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00|回复: 8

推荐好文《不要小瞧庆贺诗,它最见功力》

[复制链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2-2 11:3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2-2 11:33 编辑

推荐好文《不要小瞧庆贺诗,它最见功力》  
(转帖者言:该文写的很有水平。特别对“老干体”下的定义很准确,值得关注。)
【转帖】不要小瞧庆贺诗,它最见功力    观局阁主  2016-2-20 09:17
《七律 •祝中华诗词学会第四次会议召开》作者:马凯
大地春回盼未迟,唐松宋柏又新枝。随心日月弦中起,信手风云笔下驰。
骚客曾忧无续曲,吟坛应幸有雄诗。山花烂漫人开眼,更待惊天泣雨时。
  应制诗的起源是古代皇帝出题,臣子创作、奉和的诗,最初主要是宫廷游宴诗和科举考试的省试诗。这类诗歌多为歌功颂德以及赋予期望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迁,应制诗也逐步发展成为庆贺诗体。凡有年节,或国家、地方、单位、家庭、个人的喜庆事宜,文人往往以诗歌的形式予以祝贺。
    由于这类诗体,容易出现内容雷同,意象空洞,走形式化等问题,时常被人诟病,甚至被嘲笑为“老干体”,也就是文化水平不高,喊口号式的诗体。
    其实,和所有其他诗体一样,应制诗并非如想象那样容易写,要写出一首好的应制诗是非常需要功力的。正是因为,这类诗往往受当时环境的局限比较大,更难发挥诗人的想象空间,特别是大家都来写同一内容的时候,能否出新,能否跳出格局,又与环境和要求相契合,的确是有些难度的。
    中国历朝历代的很多大诗人都写过应制诗,如杜甫的《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紫宸殿退朝口号》、《奉和贾致舍人早朝大明宫》等等。还有王维的《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北宋诗人蔡襄的《上元应制》。当然,我们可以例举出各个朝代的样本。这些诗中,有些为上品,有些写得平平,有些写得很烂。
    我发现,研究应制诗的文章就有上千篇,就我的观点来看,其实大可不必,因为,与其它诗一样,都会有好坏之分。只是应制诗大都是讨喜的,所以写得无论水平好坏,都不会让被歌颂或被庆贺的人讨厌而已。当然如果写得好,或会得到青睐,甚至以此为契机带来好的运气也未尝不可。
    马凯先生的这首庆贺诗,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属于应制诗一类,因为它特为庆贺中华诗词学会第四次会议召开而作。然而这首诗的水平实属上乘,读来令人毫无故作姿态,虚应奉承,秾艳谀词之感,而是抒情大气,真情实感地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它既看到了中国诗词的繁荣,更充满了殷切的期待。
    这首诗从格律和声韵方面看中规中矩,对仗亦很工整,赋比兴运用纯熟,是首用心之作。按照王国维先生的话说,这诗是堂庑特大,也就是很有意境和格局。弹弦随心日月起。胸涌风云笔下驰,不正是这种意境和大格局的体现吗。
    再看这首诗的转合,自然圆润,毫无生硬之感。热爱诗歌的人们忧虑,我们再也超越不了那些高耸于我们面前的巍峨群山,仰望高山之巅,傲然挺拔的唐松宋柏,难道,我们只能望峰兴叹吗?非也,看今朝,无数儒雄文杰,激扬文字,好诗如潮,名词若雪。随着国家的日益强大,中国传统文化有如春天的东风,吹绿大江南北。诗词创作好似山花烂漫映入人们的眼帘。然而,我们深切期望能有更好更多的诗词涌现出来,期待着惊天地泣鬼神的诗词作品横空出世。正所谓山高人为峰,我们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喜马拉雅山般丰厚的文化积淀上,创作出更高更新的篇章。这首诗真可谓前后呼应,一气呵成,的确是一首庆贺诗中的精品之作。
    我们要特别注意应制诗和台阁体之间的区别。有些诗人常常把应制诗和台阁体混为一谈,这是不正确的。台阁体是明朝永乐成化年间出现的一种萎靡诗体。这类诗以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为能事,相互吹捧,应和题赠,内容空洞,脱离社会生活,相互模仿,千篇一律,流弊一时。后为时代发展所不容,渐渐退出文坛。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2-2 11:40:21 | 显示全部楼层
该文很有代表性。写出了绝大多数诗友的看法,故转载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2-2 15: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有道理
把酒贪看西涧月,添香不语秣陵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2-2 15:2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楼主文章,有一点需要指出:
文中最后一段说:我们要特别注意应制诗和台阁体之间的区别。有些诗人常常把应制诗和台阁体混为一谈,这是不正确的。台阁体是明朝永乐成化年间出现的一种萎靡诗体。这类诗以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为能事,相互吹捧,应和题赠,内容空洞,脱离社会生活,相互模仿,千篇一律,流弊一时。后为时代发展所不容,渐渐退出文坛。
------这一段关于“台阁体”的论述,属于抄录的传统看法,但是现在争论热点之一。关于明朝三杨及清初陈廷敬的诗的评价争论很大。故这一段内容应当存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2-2 15:3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瑞丰堂 于 2017-2-2 15:42 编辑

关于马领导,比他官大的没他写的好,写的比他好的没他官大。现在基本上可以这么说了吧。稍微有点水平的干部,也不会真喜欢老干体的,把这名字挂他头上准着急。
把酒贪看西涧月,添香不语秣陵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7-2-2 16:13: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贺诗也是变形老干体,我觉得贺诗也应用形象化语言,如杜审言的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应制
北斗挂城边,南山倚殿前。
云标金阙迥,树杪玉堂悬。
半岭通佳气,中峰绕瑞烟。
小臣持献寿,长此戴尧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2-2 16: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2-2 16:21 编辑

《七律 •祝中华诗词学会第四次会议召开》作者:马凯
大地春回盼未迟,唐松宋柏又新枝。
随心日月弦中起,信手风云笔下驰。
骚客曾忧无续曲,吟坛应幸有雄诗。
山花烂漫人开眼,更待惊天泣雨时。
-------从符合七律格律看写的算不错的了。不过诗义并非无可挑剔。若按杨文怡教授的标准,绝对符合老干体。比如日月弦中怎起,风云笔下怎驰?雄诗(郭沫若造词)。结句“惊天泣雨”是何时?明显堆积伟词。这种诗不好写在纯属议论,又要形象,要讲究赋比兴,作者用大地春回,山花烂漫等熟语,也属无奈之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2-2 16:3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2-2 16:45 编辑

杨文怡教授在批判老干体文章中将宫廷应制诗唱和诗颂贺诗赠诗记游诗等都列为老干体是不妥的。老干体属于应该禁止的低水平诗之列,但上列诗可是正宗诗题。如何写好还是应该向古人学习:
《早朝大明宫》贾至
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
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
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自惹御炉香。
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瀚侍君王。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王维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除了贾至沐恩波有点阿谀,其余基本写实。只有他们的诗描述了当时的早朝情形,所以这是这组诗的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5 23: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