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74|回复: 23

贾谊所作的是吊屈原赋还是吊屈----原赋

[复制链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发表于 2016-12-5 22: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罗烈烈 于 2016-12-5 22:14 编辑

      贾谊的《吊屈原赋》,二千年来都被解读为吊屈原的赋,其中屈原被解读为人名,如司马迁。殊不知贾谊作此赋,是借祭湘君,吊自己的屈。吊屈原赋,实是吊屈的原赋。屈,就是冤屈;原,就是原由;屈原,就是冤屈的原由;而赋既是文体名,也可理解为陈述。因此,吊屈原赋,意思就是凭吊冤屈原由的陈述。纵观贾谊此赋的内容,也确确实实是叙述他自己被流放的原因和经历。贾谊觉得自己忠而见疑,信而被诽,被流放得冤,有冤却无处可诉,只好凭祭湘君,含沙射影,借题发挥。到了淮南王刘安作《离骚赋》,更是香花毒草,牛鬼蛇神。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发表于 2016-12-6 06:53: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6-12-5 23:33
把《吊屈原赋》说成是贾谊在吊自己的屈,是说不过去的。贾谊在第一段落就写明:“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 ...

是的,这个烈烈怎么不看文章,只看标题呢,难道也是标题党,还是在给咱们说笑。

点评

你想证实屈原是否存在其实很简单,只需拿出一丁点稍为有效的证据就行,不必求充分和必要。根据证据来源,可分如下: 1,楚史有关屈原的记载的楚简楚帛为第一证据; 2,楚史的传抄本为第二证据; 3,楚地以外的转抄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6 21:45
就一句:“屈原楚之贤臣,自沉汨罗”,太容易了。《战国传》里:郑通者,楚之名将,奉节大败司马错,宜城战白起,斩白圭。你也当有此武将吧! 战国传》里:范理者,越之相国,以额叩地,苦劝无强。范瑶者,范理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6 14: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楼主| 发表于 2016-12-6 13:4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6-12-5 23:33
把《吊屈原赋》说成是贾谊在吊自己的屈,是说不过去的。贾谊在第一段落就写明:“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 ...

正反推论是两种方法:一是从正面找证立论,二是从反面驳斥原论证据不成立。想要有“屈原楚之贤臣,自沉汨罗”,太容易了。《战国传》里:郑通者,楚之名将,奉节大败司马错,宜城战白起,斩白圭。你也当有此武将吧!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楼主| 发表于 2016-12-6 14:2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6-12-6 06:53
是的,这个烈烈怎么不看文章,只看标题呢,难道也是标题党,还是在给咱们说笑。 ...

就一句:“屈原楚之贤臣,自沉汨罗”,太容易了。《战国传》里:郑通者,楚之名将,奉节大败司马错,宜城战白起,斩白圭。你也当有此武将吧!
战国传》里:范理者,越之相国,以额叩地,苦劝无强。范瑶者,范理弟,越之勇将,广陵大战,死于楚国名将昭滑刀下。都有名有姓有事迹,还有史影作背景,你都当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楼主| 发表于 2016-12-6 21:4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6-12-5 23:33
把《吊屈原赋》说成是贾谊在吊自己的屈,是说不过去的。贾谊在第一段落就写明:“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 ...

你想证实屈原是否存在其实很简单,只需拿出一丁点稍为有效的证据就行,不必求充分和必要。根据证据来源,可分如下:
1,楚史有关屈原的记载的楚简楚帛为第一证据;
2,楚史的传抄本为第二证据;
3,楚地以外的转抄本为第三证据;
4,战国后期有关屈原的文献资料为第四证据;
5,战国后末期诸子百家有关屈原及其作品的谈论为第五证据;
6,战国后末期文学故事,短文杂谈和民间趣谈为第六证据;
如果连第六证据都举不出来,那么,完全可以裁定,屈原及其作品全都是伪造的,就是司马迁的《屈平列传》也是伪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楼主| 发表于 2016-12-6 21:4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6-12-6 06:53
是的,这个烈烈怎么不看文章,只看标题呢,难道也是标题党,还是在给咱们说笑。 ...

你想证实屈原是否存在其实很简单,只需拿出一丁点稍为有效的证据就行,不必求充分和必要。根据证据来源,可分如下:
1,楚史有关屈原的记载的楚简楚帛为第一证据;
2,楚史的传抄本为第二证据;
3,楚地以外的转抄本为第三证据;
4,战国后期有关屈原的文献资料为第四证据;
5,战国后末期诸子百家有关屈原及其作品的谈论为第五证据;
6,战国后末期文学故事,短文杂谈和民间趣谈为第六证据;
如果连第六证据都举不出来,那么,完全可以裁定,屈原及其作品全都是伪造的,就是司马迁的《屈平列传》也是伪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12-6 21:5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一个相声题材的创意~

点评

其实,西汉后期刘向的《说苑》,已向世人否定了司马迁的《屈平列传》,知道“景差相郑”的典故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9 12:46
郭沫若还编了个屈原戏,近百年来,也蒙了不少观众和读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6 22: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楼主| 发表于 2016-12-6 22: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12-6 21:56
很好的一个相声题材的创意~

郭沫若还编了个屈原戏,近百年来,也蒙了不少观众和读者。

点评

连楚辞汉赋史记都否定,纯属抬杠,写此类水贴有啥意义?  发表于 2016-12-7 08: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17: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6-12-7 09:42
不得不承认你赢了,因为你的说法符合时代潮流。以这次聂树斌案件为例,虽然没有证据证明不是聂树斌作案, ...

现代已有明确的说法:商代以前为传说,商代至西周早期为半信史,西周以下为信史。信史的说法也是相对的,如有新发现,依然可以纠偏。如出土的楚简《楚居》载明:楚王根本就不是姓羋氏熊,而是姓畬,就是名字和王号与《史记》也不尽相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楼主| 发表于 2016-12-8 01:3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罗烈烈 于 2016-12-8 01:32 编辑
林金建 发表于 2016-12-7 22:16
想否定屈原,首先就要否定太史公的《屈贾列传》,但即便是胡适也没法否定它。至于汉前为什么没有关于屈原 ...


没有先秦的信息作依托,屈原列传也就和湘君一样,只是个传说,还需要什么证据来否定呢?况且祭说屈原的活动,两千年来也就都是些文人,尤其是落泊文人在鼓噪。从来就没有一个朝代的政权给它颁布和肯定,也就是社会民间活动罢了。既是社会民间,也就只能是信者有,不信者无,就当是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楼主| 发表于 2016-12-9 12:4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6-12-5 23:33
把《吊屈原赋》说成是贾谊在吊自己的屈,是说不过去的。贾谊在第一段落就写明:“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 ...

其实,西汉后期刘向的《说苑》,已向世人否定了司马迁的《屈平列传》,知道“景差相郑”的典故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楼主| 发表于 2016-12-9 12:4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12-6 21:56
很好的一个相声题材的创意~

其实,西汉后期刘向的《说苑》,已向世人否定了司马迁的《屈平列传》,知道“景差相郑”的典故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8

帖子

52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2
贡献
144
金钱
197
发表于 2016-12-11 11: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若将下面这段古文选段翻译成现代文,内容也能符合《吊屈的原由赋》这个题目,那么《吊屈原赋》即《吊屈的原由赋》的观点自然成立;翻译成现代文后,内容不符合《吊屈的原由赋》,《吊屈原赋》即《吊屈的原由赋》的观点不攻自破。

【古文
选段】:
    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造讬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呜呼哀哉!逢时不祥。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阘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世谓随、夷为溷兮,谓跖、蹻为廉;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铦。吁嗟默默,生之无故兮;斡弃周鼎,宝康瓠兮。腾驾罢牛,骖蹇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独离此咎兮。

点评

知道什么叫“比兴赋托,自比怀沙”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12 16: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2 16: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千里单骑 发表于 2016-12-11 11:52
若将下面这段古文选段翻译成现代文,内容也能符合《吊屈的原由赋》这个题目,那么《吊屈原赋》即《吊屈 ...

知道什么叫“比兴赋托,自比怀沙”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6 01: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