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96|回复: 6

辽宁诗校绝句班第四讲冬组作业贴

[复制链接]

12

主题

35

帖子

20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28
贡献
39
金钱
79
发表于 2017-1-3 11:5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静风思雅 于 2017-1-3 11:49 编辑


飘飞的叶子出题 :

一、简述写诗有哪几种方法?

二判断下列几首诗,运用了哪种写法?
1.《梅》  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
2.《秋夕》  唐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3.《鸟鸣涧》  唐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4

主题

21

帖子

20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0
贡献
43
金钱
77
发表于 2017-1-8 20:35: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冬06 宇涵作业  辽宁诗词绝句班第四讲作业:  一、简述写诗有哪几种方法? 答: 1.动静结合   2.点面结合    3.诗画结合              4.虚实结合    5.抑扬结合    6.起兴结合              7.由景入情,情景交融       8.借物抒怀  二判断下列几首诗,运用了哪种写法?  1.《梅》  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  答:借物抒怀  2.《秋夕》  唐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答:诗画结合  3.《鸟鸣涧》  唐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答:动静结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1

帖子

20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0
贡献
43
金钱
77
发表于 2017-1-8 20:37: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辽宁诗词绝句班第四讲作业: 飘飞的叶子出题 学生:冬09  云儿朵朵 一、简述写诗有哪几种方法? 答:写诗共有八种方法 1,动静结合    2,点面结合   3,诗画结合     4,虚实结合   5,抑扬结合     6,起兴结合   7,由景入情,情景交融          8,借物抒怀,首尾照应  二判断下列几首诗,运用了哪种写法?  1.《梅》  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 答:虚实结合和借物抒怀方法   2.《秋夕》  唐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答:点面结合的方法和动静结合的方法 3.《鸟鸣涧》  唐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答:动静结合的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1

帖子

20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0
贡献
43
金钱
77
发表于 2017-1-14 21:10: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辽宁诗校绝句班第五讲作业:      (飘飞的叶子出题)  一、名词解释 1.拗句:2.拗救:3.撞韵: 4.挤韵:5.活韵:6.死韵:  二、举例 1.出句自救   2.孤平拗救 3.对句拗救  4.两救  三、读一读,看看有没有撞韵、挤韵、?有,请指出来。  1.《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玉盘。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2.《鱼儿》 王安石 绕岸车鸣水欲干,鱼儿相逐尚相欢。 无人挈入沧溟去,汝死那知天地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1

帖子

20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0
贡献
43
金钱
77
发表于 2017-1-14 21:13: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辽宁诗校绝句班第五讲作业:      (飘飞的叶子出题) 学生:冬 09 云儿朵朵 一、名词解释 1.拗句:  拗句:  无论在五律、七律、五绝、七绝中,凡是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称为“拗句”.2.拗救:  拗救:就是指在句子中,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而在后面应用一个平声来补救。也叫“救平”,但注意补救的字不能在句末。3.撞韵:  1.撞韵:就是在不用韵的那句(白脚)(比如七绝的第三句子)尾字也用了韵脚同韵母的仄声字.这就是撞韵。  4.挤韵: 什么叫挤韵?(也称犯韵、冒韵)就是在诗句中不是韵脚处过多使用同韵的字,读起来让人拗口。5. .活韵: 在一首诗中,‘处’字撞韵了,可是我们却感觉不到撞韵的伤害,仍然觉得全诗流畅上口。  那我们就认为这个是活韵。 .死韵: 为什么这么说呢?关键在哪里呢?关键在第二句的“近却无”。这一句的句读重心落在了第五个字‘近’字上,这样这句诗就成了“活韵”。全诗就成功的避免了撞韵所造成的伤害。     二、举例 1.出句自救  注意:出句自救只限于这种情况,不是任何出句都可乱随意变化的。这条规定可以用四句口诀来帮助记忆: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三拗四来救,一定要记得。”  例如:无为在歧路,“在”字拗了,用平音字“岐”字来补救 2.孤平拗救 孤平拗救:  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种句式中,句末的平声字是押韵的要求,必须用的,因此不算它。除它之外,这句就只有前面两个平声字。这时,如果第一个字也变成了仄声,就叫做犯孤平。那么,就必须把第三个字变成平声来进行补救。这就叫做“孤平拗救”。  例如:恐惊天上人,“恐”字拗了,用平音字“天”来补救 3.对句拗救  :  例如: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出句“意与“不””字都为拗字,那么对句第三字用平音字“登”来补救。 .4.两救:  如果“平平仄仄平”用于对句,那么,它的出句就是“仄仄平平仄”,这种格式又可以变成“仄仄仄平仄”甚至“仄仄仄仄仄”,这时,就要把对句的第三个字位置变成平声字以相补救,这属于对句救出句。但如果这个出句又是个“孤平拗救”式,则构成这第三个平声字既救出句的第三或者第四字,又救本句的第一字,这就是两救。  例如: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出句“五”字拗,对句用平音字“无”字补救。因“寂”字是仄因,如对句第三字用仄因会出现孤平,所以,平音“无”字又补救了“寂”字,所以“无”字既救了出句的“五”字,又就了对句的“寂”字。  三、读一读,看看有没有撞韵、挤韵、?有,请指出来。  1.《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玉盘。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答:散用了撞韵。 翻,乱,卷挤韵。  2.《鱼儿》 王安石 绕岸车鸣水欲干,鱼儿相逐尚相欢。 无人挈入沧溟去,汝死那知天地宽。 答:岸和天用了挤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1

帖子

20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0
贡献
43
金钱
77
发表于 2017-1-15 21:01: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辽宁诗校绝句班第五讲作业:      (飘飞的叶子出题)  学员:宇涵作业  一、名词解释 1.拗句:2.拗救:3.撞韵: 4.挤韵:5.活韵:6.死韵:  答: 1.无论在五律七律,五绝七绝中,凡是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称为拗句。  2.在句子中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而在后面应用来补救,称为拗救。  3.就是不用韵的那句,尾字也用了韵脚相同同韵母的仄声字,称之为撞韵。  4.就是在诗句中不是韵脚出过多使用同韵的字,称之为挤韵。  5.在一首诗中,如果整句诗的重心,落在韵一之前的别的字上,称之为活韵。  6.如果整句诗读句的重心落在了最后一个字上,称之为死韵。  二、举例 1.出句自救   2.孤平拗救 3.对句拗救  4.两救  举例自救: 1.出句自救: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例:无为在歧路;  2.孤平拗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对句拗救举例:一身报国有万死,霜鬓向人无再青。  4.两救举例:一身报国有万死,霜鬓向人无再青。  三、读一读,看看有没有撞韵、挤韵、?有,请指出来。  1.《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玉盘。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答:翻乱卷挤韵,散撞韵。  2.《鱼儿》 王安石 绕岸车鸣水欲干,鱼儿相逐尚相欢。 无人挈入沧溟去,汝死那知天地宽。  答:岸天挤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1

帖子

20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0
贡献
43
金钱
77
发表于 2017-1-25 20:06: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冬09 云儿朵朵   作业《山行》 七绝一首 要求: (1)题目格式规范、首句入韵、格律正确。 (2)采用第四法,【起】点明时间 【承】在第一句的基础上,交代清事情 【转】用忆、记等转接,将时间拉回到过去某一地点。 l亚【合】抱紧第三句,交代清忆、记的事情         山行 学生:云儿朵朵 春归独自远山游, 曲径熏香鸟语柔。 犹忆当年采花景, 何时再插故人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5-21 20: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