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6-12-13
威望24
金钱61
贡献35
注册会员

威望- 24 点
贡献- 35 次
金钱- 61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16-12-22 18:38: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诗最少有4种读法,我列举如下:1 这是那个贪生怕死的死亡者的独白,恭喜你,你将我的诗里的字认全了,但什么也没看懂。2 诗的前两句概括了中国的百年屈辱,后面两句有点没看清它的好,哦,这样你稍微有点历史人文知识,后面两句是诗的重点,只要你将前面两句剔除,换上伊拉克、叙利亚或其它目前依然战乱的国家、地区,后面两句仍然可以用。他们的呼喊是一样的,死灵魂, 再不闭眼。亲人啊,究竟错在那般。仅仅是战乱地区能用上这两句吗?不,所有的人祸都可以用上这两句。不信换上文革、宗教迫害等等等。3 如果第三种读法你会读,那么你就是诗人了,诗歌短小,会作必要的省略,第一句“与我无关”,世界就仅仅有有关的人吗?他们去了哪里?第3句,死灵魂。他们要么抽鸦片抽死,要么抵抗像英雄一样战死。因为这话有问题,在这个国家没有无关者。第二句“ 往哪躲藏”,有死的就有活的,这里不仅有躲着活的,还有站着活的,活的上哪里去了,第4句,在那里呼喊“究竟错在那般”。第三句就是第3句,只不过死灵魂中添加了战死的英雄,冤死的亡灵,即便是抽鸦片者也应该包含在内,他们谁能闭上眼睛?第四句是一句呼喊,参加呼喊的除了亡灵,还有劫后余生者,还有多年以后的陈北,当然如果你懂了,那么也包括你。这里只对本诗作字面上的解释,对应的价值观由你自由的添加。4 第四种读法你会读的,陈北认为你是陈北的知音,第四种读法相当简单,你只要用降调,用低沉的声音,慢慢地读一遍,就如同陈北当时的写作,从头到尾都是你在读,没有别人,仅仅自己,第一句,在试探自己让步的底线,第二句,百感自己的劫后余生,躲过一时能躲过一世吗?南京不是最后的屠杀地。第三句,自我直面不闭眼的灵魂,我能闭上眼睛吗?第四句,是反问自己,仅仅是追问自己。如果能读出百感,那么你得到本诗的精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