去看,原文须作加工,也看到新的变化。写出来作交流。文化是软实力,绝不是娱乐场的奢侈品。国际风云在动荡,各种思潮剧烈碰撞。我们要站在历史高度和全局的立场来提岀问题、分析问题、回答问题。。
.老干体概念及批老干体的是非
1. “老干体的标签的危害之一,引诱人鄙视老干部,损害其政治声誉和历史形象。
“老干体”的概念化、粗暴而简单化,不科学。以研究诗的名义发泄对老干部的不满,引诱人鄙视老干部,损害其政治声誉和形象,且分裂群众,实属不道德。狠批“老干体”的一些骨干,把老干看成消极的对象、陈腐的对象。不承认广大老干部是从艰难困苦中走过来的人,长期与党同甘苦共患难,且有为人民服务的耿耿丹心和敌我斗争的丰富经验,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很多人依旧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不为西方和平演变的陈词滥调动摇。尊老爱幼是民族美德。为什么要把诗坛上一些矛盾硬要跟老字特别是老干部挂钩呢?这很粗暴。老干部并不都写诗。写诗的老干部与写诗的非干部一样的是,水平不在一个级别。其优秀的作者才能体现其作品的活力与价值。即便初学写作者,他们也是传统诗词的阅读者、传播者、甚至是刋物主要订阅者,诗坛为什么不团结他们、尊重他们、甚至感谢他们?青年人普遍懂电脑,不借助刋物也可与诗坛交流。我们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中许多人写过诗,也有不朽之作,毛泽东首屈一指,这是诗坛的骄傲。有人辨解说,我批“老干体” 不是批老干部,他个人也许是,其他人未必不是。人是会有缺点的,如果你旅游到国门外,而别人毎抓住你一次什么缺点,不就事论事,也不说这是某人作的,而总是说“中国人”干的。那中国人听了有何反映?以点代面,把概念放大,就会出现质变。这分明是言者对“中国人” 的误解、岐视、至少不友好,甚至是本来的敌意。总之不是善意。所以上面假设的辨护也掩盖不了粗暴、歧视和恶意。这是“老干体” 概念的致命伤之一。如果发明“老干体” 的人又发明一个“嫩枝体” 来批 ,老和嫩对立,枝和干对立,对不对呢?笔者认为也不对。但也许可洗去专门“鄙视老干部,损害其政治声誉和历史形象”
老干体这说法,产生于毛泽东逝世后自由化一度涌动的特殊历史时期,从它的诞生来看政治色彩就不大干净,带自由化痕迹。不过在文坛上,或诗坛上,“老干体最初也往往只是戏称,后来曾几何时,就成了贬意词,并装进了“火药味

2.痛批老干体的危害,是弱化中国文化和当代诗词中的的红色基因
从延安时代起,到而今,中国文艺,含电视、音乐和诗歌,其主流,都继承了中国革命的红色基因,这就是把拥护共产党的主张,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方向,视为义务和光荣,视为创作的最大追求,本质上集中表现为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强不息的无畏精神,是一股战胜敌人,战胜艰难困苦的精神力量。历史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只有高举社会主义持色旗帜才能实现中国梦。人心上的红色基因是老一辈传递下来的。历史已证明,历史还将证明,这既是西方搞所谓“颜色革命”的最大的障碍之一,也是台独分子、港独分子,最反感最害怕的利器。我们应好好保护红色基因,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壮大红色基因。可能有些为艺术而艺术的人,完全没有意识痛批老干体的做法的严重结果,必然是弱化中国文化的道德追求、损伤当代诗词中的的红色基因 ,助长西方毒素的侵蚀。不明个里的人,应悬岩勒马了。
3.抹黑“老干体”的要害何在?
作为一种时起时复的“思潮” ,并不能用诗歌现象来全面解释。国际传媒学认为:媒体的作用就是用来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我们应从传媒角度来深入认识它。有一个网名叫小成的人在一家香港诗词论坛上说“只有政客才喜欢老干体” ,别人已提到政治层面,不过“政客” 一词,要不是张冠李载,就是贼喊捉贼。有一位网名叫行者的人道:"讲为人民服务是唱高调",为人民服务是中国文艺的基本方向和党的宗旨,别人己触及基本方向和宗旨了。我们还能打瞌睡吗?还认为是好心吗? "为艺术而艺术的人"宜冷静解析这些信息。网上有人,未署名,一针见血地揭示了帖老干体这一标签的的要害。他撰文说了一段话:“有些人用老干体’这个词,就像上世纪中叶的黑五类走资派臭老九’等等一样的高帽子、黑标签一样。 ‘老干体’这个标签,已经成为一些人手中的黑标签,它承载着所有不合时代潮流的拉圾,一旦被钉上这个标签,就意味着从舆论上铲除你的声音,在现实中蔑视你的存在,把你放在时代精神的对立面上,消解你生命的意义。他们有了这个棒子,就可利用他们的这种话语霸权,并按照他们的自由逻辑界定拉圾桶的界限,把那些不合他们心意的思想打入这个拉圾桶中,这就足以裹挟心地纯洁的年轻人远离正道人心,远离是非公徳,远离荣誉尊严,远离进取敬业远离道理道德,远离信仰敬畏”。 这是洞悉其奸之高见,满含正义之情。去中国化去主流化 等恶劣颂向,在港台还明显地有,在台成为了浊流。历史上汉奸文化的影响仍是待清扫的。文坛对立面,绝非“老干体”,这客观上必转移视线,偏离航道。重心之一。既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能还要反制西方文化的价值观通过互联网和其它公共媒体的入侵。我们诗坛人士保持清醒,勿“人云亦云”跟着起哄,纠缠不止。
4.审美观念不应该狭隘化、教条化,片面化。
若只关心艺术,可能给批老干体造就可乘之机。关心艺术是对的,而只关心艺术就顾此失彼了。审美观念的狭隘化,教条化,片面化必妨碍艺术的正常发展。审美观念狭窄,既不合优秀的传统,也不合新时代的更高追求。有些人似找不到研究议题了,总是一边倒地倒向“温柔敦厚” “诗贵曲”,片面宣传之而对现代文艺理论、讲话,充耳不闻,或闻而不用,或用不激浊扬清,始终无助于解决理论思想的某些混乱现象。举例说吧, “直抒胸臆” ,从诗经就开始了,《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堪称始祖。“诗贵曲” 不把“直抒胸臆” 放在眼里,其所“贵”者是形式的偏爱而己,而把 “直抒胸臆”不知不觉一笔勾销了。至少有些人就是如此理解的。从这点来看就丢了另一半传统。 “贵曲” 论,无所不在地泛滥,全不问内容是什么。唐· 《二十四诗品》也没有“贵曲” 论的影子 “贵曲” 论,不见艺术的全貌与真谛。这只是袁枚片言只语也不代表他的诗论,他的诗论是“性灵说”。曲不曲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倒是痴迷者把“贵曲”之言 转换为“唯曲唯好” 论,以此为批评武器专门用来对付主旋律。他们总回避“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更不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踪影,这不奇怪吗?至于“温柔敦厚”,袁枚也反对诗“温柔敦厚”。他的诗论主要是所谓“性灵说”,“贵曲”只是他另外的片言只语,还代表不了他的诗 论,既不是什么都“贵曲” ,也不是什么都可“曲” ,更不是什么都“曲” ,倒是一些后来的引用者,把它当作法宝,不分题材时间地点场合,用来对抗高尚的主题和民族的尊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位卑未敢忘忧国” “苛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该斩万竿”,“莫邪利剑今何在,不斩奸邪恨最深”。都不“温柔敦厚”且是“直抒胸臆”。仁人志士的志情,战士的胸襟,往往难曲意表达,往往直抒为快,能提神醒脑,输岀正能量。不应拒绝,更不应驱赶。归根到底,形式主义的批评总是顾此失彼,因不看内容不看思想性因而靠不住。作品能不能引起共呜,广而言之,不全是作者的责任,读它的人也有责任。读者的内心不是都会和作者内心发生共振的。问题在深层次。划一条底线不致出轨。习总书记文艺讲话说得透彻: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最终都是为内容服务的,都是为了更鲜明、更独特、更透彻地说人说事说理。背离了这个原则,技巧和手段就毫无价值了,甚至还会产生负面效应”。习总书记文艺讲话说道:“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 鲁迅《战士与苍蝇》说"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虽生着翅子,还能营营,总不会超过战士的
三.解决矛盾与评论现代诗词的正确之道。
解决矛盾与评论当代诗词的正确之道, 必须继续坚持文艺正确的方向和的正确的质量观。
七十年前毛泽东延安文艺讲话就论述过这些问题。七十年后习总书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再次论述了这些问题,习总书记讲话是指导现代文艺发展(包括诗词发展与评价)的纲领性文件。它再次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写作方向,论述了文艺历史任务和与民族复兴的关系,为文艺继读前进树起了航标,我们应严格遵循。评论要跟上去。习总书要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形成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之势。优秀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只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这就是优秀作品"。。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顶天立地与铺天盖地,均兼顾。习总书记又说:应该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2-22 12: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瑞丰堂 于 2017-2-22 21:21 编辑

从我个人来说,一直是反对老干体的。
这个可以从两个层面说,一个是内容题材的苍白贫乏空洞甚至虚伪,一个是写作水平的欠缺。最重要的,是这种写法长期占据着媒体话语权,给后来者造成了很大的困惑。难道现在诗歌的审美标准就是这样,我们都只能够写这样的诗歌才是正确的?
但是我们要厘清的是,写老干体的,未必都是老干,老干也未必都是只写老干体。写出老干体的,未必出自坏心,反之,抵制批评者也未必都是善意。这个只是特地历史文学环境下做出的一个总结特有名词。虽然有一定形象特征性和合理成分,但严谨程度毕竟有一定欠缺。甚至还被各种过度运用扩大化。包括百度百科之类的名词解释,可能都有一定程度的偏差误导性。随着环境改变,这个词语可以, 应该,也必然随之消亡或者改变寓意。

客观事实是,早期诗歌写作与发布者,其主要人群确实是以离退休干部为主,而他们的写作能力确实大多有所欠缺,各种刊物上发布的作品也确实比较题材单调贫乏。这个问题是逃避不了的,不必讳言,也不必拔高谴责。而就现在而言,情况是有所改善的。

有一部分人把老干体过度与政治挂钩,与身份挂钩,这个我是不同意的。抱有这种态度的,通常是两种人为主,一种是借诗词写作攻击意识形态。另外一种,则是不承认自己写作能力的欠缺,以政治身份作为遮掩。






把酒贪看西涧月,添香不语秣陵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93

帖子

116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9
贡献
342
金钱
408
发表于 2017-2-22 12:5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凌华光先生将“老干体”与“中国人”进行类比,非常恰当!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93

帖子

116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9
贡献
342
金钱
408
发表于 2017-2-22 13:04:14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先生说“有一部分人把老干体过度与政治挂钩,与身份挂钩,这个我是不同意的”,主观愿望也还是可取的。然而,既已取名“老干体”,又不与“老干”的身份挂钩,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吗?
另外,请问瑞丰堂先生又是依据什么来给“老干体”定罪名为“一个是内容题材的苍白贫乏空洞甚至虚伪,一个是写作水平的欠缺”呢?难道也是“人云亦云”吗?

点评

如果仔细看了我的帖子,里面基本上都是能够找到答案的,至于写作水准,不谈其他,只说基本的格式,早期刊物上很多作品都是疏漏甚多,一首一百字的沁园春,可以有三十几处不合格。这还是考虑到用新韵。并不夸张。 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2 14: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2-22 14: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瑞丰堂 于 2017-2-22 16:37 编辑
无事生非 发表于 2017-2-22 13:04
瑞丰堂先生说“有一部分人把老干体过度与政治挂钩,与身份挂钩,这个我是不同意的”,主观愿望也还是可取的 ...

如果先生仔细看了我的帖子,里面基本上都是能够找到答案的,至于写作水准,不谈其他,只说基本的格式,早期刊物上很多作品都是疏漏甚多,一首一百字的沁园春,可以有三十几处不合格,然后一看名字是某领导。这还是考虑到用新韵。并不夸张。这个先生应该不会不知道。

在这个基础上,不论当时写作者的题材是什么,都具备了贴标签的可行性。反之,如果当时的写作与发表主体是教授们,我不反对叫做教授体。是民工们,也可以叫做民工体。如果当时的写作题材一窝蜂的是风花雪月,或者别的什么,并没有别的题材空间。一样应该反对。

重申一遍,反对老干体,是反对低下的写作水准,以及内容题材的单调,【包括因此带来的虚伪性】同时也是对于其垄断地位的反对。而并非反对题材内容本身。更不应该扩大到对老干部群体的不满。歌颂也好,怜悯也好,抒发个人的情感趣味也好,都是每个人的权力或者义务。而对于不合格作品的肆意发布与推广,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理解成为客观上对于作者的形象破坏。


点评

“写作水准,不谈其他,只说基本的格式,早期刊物上很多作品都是疏漏甚多,一首一百字的沁园春,可以有三十几处不合格,然后一看名字是某领导。这还是考虑到用新韵。并不夸张。这个先生应该不会不知道。” ——先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2 18:53
把酒贪看西涧月,添香不语秣陵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2-22 16: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2-22 16:24 编辑

关于“老干体”这个名词的含义,百度的解释无疑是最具有影响的:“又名政协体和人大体,是当代诗词创作中风格独特、影响深远的一种诗词体式。“老干体”是个新词汇,顾名思义,这类诗词如同政协、人大的退休和没退休的老干部的做人和讲话风格一样观点陈腐、套话连篇、毫无生气,...”
-----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是一个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产生的一个文艺(诗词类)批评用的名词,其本质意义是代表一种诗病:即标语口号式。但在实际运用中却被严重地扩大化了!其扩大化的表现主要是:
1,扩大到对所有老干部的攻击,扩到到政协和人大等政府机构;
2,扩大到古代历朝历代的帝王将相都是老干部;
3,扩大到唐诗宋词都有老干体;特别是唐诗中的唱和应制诗都是老干体
4,扩大到作品内容:所有歌功颂德的爱国的爱人民的有正能量的诗词都是老干体,所有具有豪放大气特点的诗词都是老干体。这就将这个文艺批评用的暂时性的名词与政治挂钩,给无数文艺作品贴上了政治标签-----当然其目的在于丑化和贬低。
     如果用“标语口号式”来表征语言空洞,诗义贫乏,诗艺低劣,空话套话连篇,观念陈腐,就不会产生这些副作用。但因使用了“老干”,就自然与“老干部”这个群体挂钩,而“改革老干”正是被有些人谩骂嘲讽的对象,所以楼主批评的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93

帖子

116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9
贡献
342
金钱
408
发表于 2017-2-22 18:3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事生非 于 2017-2-22 18:40 编辑

“又名政协体和人大体,是当代诗词创作中风格独特、影响深远的一种诗词体式。“老干体”是个新词汇,顾名思义,这类诗词如同政协、人大的退休和没退休的老干部的做人和讲话风格一样观点陈腐、套话连篇、毫无生气,...”——这是“百度”对老干的污蔑!!!

若说“标语口号式”“语言空洞,诗义贫乏,诗艺低劣,空话套话连篇,观念陈腐”,恐怕“学生体”比“老干体”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他任何“体”都比“老干体”略强些!

点评

如果任何人对老干体的定义与我不同,那么我们说的不是一个事情,这个也无须争论,也争论不出什么意义。如果真的扩大化占据了主流认知,可以像针叶林说的,改变对于这个概念的称谓避免误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2 18: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93

帖子

116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9
贡献
342
金钱
408
发表于 2017-2-22 18:5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事生非 于 2017-2-22 18:55 编辑
瑞丰堂 发表于 2017-2-22 14:22
如果先生仔细看了我的帖子,里面基本上都是能够找到答案的,至于写作水准,不谈其他,只说基本的格式,早 ...

“写作水准,不谈其他,只说基本的格式,早期刊物上很多作品都是疏漏甚多,一首一百字的沁园春,可以有三十几处不合格,然后一看名字是某领导。这还是考虑到用新韵。并不夸张。这个先生应该不会不知道。”
——先生说的情况在任何哪一类人群中任何“体”中都有可能出现!难道就是以“一看名字是某领导”的“一首一百字的沁园春,可以有三十几处不合格”,就可以确定所有“老干”写的所有诗都是“不合格”的,于是“老干体”就成了“贬义词”了吗?这不是典型的以一首(部分)代替整体,以偏概全吗?这不是以莫须有的罪名强加给“老干”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2-22 18:5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瑞丰堂 于 2017-2-22 19:17 编辑
无事生非 发表于 2017-2-22 18:37
“又名政协体和人大体,是当代诗词创作中风格独特、影响深远的一种诗词体式。“老干体”是个新词汇,顾名思 ...

如果任何人对老干体的定义与我不同,那么我们说的不是一个事情,这个也无须争论,也争论不出什么意义。如果真的扩大化占据了主流认知,就我个人而言,可以像针叶林说的,改变对于这个概念的称谓避免误导也无妨。
就像他们最近讨论的,关于新国风的话题,赵缺提出的新国风,跟现在其他一些人提出的新国风,不是一个套路,甚至完全相反。

点评

对一个名称的定义是对不对的问题,而不是同不同的问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2 19:20
把酒贪看西涧月,添香不语秣陵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93

帖子

116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9
贡献
342
金钱
408
发表于 2017-2-22 19: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7-2-22 18:56
如果任何人对老干体的定义与我不同,那么我们说的不是一个事情,这个也无须争论,也争论不出什么意义。如 ...

对一个名称的定义是对不对的问题,而不是同不同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240

帖子

153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58
贡献
370
金钱
605
发表于 2017-2-22 20: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的“老干体”又名“政协体、人大体”系列称呼,批评其缺少艺术造诣之外的延伸,其用意是显而易见的,
对“老干体”的过度解读,过度批判,乃至抱有切齿之恨的态度,显然是包藏祸心,项庄舞剑,论坛中不乏这样的例子。否定“红色基因”,可视为当今一种时尚与潮流。

点评

所谓的“老干体”又名“政协体、人大体”系列称呼,批评其缺少艺术造诣之外的延伸,其用意是显而易见的, 对“老干体”的过度解读,过度批判,乃至抱有切齿之恨的态度,显然是包藏祸心,项庄舞剑,论坛中不乏这样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2 21: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2-22 21:0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邂逅 发表于 2017-2-22 20:10
所谓的“老干体”又名“政协体、人大体”系列称呼,批评其缺少艺术造诣之外的延伸,其用意是显而易见的,
...

所谓的“老干体”又名“政协体、人大体”系列称呼,批评其缺少艺术造诣之外的延伸,其用意是显而易见的,
对“老干体”的过度解读,过度批判,乃至抱有切齿之恨的态度,显然是包藏祸心,项庄舞剑,论坛中不乏这样的例子。否定“红色基因”,可视为当今一种时尚与潮流。

------对。现在“老干体”已经成为一些宣扬西方自由化的人否定正能量作品的政治标签!

点评

何必把“百度”以及杨文怡教授在《古今诗坛“老干体”之刍议――以唐代“台阁体”为参照》一文中对“老干体”“政协体、人大体”系列称呼错误的定义过度解读成“西方自由化的人否定正能量作品”呢? 既然是“正能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2 22: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93

帖子

116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9
贡献
342
金钱
408
发表于 2017-2-22 22:2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事生非 于 2017-2-22 22:31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2-22 21:04
所谓的“老干体”又名“政协体、人大体”系列称呼,批评其缺少艺术造诣之外的延伸,其用意是显而易见的, ...

何必把“百度”以及杨文怡教授在《古今诗坛“老干体”之刍议――以唐代“台阁体”为参照》一文中对“老干体”“政协体、人大体”系列称呼错误的定义过度解读成“西方自由化的人否定正能量作品”呢?
既然是“正能量作品”,又如何成为贬义词呢?
“缺少艺术造诣”的作品恐怕“学生体”或其他的“体”比“老干体”或“政协体、人大体”系列更多些吧?

点评

“正能量作品”,又如何成为贬义词呢? ----你没见他们将唐朝贾至早场大明宫诗都定义成歌功颂德的老干体诗了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2 22: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2-22 22:5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无事生非 发表于 2017-2-22 22:27
何必把“百度”以及杨文怡教授在《古今诗坛“老干体”之刍议――以唐代“台阁体”为参照》一文中对“老干 ...

“正能量作品”,又如何成为贬义词呢?

----你没见他们将唐朝贾至早朝大明宫诗都定义成歌功颂德的老干体诗了吗?

点评

过去称“官”,现在称“干部”,换了名称,没换本质! 既然现在有了“老干体”,过去也应该有“老官体”! “台阁体、政协体、人大体”可以和“老干体”成为一个系列了,又何妨把“老官体”也合并在这个系列中去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2 23: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93

帖子

116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9
贡献
342
金钱
408
发表于 2017-2-22 23: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2-22 22:51
“正能量作品”,又如何成为贬义词呢?

----你没见他们将唐朝贾至早朝大明宫诗都定义成歌功颂德的老干体 ...

过去称“官”,现在称“干部”,换了名称,没换本质!

既然现在有了“老干体”,过去也应该有“老官体”!

“台阁体、政协体、人大体”可以和“老干体”成为一个系列了,又何妨把“老官体”也合并在这个系列中去呢?

点评

你是承认老干体是正规诗体之一才会这么说吧?我是不承认老干体有诸多意义,只承认他指一种诗病,故理解不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2 23: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2-22 23: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无事生非 发表于 2017-2-22 23:01
过去称“官”,现在称“干部”,换了名称,没换本质!

既然现在有了“老干体”,过去也应该有“老官体” ...

你是承认老干体是正规诗体之一才会这么说吧?我是不承认老干体有诸多意义,只承认他指一种诗病,故理解不同。

点评

我也早已知道针先生把“老干体”认为是“一种诗病”,不同的看法是“老干体”这一名称就已经把这“一种诗病”归到“老干”身上了,而我则认为这“一种诗病”不应该称为“老干体”,“老干体”就应该有属于他固有特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2 23: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93

帖子

116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9
贡献
342
金钱
408
发表于 2017-2-22 23:4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2-22 23:07
你是承认老干体是正规诗体之一才会这么说吧?我是不承认老干体有诸多意义,只承认他指一种诗病,故理解不 ...

我也早已知道针先生把“老干体”认为是“一种诗病”,不同的看法是“老干体”这一名称就已经把这“一种诗病”归到“老干”身上了,而我则认为这“一种诗病”不应该称为“老干体”,“老干体”就应该有属于他固有特征的内容,要彻底推翻莫须有的罪名,从反对错误的定义开始,还“老干体”以清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9

主题

8830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099
贡献
9199
金钱
1370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2-23 05:48:32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体都会出好诗,《唐诗三百》选贾至《早朝大明宫》好干。
写格律体也不保证首首绝佳,如今大量出垃圾。

什么衣都要得体合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2-24 09:14: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格律诗以前被认为是封建礼教的附产品,一直不提倡写,学校里也没有这个教程。只有少数专家学者掌握,在民间基本上是处于失传状态。

所以改革开放初期写诗,一般只是依字典进行了一些不规范的押韵,从没考虑过看韵表和守格律。那些老干部去写,视为是一种政治风向标,其他人才跟风去写。写格律诗绝大部分人都是自学成才。但是很多人就从没打算学格律诗,仍按原来的写法去写。

所以那些诗应叫“中华新诗”,这种诗体可以视为是新古风体,不能用格律诗的标准去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6 13: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