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20|回复: 32

探字自唐宋起就是平仄两用字

[复制链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2-21 22: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2-21 22:30 编辑

探,是平仄两用字还是“掸”的通假字?
在现在网络上常见的《平水韵》字表中,“探”只出现在【下平十三覃】中。但实际上从唐代开始
就是平仄两用的。请看唐宋格律诗词中“探”是仄声的例子:
一,出现在诗句中2、4、6位的例子(律句2、4、6位要求平仄分明):
1,出现在律句第2字位置:
《春晚书怀》吴融(850~903)
经春淹泊锦官城,作个归期苦未成。老向轩裳增力量,病於风月减心情。
官闲有味缘高卧,酒贵无忧为细倾。忆梅花如昨日,西斋榆荚与阶平。
《寓叹》陆游(公元1125  -1210 )
眼底谁为耐久朋,倚肩按膝一乌藤。虚名但可欺横目,薄俗何时复结绳?
浮世百年悲冉冉,闲身万事付腾腾。年来更叹龙锺甚,欲梅花病不能。
《醉中信笔作四绝句既成惧观者不知野人本心也》陆游
老觉人间足畏涂,怕人浑似怕於菟。晴明颇动青鞋兴,先门前有客无。
4位:
《初寒书怀》 陆游
嵩云缑月本闲人,误落尘中白发新。万事看山差入眼,百年把酒独关身。
栈边老马行安往,床下寒龟息自匀。藜杖一枝犹好在,未妨闲早梅春。
《家居》陆游
老眊诗名减,登临笑口开。酿泉为酒熟,倩鹤附书回。
纱帽方簪菊,筇枝又梅。清狂君勿笑,曾是薄蓬莱。
《种秫》陆游
种秫供留客,移花待春。愁边开乐国,闹里作闲身。
鬓发今如此,头颅莫问人。白鸥非避俗,野性自难驯。
《探梅》 陆游
江路云低糁玉尘,暗香初一枝新。平生不喜凡桃李,看了梅花睡过春。
《登临洮望萧关》李昌符
渐觉风沙暗,萧关欲到时。儿童能火,妇女解缝旗。
川少衔鱼鹭,林多带箭麋。暂来戎马地,不敢苦吟诗。
《晓发萧关》王贞白(唐875-?)
早发长风里,边城曙色间。数鸿寒背碛,片月落临关。
陇上明星没,沙中夜还。归程不可问,几日到家山。
《赠道士》褚载(唐)
簪星曳月下蓬壶,曾见东皋种白榆。六甲威灵藏瑞检,五龙雷电绕霜都。
惟教鹤丹丘信,不使人窥太乙炉。闻说葛陂风浪恶,许骑青鹿从行无。
6位:
《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看。
《新秋即事三首》皮日休
痴号多于顾恺之,更无余事可从知。酒坊吏到常先见,鹤料符来每支。
凉后每谋清月社,晚来专赴白莲期。共君无事堪相贺,又到金齑玉鲙时。
《拥炉不出辄终日自嘲》陆游
柴门木落叶成堆,十日元无一再开。书坐藏多为饱祟,诗缘吟苦作穷媒。
儿言山圃当收栗,僧约溪桥共梅。堪笑此翁推不动,地炉无火画寒灰。
《九月晦日作》陆游
山路清寒近梅,振衣高处兴悠哉!飞鸿杳杳江天阔,一片愁从万里来。
《杂咏》陆游
女郎花树新移种,官长梅园亦租。作尽人间儿戏事,谁知空橐一钱无?
二、五言诗句中出现在3位、七言5位(若是平声将形成三平尾,故可判断应仄):
3位:
《嘉会里闲居》韦庄
岂知城阙内,有地出红尘。草占一方绿,树藏千古春。
马嘶游寺客,犬吠花人。寂寂无钟鼓,槐行接紫宸。
5位:
《奉和鲁望春雨即事次韵》皮日休
织恨凝愁映鸟飞,半旬飘洒掩韶晖。山容洗得如烟瘦,地脉流来似乳肥。
野客正闲移竹远,幽人多病花稀。何年细湿华阳道,两乘巾车相并归。
《卧病感春寄鲁望》皮日休
乌皮几上困腾腾,玉柄清羸愧不能。昨夜眠时稀似鹤,今朝餐数减于僧。
药销美禄应夭折,医过芳辰定鬼憎。任是雨多游未得,也须收在花朋。
《看天王院牡丹》王贞白
前年帝里春时,寺寺名花我尽知。今日长安已灰烬,忍随南国对芳枝。  
三、句脚(即若出现在律诗应是仄脚的句脚位,即出句句尾,则可判为仄无疑):
五言:
《杜鹃花》方干
未问移栽日,先愁落地时。疏中从间叶,密处莫烧枝。
郢客教谁,胡蜂是自知。周回两三步,常有醉乡期。
《早春旬假独直寄江舍人》徐铉
省署皆归沐,西垣公事稀。咏诗前砌立,听漏向申归。
远思风醒酒,余寒雨湿衣。春光已堪,芝盖共谁飞?
《題使臺後圃》釋德洪 (北宋1071~1128))
承顔忘勢位,喜懼兩遲迴。 堂上綵衣舞,樽前笑靨開。
金鐶應學,竹馬欲相陪。 未必稱純孝,高風獨老萊。
《龍堂》葛勝仲 (宋1072~1144)
一室飛山腹,蜿蜒像設精。 班傳五色貴,食辨百花名。
睡頷應難,雲鱗詎可嬰。 從祈得甘澤,棲壁有碑銘。
《寄秋懷》趙蕃 (南宋1143年~1229年)
西京劉校尉,上疏引春秋。 聖學期深,明時可妄投。
他年王子表,今日古人求。 幸甚聞無恙,頓能寬遠憂。
《予嘗治郡屢平賊\嘆今所見不然》方回 (元1227~1305)
昔在專城日,吾嘗破賊時。 土豪勤問,民戶感恩私。
公論必旁采,下情須盡知。 騎軍遠迎擊,孰識一先棋。
《赴抚州对酬崔法曹夜雨滴空阶五首》其四 戴叔伦 (唐732-789)
离室雨初晦,客程云陡暗。方为对吏人,敢望邮童。(仄韵绝句)
《是夜復乘泛碧齋至北溪口觀新橋與興宗志宏分題予得泛字》李綱 (北宋1083-1140)
秋髙氣倍清,夜靜舟初泛。 露華浩如洗,月色寒可鑒。
林巒與邑屋,左右入軒檻。 晶熒星影搖,崷崒山光蘸。
風微煙羃羃,溪遠波湛湛。 端疑客乘槎,坐使雲河犯。
觀梁且停橈,戀月愁繫纜。 景幽費摹寫,思妙造古淡。
吾方久於此,勝賞豈云暫。 願同二三子,險韻時得。(古诗均押仄韵)
《次韻判院丈雪意之作》朱熹
端居歲復窮,閉戶守沖澹。 風陰原野悲,月黑庭除暗。
淅瀝靜先知,崩奔誰與。 坐想青瑶林,寒光生素艷。 (古诗均押仄韵)
《安國置酒敬簡堂分韻得柳暗六春字》張栻 其二
公卧百尺樓,餘子可下瞰。 我每奉談麈,汲古得深
身外皆爲餘,此道要無憾。 從渠梅雨天,陰晴遞明暗。 (古诗均押仄韵)
《和張倅唐英詠梅十四首》陳傅良 其八
政應違衆好,可忍負幽。 以茲落南雅,蜂蝶獨遺憾。
豈無好顔色,一雨竟陳暗。 誰知歲寒姿,可久非可暫。 (古诗均押仄韵)
七言:
《頌十玄談》釋印肅 (宋)
誰言卞璧無人鑒,但辦肯心終不賺。 燎却眉毛尚不知,詢岐欲往西天。 (古诗均押仄韵)
《送入蕃使》周繇 (唐841年-912年)
猎猎旗幡过大荒,敕书犹带御烟香。 滹沱河冻军回,逻逤孤城雁著行。
远寨风狂移帐幕,平沙日晚卧牛羊。 早终册礼朝天阙,莫遣虬髭染塞霜。 (七律仄脚处)
《禱\雪有感》(宋)韓綺
靈嶽祠宮尚未回,六花隨禱下瓊瑰。 只憂風力狂無定,最喜雲容重不開。
但得餘滋周畎畝,敢求嬌意助樽罍。  夜深猶使家人,平地依稀幾寸來。 (七律仄脚处)
《郭伯成榮》登 釋德洪 (宋)
快馬東風走帝京,歸来門巷綠陰成。 頃知一第文章貴,能致三公衮冕榮。
子涉風波方箠,我閑几硯覺塵生。 贈詩誰似王摩詰,翰墨場中獨策名。 (七律仄脚处)
《答景韋赴調還家見寄》洪适 (宋1117年—1184年)
迎歸烏鵲竟傳聲,擺落埃塵襟宇清。 薪桂豈容留帝闕,幙蓮且得近鄉城。
眼邊觸處梅爭破,陌上分行柳向榮。 如約速來春可,肩輿須去靜中行。 (七律仄脚处)
四,钦定词谱:
《小重山》(二)和凝(898-955年)
正是神京烂熳时,群仙初折得、郄诜枝。乌犀白纻最相宜,精神出、御陌袖鞭垂。
⊙●○○⊙●○       ◎○○●●        ○○        ⊙○⊙●●○○        ⊙◎●  ⊙●●○○
柳色展愁眉,管弦分响亮、花期。光阴占断曲江池,新榜上、名姓彻丹墀。
⊙●●○○        ⊙○○●●     ○○ ◎○⊙●●○○     ⊙⊙●   ⊙●●○○

附:钦定词谱:《小重山》   薛昭蕴
春到长门春草青。 玉阶华露滴, 月胧明。 东风吹断玉箫声。 宫漏促, 帘外晓啼莺。
⊙●○○⊙●○        ◎○○●●        ●○○          ⊙○⊙●●○○     ⊙◎●    ⊙●●○○ 
愁起梦难成。 红妆流宿泪, 不胜情。 手挼裙带绕花行。 思君切, 罗幌暗尘生。
⊙●●○○       ⊙○○●●      ●○○      ◎○⊙●●○○        ⊙⊙●      ⊙●●○○

-----由以上例子可以断定:探字在唐宋时就已经是平仄两用字。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2-21 22:3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2-21 22:42 编辑

旧帖重发。这就是被金筑子骂为“前几年在中华诗词百家曾作过讨论,最明显的怪论是:“平水韵漏收了探字的仄声韵。”我在当时即进行了解释,可那时的中华诗词百家论坛还被一条恶棍把持着,我的解释抵不过他的“平水韵漏收了探字的仄声韵””的帖子。

点评

“可那时的中华诗词百家论坛还被一条恶棍把持着”——这句话有失版主身份。盼能改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2 13: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93

帖子

116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9
贡献
342
金钱
408
发表于 2017-2-22 13: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值得一学!收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93

帖子

116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9
贡献
342
金钱
408
发表于 2017-2-22 13: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2-21 22:39
旧帖重发。这就是被金筑子骂为“前几年在中华诗词百家曾作过讨论,最明显的怪论是:“平水韵漏收了探字的仄 ...

“可那时的中华诗词百家论坛还被一条恶棍把持着”——这句话有失版主身份。盼能改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发表于 2017-2-26 02:3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探字古代两读,并非可以随便,探作平声,是贪的意思。

点评

探作平声,是贪的音,非其义。 探是动词,探索,探寻,探求。而贪主要是名词或形容词:《說文》欲物也。《詩·大雅》貪人敗類。《禮·禮運》用人之仁,去其貪。《屈原·離騷》衆皆競進以貪婪兮。《王逸註》愛財曰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6 04: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2-26 04:38:26 | 显示全部楼层
罗烈烈 发表于 2017-2-26 02:35
探字古代两读,并非可以随便,探作平声,是贪的意思。

探作平声,是贪的音,非其义。
探是动词,探索,探寻,探求。而贪主要是名词或形容词:《說文》欲物也。《詩·大雅》貪人敗類。《禮·禮運》用人之仁,去其貪。《屈原·離騷》衆皆競進以貪婪兮。《王逸註》愛財曰貪,愛食曰婪。

点评

没错,平仄两读词性词意均有差别,古代的两读字大多如此,不是可以随便两头靠的。现在的新华字典里的两读音字也是如此。探在古代念贪音,是取探本义形容贪。探的本义是手长伸出来取东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7 02: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发表于 2017-2-27 02:0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罗烈烈 于 2017-2-27 02:06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2-26 04:38
探作平声,是贪的音,非其义。
探是动词,探索,探寻,探求。而贪主要是名词或形容词:《說文》欲物也。 ...

没错,平仄两读词性词意均有差别,古代的两读字大多如此,不是可以随便两头靠的。现在的新华字典里的两读音字也是如此。探在古代念贪音,是取探本义形容贪。探的本义是手长伸出来摸取东西。

点评

你总是乱下结论。两读字有的义不同,有的义不变。探即两读义不变。你说“探在古代念贪音,是取探本义形容贪”,是你个人的想象吧?有什么根据?去查查贪字去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7 02: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2-27 02: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罗烈烈 发表于 2017-2-27 02:04
没错,平仄两读词性词意均有差别,古代的两读字大多如此,不是可以随便两头靠的。现在的新华字典里的两读 ...

你总是乱下结论。两读字有的义不同,有的义不变。探即两读义不变。你说“探在古代念贪音,是取探本义形容贪”,是你个人的想象吧?有什么根据?去查查贪字去吧!

点评

先秦文献“探”多有念平含贪意。探念平是贪,贪作动词是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7 04: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发表于 2017-2-27 04:4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2-27 02:22
你总是乱下结论。两读字有的义不同,有的义不变。探即两读义不变。你说“探在古代念贪音,是取探本义形容 ...

先秦文献“探”多有念平含贪意。探念平是贪,贪作动词是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2-27 04:52: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问小学语文老师去吧。

点评

不知探贪互用,说明你没读懂先秦古文,也说明你查读字典不精,没办法。《新华字典》在注“探”时,没解释探贪互用,是因为“探”在现代只有一个读音,不念平,自然不注。可在注“贪”时便明确地注出贪作动词,同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 02: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发表于 2017-3-1 02: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2-27 04:52
问问小学语文老师去吧。

不知探贪互用,说明你没读懂先秦古文,也说明你查读字典不精,没办法。《新华字典》在注“探”时,没解释探贪互用,是因为“探”在现代只有一个读音,不念平,自然不注。可在注“贪”时便明确地注出贪作动词,同探。探作贪意,在现代,人们平常说话依然多有体现。如“这人的手伸得够长的”,意思就是说:这人很贪心。手伸得够长,就是“探”的本义。

点评

胡咧咧~  发表于 2017-3-1 04: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12 19: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早已解决的问题。

点评

你的翻箱倒柜,不及搜韵韵典: 探 [hr]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他含切,音貪。(覃韻) [*]《說文》遠取之也。《增韻》伺也,索也。《易·繫辭》探賾索隱。《疏》探謂閱探求取。《書·多方》則惟爾多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3 06: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6-13 06:3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6-12 19:08
提。早已解决的问题。

你的翻箱倒柜,不及搜韵韵典:



点评

这就是康熙字典!什么搜韵韵典!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3 17: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13 17:5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6-13 06:38
你的翻箱倒柜,不及搜韵韵典:



这就是康熙字典!什么搜韵韵典!

点评

探 [hr]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他含切,音貪。(覃韻) [*]《說文》遠取之也。《增韻》伺也,索也。《易·繫辭》探賾索隱。《疏》探謂閱探求取。《書·多方》則惟爾多方,探天之威。《註》自取天威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4 04: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5
贡献
21830
金钱
285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6-13 18:2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无事生非 发表于 2017-2-22 13:20
“可那时的中华诗词百家论坛还被一条恶棍把持着”——这句话有失版主身份。盼能改之。 ...

给无事生非朋友点赞。讨论问题以平常之心对待,不骂人。侮人者常自侮。应该说针版已大有进步了,但希望更文明,不要有脏字,当然反击侮人者例外,我们毕竟不是君子国的人。

点评

“可那时的中华诗词百家论坛还被一条恶棍把持着” -----------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金筑子说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3 18: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13 18:2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7-6-13 18:24
给无事生非朋友点赞。讨论问题以平常之心对待,不骂人。侮人者常自侮。应该说针版已大有进步了,但希望更 ...


“可那时的中华诗词百家论坛还被一条恶棍把持着”

-----------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金筑子说的。

点评

哦  发表于 2017-6-13 18: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5
贡献
21830
金钱
285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6-13 18:3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7-6-13 18:46 编辑
罗烈烈 发表于 2017-2-27 04:41
先秦文献“探”多有念平含贪意。探念平是贪,贪作动词是探。

探的本义不是贪。《说文》:“遠取之也。探之言深也。”手伸得远为探。又《集韻》:“時占切,音蟾。亦取也。與撏同。”近取远探。
罗烈烈用的是声训。声训即古代汉语中的通借。通借常随文而解,一般不入字典。不入字典的我们直接叫通借。那些大家常仿用的通借意义才会进入字典,术语叫同音词。因此通借与同音词是同一个概念。大家引用字典时多不知字义之间的各种关系,是引起争论的原因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6-14 04:4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6-13 17:58
这就是康熙字典!什么搜韵韵典!




======================

《康熙字典》有【红字】的标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5
贡献
21830
金钱
285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6-14 21:3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针版这些例子花了功夫。没细看,平声例子呢

点评

平声不用举例。平水韵中有,无人否认。只有仄声平水韵表未列,才有人不承认探有仄读。说是撢的“通假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4 22: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5
贡献
21830
金钱
285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6-14 21:4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7-6-14 22:30 编辑

中原音韵
字头        小韵        声母        韵母        韵部        声调        四呼        宁继福        注解
探        贪        透        监咸开        监咸        阴平        开口呼        t�0�1am        
探        探        透        监咸开        监咸        去声        开口呼        t�0�1am        
洪武正韵牋
字头        小韵        反切        韵目        韵部        声调
探        贪        他含        二十一覃        覃        平声
探        探        他绀        二十一勘        覃        去声


【釋名】貪,探也。入他分也。
贪   (6)通“”。取;探求。 音韵参考 [广韵]:他含切
也就是说还有求义,求亦求也。贪亦求也,探亦求也。,远取之也。贪,手伸的长也。这便是声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6-14 21:5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他就是:死鸭子——嘴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5
贡献
21830
金钱
285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6-14 21:5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曾说    杜甫“酒债寻常随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借“寻常”也是数词之义。因为“寻常”“七十”并不对,借意之后才发生对仗。

寻常可能非借对,因为寻常本义也是数量词。寻、常,皆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寻;一丈六尺为常。喻短或小。又可比喻长或多。属于反训词中的大小同辞。引申为平常;普通。
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14 22: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7-6-14 21:36
针版这些例子花了功夫。没细看,平声例子呢

平声不用举例。平水韵中有,无人否认。只有仄声平水韵表未列,才有人不承认探有仄读。说是撢的“通假字”。

点评

因为今读仄声呀,所以我更希望看看平声的例子  发表于 2017-6-14 22:22
这就充分说明,平水韵是错误倍出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4 22: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6-14 22: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6-14 22:06
平声不用举例。平水韵中有,无人否认。只有仄声平水韵表未列,才有人不承认探有仄读。说是撢的“通假字” ...

这就充分说明,平水韵是错误倍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7 05: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