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68|回复: 3

谁识三郎肠断意(谨以此文纪念郁达夫诞辰120周年)

[复制链接]

732

主题

2922

帖子

1万

积分

副首版

福建诗词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491
贡献
2991
金钱
5024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12-6 15:4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新文 于 2016-12-6 15:44 编辑

谁识三郎肠断意?

——郁达夫《毁家诗纪》两联探析


谨以此文纪念郁达夫诞辰120周年

1996.12.7-2016.12.7



      《文汇读书周报》2014314日陈子善《风流已成绝响》一文提到方宽烈1987年即已着手《郁达夫诗笺》写作,自谓“将采取尽善尽美方式,务求在学术地位上给人一个不错的印象,因此抱着日本从事学问工作者那种不计工本只求成就的态度”, “笺诗自应采取公正客观态度,最好能从诗中有关人物和作者当年交往里,获取资料,多点了解,那才能较为切实”。方先生是位多情的诗人,由他按这种标准笺注郁诗再好不过,可惜直至他谢世,这部书稿“似仍未写好”。目前流行的是詹亚园所编《郁达夫诗词笺注》,本书注释甚详,难得对个别字句坦承待查。不过对于詹先生自认为已笺注到位的部分,仍有进一步说明的必要。试举两例。
   
     其一,《毁家诗纪》第七首尾联“省识三郎肠断意,马嵬风雨葬花魁”蕴涵一处“今典”。
     全诗如下:“清溪曾载紫云回,照影惊鸿水一隈。州似琵琶人别抱,地犹稽郡我重来。伤心王谢堂前燕,低首新亭泣后杯。省识三郎肠断意,马嵬风雨葬花魁。”原注:“六月底,又奉命去第三战区视察,曾宿金华双溪桥畔,旧地重来,大有沈园再到之感。许君称病未见。但与季宽主席等一谈浙东防务、碧湖军训等事。”《笺注》对末联的解释是:“意谓自己因此而理解了杨贵妃死葬马嵬坡后,唐明皇那种极度悲痛的心情”, “肠断意”本白居易《长恨歌》“夜雨闻铃肠断声”句。
      可是郁达夫面对妻子背叛的悲痛与唐明皇不得不同意杀死杨贵妃的悲痛有什么可比性呢?不做说明令人费解。
      这里牵涉到鲁迅对李杨之恋的看法。郁达夫在《历史小说论》中说:“朋友的L先生(指鲁迅,引者注),从前老和我谈及,说他想把唐玄宗和杨贵妃的事情来做一篇小说,他的意思是:以玄宗之明,哪里会看不破安禄山和她的关系?所以七月七日长生殿上,玄宗只以来生为约,实在是心里已经有点厌了,仿佛是在说‘我和你今生的爱是已经完了!’到了马嵬坡下,军士们虽说要杀她,玄宗若对她还有爱情,哪里会不能保全她的生命呢?所以这时候,也许是玄宗授意军士们的。”鲁迅很重视这篇小说的构思,不仅与郁达夫多次提及,和许寿裳谈起过,冯雪峰也知道此事,并均著文提及。鲁迅在1924年“为了写关于唐朝的小说”(即《杨贵妃》),还接受西北大学邀请去作夏期讲演,历时36天。可是,“到那里一看,想不到连天空都不像唐朝的天空,费尽心机用幻想描绘出的计划完全被打破了,至今一个字也未能写出” (鲁迅1934111日致山本初枝信)。
     郁达夫认为鲁迅的“这一个腹案,实在是妙不可言的设想,若做出来,我相信一定可以为我们的小说界辟一生面。”可见他认同这样的分析,即:唐玄宗本可以保护杨贵妃,只因已探知她与安禄山有私情,爱情破灭,不愿出手相助。这时的郁达夫也自认为已探知王映霞和许绍棣的暧昧情事,明知发表《毁家诗纪》,家丑外扬,结果就是“毁家”,仍然义无反顾地要这样做。从这个角度理解本诗尾联,才能理解郁达夫的心声,否则难免隔靴搔痒,不得要领。

      其二,《毁家诗纪》第二首第三句“诸娘不改唐装束”蕴含着一段福州历史与风俗。
      全诗如下:“扰攘中原苦未休,安危运系小瀛洲。诸娘不改唐装束,父老犹思汉冕旒。忽报秦关悬赤帜,独愁大劫到清流。景升儿子终豚犬,帝豫当年亦姓刘。”原注:“……到福建后,去电促映霞来闽同居。宅系光禄坊刘氏旧筑,实即黄莘田十砚斋东邻。映霞来闽后,亦别无异状,住至一九三七年五月,以不惯,仍返杭州。在这中间,亦时闻伊有行迹不检之谣,然我终不信。……”
     注者对颔联的解释是:“陆游《五月十一日夜且半梦从大驾亲征尽复故地见城邑人物繁丽云西凉府也喜甚马上作长句未终篇而觉乃足成之》:‘凉州女儿满高楼,梳头已学京都样。’此翻用其意,意谓敌占区的妇女仍然心念祖国,不甘沦亡。”没有说出“诸娘”这个特定用词的来历与“不改唐装束”的具体所指。
      福州方言称成家的男性为“唐哺人”,未成家的男性为“唐哺仔”;成家的女性为“诸娘人”,未成家的女性为“诸娘仔”。“诸娘人”原指无诸国的女人。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汉朝廷封越王勾践的后裔无诸为闽越王,其地闽越国因此俗称为无诸国。汉元鼎六年(前111年)无诸之子余善叛汉,自称“东越武帝”。汉武帝派大将朱卖臣入闽问罪,消灭无诸国,据说把原无诸国的男人都强迫北迁到长江和淮河一带去,剩下的女人被称为“诸娘人”。郁达夫本人在《饮食男女在福州》也写到:“大约福建土著的最初老百姓,为南洋近边的海岛人种,所以面貌习俗,与日本的九州一带,有一点相像。其后汉族南下,与这些土人杂婚,就成了无诸种族,系在春秋战国,吴越争霸之后。到得唐朝,大兵入境,相传当时曾杀尽了福建的男子,只留下女人,以配光身的兵士;故而直至现在,福建人还呼丈夫为‘唐哺人’,哺者系日暮袭来的意思,同时女人的‘诸娘仔’之名,也出来了。还有现在东门外北门外的许多工女农妇,头上仍带着三把银刀似的簪为发饰,俗称她们作三把刀,据说犹是当时的遗制。因为她们的父亲丈夫儿子,都被外来的征服者杀了;她们誓死不肯从敌,故而时时带着三把刀在身边,预备复仇。”这里作者有将福州诸娘的烈性忠贞与妻子的轻薄出轨(事实如何另当别论)暗做对比的意思,不只单纯表彰其爱国之情。

      顺便提下,多半因住“光禄坊刘氏旧筑”,末联引用了刘景升(刘表)和刘豫两个刘姓典故。光禄坊是福州著名的三坊七巷之一坊,刘氏兄弟刘齐衢和刘齐衔是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同榜进士,老二刘齐衔是林则徐的次女婿。所购道南祠西侧4座大屋子(俗称“刘家大院”)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前后5进,面积4500平方米,东至道南祠,西至早题巷,北至文儒坊大光里,南临光禄坊街,几乎占了光禄坊坐北朝南的半条街坊。郁达夫住光禄坊11号房子(今30号)东花厅后厢房。这是穿斗式歇山顶单层木构建筑,四面风火墙,东花厅有假山雪洞,另有一间小阁楼,最宜赏月吟诗……

617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大中华诗词论坛功勋诗友

Rank: 6Rank: 6

威望
1401
贡献
16822
金钱
18907

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6-12-7 01:5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首赏佳作问好晚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1

主题

3559

帖子

1万

积分

常务管理

莲池风雅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455
贡献
2591
金钱
6810
发表于 2016-12-15 11: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学术文章啊。
长知识了。

点评

我对他的生平与著作十分熟悉,因此有一点心得。 还是与诗相关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15 12: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2

主题

2922

帖子

1万

积分

副首版

福建诗词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491
贡献
2991
金钱
5024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5 12:2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肇彭 发表于 2016-12-15 11:53
这是学术文章啊。
长知识了。

我对他的生平与著作十分熟悉,因此有一点心得。
还是与诗相关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6 17: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