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1-20 12:06 编辑
这里把上下句句意具有流水关系但不对仗的联称为流水联。
流水联来源于古风诗,是散行联的一种。古风诗(唐代近体诗出现之前)多数是散行联。流水对只是流水联中讲究对仗的一种特殊形式。流水联因联义决定了前后次序不能颠倒,除了上下句字数相同,音节点平仄相反,其余无对属关系。散行联是古风诗的常态,是后来律诗中仍然存在散行联和流水联的根据。在唐初,这种散行联又叫“总不对对”,是被空海称为“最为佳妙”的。
东卷•论对•二十九种对:
第廿九,总不对对。
如:“平生少年日,分手易前期;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勿言一樽酒,明日难共持;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此总不对之诗,如此作者,最为佳妙。夫属对法,非真风花竹木,用事而已;(空海《文镜秘府论》)
“可能出上官仪《笔札华梁》。意为虽整体不对而实内涵属对。(如上诗)全是散句,但内容上如上年日与同衰暮对比,过去与现在对比,今之别离时与明日难共持对比,自然形成内在的对属。”(卢盛江《空海与文镜秘府论》)
-----沈约《别范安成》这首诗中的八句除了字数相同,句尾平仄不同之外,没有文字上的对属关系。这应该是律诗中首联尾联散行联的来源和根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