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23|回复: 6

林峰先生

[复制链接]

127

主题

1506

帖子

6990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703
贡献
1457
金钱
2586

敬业首版勋章荣誉管理员奖

发表于 2013-10-11 22: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者住郑州。今日和《天下客家》杂志的编辑小甘闲话,她说下一期“客家人物”栏目尚缺稿件,问我有没有这方面的材料,我突然想起香港诗词学会的会长林峰先生,他正是客家人,于是连忙致电香港诗词学会秘书长翁寒春女史,请她写一篇关于林峰先生的文章,翁一口答应,并很快将林峰先生资料发我邮箱。看着看着,我和林峰先生交往的一幕幕情景,电影一般重新浮现我的心海。
       2007年秋,我县派一批干部外出招商,我欣然响应。因为我有学生在深圳,便选择去他那里。因为我是中华诗词学会的会员,又是河南省诗词学会的副会长,加上此前曾一度在中华诗词论坛上比较活跃,因而来到深圳后,很快和深圳的诗友接上头,经常参加他们的聚会。直到2009年端午,香港诗词学会和深圳诗词学会在深圳福田联合举办“港深首届中国诗人节”纪念活动,深圳诗友“荒漠之旅”君替我在翁秘书长那里报了名,我自然乐得参加。谁知端午那天开会,因为我头上戴着一顶河南省诗词学会副会长的帽子,我的座位居然被排在紧挨着香港诗词学会会长林峰先生的右侧,而且还被安排到台上参与开幕式的剪彩,这是我第一次和林峰先生的见面。当天会议安排的很紧凑,林峰先生有致开幕词以及朗诵诗文等等的活动,我俩没有多少交谈。我只是将预先携带的我新出版的《濯缨网络诗文选》一书赠给他,林先生含笑地接收下来,当天我俩直接交往仅限于此。

      端午的又次日,记得是星期天,我正在学生家和他一家闲话,突然接到翁寒春秘书长的电话,问,你今天有时间吗?我说有,她说,香港诗词学会林峰会长想和你见面,你若有时间,请于下午某时到深圳园博园某处和林会长见面,我自然非常高兴。午饭后,即请我的学生开车送我到园博园,其时,园博园正举行一个少儿书法颁奖活动,林峰先生被邀参与给获奖学生授奖。待他忙完他的日程,我即上前和他见面,而翁秘书长也在,于是我们一起到一家饭馆说话。我这才仔细打量林峰先生,并和他作深入的交谈。

       林峰先生当时76岁(林先生今年80周岁),是一个慈祥和蔼的瘦而高的老人。大概是出身于书香之家的缘故吧,他身上那一股浓重的书卷气扑面而来,不曾讲话,即使人有如坐春风的感觉。我昨天仔细看过会议材料,尤其是林峰先生的与会材料,不论诗词散文,还有古体文,我都非常佩服。我毕竟到了省级诗词学会副会长的位置,即便我写诗的水平不行,读诗品诗,总得有点眼光吧,不然,那个副会长的位置也不是那么好坐的。和当代我所知道的老一辈的诗人们相比,林峰先生的诗词造诣应该是相当高的了。林峰先生不仅能写诗词,且能作古文,又能写新诗,在文学方面,应该算一个全才。

       林峰先生问我:知道我为什么要急着见你吗?我一脸茫然。他笑说,昨天回去,看你的《濯缨网络诗文选》,越读越喜欢。像你这个年纪(我当时51岁),能写诗词不稀奇,难得的是你能写一手漂亮的古文,而且还能写骈文,确实难得。接着他把我的书拿出来,挑出古文《醉酒赋》中的一段,朗读,认为有东坡之风。然后,他说,你来当香港诗词学会的会长吧,把我唬得一跳,忙说,有您在,我哪里敢?翁和林都笑。我又说,况且我也不是香港人,连深圳人也不是哩。林先生说,那么,你当副会长吧?翁在一旁撺掇,于是,我点头答应。我的“香港诗词学会副会长”的这个头衔,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

       因为我的学生有事提前回去了,当晚我们三人一起吃饭,很晚,我们各自回家。我要从园博园附近回到远在宝安沙井的住所,而林峰先生要回香港去,我们沿着园博园附近的一条大街道步行很久才分手。上车后,我哼了一首题为《深圳街头夜别香港林峰会长、翁寒春女史》的五律:
诗是吾家事,齐肩不惮劳。
初逢情款款,重见语滔滔。
灯影迷炎夜,椰风掸客袍。
临歧回首处,别路入云高。
2009、5、7(阴历)

       我和林峰先生的第三次见面,是端午诗会约三个月以后吧,我接到翁秘书长的通知,要在深圳罗湖某个国学馆,开《香港诗词》编纂筹备会。参加人员有林峰、翁寒春以及另外六七个我不太熟悉的人,议程简单,会议开的时间并不长,接近尾声时,林先生拿出一卷文稿说:我即将赴山东参加一个关于苏轼的学术会议,有一篇与会论文,请大家看看,提出一些修改意见。大家拿过来,个个叫好,到我手中时,文章不长,我匆匆看过后,觉得有几句话比较刺眼,就提出不同看法。林峰先生立即谦逊地说:方伟,请你带回去好好帮我改改。我这人啊,一生就这个脾气,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我可是也快老的人,在长者面前一点也不知逊让,居然真的带回去。回去反复看,因为林先生的文章针线细密,逻辑严谨,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敢擅改,于是交了白卷。因为林先生在香港,又不太上网,我就专门就这件事给翁秘书长发了一个邮件,请她转交给林先生。我的信是这样写的:
翁秘书长:
        你好!
       来深以后,幸会阁下并林峰会长,并蒙其推重揄扬,甚为感念。此前端午诗会,已经领略林会长诗词、对联、新诗、散文等诸多方面的才华,更是钦佩。我观林会长,敢爱敢恨敢哭敢歌,亦属性情中人,殊觉亲切。
       至于林会长的《苏轼〈贾谊论〉与〈晁错论〉读后浅议》一文,读后同样钦佩林会长的学识与见解,能出新意,不人云亦云拾人牙慧,林会长是真读书人。然而所谓见仁见智吧,对于林会长的观点和措辞,我当时在读完之后,发表了一些不同意见。在敢于直言方面,我和林会长是相同的。
       林会长把修改的重任委托给我,我当时不知深浅应承下来,回来仔细拜读,发现不好修改。林会长整个行文风格前后一贯,非改动个别字句可以敷衍了事的。若从前到后系统改动,则非林会长之所望,亦非我之力所能及,所以,此文我就交了白卷。请转告林会长,并致歉意。
       苏轼为我素所景仰。其政论、辞赋、诗词、书法、经学等等,皆独步天下,其综合成就空前绝后。至于其《贾谊论》、《晁错论》这两篇文章,据我推测,应该是其早年的作品。苏轼二十出头,名动天下,方是时也,正欲效东汉之范滂“慨然有澄清之志”,觉天下事无不可为,为之无不可成。这从苏轼早年的策论可见。苏轼论贾谊、晁错,怜此二人少年得志,深荷圣眷,然因操之过急,最终了无所成,言外之意,我若能得信用如贾晁,必当吸取教训,扬长避短,稳扎稳打,期有所为。及其中年,身陷乌台,谪居黄州,性格已经有了一些改变。及其晚年,渡海归来,故人见之,曰:“浮华落尽,非昔日子瞻”。说明苏轼的性格、思想的形成、定型,都是有一个过程的,若使其晚年再写《贾谊论》、《晁错论》,必然别有一番声腔。
       苏公自谓“守道不随”,我于苏轼虽多所景仰,然亦“不随”。譬如苏轼书法好评如潮,我则不甚喜。苏公喜于诗中谈禅说理,我读之亦不快。虽然,综合论之,景仰多于微词。我读林先生文章,唯觉其于苏公批评过锐,措辞过厉而已,譬如“乖乎常情,悖乎常理”等语,窃以为不宜加诸圣贤。
       林先生文章能见自家面目,我亦能够坦陈己见。我于林先生虽多钦佩,然亦不肯“随”,愿林先生其谅诸!
       林先生不能上网,故烦请翁秘书长代为转呈此意。领命数日,却交白卷,深感歉疚!
       顺颂
编安!
                                                    方伟
                                                                    2009、8、5 (阴历)
       我这一番“宏论”,其实是因为苏轼而发。我算得一个苏轼的崇拜者,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苏轼“骨灰级的粉丝”,因而容不得别人说苏轼半点不好,即便我敬重的林峰先生,也不肯“随”。信发出去,心中忐忑,觉得对于长者有失礼貌,生怕林先生会因此而不高兴,谁知没过多久,即收到翁秘书长的回信,说信件已打印转交林会长,并说“林会长已阅您的回信,击节叫绝,对阁下文采及为人钦佩有加,引为知己。已复信,下周一来深带来即转发于您!”云云。
       林会长的回信是翁秘书长用邮件转发给我的,我当时在敏思建有博客,随即将信件连同我的信一道发敏思。敏思后来关闭,我发在敏思的诗文稿件全部丢失。刚在邮箱查找,时间久远,翁秘书长的文件再打开,全是乱码,所以,林先生的回信一时再难找寻了。但是,时隔多年,回信的内容还是大致记得。林先生首先对我大家赞扬,对我敢于直言,“守道不随”的品格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说,他自己也是具有这种品格的人。在肯定我的同时,也再次陈述他自己的观点。两个“守道不随”的人,虽然在对待某一个问题的看法上到底没能达成一致,但是,通过这次争论,我更加钦佩林峰先生光风霁月一般的君子襟怀。
   
       林峰先生不单是一个诗人,更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他对著名的抗日儒将吴逸志将军尤其敬仰。吴逸志,为薛岳将军之参谋长。薛岳将军于万家岭全歼日寇一个师团一万余人,吴逸志将军与有功焉。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4周年之际,林先生专门写了两首缅怀吴逸志将军的七律。其大作如次:

缅怀吴逸志将军二首

林  峰
其一
帐前寒角不堪闻,霜满洞庭十万军。
剑指蛮夷风作甲,心昭华夏气穿云。
长沙三捷关河壮,细柳连营战骨殷。
月色横秋高可见,江山终古证人文。
其二
旧时月色照吴中,十万王师气吐虹。
犀甲锵锵连百里,云霓脉脉倚孤忠。
马蹄踏碎关河梦,肝胆扬高国士风。
今日长沙来吊古,我吟八韵仰英雄。

       应林峰会长之邀,我当时也写了两首和作:
一战万家天下闻,倭儿惊蹶上将军。
血光溅地寒吹面,杀气腾空响遏云。
江水无情归大海,苍旻有泪忆元勋。
挥毫曾共岳元帅,倚马长书报捷文。
       注:1·《孙子兵法》云:“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万家岭之战虽最终未获敌酋,然能一次歼灭一个师团,功莫大焉;2·“岳元帅”,薛岳将军素慕岳飞,初名“仰岳”,后乃名“薛岳”,其功与岳飞亦庶几焉。
策马苍烟落照中,烝民翘首望霓虹。
一身报国生兼死,两字铭心孝与忠。
赫赫声威寒敌胆,悠悠旌旆卷天风。
受降城上盱衡抖,百战将军顾盼雄。
       注:抗战胜利,薛岳将军主持南昌受降,吴逸志将军应在其列。
   
       不久,翁秘书长又用邮件发来林峰先生的另两首同一主题的七律,并随信发来全国各地诗界名流的和作,我也不自量力,又和作了两首。林先生原玉不记得了,我的和作如下:
《纪念抗战胜利64周年,再次林峰会长韵》
其一
红羊劫后未消哀,护国谁为卫霍才?
旅顺冤魂沉若梦,南京白骨吼如雷。
八年赤县飘红雨,百战将军策健騋。
恨不油锅沸腾后,休饶倭寇一人回!
其二
烽火卢沟惊四方,神州顷刻变汪洋。
大刀挥处敌头落,失地收时正气扬。
伤痛早成新语笑,儿童谁念旧文章。
可怜白骨三千万,泉下难争一炷香。
    2009、7、1(阴历)

        2009年阴历的八月中旬,我在深圳已经呆了两年有余,鸟倦知还,我也动了“归欤”之念。恰好,《香港诗词》一书将于阳历9月30日在深圳举行首发式,翁秘书长发来信息,要我参加,而那一天,正好是我打道回府的日子,车票都买好了,即使是这么重要的事情,也挽不住我似箭的归心。于是,就在30日的当天,我将事前写好的一首五律,用手机短信发给翁秘书长,一并向林峰先生告别。诗如次:
《致翁寒春女史兼别林峰会长》
诗国称同好,相逢即是缘。
夏中初执手,秋半忽鸣鞭。
听鸟山花醉,观潮海月圆。
手机频看取,应有忆人篇。

       就这样,我和林峰先生包括翁寒春秘书长就算是告别了。后来,我的学生从深圳公安转行到地方,该地有一处风景区,想借宣传之机,要我出面请全国一些知名的同时和我关系较好的诗人来深圳搞一个活动,其中要我重点邀请林峰先生。我当然高兴,立即致电翁秘书长,并很快和林峰先生通话。林先生听到我的邀请,非常高兴,并表示积极支持,这令我非常感动。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该项活动没能实施,但是林峰先生那份热忱,令我十分感念。

       林峰先生和我省诗词学会另一副会长王国钦先生亦多交往。有一次林峰先生来郑州,和国钦谈到我。不久,国钦来电,问:方伟,你怎么又成了香港诗词学会的副会长了?我说,我都不知道,你怎么知道了?他说,印在书上了,这个“方伟”不是你?原来,林峰先生将第一期的《香港诗词》赠给国钦,上面可能印着我的名字。截止目前,我还没有见到这本书。不过,我已经用“香港诗词学会副会长”这顶帽子唬过几次人,譬如我第一次应邀到河南农大办讲座,觉得我的头衔哪一个含金量都不高,只有“香港诗词学会副会长”这顶帽子比较神秘,于是觍颜而自称之,拉大旗作虎皮的事我也做过,看来我亦不能免俗。多年不参加活动,估计这帽子早摘下了,呵呵,现在再不敢戴这顶帽子了。

       大约一个月前,突然接到翁寒春秘书长的信息,传过来她为林峰先生八十大寿所作的两首贺诗。哦,原来林峰先生已经八十大寿了,欣喜之余,出于对林峰先生的敬仰,也步翁女史的韵脚,做了两首七律,为林先生祝寿。诗如次:
《步翁寒春女史原玉贺香港诗词学会会长林峰先生八十寿诞》
其一
南渡香江远帝畿,诗清人寿世间稀。
肩承国粹为其任,踵武前贤是所依。
势若长鲸横海去,志如鸿鹄刺天飞。
更待大椿八千岁,为君撷取彩云归。
其二
人生叵耐类飞蓬,日落西山月在东。
望眼五年沉碧海,思情一缕付焦桐。
零丁洋上龙行雨,笔架山头凤引风。
安得盛筵犹可再,满斟烟水寿吾公。

       我自离开深圳,转眼已五个年头,我和林峰先生已经有这么久的时间不相见了。现在,我被国甫兄和国钦老弟拉到郑州来,继续做着有关诗词的事业,林先生作为诗界名流,我以后要仰仗的地方容多。郑州处天下之中,交通枢纽,林先生杖履往还,或可趁便一聚,感觉与林先生再会之期不远矣。

       时近重阳,我在客中,谨以此文向远在香港的林峰先生,遥致一瓣心香。

       时癸巳年九月初六日深夜。

127

主题

1506

帖子

6990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703
贡献
1457
金钱
2586

敬业首版勋章荣誉管理员奖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1 22: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方伟谨向林峰先生、翁寒春女史报到!并祝香港诗词论坛各位朋友重阳节快乐!

395

主题

7128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新诗散文功勋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威望
1778
贡献
6256
金钱
1090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3-10-12 08:54:52 | 显示全部楼层

395

主题

7128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新诗散文功勋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威望
1778
贡献
6256
金钱
1090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3-10-12 08:57:41 | 显示全部楼层
会带信给翁寒春先生。请放心。

127

主题

1506

帖子

6990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703
贡献
1457
金钱
2586

敬业首版勋章荣誉管理员奖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2 12: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风吹树吟先生光临并鼓励!
以后会常来和大家交流,并向大家学习的。

104

主题

849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总监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1529
贡献
1919
金钱
6207

特别贡献奖热心奉献奖章荣誉管理员奖

发表于 2013-10-24 21: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方伟老师,看行云流水般之美文,往事便历历在目了。惺惺相惜之情,林峰会长有之,君亦有之。
佳作已转林会长,亦深表谢意!欢迎多来论坛指导!寒春拜

91

主题

785

帖子

359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52
贡献
258
金钱
1831

特别贡献奖荣誉管理员奖

发表于 2013-10-27 22: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确实写得不错,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6-6 15: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