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44|回复: 10

[诗词研讨] 【转载】季羡林:关于神韵

[复制链接]

226

主题

5635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696
贡献
7006
金钱
8944

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1-25 01: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蓬草 于 2017-7-25 14:11 编辑

关于神韵      

季羡林

  在中国文学批评理论中,神韵是一个异常重要的词儿,一个异常重要的概念。无论是谈诗、论画,还是评品书法,都离不开它。从六朝以来,文人学士不断地使用这个词儿。与这个词儿有密切联系、有时候甚至难以区分的词儿,还有气韵、神等等,含义都差不多。   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中,在评品顾骏之的画时,说:“神韵气力,不逮前贤;精微谨细,有过往哲。”唐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说:“至于鬼神人物,有生动之状,须神韵而后全。”此后历代都有人谈到神韵。比如苏轼、胡应麟、王夫之、王士禛、翁方纲等等(注1)。讲气韵的有谢赫的“气韵生动”、《扪虱新语》的“文章以气韵为主”等等。讲神的有《沧浪诗话》的“入神”等等。神韵一词儿,除了应用于文章、艺术等方面外,也用来评论人物,比如《宋书·王敬弘传》:“敬弘神韵冲简,识寓标峻。”   
  
    尽管神韵这个词儿应用相当广,时间相当长,但是到了清初王士禛笔下,它才具有比较固定的含义。王士禛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有名的神韵说的倡导者。由于他在诗坛上崇高的地位,他的神韵说影响广被,俨然成为诗艺理论的大宗。在这样的情况下,王士禛谈论神韵的时候就非常多。我在下面节引几条,详细情况请参阅敏泽和其他中国文学批评史学者的著作。   《带经堂诗话》卷三:   神韵二字,予向论诗,首为学人拈出,不知先见于此。   唐人五言绝句,往往入禅,有得意忘言之妙。   表圣论诗,有二十四品。予最喜“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八字。   同上书,卷四:   严沧浪论诗云:“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
  
    同上书,卷二:   严沧浪《诗话》借禅喻诗,归于“妙悟”二字,及所云“不涉理路,不落言签”,又“镜中之像,水中之月,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云云,皆发前人未发之秘。   


    上面引的这几条,可以说明王士禛对神韵的理解。他一再强调以禅喻诗,强调镜中之像,水中之月,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等等。他是利用形象的说法,比喻的说法,来阐明他对神韵的理解。   
   
    我在这里还必须加上几句。钱钟书引《沧浪诗话》:“其(诗)大概有二:优游不迫、沈著痛快。诗之极致有一:曰入神。诗而入神,至矣尽矣,蔑以加矣。惟李杜得之。”他接着说:“可见神韵非诗品中之一品,而为各品之恰到好处,尽善尽美。”(注2)在严沧浪眼中,李杜有李杜的神韵,王韦有王韦的神韵。但是王士禛出于自己的爱好,抑前者而扬后者,把沧浪的神韵尽归后者。此事翁方纲已经指出来过。在《复初斋文集》,卷八,《神韵论》中说:“其实神韵无所不该……有于实际见神韵者,亦有于虚处见神韵者,有于高古浑朴见神韵者,亦有于情致见神韵者”。王士禛的理解,钱钟书说是“误解”。我个人认为,说是曲解,或者更切近事实。王渔洋喜欢优游不迫的诗,他自己的创作也属于这一类;他不喜欢沈著痛快的诗。这完全是个人爱好,未可厚非。但是他却根据自己的爱好,创立神韵说。他就不得不曲解严沧浪的说法,以偏概全。不过,王士禛的作法也有历史渊源。钱钟书引明末陆时雍的说法,隐承沧浪,而于李杜皆致不满。就属于这一类。   
   
    历代关于神韵的说法就介绍到这里。尽管许多文人学士,特别是倡导神韵说的王士禛发表了这样多的看法,神韵的含义是否弄清楚了?别人不知道,我自己是并不清楚的。我越看越不清楚,只觉得眼一片朦胧,一团模糊。那许多形象的说法、比喻的说法,当然给了我一些生动的印象;可是仔细一想,仍然不知道神韵究竟是什么东西。我自己仿佛也在参禅,越参越模糊,最终是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我自知是钝根,不敢期望顿悟。   神韵真如神龙,令人见首不见尾,或者首尾皆不能见。难道我们真没有法子弄明白了吗?事实上,中国所有讲神韵的书籍和文章,不管是古还是今,没有哪一个说明白了的。连倡导神韵说的王士禛也不例外。我不是研究文艺理论的专家,不过多少年来对此问题也颇感兴趣,我也曾思考过,探索过。我现在想尝试着走一条过去从没有人走过的路,我想利用印度的古典文艺理论来解释一下神韵的含义。知我罪我,自有解人;始作俑者,所不敢辞。   
   
    印度文艺理论研究有悠久的历史,在世界上独成体系。公元九世纪至十世纪是发展的鼎盛时期,也可以说是开创新局面的时期,是一个转折点,一个新纪元。九世纪出了一位欢增(Anandavardhana)。他的名著《韵光》(Dhvanyāloka),把语法学家、逻辑学家和哲学家的分析运用到诗的词和义(形式和内容)的分析上来。十世纪出了一位新护(Abhinavagupta)。他的名著《韵光注》和《舞论注》,继承和发展了欢增的理论。他们的理论以韵论和味论为核心,展开了一系列的独辟蹊径的探讨,从注重词转而为注重义,打破了以前注重修词手段的理论传统,创立了新的“诗的灵魂”的理论,也就是暗示的韵的理论。   
   
    这个理论的轮廓大体如下。(注3)词汇有三重功能,能表达三重意义:
  一表示功能表示义(字面义,本义)   
    二指示功能指示义(引申义,转义)   
    三暗示功能暗示义(领会义)   
   
    以上三个系列又可以分为两大类:说出来的,包括一和二;没有说出来的,包括三。在一和二也就是表示功能和指示功能耗尽了表达能力之后,暗示功能发挥作用。这种暗示就是他们的所谓“韵”。《韵光》第一章说:   可是领会义,在伟大诗人的语言(诗)中,却是(另外一种)不同的东西;这显然是在大家都知道的肢体(成分)以外的(不同的东西),正象女人中的(身上的)美一样。(注4)   这种暗示功能、暗示义(领会义)有赖于读者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可能因人而异,甚至因时因地而异,读者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在这里有极大的能动性,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这也许就是产生美感的原因。这种暗示就是这一批文艺理论家的所谓韵(dhvani)。韵是诗的灵魂。他们举出的例子是:“恒河上茅屋。”表示义是“恒河上”。指示义或引申义是“恒河岸上”。暗示义是“凉爽”、“圣洁”,因为恒河是圣河,恒河上茅屋是修道人所居之处。他们把诗分为三个层次:第一,真诗,以没有说出来的东西也就是暗示的东西为主;第二,价值次一等的诗,没有说出来的只占次要地位,只是为了装饰已经说出来的东西;第三,没有价值的诗,把一切重点都放在华丽语言上,放在雕琢堆砌上。在这里,可以说是层次分明。没有说出来的暗示的东西,其价值超过说出来的东西,在说出来的东西中词藻雕饰最无价值。   
   
    我在这里想顺便补充上几句。在中国文艺理论发展史上,也有一派学说反对六朝一味追求词藻华丽、如七宝楼台的那一种文体,而主张返朴归真。这种理论可以同印度的韵论互相参证。王静安隔与不隔的学说在精神上也有与此相通之处,耐人寻味。   
   
    在印度影响深远的韵论,内容大体上就是这个样子(注5)。我觉得,从这极其简略的介绍中也可以看出,中国难以理解的神韵就等于印度的韵;中国的神韵论就等于印度的韵论。只因中国的文艺理论家不大擅长分析,说不出个明确的道理,只能反反复复地用一些形象的说法来勉强表达自己的看法,结果就成了迷离模糊的一团。一经采用印度的分析方法,则豁然开朗,真相大白了。   

    我现在再进一步比较具体地分析一下中国那些用来说明神韵的词句。“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字是说出来的东西,不著一字就是没有说出来,因此才尽得风流。“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羚羊挂角,地上没有痕迹,意味着什么也没有说出。“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每一句包含着两种东西,前者是具体的,说出来的,后者是抽象的,没有说出来的,捉摸不定的,后者美于前者,后者是神韵之所在。“言有尽而意无穷。”言是说出来的,意是没有说出来的。“得意忘言。”与前句相同。神韵不在言而在意。此外,还有什么“蕴藉”、“含蓄”等等,无不表示同样的意思。那一些被神韵家推崇的诗句,比如“兴阑啼鸟尽,坐久落花多”等等,这些诗句当然表达一种情景,但妙处不在这情景本身,而在这情景所暗示的东西,比如绝对的幽静,人与花鸟、物与我一体等等。这些都是没有说出来的东西,这就叫神韵。《沧浪诗话》中说:“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这些都是在理路和言筌之外的,所以才能是“上也”。
   
 至于王渔洋所特别推崇的以禅喻诗的做法,也同样可以用印度的韵论来解释。在中国禅宗史上,几乎所有的大师在说法和行动中,都不直接地把想要说的意思表达出来,而是用一声断喝,或者当头一棒,或者说一些“干屎橛”一类的介于可解与不可解之间的话,来做出暗示,让自己的学生来参悟。在这里,关键在于听者或受者。老师说出来的或者做出来的,只是表面现象。没有说出来的或做出来的才是核心,才是精神,这样的核心和精神需要学生自己去顿悟。断喝一声有大道,一句干屎橛中有真理。这很有点象诗的神韵。王渔洋等之所以喜欢以禅喻诗,道理就在这里。
   
  用印度文艺理论帮助解释中国文艺理论中的一些问题,我的尝试就截止在这里。最近几年,只要有机会,我就宣传,学习文艺理论要学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文艺理论,印度文艺理论,自古代希腊一直到现代的欧美文艺理论。我虽然大声疾呼,但是从来没有举出一个例证。现在我举了一个有关神韵的例子。我希望,这一个小小的例子能够说明,四个方面的文艺理论之间,确实存在着不少可以互相参证的东西。我也希望,过去可能认为我那种说法难以理解的文艺理论工作者,现在承认我的想法并非胡思乱想。能达到这一步,我也就满足了。  
   
 但是,对于问题的探讨还不能到此为止,还有个别问题须要加以研究。韵的理论,暗示的理论,本来是属于意义范畴的,为什么中国用“韵”字,印度用dhvani这两个都属于声音范畴的词儿来表达呢?又为什么中国同印度没有事前协商竟都用表达“韵”的含义的声音符号来表达呢?中国古人说过:“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在这里这个“理”究竟何在呢?

 在印度,我们译为“韵”的那个字dhvani,来源于动词根dhvan,意思是“发出声音”,后来演变为“暗示”。因为,正如我在上面已经谈到的那样,印度“韵”的理论家把分析语法,分析声音的办法应用到分析文艺理论概念上来,所以,他们使用dhvani这个词儿,还是沾边的,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一到中国,似乎就有点难以理解了。汉文“韵”字,从形体结构上来看,从偏旁“音”来看,它是表示声音的,与意义无关,至少关系不大。《文心雕龙》卷七《声律》第三十三:“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文镜秘府·四声论》引作:“异音相颂(顺)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范文澜《文心雕龙注》说:“异音相从谓之和,指句内双声叠韵及平仄之和调;同声相应谓之韵,指句末所用之韵。”总之,和与韵都指声音之和谐。和谐同美有联系,所以“韵”字也有“美”的意思,“好”的意思,“风雅”的意思。《世说新语》:“道人蓄马不韵”,可以为证。用“韵”字组成的复合词很多,比如“韵宇”、“韵度”、“韵事”、“风韵”、“韵致”等等,都离不开上面说的这几种意思。我个人以为,其原因就在于用声音表示“和谐”这个概念,最为具体,最容易了解。我们现在讲的“神韵”,也可以归入这一类词汇。  

 中印两国同样都用“韵”字来表示没有说出的东西、无法说出的东西、暗示的东西。这是相同的一面。但是,在印度,dhvani这个字的含义,从“韵”发展到了“暗示”。而在中国,“韵”这个字,虽然也能表示无法说出的东西,同“神”字联在一起能表示“暗示”的含义,却从来没有发展到直截了当地表示“暗示”的程度。这是不同的一面,我们必须细心注意。
   
    我还想再进一步探讨一个问题。多少年来,我就注意到一个现象:中西书名的命名原则很不相同。书名诚小道,但小中可以见大,所以仍有探讨的必要。而且命名原则与我正在讨论的神韵问题颇有相通之处,因此就更有探讨的必要了。   关于欧洲的书名,我只从古代希腊罗马时期举出几个来,以概其余。公元前四世纪,亚里斯多德有《诗学》、《修辞学》等书。公元前一世纪,贺拉斯有《论诗艺》。公元三世纪,朗吉弩斯有《论崇高》。同一世纪,普洛丁有《九部书》。四、五世纪,圣奥古斯丁有《论美与适合》。这些书名都朴素无华,书的内容是什么,书名就叫什么,没有藻饰,没有任何花样。而中国却不尽然。我们有什么《文心雕龙》,有什么《法苑珠林》、《文苑英华》,到了后来又有什么《杜诗镜诠》,有什么《艺舟双楫》等等,等等,花样多得很。这些书名花里胡哨,形象生动、灿烂。它们与内容有联系,但有时候让人猜不出内容究竟是什么。这情况同欧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印度怎样呢?从文化源流来看,印度文化至少有一部分应该与欧洲雅利安文化相同或者相似。可是,我在上面讲到,印度的文艺理论韵论同中国的神韵如出一辙,而在欧洲则颇难找到主张只有没有说出来的东西,只有暗示才是诗的灵魂的说法。现在,我讲到书名,印度的命名原则又与中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真不能不发人深思了。我先举几个例子。七世纪的檀丁有《诗镜》,十二世纪的罗摩月和德月有《舞镜》,十四世纪的毗首那他有《文镜》。用“镜”字来命书名的作法,立刻就让我们想到中国的《杜诗镜诠》、《格致镜原》一类的书名。十三世纪的沙罗达多那耶有《情光》,胜天有《月光》,都用“光”字来命名。十五世纪的般努达多有《味河》,十七世纪的世主有《味海》,还有著名的《故事海》等等,都用“河”“海”等字眼来命书名。至于用“花鬘”、“花簇”等字眼命名的书,更是车载斗量,比如安主的《婆罗多花簇》、《罗摩衍那花簇》、《大故事花簇》,还有般努达多的《味花簇》等等。类似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我们不一一列举了。   怎样来解释中国和印度这样的书名呢?我认为,也同样用韵的理论、神韵的理论、暗示的理论。我以上举出的这许多书名也同样可以分解为两个部分:说出来的和没有说出来的。镜、光、河、海、花、鬘、花簇、苑、珠、林、楫等等,都是说出来的东西,实有的具体的东西。它们之所以被用来命书名,实际上与这些具体的东西无关,而只是利用它们所暗示的东西,也就是没有说出来的东西。镜、光喻明亮。河、海喻深广。花簇、花鬘喻花团锦簇。苑喻辽阔。珠喻光彩。林喻深邃。楫喻推动能力,如此等等,后者都是暗示的含义。这同我在上面讲的韵的理论不是完全一模一样吗!

  至于为什么中印两国在这些方面完全相同,而与欧美迥异,我目前还无法解释。我多年以来就考虑一个问题:从宏观方面来看,中印文化似同属于一个大体系,东方文化体系,与西方文化体系相抗衡。中印文化相同之处,有的出自互相学习,有的则不一定。兹事体大,目前只好先存而不论了。   


1988.9.14写完   
   
(注1)参阅敏泽:《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下,第891—897页。钱钟书:《谈艺录》,1986年,第40—41页。
(注2)钱钟书:《谈艺录》,第40—41页。  
(注3)主要根据M·Winternitz,Geschichte der Indischen Litteratur,3·Bd·S·17—18;金克木:《古代印度文艺理论文选》,198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第13—15,52—75页;黄宝生:《印度文学史》,尚未出版。     
(注4)金克木译文,见上引书,第56页。     
(注5)现代西方兴起的诠释学的理论,有与此相通之处。这种理论主张,一部作品有许多层的意义:文字里的、文字外的、由声音引出的、与读者无声对话所引起的。我觉得可以拿来比较一下。   

〔羡林案:此文付排后,接香港中文大学饶宗颐教授函。他对拙文提了几点意见,我觉得很有启发,现节录原信附在这里:“汉土‘神韵’一词,见于谢赫《古画品录》……似先取以论画。其实晋世品藻人物,屡用天韵、性韵、风韵一类词语。神韵亦然,本以论人,继以论画,复借以论诗耳。未知然否?”〕  

  关于神韵 季羡林 Tags:本文来源:本站 作者: 编辑069 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中国论文网 责任编辑: 编辑033

226

主题

5635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696
贡献
7006
金钱
8944

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25 02:4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蓬草 于 2017-7-25 11:51 编辑

什么是神韵?季羡林的论述是清晰明白的。他在别处也有论述,对印度诗学的这一传统追溯得更远。

关于神韵在中国的传统,其实可以追溯到中国哲学。其后则是进一步受到了禅宗的影响。
《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莊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冯友兰早就指出过:
  
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老子》全书都是名言隽语,《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因而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就不够明晰。明晰不足而暗示有余,前者从后者得到补偿。暗示几乎是无穷的,中国绘画、诗歌以及其它无不如此,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聪明人才能读出言外之意、行间之意。
  
中国艺术的理想,不是没有它的哲学背景的。《庄子》的《外物》篇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与忘言之人言,是不言之言。

儒家以艺术为道德教育的工具。道家虽没有论艺术的专著,但是他们对于精神自由地运动的赞美,对于自然的理想化,使中国的艺术大师们受到深刻的启示。正因为如此,中国画大都以自然为主题,如山水花鸟。
  
诗歌里可以读到陶潜(372-427)的诗: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宣。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道家的精髓就在这里。

(以上引自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简编》)

如果神韵的本质是暗示,那么理解诗的神韵就离不开顿悟。“顿悟”的概念来自佛教。“佛祖拈花,迦叶微笑”,靠的就是顿悟。迦叶是释迦摩尼的大弟子,也是印度禅宗的初祖。传导到第二十八代,达摩祖师到达中土,创立中国的禅宗。宋代的严羽写《沧浪诗话》,既是以禅喻诗。

但是对于什么是顿悟以及顿悟如何发生,直到格式塔心理学(又称为完型心理学)的兴起才予以科学的说明。这一派的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研究表明,人脑具有依据不完整信息填充完整形象的能力和倾向(比如,把不一圈圆点感受为圆圈)。有了这种能力,人们才能形成完整的知觉,才能形成顿悟,才会有创造力。 从根本上说,这种填充能力是基于神经网络的特点,这一点已经为神经科学(包括计算神经科学)阐明。简言之,顿悟并不神秘,是人人都有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禅宗所谓的“人人皆有佛性”是有道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6

主题

5635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696
贡献
7006
金钱
8944

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25 05: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蓬草 于 2017-1-25 09:41 编辑
韩鲁珩 发表于 2017-1-25 04:06
拜读乡兄转载的好文,学习了。

我没有读过以上的文章,出于个人好奇对神韵有过个人的思考。我的思考来自于 ...

季羡林对神韵的解释主要是侧重于说明,诗的表达方式是暗示。他并未说明暗示的东西是什么,但是应该不外乎思想(也包含哲理)、喜怒哀乐等感情、以及人的精神状态等内容。这应当与你的解读不矛盾。好的诗词不是直白的说理和简单的情感释放,而是“草色遥看近却无”,在字面上未必能看出来的东西。这是东方文化的特点。如果直接写出来就成了通篇议论表达思想,或者是用形容词堆砌来表达感情。
言外之意的有无深浅取决于诗外功夫和感情是否真挚深厚,有没有本事把言外之意暗示出来则取决于诗艺的高低。

点评

二位诗兄说的清楚明白,有异曲同工之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5 09: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0

主题

5万

帖子

19万

积分

副首版

东方文苑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079
贡献
58350
金钱
70691
发表于 2017-1-25 09: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学习,谢谢诗兄转载分享,辛苦,问好,新春快乐!
清月出波影,风从岸上来。
荷花诗半赋,韵已满香怀。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56170382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0

主题

5万

帖子

19万

积分

副首版

东方文苑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079
贡献
58350
金钱
70691
发表于 2017-1-25 09:2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韩鲁珩 发表于 2017-1-25 04:06
拜读乡兄转载的好文,学习了。

我没有读过以上的文章,出于个人好奇对神韵有过个人的思考。我的思考来自于 ...

诗兄给出明确概念,更清晰明白
清月出波影,风从岸上来。
荷花诗半赋,韵已满香怀。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56170382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0

主题

5万

帖子

19万

积分

副首版

东方文苑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079
贡献
58350
金钱
70691
发表于 2017-1-25 09:25:38 | 显示全部楼层
蓬草 发表于 2017-1-25 05:18
季羡林对神韵的解释主要是侧重于说明,诗的表达方式是暗示。他并未说明暗示的东西是什么,但是应该不外乎 ...

二位诗兄说的清楚明白,有异曲同工之妙
清月出波影,风从岸上来。
荷花诗半赋,韵已满香怀。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56170382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5-2 19: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