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5-6-22
威望2573
金钱11911
贡献8110
金牌会员
 
威望- 2573 点
贡献- 8110 次
金钱- 11911 枚

|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7-1-17 21:13 编辑
最近,发现在几个诗坛有讨论“新国风”概念的话题,如观想对此发表一下个人的浅见:
从百度百科,搜索到对“新国风”的基本介绍,
新国风的基本定义是:秉承“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传统精神,站在民众的立场,用凝练的语言、流转的韵律、表达抒发自己对于当代生活的切实感悟,并力求达到晓畅明白却又内蕴深厚的艺术效果。 新国风是时代的产物。当今社会教育普及,使人民大众也有可能学习、掌握诗歌技巧,从而创作出与古代“士大夫诗”截然不同的诗词作品。“新国风”要求在严守传统诗词艺术形式的前提下,将当代现实生活融入诗词创作之中,这对诗词创作的艺术技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新国风运动”所追求的诗词大众化,是“作品精粹化,读者大众化”。
这种想法是好的,他可以扩大受众人群,并且坚持以近体诗作为主要的创作体裁,这一点我个人也非常认同。但是我们不应忽视“新国风”中这个“风”字的由来,它是《诗经》中“风雅颂”的组成部分。
所以说,既然是挖掘传统文化,以此来增强民族自信与自尊,就一定要全方位地去继承与发扬。
因此,如观个人认为,可以用“新国风”的这个“风”字去打“前哨战”。待诗词的普及程度有了进一步提升后,在创作中也要去挖掘“雅”与“颂”这些方面的题材。
还有,需要强调的是“新国风”的主要理念应是对传统诗词体裁的继承与发扬上,可以在诗词内容上推陈出新,而不是在诗词体裁上也要推陈出新。
就象体育比赛项目,到目前为止,按照人类的智慧,体育比赛项目中的“各种成熟玩法”,人们该想到的都推出了。再创新的“玩法”显然是有“画虎不成,反成犬类”之嫌。
比如现在有人试图创立什么“新宋词”,我个人强烈不予认同。我想,这种行为应该不是“新国风”所提倡和赞同的。“新国风”的主要目标应该是对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挖掘与整理上,继承与发扬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